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种业导刊》2010,(5):47-47
为合理使用水资源,实现一播全苗,新疆101团全面推广干播湿出播种技术,棉花、番茄、马铃薯等作物一律先铺膜播种,后滴水出苗。和以往相比,采用干播湿出播种技术每667m^2可节水100多立方米。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新疆地区枸杞宽行距种植模式特点及铺膜铺管机械市场需求,设计研制了一种折叠式铺膜铺管机。该机主要由单组框架、液压折叠系统、铺膜铺管装置及膜上覆土装置等组成,可一次完成开沟、镇压、铺膜铺管及覆土等作业,实现枸杞种植过程中铺膜铺管作业的机械化。  相似文献   

3.
针对南疆不同土质条件,以新陆中46号为研究对象,开展先铺膜后点种与双膜覆盖2种覆膜播种方式对棉花出苗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粘土、壤土、沙土3种土质条件下,双膜覆盖膜下5 cm日的平均地温均高于先铺膜后点种方式,高1.0~1.5℃。双膜覆盖较先铺膜后点种方式出苗时间晚2 d左右,但出苗率、保苗率均较高,整齐度好,生长势强。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黔西北山区马铃薯的产量,以威芋 5 号马铃薯原种为试验材料,研究白色透明膜垄作、黑膜垄作覆土自动破膜、白膜半膜覆盖集雨、黑膜半膜覆盖集雨 4 种不同覆膜方式及露地栽培不覆膜对马铃薯的生育期、经济性状、产量及种植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覆盖地膜能有效缩短马铃薯的生育期,覆膜最高能缩短 16d;不同海拔地区覆膜方式也会影响马铃薯的产量,在海拔为 953m 的地区以白膜半膜覆盖集雨和白色透明膜垄作的覆膜方式马铃薯产量最高,分别达 2079.91kg/667m2、2078.54kg/667m2,较露地栽培不覆膜增产 25.17%、25.09%;海拔高度 1562m 的地区白色透明膜垄作的覆膜方式马铃薯产量最高,达 2286.12kg/667m2,较露地栽培不覆膜增产 28.99%。4 种不同覆膜方式均较露地栽培不覆膜纯收益增加。因此,推荐在黔西北山区中低海拔 950m 左右地区种植马铃薯采用白膜半膜覆盖集雨和白色透明膜垄作的覆膜方式,在海拔 1500m 以上地区采用白色透明膜垄作的覆膜方式。  相似文献   

5.
滕州市马铃薯每年种植面积达 1.33多万hm2 。为了增加经济效益 ,近年来双膜覆盖栽培面积逐浙扩大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非常显著。1 双膜覆盖栽培的主要优点1.1 高产稳定滕州市双膜覆盖马铃薯一般单产 2 0 0 0kg/6 6 7m2 左右 ,比露地或单膜覆盖种植增产 2 %~ 30 %。1.2 品质改善实践证明 ,采用双膜覆盖栽培的马铃薯其大中薯率和商品率显著提高 ,品质改善。1.3 避免春冻害马铃薯双膜覆盖种植可避免早春嫩芽受冻伤害 ,提高产量 ,增加经济效益。1.4 收获期提前马铃薯双膜覆盖栽培比露地栽培早收获一个月 ,比单膜覆盖栽培早收获半月…  相似文献   

6.
王娟 《中国种业》2020,(5):53-57
为探明半干旱区全膜覆盖垄上微沟种植对土壤水分及马铃薯产量的影响,以马铃薯品种陇薯10号为试材,采用全膜覆盖垄播和全膜覆盖垄上微沟播种植方式,研究了两种种植方式下种植密度分别为45000株/hm~2、52500株/hm~2、60000株/hm~2、67500株/hm~2时马铃薯生育期、生长指标、产量及水分利用率。结果表明,全膜覆盖垄播和全膜覆盖垄上微沟播两种种植模式对马铃薯生育期、主茎数、分枝数、株高无明显影响。全膜覆盖垄上微沟播水分利用效率高于全膜覆盖垄播6.5kg/hm~2·mm,产量比全膜覆盖垄播平均增产8.5%,两种种植模式下种植密度以60000株/hm~2时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红花地膜覆盖栽培 ,以不铺膜为对照 ,对红花田间出苗率、发育状况、产量性状以及经济效益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1)铺膜可使红花的田间出苗率提高 15 %左右 ,保苗株数提高 7%左右。 (2 )铺膜可使红花的各生育时期提前 ,干物质产量增加 4 9.15 %左右。 (3)铺膜可使子粒产量增产 5 1.6 %左右 ,花丝产量增产 30 .5 %左右。  相似文献   

