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苏列宁农业科学院目前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业中心,是苏联最高的农业科学机关。1918年列宁曾为农科院的成立提出过任务宗旨,但由于国内战争,外来武装干涉以及战后所遭受的经济破坏,实际到1929年全苏列宁农业科学院才正式开办。农科院下属有九个专业内容:农业耕作和化学肥料;植物及育种;植物保护;畜牧;兽医;水利工程和土壤改良;农业机械化和电气化;农业生产的经济及其组织;森林及森林对农业的影响。除此之外。在苏联不同的自然区域附设有八个分院:全俄罗斯联邦分院(莫斯科市);西伯利亚分院(北冰洋的新西伯利亚群岛);俄罗斯联邦黑土贫脊区分院(列宁格勒市);南部地区分院(吉辅市);东部地区分院(阿拉木图市);外高加索分院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省级农科院科研平台的建设日益受到重视。文章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为例,阐述了该院在农业科研平台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效,分析了科研平台运行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强化农业科学研究优势领域建设、加强农业科研平台资源整合和研发载体共建、重视农业高级专门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实施农业科研平台长期资助政策、完善农业科研平台长效运行的体制机制和推进与国内外相关科研机构共建农业科研平台等促进省级农科院科研平台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根据中国农科院与原全苏列宁农科院农业科技合作交流协议,为了履行其中双方有关图书情报事业交流方面的计划,去年6月下旬至7月初,原全苏列宁农科院全苏农工综合体情报与技术经济科学研究所所长纳扎连科和该院农业科学中心图书馆长波兹尼亚科夫访问了我国。作为一次回访活动,中国农科院科技文献信息中心副主任郭殿瑞带队和成员蔡捷、萧佩蘅一行3人于今年4月8日启程赴俄罗斯对原全苏列宁农科院农业图书情报等单位进行了为期10天的参观考察,并就双方有关书刊、数据库交换以及学术合作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科院科技文献信息中心与全苏列宁农科院等4个单位于1989年恢复农业科技资料交换关系。这4个单位是:全苏列宁农科院中心图书馆、农工综合体全苏情报和技术经济研究所图书馆、苏联科学院自然科学图书馆和乌兹别克国家计委科学技术情报和技术经济研究所。交换的期刊、著作集有:1.《花卉园艺》,2.《丝棉》3.《棉花工业》,4.《植棉业机械化,5.《乌兹别克农业》,6.《乌兹别克科学院报告》,7.《棉花—“耕作”杂志副刊》,8.《植物保护》,9.《植物保护研究所论文集》,10.《北高加索集约化工艺蔬菜和水果作物品种的选  相似文献   

5.
一在苏联这样辽阔的国土上,1913年时只有44个农业试验站,170块试验田,440名工作人员,而且主要分布在俄罗斯中心地区。农业图书微不足道。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为农业科学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1929年建立了全苏农业科学院。现在,苏联大约有300个农业科学研究所,245个试验站,103所农业高等学校。仅就全苏农业科学院系统而言,就有近二万名科学工作人员,其中院士、通讯院士242人,博士近700人,科学副博士10,000人。农业科学包括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研究对象是土壤、植物、动物、微生物以及有关的  相似文献   

6.
<正> 华北六省、市农科院科研管理改革座谈会于1992年4月下旬在河南省洛阳市召开。中国农科院科研部主任信乃铨、农业部科技司成果处副处长王汝峰及河南省农科院院长董庆周到会并讲了话。会议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科技工作的机制和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历史性变化,研究的领域进一步拓宽,科研的观念普遍更新,活力逐渐增强,科研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由于农业科研的产后效应主要表现为社会效益,这一行业特  相似文献   

7.
中国近代农业技术创新体系中的技术供给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代农业技术创新体系中的技术供给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科学技术研究机构,它为农业技术发明提供最基本的科学原理和方法;一种是农业研究机构,它主要是利用科学技术成果从事农业应用研究。通过对民国时期的农业科技期刊、科研机构的工作报告以及科研领导者的文集等历史资料的分析研究表明,这两种技术供给源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就已经基本形成,对于宣传、引进西方近代农业科技和改造中国传统农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1998年底,国务院批准了国家经贸委10个局所属242个科研机构的体制改革方案。这是我国加强科技创新、推进科技进步的重大举措,也拉开了深化科研机构内部管理制度改革的帷幕。作为山东省唯一的综合性农业科研机构,山东省农科院把“改革、创新、发展”作为全院工作的主旋律,在深化内部管理制度改革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目前,山东省农科院的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已得到省政府批准,正在抓紧贯彻落实。我们在探讨如何深化管理体制改革中,主要把握了以下几个方面: 二.克服两种思想观念。国家经贸委10个局所属242个科研…  相似文献   

