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解决鲜切马铃薯易褐变的问题,寻找行之有效的褐变抑制方法,本实验研究了伤处理对鲜切马铃薯褐变的抑制效果及机理。采用切伤和刮伤两种方式处理马铃薯块茎,然后分别置于5 ℃、20 ℃下放置12、18、36 h,来探究不同伤处理方式及条件对鲜切马铃薯褐变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采用刮伤并于20 ℃放置18 h处理对鲜切马铃薯褐变的抑制效果最佳;处理组鲜切马铃薯货架期比对照延长了4 d。与对照相比,伤处理降低了贮藏期间鲜切马铃薯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及总酚含量,提高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及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降低了丙二醛(MDA)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伤处理通过显著降低酚类物质的积累、酶促氧化以及提高鲜切马铃薯的抗氧化能力降低膜透性来抑制鲜切马铃薯的褐变,为抑制鲜切马铃薯褐变提供了一种简便易行、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针对我国马铃薯鲜切产业及鲜切褐变的机理,通过广泛查阅文献对国内外马铃薯鲜切防褐变技术及装备情况进行了梳理,总结了物理、化学、生物等不同抑制褐变的方法及马铃薯去皮、切片、切条、切丁机械现状。分析了我国马铃薯鲜切防褐变技术装备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徐鑫  姚尧  王庆国  刘佩 《农学学报》2019,9(9):68-75
马铃薯鲜切后表面易发生褐变,严重影响其商品价值,为了解决低温贮藏后马铃薯鲜切褐变的问题,采用20℃下回温处理20 d,探讨其对鲜切马铃薯褐变、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游离氨基酸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回温处理显著地抑制了鲜切马铃薯的褐变,抑制了PPO和POD活性,降低了切前初始总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其中游离酪氨酸、缬氨酸、丝氨酸回温后及切后均显著低于对照;鲜切后贮藏前期,游离天冬氨酸、丙氨酸显著降低,游离甘氨酸显著升高;回温及鲜切后,游离脯氨酸的含量显著升高,MDA含量显著降低。由此表明,回温处理通过抑制马铃薯PPO和POD活性,影响游离酪氨酸、丝氨酸、天冬氨酸、缬氨酸、丙氨酸、甘氨酸的含量,提高脯氨酸并降低MDA含量,显著抑制了低温贮藏鲜切马铃薯的褐变。  相似文献   

4.
采用鲜切马铃薯条为主要原料,分别对其进行63℃热处理、护色剂浸泡处理、复合涂膜浸泡处理、乳酸链球菌素浸泡处理,以蒸馏水浸泡为对照组,置于4℃冰箱内低温保存3 d,每12 h测定失重率、褐变度、总酚含量、还原糖含量、淀粉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63℃热处理会加快鲜切马铃薯条褐变并较快失去食用价值,护色剂处理可减少褐变但对失重率影响较小,复合涂膜处理和乳酸链球菌素溶液处理均可抑制鲜切马铃薯条的褐变,减少失重率,降低淀粉向还原糖转变,减少总酚的损失。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柠檬酸、D-异抗坏血酸钠和氯化钙3种褐变抑制剂对鲜切马铃薯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褐变抑制组合为,2.0%柠檬酸+0.6%D-异抗坏血酸钠+0.2%氯化钙,鲜切马铃薯货架期可达9天。  相似文献   