8.
不同栽培方式对马铃薯干物质积累、分配及转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定量分析水肥一体化技术和全生物降解膜覆膜技术对马铃薯干物质积累、分配及转运的影响,本研究以马铃薯品种‘荷兰15号’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分析水肥一体化技术和全生物降解膜覆膜技术对马铃薯干物质积累动态、分配动态、转运动态、根冠比的影响以及不同器官对块茎贡献率的差异。结果表明:全生物降解膜覆膜对马铃薯淀粉积累期以后干物质积累具有促进作用;水肥一体化可以提高马铃薯苗期根冠比,利于形成壮苗;水肥一体化处理(WF1)和全生物降解膜覆膜处理(PF1)的营养器官同化物输入块茎量显著高于常规水肥处理(WF2)和普通膜覆膜处理(PF2),WF1+PF1处理营养器官同化物输入块茎量最大。说明水肥一体化技术和全生物降解膜覆膜技术对马铃薯块茎产量形成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生物降解膜覆盖马铃薯增产机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为了探明广东省冬种马铃薯使用生物降解膜的增产机理,设置了生物降解膜、生物降解除草膜、普通塑料膜、不盖膜四个处理。[方法]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覆盖方式对土壤温度、养分以及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三种地膜覆盖处理下,各耕层土壤温度差异不显著,较不盖膜处理差异显著,其中膜下10 cm上午9点生物降解除草膜、生物降解膜、普通塑料膜较不盖膜处理土壤温度分别提高2.17 ℃、2.57 ℃、2.29 ℃;各处理中以生物降解除草膜和生物降解膜的土样养分含量最低,不盖膜最高;生物降解除草膜和生物降解膜较普通塑料膜商品薯增产2335.5 kg/hm2和2056.5 kg/hm2,但是差异不显著,较不盖膜处理分别增产5947.5 kg/hm2和5668.5 kg/hm2,差异显著。[结论]生物降解膜不仅可以有效解决白色污染问题,而且有利于提高马铃薯的商品薯产量,对推动广东省马铃薯产业升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柳永强 《中国种业》2017,(12):49-50
在陇中半干旱区,采用黑膜覆盖、黑膜覆盖+滴灌两种种植模式,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下陇薯7号的生长发育、产量及抗旱性。结果表明,黑膜覆盖模式下,随种植密度的增加,马铃薯产量与大薯重量均先升高后降低,在密度为51000株/hm~2时产量最高;黑膜覆盖+滴灌模式下,密度51000株/hm~2与57000株/hm~2的产量较高,二者基本持平。黑膜覆盖+滴灌模式比黑膜覆盖模式马铃薯产量增幅明显,其平均抗旱指数达到1.40,说明黑膜覆盖+滴灌是陇中旱作区马铃薯抗旱栽培的高效模式。  相似文献   

11.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是一项见效快、经济效益高的科学栽培技术。在地膜覆盖栽培中,有做畦、镇压、喷洒除草剂、铺膜、压膜、培土等作业环节,采用人工铺膜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而且铺膜的质  相似文献   

12.
以当地主栽品种“新大坪”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定位试验,研究了平畦不覆膜(CK)、平畦覆膜(T1)、全膜垄播(T2)、全膜沟播(T3)、半膜垄播(T4)、半膜沟播(T5) 6 种栽培模式对连作马铃薯土壤酶活性、理化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沟垄覆膜栽培可不同程度提高马铃薯连作田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其中 T2 对 3 种酶活性的提高效果最为显著;沟垄覆膜可降低土壤 pH,从而改善马铃薯根际土壤的理化性状,且以 T2 对土壤化学性质的改善最为明显,沟垄覆膜可不同程度提高土壤电导率;此外,沟垄覆膜栽培还可以显著提高马铃薯块茎的产量,其中T2 增产幅度最高可达 75%。本研究以期为半干旱地区马铃薯连作障碍的克服及提高马铃薯产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正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是一种见效快、经济效益好的科技栽培技术。在地膜覆盖栽培中,有做畦、镇压、喷洒、施除草剂、铺膜、压膜和培土作业。采用人工铺膜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铺膜质量差,而使用地膜覆盖机一次就可以完成上述多项作业,且铺膜速度快、质量高。地膜覆盖不仅用于露地蔬菜、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的栽  相似文献   

