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饲养管理上说,育肥猪猪场养殖管理中最为简易的阶段,但同时也是决定经济效益的最后阶段。因此,应重视加强育肥猪的饲养管理,本文从育肥猪的生长发育规律、提高育肥效果的技术措施和饲养管理中的注意事项三方面来着手,对如何做好育肥猪的饲养提出了部分建议和指导。  相似文献   

2.
不同阶段猪采用鸭嘴式饮水器水利用情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寻求不同阶段猪的用水情况,选择3个阶段的猪(体重20 kg左右保育猪、体重60~80 kg育肥猪、怀孕2个月左右妊娠母猪),每个阶段5头,采用单体代谢笼饲养开展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各阶段猪采用鸭嘴式饮水器用水量、饮水量、泼洒量差异明显,且泼洒量随饮水量的增加而增加;保育猪与育肥猪、妊娠母猪尿液产生量差异显著,保育猪尿液产生量占饮水量的比例较育肥猪、妊娠母猪低;各阶段猪采用鸭嘴式饮水器泼洒量占用水量的20%~30%,泼洒量占污水总量的29%~60%。控制养殖过程中各阶段猪的泼洒浪费,是节约用水与污水减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选用杜洛克×长白×大约克三元杂交健康生长育肥猪30头,按体重、窝别等随机分为3组,分别饲喂含0%、20%和30%发酵饲料的全价日粮,对育肥猪的生产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生长育肥猪的基础日粮中添加发酵饲料能提高育肥猪的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发酵饲料以30%的添加量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4.
戴爱玲  凌明发  黄思琼  李晓华  杨小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2):11324-11325,11375
[目的]了解龙岩市某规模化猪场猪伪狂犬野毒感染状况和免疫抗体水平。[方法]采用ELISA法对2010~2013年该场采集的种猪和育肥猪群的血清样品共1 217份进行猪伪狂犬野毒(gE)抗体和免疫(gB)抗体检测。[结果]种猪与育肥猪猪伪狂犬野毒总样品阳性率分别为13.5%和28.4%,其中60~100日龄的育肥猪总样品阳性率为5.2%,100~210日龄的总样品阳性率为42.1%;种猪伪狂犬免疫抗体总样品阳性率分别为92.2%,60~160日龄的育肥猪猪伪狂犬免疫抗体阳性率呈波动变化,血清样品总阳性率为50%。[结论]该猪场育肥猪群野毒感染率较种猪群高,且100日龄以后的育肥猪群野毒感染率较高,种猪群的免疫抗体水平高于育肥猪群,80~130日龄育肥猪免疫抗体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5.
育肥猪生长过程中脸部变化对识别模型准确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猪脸识别模型对育肥猪猪脸生长变化的识别效果,采用深度卷积网络,对大白育肥猪生长过程中脸部变化与识别模型准确率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在预训练的DenseNet201、MobileNetV3_small、SeNet154和Xception 4种模型中,SeNet154模型猪脸识别效果最好,对验证集的识别准确率可达98.80%,选其为猪脸识别模型;2)分别用试验期间第1~2、1~3、1~4和1~5天采集的猪脸图像数据训练该模型,并分别使用第3~8、4~9、5~10和6~11天的数据逐天测试模型的猪脸识别效果发现,使用第1~4与1~5天数据训练的模型猪脸识别效果相当且优于使用第1~2与1~3天数据训练的模型。使用第1~4天数据训练的模型对第5天数据的识别准确率最高,为96.74%,其后5天的识别准确率逐天下降,到第10天为84.17%。分析认为,造成识别准确率下降的原因是猪脸生长、光照变化以及污渍附着。3)使用第(n-4)~(n-1)天(5≤n≤10)的数据重新训练动态模型后,对第n天猪脸数据的识别准确率均在95.82%以上。深度卷积网络模型在猪脸识别方面有较高的识别准确率,可以用于育肥猪的脸部识别;建议在育肥猪的猪脸识别系统中每天都使用至少前4天,且≥10 800组图像数据重新更新猪脸识别模型。  相似文献   

