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茶多酚作用的分子机理与闽东绿茶发展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茶多酚(tea polyphenol,TP)是从茶叶中分离提纯出来的多酚类化合物的复合体,大约占茶叶干重的25%左右,尤以绿茶含量最高(约为3096)。茶多酚因其化学结构中带有多个活性羟基,是一种新型天然抗氧化剂,具有明显的抗衰老、清除自由基,抑菌、杀菌,降低血糖、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抑制肿瘤细胞,抗辐射等生物学活性。在食品加工、医药、日用化工等领域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吸附树脂法分离制备茶多酚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吸附树脂分离制备茶多酚采用静态和动态法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试验表明,吸附树脂法可以从茶汤中分离吸附茶多酚,操作简便,有机溶剂用量少,成本较低,有利于大规模的工厂化生产。  相似文献   

3.
茶多酚体外抗流感病毒A3的作用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茶多酚(teapolyphenol,TP)是从天然植物茶叶中分离提纯的多酚类化合物的复合体,具有多种保健功能和药理效应:抗菌、抗病毒、抗癌防癌、降血脂、抗过敏等[1]。为证实茶多酚的抗流感病毒作用,本研究采用细胞培养技术,进行茶多酚抗流感病毒A3型的实验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药物:茶多酚粉剂:购于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纯度>95%),粉状,以PBS配制为5%浓度,以0.22 m滤膜过滤除菌,备用。对照药:病毒唑注射液100 g/L(江苏兴化制药厂,批号00001911)。 细胞:狗肾传代细胞(MDCK)引自日本国福井医科大学。 病毒:流感病毒甲型冻干品(A3/沪防/98…  相似文献   

4.
茶多酚氧化酶的分离提纯及固定化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茶的多酚氧化酶(邻苯二酚:O2氧化还原酶,EC11031)是茶中一类重要末端氧化酶类,其无论在茶树生理代谢还是在茶叶加工中多酚类物质的氧化变化都起着重要作用。1 茶多酚氧化酶的分离提纯技术由于茶多酚氧化酶存在于叶绿体、线粒体等细胞器中,有的甚至与细胞膜上的蛋白相结合,以不溶状态存在,为了使其以可溶形式从完整细胞或组织结构中释放出来,并保持其活性和稳定性,通常要将茶鲜叶在一定介质中进行充分的细胞破碎,释放出细胞的内含物,经匀浆提取后可得粗酶制剂。为了减少对细胞活动的影响,需尽量去模拟细胞体内的环境,如适宜的pH(56),温…  相似文献   

5.
以花叶艳山姜叶片为材料,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其精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通过对蒸馏时间、浸泡时间、料液比和氯化钠浓度4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精油得率都有影响,影响大小顺序为:蒸馏时间料液比氯化钠浓度浸泡时间。同时确定了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为蒸馏时间1.5 h、料液比1∶6、浸泡时间30 min和氯化钠浓度1.5%,在此条件下精油得率为0.216%。  相似文献   

6.
茶多酚是从茶叶中分离提纯而出的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衰老、调节免疫等多种药理学作用,除此之外还有强效的抗菌作用,对革兰氏阳性、革兰氏阴性细菌抑制作用显著,因此,被广泛应用中日用化工、食品、医疗等领域。茶多酚抗菌作用为许多感染性疾病防治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应用前景广阔,本文综述了茶多酚抗菌作用及抗菌机制。  相似文献   

