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近年来,江苏省弱筋小麦生产发展较快,选育的扬麦9号、扬麦13号、扬辐麦2号、扬麦15号、宁麦13号、宁麦9号等6个弱筋小麦品种在大面积生产上均种植一定的面积,根据本试验结果并结合我省大面积生产情况,参试的6个弱筋小麦品种在我省不同地区种植表现各有千秋,但以宁麦13号、扬麦13号综合表现相对较好.因此,各地要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农民的栽培管理水平及市场需求状况,综合考虑主推弱筋小麦品种,这样才能使农民获得最大收益.  相似文献   

2.
沿江地区小麦品种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筛选出适宜在白湖地区种植的产量高、性状优、抗性好的小麦品种,在沿江地区进行了小麦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实际产量最高的品种是扬麦19,其次是宁麦13和宁麦518,实际产量最低的品种是南农0686,再次是扬麦13和宁麦17;有效穗数最多的品种是生选6号,其次是扬麦19、宁麦518和白农0902;千粒重最重的品种是宁麦17,其次是宁麦16和宁麦518;平均每穗总粒数最多的品种是宁麦17,其次是南农0686和扬麦19。因此,适宜在白湖地区生产的小麦品种主要是扬麦19、宁麦13和宁麦518。  相似文献   

3.
2015—2016年小麦新品种展示示范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5—2016年进行了小麦新品种展示示范试验。结果表明:宁麦13、华麦6号、扬麦22、扬麦23可继续在兴化市大面积推广,农丰88小麦新品种在展示试验中表现突出,建议示范种植;其他高产品种需进一步试验。  相似文献   

4.
小麦抗赤霉病品种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小麦生产水平及抗赤霉病特性,连续3年采用病麦粒表土接种法对不同小麦品种(系)赤霉病抗性、丰产性以及DON毒素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小麦抽穗至扬花期是赤霉病发生的关键时期,尤其是小麦齐穗后第1个扬花到扬花结束历时天数以及期间的天气情况为赤霉病流行提供了环境条件。华麦7号、扬麦21、宁麦13、农丰88、宁麦资126等品种对赤霉病抗性较高,扬麦15抗性较差。华麦7号、宁麦13、宁麦26等籽粒中DON毒素含量较低。宁麦13、扬麦21、华麦7号、华麦8号、扬麦22、扬麦28丰产性较高。综合而言,华麦7号、宁麦13、扬麦21等是赤霉病抗性较高、产量较高的小麦品种。随着赤霉病流行年份增多,筛选出适宜苏中地区种植的高产、抗赤霉病小麦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宁麦13”是江苏省农科院从“宁麦9号”中系统选育而成的弱筋小麦新品种,我市于2005年秋播开始试种示范,2007年秋播种植面积达15万亩。为提高“宁麦13”小麦新品种的品质调优栽培水平,促进产量、品质、效益的同步提高,2007年秋播笔者进行了“宁麦13”小麦新品种不同播量、氮肥用量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出适合长江中下游麦区种植的优质、高产专用小麦品种,加快专用小麦产业发展步伐,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以长江中下游麦区当前推广的扬辐麦8号、扬麦18、宁麦9号等10个弱筋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开展了筛选试验,对其产量、茎蘖动态、抗逆性等性状和田间综合表现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适宜本区域种植的弱筋小麦品种有5个,分别是皖西麦0638、扬辐麦8号、宁麦9号、扬麦13、宁麦13。  相似文献   

7.
比较不同品种小麦对小麦赤霉病的田间抗性,结果表明,镇麦8号、扬麦19、扬麦12等小麦赤霉病发生较轻,田间抗性表现较好;镇麦8号、扬麦19、扬麦158、皖麦32、宁麦16、扬麦12等小麦产量较高。建议在小麦赤霉病重发区,推广种植镇麦8号、扬麦19、扬麦12。  相似文献   

