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强 《福建林业科技》2003,30(Z1):71-72
介绍了绿竹林地环境特点及其利用方式,分析了绿竹林地环境利用效益及存在问题,提出绿竹林地环境利用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
绿竹林笋期开始、终止时的20 cm地温分别是21.5℃、22℃,日均气温分别是20.2℃、21℃;全年竹笋产量呈多项式函数分布;竹笋产量与20 cm地温的相关性达显著水平,绿竹笋产量(Y)与20 cm地温的数学模型为:Y=0.00116X-0.02535.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无核椪柑园内套种西瓜、花生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套种模式对无核椪柑的生长均有促进作用,效果依次为:套种西瓜>套种花生>无套种,椪柑幼树通过套种后能提高林木生长量及林地早期收益,达到以短养长、以农养林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20年生湿地松林分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在湿地松林下补植不同树种对上层湿地松生长和林地理化性质的影响,以期为湖南地区湿地松纯林的提质改造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湿地松林下套种闽楠、南方红豆杉和木荷处理对上层湿地松树高和胸径生长均有影响,套种木荷处理对湿地松树高和胸径生长促进作用最大,其次为套种闽楠处理;林下套种能够改善林地物理性质,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的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除了在40~60 cm土层非毛管孔隙度大小为套种木荷处理>套种闽楠处理>不套种处理>套种南方红豆杉处理外,其余土壤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大小均为套种木荷处理>套种闽楠处理>套种南方红豆杉处理>不套种处理;套种处理对湿地松林地地力恢复效果最好的为套种木荷处理,其次为套种闽楠处理,再次为套种南方红豆杉处理,相对于湿地松纯林能够显著提高林地土壤氮、磷、钾等养分含量。  相似文献   

5.
为寻求产前期油茶最佳套种模式,促进油茶快速生长,进行了山稻、玉米、大豆、花生、辣椒五种经济作物的套种试验,并对油茶的生长指标进行测定和分析的结果表明:采用林下套种均能有效促进产前期油茶树体的生长,其影响顺序分别为山稻>花生>大豆>辣椒>玉米,建议推广产前期油茶套种山稻模式。  相似文献   

6.
绿竹林覆盖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绿竹采用适当的覆盖物予以覆盖,可增加土壤温湿度,提前笋芽分化,又能起防冻作用.该技术具有成本低、收益高、易操作的特点,可以使广大竹农增产、增收,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7.
利用鱼腥草喜阴湿的生长特性,借助竹林自然的遮荫条件及土壤湿度,模拟鱼腥草的生长环境,竹林套种鱼腥草既可以提高鱼腥草的产量,提升鱼腥草的品质,对竹林也可起到"生草覆盖"的作用,实现双赢。同时,对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竹林经济效益,促进竹林可持续经营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实践经验,总结了竹林套种鱼腥草的主要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笋用绿竹林施肥试验表明:在肥料成本相同的情况下,不同肥料处理对绿竹林出笋及产量的影响差异较大,施用兔粪有机肥出笋早、产量高,效益好;竹农习惯采用尿素与复合肥混施效果次之;单一施用尿素、复合肥、竹类专用肥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9.
绿竹林碳,氮动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主要讨论了闽南绿竹(Dendrocalamopsisoldhami)林C、N元素的含量、库存量、年动态及C/N。结果表明:(1)绿竹林各组分C、N元素含量有一定差异,含量范围分别为:C38.74%~44.77%、No.557%~1.012%;C/N在38.281~77.792之间。(2)绿竹林C、N元素的现存库存量分别为6760.0369/m2和112.3979/m2,其中地上部分别为5891.5739/m2和94.101g/m2;地下部分别为868.463g/m2和18.296g/m2。(3)1996年7月至1997年6月一年中绿竹叶的C、N元素含量基本上是在生长期的春末夏初含量高,在冬季含量低:C/N在24.707~38.281之间,在生长期的春季比例低,在冬季比例高。(4)绿竹细根的分解过程中C、N元素含量处于释放或累积的相间波动之中,而C/N在细根分解的前几个月下降,而后处于上升和下降的波动之中。  相似文献   

10.
不同抚育措施对撑绿竹笋、幼竹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水富县退耕还林地的撑绿竹进行了施用尿素和饼肥、中耕锄草等不同处理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尿素和饼肥比对照能提早出笋7~10 d,且成竹高度和胸径明显增大;而中耕除草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马蹄笋感官品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不同形状、不同大小、不同采收时期、不同贮藏时间的马蹄笋进行感官品质分析,发现马蹄形马蹄笋感官品质最佳,可食用率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基径的增粗而增大,不同采收时期的马蹄笋在平均重、基径、可食用率等方面有所不同,马蹄笋的感官级数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依次下降,可食用率与贮藏时间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
绿竹种源含水率变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年龄(1a、2a、3a)和地上部分不同器官(叶、枝、秆)及地下部分,对福建省不同绿竹种源在试验点的标准竹的含水率变化情况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各绿竹种源的不同器官含水率有差异,漳州试点各器官(枝、秆)平均含水率均稍小于永安试点,而竹叶则漳州试点稍高于永安试点。不同年龄含水率变化趋势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各器官含水率不同程度地下降。绝大多数种源地下部分含水率大于地上部分,其比值最高可达1.25倍(永安1a①号种源),少数略低于地上部分(永安3a④号、漳州3a③号种源等)。不同种源地下部分含水率的绝对值较接近,种源间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13.
生长调节剂在绿竹扦插育苗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ABT1号、ABT2号、2 ,4-D等 3种生长调节剂对绿竹扦插条进行 2、4、8h的浸泡处理 ,观察扦插苗的生长情况。试验结果表明 :生长调节剂和浸泡时间 2因素之间的互作效应均未达到显著水平 ;2因素的组合处理中 ,以ABT1号浸泡 4h为最佳 ;3种生长调节剂中 ,ABT1号、ABT2号的作用优于 2 ,4-D。  相似文献   