6.
采用显微镜直接检查法,对某种猪场100头"杜长大"三元杂交的保育猪、育肥猪和种母猪感染疥螨进行了诊治,其中保育猪40头,育肥猪50头,经产种母猪10头,其感染率分别为65%、74%和60%,平均感染率为69%。据此提出相应的中西医疗法和预防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1.充分利用杂交优势。采用二元杂交猪育肥,可比纯种猪日增重提高15%~20%,三元杂交猪比纯种猪提高约25%。要选择30千克以上的杂交猪作为商品猪育肥对象,杂交组合以良种三元杂交为最好,良种猪与本地猪三元杂交也行。目前,多采用长白猪与大约克夏猪的杂交母猪与杜洛克公猪交配,从而获得最佳的三元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旨在研究声音干预对育肥猪采食行为和生产性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80头日龄相同、体质量接近的杜长大健康育肥猪,随机平均分成4个声音干预试验组和2个对照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正式试验前,分别使用不同的声音(育肥猪采食声、育肥猪饥饿叫声、母猪哺乳声音和轻音乐《花好月圆》)对试验组进行诱食训练,以建立相...  相似文献   

9.
张瑞文 《安徽农业科学》2014,(29):10165-10167
试验选用体重30 kg和60 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生长育肥猪各48头,各阶段随机分为4组(生长猪试1、2、3、4组,育肥猪试5、6、7、8组),每组12头,分别喂给蛋白模型1、2、3、4、5、6、7、8日粮。结果表明,生长猪以试验Ⅰ组平均日增重最高,分别比试验Ⅰ、Ⅲ、Ⅳ组高4.08%、7.33%、14.47%;试验Ⅱ组的料重比最低,分别比试验Ⅰ、Ⅲ、Ⅳ组低0.40%、11.70%、8.46%,能量转化效率最高,分别比试验Ⅰ、Ⅲ、Ⅳ组高2.5%、10.06%、6.62%,PER最高,分别比试验Ⅱ、Ⅲ、Ⅳ组高10.25%、9.80%、10.25%;育肥猪以试验Ⅶ组日增重最高,分别比试验Ⅴ、Ⅵ、Ⅶ组高6.69%、9.23%、8.32%;料重比以试验Ⅴ组最低,分别比试验Ⅵ、Ⅶ、Ⅷ组低8.55%、3.89%、4.71%;DE转化效率以试验Ⅴ组最高,比试验Ⅵ、Ⅶ、Ⅷ组分别高7.68%、3.15%、3.71%,PER最高,分别比试验Ⅵ、Ⅶ、Ⅷ组高8.95%、4.02%、4.02%。综合考虑,生长猪日粮蛋白质模型以日粮2、育肥猪以日粮5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0.
从育肥前的准备工作、育肥期的饲养管理、合理的用药制度及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等方面介绍了育肥猪的饲养管理,以供生猪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1.
试验旨在研究华扬小麦型日粮复合酶HYF311在猪育肥前期中的应用效果.试验选择三元杂交猪(杜×长×大)120头,随机分为3组(正、负对照及试验组),每组5重复,进行为期30 d的饲养效果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育肥猪前期小麦日粮添加小麦型复合酶,可显著提高猪平均日增重4.6%(P<0.05),降低料肉比7.5%(P<0.05),生产性能与王米-豆粕型日粮组相当(P>0.05);使用小麦酶可降低饲料成本,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小麦型复合酶在猪小麦日粮中应用效果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2.
2011年6月,辽中县某猪场体重90~100公斤的育肥猪先发病,表现为急促死亡,死前惊叫、转圈、皮肤发红,倒地后2~3分钟死亡,从发病到死亡不超过5分钟。4~6天蔓延整群育肥猪,发病率约55%。育肥猪发病7天后,保育猪开始发病,其中一栏站不起来,表现为后驱肢体麻痹,经解剖后发现严重的心肌变性,有灰白色的斑点条纹,表现为严重的猪口蹄疫病症状。  相似文献   

13.
1发病情况2013年3月27日上午,隆化县八达营乡青松村康某来电话,称家里饲养100多头猪,其中有10几头育肥猪,体重约110kg左右,于3d前不吃食,打蔫,没精神头,其中的1头不吃食猪于前1天下午14时突然死亡,死前只是不吃食,没有其他任何症状表现。不知什么原因,请求速诊。2情况了解苏某家共饲养106头猪,其中可繁母猪8头,育肥猪56头,仔猪42头。  相似文献   