8.
筛选高产高效抗逆的绿色品种是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保障。本研究以24个小麦品种为供试材料,在不同施氮量处理下调查品种的产量、氮肥农学效率、赤霉病及白粉病抗性等指标,并进行综合评价,筛选适宜江苏省种植的绿色小麦品种。结果表明,同一品种在不同施氮水平下的产量优势表现不一致,扬麦25、淮麦33、洛麦24等品种的平均产量较高;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品种的氮肥农学效率整体上呈降低趋势,扬麦29、淮麦33、扬麦25等品种的平均氮肥利用效率较高;各品种赤霉病抗性和白粉病抗性间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扬麦15、宁麦13、扬麦20等品种具有较高的赤霉病抗性,而扬麦29、镇麦9号、镇麦10等品种具有较强的白粉病抗性;增加施氮量降低了小麦植株的抗倒伏能力,扬麦25、宁麦资126、国红6号等品种的抗倒性较好;半冬性和弱春性品种的越冬期抗寒性整体上优于春性品种,但部分春性品种如宁麦13、宁麦26和扬麦29同样具有较强的越冬期抗寒性。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熵值法对各品种的综合性状进行评价,提出扬麦25、扬麦29、宁麦13、镇麦18为适宜在江苏淮南推广种植的绿色小麦品种;淮麦33和洛麦24为适宜在江苏淮北种植的绿色小麦品种...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不同小麦品种播种期种植试验,研究播种期对小麦干物质积累的影响。[方法]主要采用分期播种的方法,选择里下河地区的当家品种扬麦158、苏麦6号、宁麦9号进行种植试验。[结果]冬前期干物质积累量苏麦6号和扬麦158比较接近,宁麦9号比较低;拔节期干物质积累量苏麦6号、宁麦9号和扬麦158之间都比较接近;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宁麦9号>苏麦6号>扬麦158。[结论]综合考虑小麦干物质积累量与播期的关系,里下河地区小麦的最佳播期为10月25日左右。  相似文献   

10.
周宝红  张福生  郭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4,(19):6193-6194,6197
[目的]通过主要小麦品种的比较试验,选出适合邗江当地种植的小麦品种.[方法]对供试的9个品种进行生育期观察,并从茎蘖动态、穗型结构、植株性状、产量及产量构成等方面比较分析了这9个小麦品种.[结果]各小麦品种表现出不同的特性.最早成熟的品种是宁麦13,宁麦16与扬麦16的成穗率高,宁麦13产量最高.[结论]通过分析得出,扬麦16产量较为稳定、稳型中等偏大,成熟期较早,适合于大面积上继续推广应用;扬辐麦4号产量稳定,穗型中等,但熟期较迟;宁麦13穗型中等,千粒重较高,生育期短,产量较高,可以积极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11.
2015—2016年当涂县小麦品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筛选出适合当涂县种植的小麦品种,于2015—2016年进行小麦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在当涂县有一定优势的品种是宁麦22、扬麦13、苏麦188,慎用的品种是宁麦16、宁麦23、镇麦8号。参试品种中大多数是第1年参试,有待继续进一步进行试验。  相似文献   

12.
2011—2012年仪征市小麦新品种展示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2011—2012年仪征市小麦新品种展示试验结果表明,针对参展的10个品种展示结果和仪征市丘陵地区气候条件、耕作措施、生产管理条件,各品种表现出了较好的适应性,生育进程与当地物候基本相符,熟期正常,但不同品种又表现出了各自特性,在生产上要综合考虑品种特征特性、气候条件、土壤地力水平、品种的稳产丰产性等多方面因素,特别是品种在不同年份的差异以及稳产丰产性。就仪征市丘陵地区而言,弱筋小麦主产区应选择扬麦系列品种,以穗层整齐、稳产丰产、熟期正常的扬麦13,搭配种植扬麦15、宁麦13、扬辐麦4号。但扬麦15、宁麦13产量高,但特殊年份病害较重,就在病害防治水平较高的镇(办)种植,宁麦13抗寒性较差、扬麦15熟期过迟,生产上应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3.
在迟播条件下通过对16个小麦品种引进试验,结果表明:在盐城市中南部麦区可选择扬辐麦4号和宁麦13等品种分蘖成穗率较强、综合抗性较好、产量潜力较高的品种为主推品种,搭配种植苏麦188、淮麦30等品种,同时进一步示范种植宁麦19、扬麦22、苏麦8号等新品种。  相似文献   