14.
绿竹不同肥料施肥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绿竹不同肥料施肥试验结果表明 ,施用饼肥最好 ,复合肥其次 ,尿素第三。施肥的绿竹产笋量与没施肥的对照区比较达到极显著、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5.
山地绿竹造林施用基肥试验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山地绿竹造林时施用不同基肥 ,观察基肥对母竹第 1年萌发新竹的数量、直径、高度的影响 ,试验为 3因素单水平。结果表明 :山地绿竹造林应施用基肥 ;在常用化肥尿素、复合肥、过磷酸钙 3个肥种中 ,以过磷酸钙、复合肥为基肥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不同地理种源的麻竹笋-幼竹生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漳州与永安开展麻竹地理种源试验,分析地理种源出笋物候期、秆高生长、枝叶生长的变异规律,及高生长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漳州点以中带种源适应能力最强,笋期长,笋量分散,成竹率高.永安点则北带种源笋期长,以飞鸾种源尤为突出.各种源幼竹高生长呈"S"型曲线,采用Lo-gistic方程拟合精度较高.种源枝叶生长的变异以北带种源南移种植后,上抽时间提早,生长期延长.影响秆高生长的主要气象因子:旬平均气温>旬最低气温>旬降雨量.中带种源在漳州点受气象因子影响最明显.  相似文献   

17.
山地麻竹水分含量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南靖国有林场1995年造林各竹龄山地麻竹含水率测定的结果表明:1a竹地上部分各器官含水率从发笋初期至末期逐渐降低;2a竹秆和枝含水率都以发笋盛期为大,初期和末期较小,2a竹叶含水率从初期至末期逐渐减小。地上部分各器官含水率有随胸径的增大而增大的趋势。各年度麻竹地上部分各器官含水率随高度的升高而呈现逐渐减小;竹蔸含水率大于竹根含水率。各器官含水率随竹龄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绿竹丰产林栽培中的立地选择、整地挖穴、造林方法、幼林抚育和成林管理等主要技术措施,为我省绿竹生产经营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不同经营方式对绿竹地下结构和林分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不同经营方式的绿竹林根系结构和生物量分布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粗放经营的绿竹林内,竹根干质量总量为317.61 kg·hm-2,竹根长度总量为45 304.91 m·hm-2,竹根表面积总量为98.65 m2·hm-2,竹根体积总量为0.018 1 m3·hm-2;在集约经营的绿竹林内,竹根干质量总量为1 333.12 kg·hm-2,竹根长度总量为143 338.46 m·hm-2,竹根表面积总量为3 089.15 m2·hm-2,竹根体积总量为0.583 1 m3·hm-2.无论是粗放经营的绿竹林,还是集约经营的绿竹林,0~40 cm土层都是竹根干质量、长度、表面积、体积4项指标集中分布的区域.在粗放经营的绿竹林中,0~20 cm土层竹根干质量、长度、表面积、体积4项指标所占比例最高;而在集约经营的样地中,20~40 cm土层4项指标所占比例最大.在粗放经营的绿竹林中,总生物量干质量为14 537.34 kg·hm-2,其中地上部分为12 575.34 kg·hm-2,地下部分为1 962.00 kg·hm-2;而在集约经营的绿竹林中,总生物量干质量为39 267.27 kg·hm-2,其中地上部分为31 518.27 kg·hm-2,地下部分为7 749.00 kg·hm-2.比较集约经营、粗放经营的绿竹林各组分生物量,发现集约经营绿竹林远大于粗放经营绿竹林,其中差异最大的是叶,集约经营绿竹林是粗放经营绿竹林的5.68倍,其次是根,为4.23倍,差异最小的是秆,为2.03倍,生物量差异大小的顺序为:叶>根>枝>蔸>秆.在各组分生物量所占的比例中,集约经营、粗放经营绿竹林表现出相同的特征,即各组分生物量所占比例的大小为:秆>枝>蔸>叶>根.  相似文献   

20.
麻竹笋用林栽培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连续3年的定位观测和调查结果表明,麻竹母竹粗细对秆基笋目萌动率和新竹(1—3年生)的生长发育产生一定的影响,但随着年龄的增加,增值趋势则明显下降。加强萌动前的管理措施,可望大幅度提高笋竹产量。选择适宜各生态区的优良竹种,也是提高笋用竹产量的一条重要途径。良种要有良法,要因地制宜地选择各竹种及其品种类型的立地环境,加强经营管理水平,才能获得高产稳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