7.
茶多酚提取和纯化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束鲁燕  汤一 《茶叶》2009,35(2):74-79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有关茶多酚提取及儿茶素单体分离提纯研究进展,对不同技术手段之特点及其先进性进行比较分析,并对这一研究领域之发展前景和发展方向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8.
以红茶中提取的茶黄素粗提物、绿茶多酚为对照,利用紫外扫描技术、UV-Vis法及MTT法研究了绿茶多酚纳米固定化多酚氧化酶体外氧化产物的颜色稳定性、自由基清除能力和对前列腺癌细胞PC-3生长的抑制作用。在不同pH值条件下,茶黄素粗提物和绿茶多酚纳米固定化酶体外氧化产物的紫外吸收光谱的变化趋势相似,碱性增加,吸光度增加;绿茶多酚、茶黄素粗提物及绿茶多酚纳米固定化酶体外氧化产物对DPPH·自由基均有明显清除作用,绿茶多酚纳米固定化酶体外氧化产物清除效果较绿茶多酚和茶黄素粗提物强;茶黄素粗提物及绿茶多酚纳米固定化酶体外氧化产物对PC-3细胞的生长都有抑制作用,绿茶多酚纳米固定化酶体外氧化产物优于茶黄素粗提物。因此,绿茶多酚纳米碳酸钙固定化酶体外氧化产物中茶黄素保持了红茶中茶黄素所具有的良好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9.
茶多酚自然色变影响因子及其控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叶勇 《茶叶科学》1999,19(2):156-158
茶多酚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因而它自己也容易氧化变色。在加工、贮藏过程中,如何防止产品的氧化变色,则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就茶多酚自然色变影响因子及其控制方法进行了初步探索。1 茶多酚不同含量水平产品的自然氧化色变情况若将提取的茶多酚产品,其含量为30%~50%的称作TPⅢ,含量在80%以上的产品称作TPⅡ,含量90%以上称作TPⅠ,试验表明,TPⅠ、TPⅡ中的茶黄素要比未经纯化的TPⅢ提高7~9倍,茶红素提高2~3倍,茶褐素提高4倍。在放置过程中,茶多酚产品还容易潮解,其中的茶红素和茶褐素…  相似文献   

10.
茶多酚双液相氧化制取茶色素参数优化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李立祥  萧伟祥 《茶叶科学》2002,22(2):119-124
应用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研究茶多酚双液相(TLPS)氧化参数对制取茶色素的综合效应,以茶黄素(TFs)和茶红素(TRs)为目标建立茶多酚双液相氧化制取茶色素参数模型。结果表明:茶多酚浓度、温度、酯比例及pH值对TFs和TRs形成与积累均有显著影响,反应时间对TFs影响显著,氧化剂对TRs影响显著;单因素效应显示:较低的茶多酚和氧化剂浓度、适当的低温和较短的时间、低的酯比例和pH较有利于TFs形成与积累,而有利于TRs形成与积累的参数则相反。运用计算机模拟优化,得到茶多酚双液相氧化制取茶色素参数综合优化方  相似文献   

11.
茶叶抗氧化剂的制备方法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永贵 《茶叶》1996,22(2):44-47
本文把国内外文献中报道的茶叶抗氧化剂的制备方法分成三种类型进行综述:(1)水或有机溶剂直接提取法;(2)柱分离制备法;(3)离子沉淀茶多酚制备法。同时还简述了制备茶多酚时的脱咖啡碱方法。  相似文献   