14.
宝应县优质中强筋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进新近审定的5个强、中筋小麦品种,以扬辐麦4号为对照组织大区种植比较。结果表明,宁麦26、扬麦25、镇麦12号均表现了良好的丰产性能和适应性,三个品种分别较对照增产5.86%、1.92%和1.00%;品质测定各品种均优于对照,以镇麦12号为最优,所检测各项指标均达强筋标准。综合分析,镇麦12号、宁麦26、扬麦25三个品种表现比较突出,建议进一步扩大示范。  相似文献   

15.
为鉴定不同小麦品种的综合性状,筛选出适合溧阳地区大面积生产上推广种植的优良品种,于2015年在溧阳市开展了8个小麦新品种的品比试验.结果表明,扬辐麦4号、扬麦20可作为溧阳市的主导品种,宁麦14、扬麦23、扬麦16、苏麦188、镇麦9号、宁麦21和扬麦22可扩大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不同小麦品种播期试验,研究播期对里下河地区小麦穗粒结构的影响。[方法]主要采用分期播种的方法,选择里下河地区的当家品种扬麦158、苏麦6号、宁麦9号进行种植试验。[结果]有效穗数,苏麦6号和宁麦9号接近,扬麦158较低。实粒数,苏麦6号和扬麦158接近,宁麦9号较多。千粒重,苏麦6号>扬麦158>宁麦9号。[结论]在10月25日~30日播种,播期对有效穗数和实粒数的影响较小;播期对千粒重的影响不明显。综合考虑小麦穗粒结构与播期的关系,尤其要达到高产优质的栽培目标,当地小麦的播期安排在10月25日~11月4日最佳。  相似文献   

17.
2009年泰兴市小麦品比试验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2009年在泰兴市进行小麦品比试验,结果表明:扬麦17号,扬麦16号产量、综合性状突出,适宜大面积种植;宁麦14号产量最低,仅为5 917.5kg/hm2,抗倒性差,不宜在泰兴市种植;其他品种在产量和抗逆性上表现一般,需进一步示范试验。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出适合江淮地区种植的稻茬麦品种,特进行了12个弱筋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豪麦13、宁麦24、浩麦1号、扬25、苏麦10号、扬麦13抗性优良,生育期适中,产量较高,可在江淮稻茬麦区扩大示范种植,逐步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为改善小麦品质、提高小麦产量、增加粮食供应,该文详细介江苏省金湖县近年连续开展的小麦品种田间种植试验,以筛选出适合金湖县农业生产的高产、优质、多抗小麦新品种。为确定该县主推品种提供了依据,同时为农户了解不同小麦品种的特性、产量特征提供参考。从试验结果分析,金湖县可选择种植扬辐麦4号、宁麦13、扬麦25、淮麦30等春性弱春性品种,但要注意防治纹枯病和白粉病;华麦5号、华麦6号2个小麦品种表现较好,今后可进行小面积示范种植;皖麦606、苏麦10号、国红6号、镇麦10号、镇麦9号等品种,需继续进行试验;半冬性品种不适宜当地种植。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寿县小麦主推品种展示试验结果表明:半冬性中强筋小麦品种泛麦5号产量最高,应扩大种植面积;春性弱筋小麦品种扬辐麦2号、弱春性中筋小麦品种偃展4110产量较高,可稳定种植面积;春性弱筋小麦品种扬麦13产量最低,应缩减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