6.
马铃薯、莲藕加工过程中的褐变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马铃薯、莲藕等蔬菜加工过程中存在的鲜切组织褐变现象,采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设计方法,研究了VC,VE,柠檬酸,苹果酸和硼酸对马铃薯和莲藕褐变强度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①使用由上述物质组成的多元组分,可有效控制马铃薯、莲藕加工过程中出现的鲜切组织褐变现象;②因蔬菜种类的差异,各组分控制褐变的强度、方向及多元组分的具体组成不同;③按照系统学理论和方法,通过对数学模型的定量分析,可得出用于控制马铃薯、莲藕褐变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在加工过程中时常会发生褐变现象,严重影响其制品风味、外观及营养.抑制马铃薯褐变的方法很多,有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基因工程方法.该文从绿色环保、无污染角度出发,对抑制马铃薯褐变的化学方法和褐变相关基因的调控进行了阐述,以期为后续马铃薯抗褐变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甘薯种质抗褐变能力快速鉴定方法,以98份甘薯品种为材料,基于MATLAB R2018b,利用二值化分割图像背景,检测甘薯切片图像像素值,并利用RGB颜色通过聚类分析分类,应用欧氏距离计算不同类型的甘薯褐变面积,并计算褐变面积在整个甘薯切面的比重。结果表明:分割图像背景后,通过聚类分析将98份材料按薯肉色分为40个白色系品种,35个黄色系品种,23个桔红色系品种。利用不同品种褐变面积比重及方差分析筛选出的优质抗褐变甘薯品种有:白肉色系品种‘紫云薯’、‘川薯231’、‘川薯218’;黄肉色系品种‘龙薯21’、‘齐宁31号’、‘冀菜薯7号’;桔红肉色系品种‘金薯69’。因此,基于颜色空间和欧氏距离的图像分割方法可用于甘薯种质的抗褐变能力快速、准确地鉴定。  相似文献   

9.
热处理对木薯的保鲜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热处理对木薯鲜薯储存后品质的影响,本文以华南9号木薯鲜薯为实验材料,将其分别置于50、60和70℃的热水中浸泡5 min后沥干,PE袋真空包装后置于4℃冷库中贮藏,每2 d测定其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适当的热处理可抑制微生物繁殖、延缓褐变、保持鲜薯的感官品质,对鲜薯有较好的保鲜效果;其中60℃热水浸泡处理5 min对鲜薯的保鲜效果最好,其能在0~4℃冷库中贮藏10 d仍维持鲜薯较好的品质。  相似文献   

10.
马铃薯晚疫病是马铃薯生产中一种主要病害,在马铃薯种植区普遍发生,感染后病薯内部组织变褐坏死,病健组织间无明显分界,无食用价值。综合防治包括:应用抗病品种,种薯处理,化学农药防治和栽培措施等。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脉冲强光联合气调包装对鲜切马铃薯杀菌及褐变的影响,以荷兰15号马铃薯为试材,采用不同强度(8、10、12 J/cm2)的脉冲强光处理后进行30%CO2+70%N2气调包装后于4℃下贮藏8 d,定期测定贮藏过程中鲜切马铃薯菌落总数、色泽、褐变指数、褐变相关酶、总酚、硬度和风味的变化。结果表明,脉冲强光联合气调包装处理组中的菌落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菌落总数降低了4.40%~50.65%,有效抑制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有效降低了总酚含量,较好地维持了鲜切马铃薯硬度和马铃薯原有的滋味,其中12 J/cm2的脉冲强光联合气调包装处理的效果最好。12 J/cm2+30%CO2处理组显著降低鲜切马铃薯中菌落总数,有效抑制褐变,延长货架期。  相似文献   

12.
甘薯块根在收获、运输、加工和储存过程中存在因创伤而褐变的现象,影响了鲜薯的商品性和加工成品的品质.对87份甘薯基因型之间的块根褐变度(BD)差异及其与块根干物质质量分数、薯皮薯肉的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甘薯块根褐变度不仅在基因型间存在差异,而且以紫肉群体、橘红肉群体里的基因型的BD值相对较大.相关性分析表明:在干物质质量分数相同的情况下,薯肉褐变度与薯肉明度(L*)显著负相关、与红绿色彩(a*)显著正相关;在色度值相同的情况下,薯肉褐变度与干物质质量分数显著正相关,与POD, PPO活性有一定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春薯4号     
品种名称:春薯4号品种登记号:GS05002-1997品种来源:文胜4号×克新2号品种简要说明:该马铃薯品种晚熟,生育期135天左右。植株直立繁茂,株高90cm左右,茎粗壮,叶色深绿,花紫色,结薯集中,大而整齐,块茎形成早,扁圆型,芽眼深度中等,薯皮白色有网纹,薯肉白色且抗褐变能力强,干物质含  相似文献   