14.
试验旨在研究华扬小麦型日粮复合酶HYF311在猪育肥前期中的应用效果。试验选择三元杂交猪(杜×长×大)120头,随机分为3组(正、负对照及试验组),每组5重复,进行为期30d的饲养效果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育肥猪前期小麦日粮添加小麦型复合酶,可显著提高猪平均日增重4.6%(P<0.05),降低料肉比7.5%(P<0.05),生产性能与玉米-豆粕型日粮组相当(P>0.05);使用小麦酶可降低饲料成本,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小麦型复合酶在猪小麦日粮中应用效果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5.
1前言蛋白质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动物体组织的基础物质。猪饲料中必须含有适当数量的蛋白质,育肥猪才有旺盛的生长力。饲粮中蛋白质过低,会影响猪的正常生长,降低肥育速度,而且造成饲料浪费,增加饲养成本。本试验旨在证实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偏低时对猪育肥速度的影响。以解决农户不愿意高投入的因循守旧思想,提高农民的科技意识。2材料与方法2.1试验动物与分组本试验选用长白公猪与本地母猪杂交的断乳仔猪。根据农民对直线育肥的认识及其经济状况,把20户的196头猪分为三组:A组为对照组,共12户118头猪,此组…  相似文献   

16.
市场分析篇     
2005年前三季度饲料产品价格形势分析1.前三季度育肥猪饲料价格下滑从2005年1月份起,育肥猪饲料价格持续下滑,由每千克(下同)1.96元下降为9月份的1.86元,下跌幅度为5.10%。第三季度育肥猪饲料的平均价格为1.87元,比上年同期低2.60%。前三季度育肥猪饲料的平均价格为1.90元,比上  相似文献   

17.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症(简称PRDC)是近些年来危害保育猪与生长育肥猪的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它在南方一些大型工厂化养猪场流行较广,严重影响猪群的生长,日增重降低,饲料利用率下降,保育猪、生长育肥猪死亡率增加,造成很大经济损失。黑龙江省少数猪场此病也有零星散发,很值得我们关注。  相似文献   

18.
菌糠混合料饲喂育肥猪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使渣废弃物有效利用,提高养猪的生态效益,通过菌糠混合料饲喂育肥猪试验,结果表明:用菌糠混合料饲喂育肥猪,增重略低于用常规精料饲喂的育肥猪,无显著差异,技术具有应用推广的可行性。并且生产经营节本增效,增加纯收入16.8%~31.6%,具有实际开发价值。同时把废弃物菌渣资源化再利用,有利净化农业环境,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高致病性猪蓝耳病(High pathogenic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HP-PRRS)疫苗对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SF)和猪蓝耳病(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抗体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3个猪场248份血清的猪瘟(CSF)和猪蓝耳病(PRRS)抗体,并对CSF抗体阻断率和PRRS抗体的S/P值进行多重比较。[结果]猪场A(没有免疫HP-PRRS疫苗)、猪场B和猪场C(都免疫HP-PRRS毒株JXA-1R疫苗)全群猪的CSF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4.29%、53.93%和66.29%,其PRRS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2.86%、91.01%和82.02%。猪场A、C母猪和全群猪的CSF抗体阻断率极显著高于猪场B(P0.01);猪场A的育肥猪和全群猪的CSF抗体阻断率显著高于猪场C。猪场B的母猪、后备母猪、育肥猪、全群猪PRRS抗体S/P值极显著高于猪场A、C(P0.01),猪场C的育肥猪、全群猪PRRS抗体S/P值显著高于猪场A(P0.05)。[结论]免疫HP-PRRS毒株JXA-1R疫苗可能引起猪群CSF抗体水平降低,PRRS抗体水平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安徽省泗县猪附红细胞体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从泗县3个乡镇收集300份疑似病例血样,对其进行血液涂片检查、PCR检测和基因测序。[结果]不同规模或饲养方式的猪场猪附红细胞体感染情况不同。从调查地点来看,墩集镇猪场感染率最高,达65%;其次是黄圩镇,感染率为44%;大庄镇猪场猪附细细胞体感染率最低,为39%。仔猪感染率低于育肥猪,育肥猪感染率为54.67%,仔猪感染率仅44.00%。[结论]安徽省泗县猪附红细胞体病感染率较高,应加强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