12.
采用机械化学法、超声波法和微波法作为茶多酚提取过程中的辅助工艺,以茶多酚的提取率作为指标,通过中心组合设计法(CCD)设计试验,响应面优化分析获取每种辅助工艺最优实施条件,并对这三种辅助工艺进行比较.机械化学法辅助工艺茶多酚提取率为16.2% ~16.8%,微波法辅助工艺提取率为12.2% ~12.9%、超声波法辅助工艺提取率11.6% ~12.3%.三种辅助工艺中,机械化学法辅助工艺比超声波和微波辅助工艺有较高的提取率,可以水作为浸取液在常温下进行提取,是一种茶多酚提取过程中较为理想的辅助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13.
正交试验优选当归中挥发油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当归中生物活性成分挥发油的含量并研究其提取工艺,提高活性成分的提取效率。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以挥发油收取量为指标,以药材粉碎度(A)、加水量(B)、浸泡时间(C)、提取时间(D)为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结果当归中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是将药材粉碎过10目筛,加10倍量,浸泡5 h,水蒸气蒸馏提取8 h。结论本工艺设计合理,操作方便,稳定可控。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对茶多酚(TP)用于蟠桃采后贮藏保鲜的效果及可能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茶多酚处理能有效抑制蟠桃褐变、失水及可溶性固形物(SSC)的消耗,能显著延缓蟠桃硬度降低与维生素C(Vc)的消耗,显著降低蟠桃丙二醛(MDA)的产生,调节蟠桃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从而延缓蟠桃的衰老与腐烂变质,延长蟠桃贮藏保鲜期。茶叶醇浸出物对蟠桃也有明显保鲜效果。其保鲜机理可能是由于茶多酚具有高效抗氧化作用,能减缓蟠桃的氧化损伤,调节多酚氧化酶活性,激活蟠桃的防御系统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茶多酚(Tea Polyphenols,TP)降低肝脏中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含量从而对2型糖尿病性脂肪肝模型大鼠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作用。健康SD大鼠分为6组:健康组、模型组、TP组、二甲双胍组、FL组和FL+TP组。所有大鼠在实验结束时测量体重、血清甘油三酯、肝脏中甘油三酯、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等指标。TP组和二甲双胍组较模型组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含量和胰岛素敏感指数下降;FL+TP组、TP组较FL组、模型组肝脏中甘油三酯含量下降。茶多酚可显著降低肝脏中的甘油三酯含量,调节脂代谢紊乱并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6.
天然抗氧化剂对α-亚麻酸的抗氧化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Schaal烘箱法和加速氧化法,分别考察了不同纯度、不同添加量的天然VE、茶多酚、鞣花酸、竹叶黄酮等天然抗氧化剂对α-亚麻酸乙酯的抗氧化效果。分析两种方法的结果,可以得出几种天然抗氧化剂对α-亚麻酸乙酯抗氧化效果的顺序为:90%茶多酚>82%鞣花酸>50%茶多酚>竹叶黄酮,在添加量为0.05%时对α-亚麻酸乙酯的抗氧化效果最好;加速氧化法较Schaal烘箱法更直观、快速简便,试剂损耗小。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金花"散茶中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的准确分析方法,本试验对比了不同蒽酮反应体系及常规水浴浸提(A)、超声波辅助浸提(B)、索氏水浴回流浸提(C)三种浸提方法对不同原料的浸提效果.结果发现,0.33%的蒽酮硫酸反应体系、5~10倍的茶汤稀释倍数有助于获得良好测定结果;A浸提率较低,但可实现茶多酚、水浸出物等常规组分一体化浸提测定;B可实现对大批量样品中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的充分浸提;C浸提率最高,但耗时耗能、批量处理样品量少.三种浸提方法,需根据样品特性区别选择,以获得相对准确的测定结果.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茶多酚对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因子(STI)诱导的小鼠氧化应激的抑制作用,设3个处理,每组12只清洁级雄性小鼠,第1组为正常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第2组为模型组(STI组),饲喂添加STI的日粮,第3组为茶多酚组(TP组),饲喂添加STI和茶多酚的日粮。21 d后处死小鼠,测定其氧化及抗氧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STI组小鼠由于STI诱导了氧化应激,造成胰腺和血清中的MDA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而添加茶多酚的TP组,其胰腺中MDA含量较STI组显著降低(P0.05),胰腺和血清中T-SOD、T-AOC、CAT、GSH和GSH-Px值较STI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研究表明,茶多酚有效抑制了STI诱导的氧化应激,削弱了自由基的氧化作用,并有效增强了机体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中国茶叶》2008,(1):43-43
为得到富含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的茶多酚,以分离EGCG单体,在传统的有机溶剂提取茶多酚的基础上,采用等体积的柠檬酸水溶液酸洗,使所获茶多酚产品中EGCG的含量由40%~50%上升到80%左右。再以该茶多酚为原料,应用HSCCC分离纯化儿茶素单体,所得EGCG产品的纯度达到98%以上。还分别以常规有机溶剂提取方法和新方法所得茶多酚为原料,进行HSCCC分离,结果表明,在相同进样量的情况下,以新方法所得的茶多酚为原料在相同条件下进行HSCCC分离,EGCG的得率提高了169%。  相似文献   

20.
用水溶解大豆异黄酮粉后,采用离心分离,使极性大的水溶性杂质与大豆异黄酮分离,达到提高大豆异黄酮纯度的目的。通过正交试验法优选出水剂法提纯大豆异黄酮的方法,以大豆异黄酮含量的提高率为考察指标,底物纯度为20%时,大豆异黄酮含量可提高到40%以上;当以下层沉淀物得率为考察指标时,底物纯度为10%时,大豆异黄酮得率最高,较常规法更为简便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