9.
本文追溯了河北省农科院的历史渊源,分建院实现历史性转折、“文革”中的破坏与干扰,新时期的改革与发展三个阶段,概述了概述了河北省农科院机沿革,重大变革和主要科研成就;初步探讨了省级农业研展科研事业的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遗传生理研究所(原农业物理生理生化研究所)为非营利科研机构.是一个以应用基础研究为主的研究所,设有省重点实验室"植物转基因中心"、农科院重点实验室"植物抗逆生理与分子遗传实验室"、河北省农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是国家农药生产批准证书质量检测实验室、农业部认可的国家农药登记残留实验室)等.主要从事植物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技术、微生物工程及植物生理生化、农业产后技术及质量标准检测与控制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建所20多年来,坚持建章立制、规范管理,科研工作稳步开展,科研水平不断上升,取得了可喜成绩.  相似文献   

11.
四川省大竹县畜牧科学研究所是一个以现代畜牧行业理论研究为主的综合性科研机构。全所管理机构设有“三处一科一室”,有行政办公室、财务科、科研处、科技开发处、科技综合处。处下设有研究室,技术业务科,科研生产基地,干部职工管理培训中心等单位。主要对农业畜牧领域进行学术和学科理论创新的科学研究、科学试验和科技开发,积极从事畜牧科学理论与社会实践活动,向科学深度进军。大竹县畜牧科学研究所十分关注农业现代发展趋向,重视畜牧业生产和动物科学的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尤其在养猪生产和科学发展方面,很有科学研究特色和优…  相似文献   

12.
三年来,农业科学研究工作在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的光辉照耀下,贯徹了“科学为生产服务”、“理论联系实际”和一整套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研究工作方法上也有很多创造和发展。正确的研究工作方法对于保证研究任务的完成有极大的作用。我们在这方面虽有不少改进,但是,由于时间短,许多先进的方法,还没有被普遍应用,也还没有系统化,我们应该及时总结这方面的经验和成就,找出一套适合我国情况的研究工作方法,为迅速发展我国农业科学服务。  相似文献   

13.
1981年12月10日在武汉,由中国农业工程研究设计院、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共同召开了科研温室技术交流会。出席会议的代表来自全国88个单位共130多人。会议首先听取了中国农业工程研究设计院建筑室关于设计大型装配式科研湿室的技术报告。该温室是为湖北省农科院设计的,安装在该院内。此温室共1015米~2,全部自行设计制造。承建单位是江西省进贤县农业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以下简称研究所),是以农业信息科学研究和提供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为主要任务的国家级非营利性科研机构,主要从事农业信息分析、农业信息技术、农业信息管理三大学科领域的科学研究,是全国农业信息技术创新中心、农业信息分析预警中心、国家农业科学数据中心。研究所是由原中国农业科学院情报所(1957年成立)、院图书馆(1957年成立)、院计算中心(1981年成立)、院宏观室(1992年成立)等独立机构逐步整合而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业类高校和农业公益性科研机构科研评价体系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农业类高校和农业公益性科研机构是我国科研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多年来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科研评价是整个科研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证科研学术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文章阐述了科研评价的内涵、建立科研评价体系的意义与原则,对农业类高校和农业公益性科研机构科研评价体系进行了比较,总结出了异同点,并指出了农业科研评价体系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以期为完善农业科研评价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追溯了河北省农科院的历史渊源,分建院实现历史性转折、"文革"中的破坏与干扰、新时期的改革与发展三个阶段,概述了河北省农科院机构沿革、重大历史变革和主要科研成就;初步探讨了省级农业科研机构发展科研事业的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17.
<正>2016年9月24~26日,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京津冀种植业高效用水可持续发展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进展调度会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市召开,项目执行组专家及来自中国科学院农业资源研究中心、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市农科院、天津市农科院、新疆农垦科学院、河北省农技推广总站、河北省农科院等任务承担单位的责任专家及科研骨干参加了会议。会议由项目  相似文献   

18.
“十一五”天津市农业科学院科研论文发表情况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科研论文是衡量科研单位科研成效和水平的重要指标。文章对2006~2010年天津市农业科学院(以下简称"天津市农科院")的科研论文发表情况从单位、学科和人员方面进行了分析,指出其存在着不同学科发表论文数量差异较大、论文质量有待提高、高级职称人员撰写论文较少等,提出了提高认识、严格管理和提高质量等建议,以期对今后指导各学科的规划发展和科技创新能力科学评价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成立于1979年,是河南省农科院直属研究所,是我国成立较早的专门从事小麦育种、栽培、品种利用、品种资源、化学调控和品质加工等多方面研究的科研机构,拥有雄厚的科研实力、先进的科研仪器设备和完善的试验设施,曾被评为“八五”全国农业科研单位综合实力百强科研所。2000年,  相似文献   

20.
《现代化农业》2008,(1):F0004-F0004
黑龙江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位于佳木斯东郊,始建于1949年,是黑龙江省成立最早、规模最大、水稻专业学科较齐全的科研机构。1997年建成国家水稻原种基地,2002年建成国家优质水稻生产基地,2006年建成国家水稻改良中心佳木斯分中心,成立博士后科研工作分站。现有在职职工56人,其中研究员7人,副研究员15人。主要开展水稻育种、栽培、病害、稻种资源等方面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