14.
不同类型地膜覆盖对马铃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张维国 《作物杂志》2013,29(1):87-90
在青海省互助县曹家堡进行不同类型地膜覆盖马铃薯单因素试验,以白膜覆盖、黑膜覆盖、降解膜覆盖为处理,以起垄露地种植和平地种植为对照。试验结果表明,在土壤深度0~10cm处,增温效果为白膜起垄>起垄降解膜>起垄黑膜>起垄露地>露地平种,10cm深处的增温效果>土壤表面。各种地膜覆盖后均可缩短马铃薯的生育期,提前收获,白膜覆盖和降解膜覆盖缩短生育期的作用大,黑膜覆盖作用小。白膜、黑膜和降解膜起垄覆盖马铃薯后,均可增加马铃薯株高、茎粗,提高马铃薯的结薯数和大薯率,提高马铃薯块茎产量和块茎淀粉产量,但干物质含量和淀粉含量下降,黑膜覆盖后干物质含量、淀粉含量下降的少,白膜覆盖和降解膜覆盖下降的多。普通白膜和黑膜的残留量大,降解膜到收获时基本腐烂。采用白膜或降解膜进行马铃薯覆盖最好。  相似文献   

15.
<正>马铃薯挖掘机可以一次完成马铃薯的挖掘、升运、土薯分离和铺条等工序。采用机械收获马铃薯既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又提高了挖薯的工作效率,深受薯农青睐。一、马铃薯挖掘机的结构、工作过程和技术参数1.结构。以内蒙古农业大学机械厂研制的4SW-40型马铃薯挖掘机为例说明。该机主要由机架、切土圆盘刀、固定式圆弧翼槽形铲、挡土板、栅条式摆动分离筛和限深轮组成。2.工作过程。4SW-40型马铃薯挖掘机与拖拉机配  相似文献   

16.
不同地膜与覆盖方式对马铃薯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同地膜与覆盖方式对马铃薯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黑色微膜覆盖+膜上覆土能提高马铃薯产量,比露地栽培(ck)高711.2kg/667m2,增产30.91%,其他覆盖方式亦高于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17.
不同覆膜方式对马铃薯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费乌瑞它为试验材料,不覆膜为对照,研究了白膜全膜覆盖、黑膜全膜覆盖、白膜全膜覆盖+膜上盖土、黑膜全膜覆盖+膜上盖土、侧膜覆盖、稻草覆盖后盖白膜6种覆膜方式对马铃薯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黑膜覆盖+膜上盖土能促进出苗,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提高马铃薯的干物质含量、商品薯率及产量,是适合黔中地区马铃薯栽培的最佳覆膜方式。  相似文献   

18.
2BMFT系列番茄铺膜播种机主要适用于番茄、辣椒等小粒种子铺膜播种,自2004年第一台样机研制成功以来,已研制出六种型号的机型,在新疆六个师的农牧团场累计推广561台,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受到广大用户的好评。  相似文献   

19.
<正>马铃薯是西山农场的主栽作物,已有多年耕作历史,播种技术较为成熟。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推进,加快马铃薯机械化播种进程已成为当地种植户的迫切需要。2CMS-2D型马铃薯高密度膜下滴灌播  相似文献   

20.
沟垄和覆膜连作种植对马铃薯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明不同沟垄覆膜连作种植对马铃薯生长特征及品质影响的差异,以当地主栽品种‘新大坪’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平畦不覆膜(CK)、平畦覆膜(T1)、全膜双垄垄播(T2)、全膜双垄沟播(T3)、半膜沟垄垄播(T4)、半膜膜侧种植(T5)6种栽培模式连作种植对马铃薯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沟垄和覆膜栽培能显著促进连作马铃薯生长,且T3处理促进作用最大;并能显著提高连作马铃薯产量,增产幅度为1.5%~29.8%,其中T2处理产量最高。沟垄和覆膜处理马铃薯薯块氨基酸总量和还原糖含量较CK存在显著差异,其中CK的氨基酸总量最高,T4的还原糖含量最高;而薯块干物质、蛋白质及淀粉含量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