14.
王宇飞  李靖靖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0):10583-10584
[目的]寻找安全、高效的酪氨酸酶抑制剂。[方法]以酶抑制动力学为跟踪方法,考察了苹果渣提取物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并将其用于马铃薯的抗褐变。[结果]苹果渣提取物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为不可逆抑制,苹果渣提取液浓度为2.0 g/L时,对酪氨酸酶的抑制率高达90.0%,对马铃薯浆褐变的抑制率高达86.8%。[结论]苹果渣提取物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为果蔬的抗褐变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具有较大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马铃薯鲜薯出口总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外销鲜薯对品质有较严格的要求,与欧洲的马铃薯主产国比较,我国出口的鲜薯在品种、分级、包装、贮运各方面皆有差距.现对马铃薯保鲜技术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6.
关于甘肃省马铃薯产业提升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根据对甘肃省马铃薯产业发展的现状,指出了马铃薯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重新制定甘肃旱作特色马铃薯产业规划、培育专用型产品、加强种薯质量监管、延长鲜薯供应链、强化鲜薯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提高精深加工水平、创建马铃薯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等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安徽是马铃薯中原二季作区的典型区域,开展马铃薯新品种引进筛选对于带动整个中原二季作区马铃薯品种的更新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以费乌瑞它为对照,在安徽开展了中薯20号、中薯7号马铃薯新品种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中薯20号、中薯7号平均鲜薯产量分别为56.42和60.82 t·hm-2,分别较对照增产34.75%和45.29%;其生育期分别为65 d和67 d,蒸食口感好,且较抗马铃薯早疫病、晚疫病、卷叶病毒病。适宜在安徽全省种植,可在马铃薯二季作区参考种植。  相似文献   

18.
以淮山品种桂淮5号为供试材料,研究不同外植体、培养条件、培养基质以及抗褐化剂等对淮山褐变的影响。结果表明,茎段外植体的褐变程度较轻,薯块外植体的褐变程度严重;温度和光照对褐变均有影响;液体培养的褐变程度较固体培养轻;在培养基中添加1.0 g/L活性炭,能够有效抑制外植体的褐化,使褐化率降为70.37%,培养物能正常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鲜切马铃薯的干物质含量、还原糖含量、淀粉含量、多酚氧化酶活性、褐交度等在低温运输条件下的变化,并考察该运输条件下不同保鲜剂的保鲜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低温运输期间鲜切马铃薯的品质始终处于一种动态的变化过程;采用的最佳保鲜剂组合为0.2%L-半胱氨酸+0.1%植酸+2%柠檬酸+0.1%山梨酸钾;与对照组(清水)相比,该组合保鲜剂可以较好地保持马铃薯的营养品质,延缓了鲜切马铃薯的褐变和抑制了多酚氧化酶活性,在此条件下模拟运输12d,鲜切马铃薯外观色泽基本保持良好。  相似文献   

20.
<正>切割果蔬具有新鲜、卫生、安全、100%可食等特点,在发达国家广为消费者喜爱。鲜切果蔬也是今后我国果蔬产品的发展方向。据调查,我国鲜切蔬菜在食品服务部门如食堂、餐厅、酒店等已有巨大市场需求,但加工保鲜中存在多个技术瓶颈。鲜切马铃薯是鲜切蔬菜的重要品种,山东省加工原料丰富。鲜切马铃薯加工及物流过程中,极易褐变,严重影响感官品质。过去的褐变控制技术存在着效果不理想或安全性差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