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刘全正 《吉林农业》2004,(10):22-23
柞蚕空胴病,俗称稀屎腚、皮条、倒流。柞蚕区发病普遍,东北蚕区发病较重。一般发病率20%-40%,危害蚕(幼虫)、蛹、蛾(成虫)。蚕4-5龄发病重。春蚕轻、秋蚕重。 柞蚕空胴病原为柞蚕链球菌。是一种慢性致病细菌。蚕被柞蚕链  相似文献   

2.
室内药敏试验0.1%-0.5%保蚕宁2号对柞蚕链球菌有抑制作用,4龄盛食期添食0.13%。保蚕宁2号对柞蚕再感染空胴病有防治作用且效果显著,小区试验经添食药物的空胴病发病率下降69.5%。死笼茧率平均下降38.25%。结茧率平均提高50.25%。农村多点试验治愈率达63%,发病率下降67.3%,结茧率提高52.11%。保蚕宁2号药源充足,价格适,中在作蚕生产区普遍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柞蚕饰腹寄蝇病病因、发病时期、发病特征、寄生过程、发病规律,并对该虫害病的防治方法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4.
潘英  郭殿荣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7):5190-5191
用保蚕宁3号在3龄或4龄期大面积喷洒,结果表明,对柞蚕再感染的脓病、空胴病都有明显的防治效果,防治效果平均高达74.1%,产量增加33.0%以上。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柞蚕微粒子病的发生特点及上升原因,总结了其防治措施,以期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柞蚕脓病的发病规律和发生症状,通过对发病原因的分析,归纳整理出较为科学的防治方法,以期为减少柞蚕脓病的发病率及危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潘英  郭殿荣  孙福权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4):4224-4224,4229
用“保蚕宁3号”喷洒不同龄期柞蚕,对柞蚕再感染的脓病、空胴病都有明显的防治效果;以在3龄期或4龄期喷洒,防治效果最佳,平均防治效果高达81.9%以上。  相似文献   

8.
柞蚕脓病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冯世华  王庆忠 《农技服务》2011,28(3):345+350-345,350
在介绍柞蚕浓病的病原、发病症状、发病原因和传染途径的基础上,对该病的防治方法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9.
柞蚕核型多角体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柞蚕核型多角体病的病原、传染途径及发病症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柞蚕品种资源是柞蚕育种的物质基础。对其深入研究有助于柞蚕育种的进步 ,促进柞蚕业可持续发展。柞蚕饲养于野外 ,易受其他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的侵袭 ,因此柞蚕品种资源的抗性研究一直受到育种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1 977年 ,卢长祯等收集了 2 5个柞蚕资源种 ,通过对其小蚕抗ApNPV等测定 ,发现柞早 1号、德花 5号等品种抗性较强 ,进而以此育成了我国第一个柞蚕抗ApNPV新品种抗病 2号[1] 。 1 987年 ,吴佩玉等对1 7个资源种进行了抗FV测定 ,发现并利用高抗性“黑翅突变体”育成了抗FV的新品种H870 1 [2 ] ,抗病力比青六号高 …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柞蚕微粒子病的传染途径及特点,并通过对柞蚕微粒子病发生原因的分析探讨,总结出了一套有效的防治措施,以期为该病的预防提供参考或借鉴。  相似文献   

12.
为掌握板栗胴枯病的发病规律,有效防治该病的发生,在2004~2006年在陕西省 镇安县板 栗产区对该病的危害症状、病原传播方式、发病条件及发病规律进行了调查,并通过不 同时期、不同 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在镇安县3月中旬至4月中旬是该病的发生高峰;每年3月下旬 ,采用 刮除发病部位树皮、伤口涂抹40%福美砷药剂,并对全树喷洒的方法,对板栗胴枯病的防 治率可达 84.3%,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3.
影响春柞蚕生产的蚕病主要有脓病、软化病和微粒子病。病毒传染蚕病的途径有食下传染、创伤传染和母体传染几种,在生产实践中,下列几种情况易诱发和传染蚕病。  相似文献   

14.
板栗胴枯病又称腐熟病、杆枯病,是板栗主产区的重要病害之一。有些地区发病很严重,常成片发生,全株枯死,如不及时防治,开发种植的栗园将毁于一旦。板栗胴枯病除了用药物防控外,在生产实践中还可根据其发病规律,总结管理栽培中的有效措施进行积极防治,以减少有害生物的发生与传播。一、诊断识别症状  相似文献   

15.
用微波处理柞蚕卵防治柞蚕微粒子病的研究结果表明,微波对柞蚕微粒子孢子有较强的杀灭作用,功率180W 处理10分钟效果最佳。不同卵龄的柞蚕卵对微波的耐受力不同,卵龄48小时对微波耐受力较强。不同功率微波处理柞蚕卵,卵的失水量不同。柞蚕卵经适当的微波处理后,有提高孵化率的趋势。经微波处理的柞蚕微粒子病卵,蚕期微粒子病死蚕率显著下降,证明微波对防治柞蚕微粒子病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柞蚕核型多角体病的危害、病原、传染途径及发病症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18.
柞蚕脓病、软化病是柞蚕主要病害其中的两种,在全国各主要柞蚕区均有发生,给生产带来了巨大损失。近年在我们东北地区发病呈上升趋势,危害严重,在个别蚕场甚至绝收。经过深入走访调查发现,许多养蚕户对一些常规的养蚕防病控病技术没有完全掌握,或在实施过程中没有按照严格的按规程操作,造成一些不应有的损失。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掌握嫁接板栗胴枯病发病规律,研究其防治方法,以提高嫁接成活率,为生产、科研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于2008~2010年,先后在陕西省镇安县板栗产区对该病的危害症状、病原传播方式、发病条件及发病规律进行调查,通过不同时期、药剂、防治次数的试验,得出嫁接板栗胴枯病的防治方法。[结果]板栗嫁接时主要感病危害部位为嫁接伤口,可引起嫁接部位腐烂、皱缩、干枯,不能成活,降低嫁接成活率。胴枯病病原为子囊菌亚门真菌,由子囊菌孢子和分生孢子侵染所致,该病菌为兼性寄生菌,只能从伤口侵入;病菌孢子主要借风雨、砧木伤口和接穗接触传染。在镇安县,4月上、中旬是嫁接板栗植株发病高峰,病斑扩展快、可在短期内造成砧木伤口处腐烂,不能形成愈伤组织,嫁接接穗枯死。不同药剂、防治时期、防治次数下的板栗嫁接胴枯病防治效果有明显差异。[结论]药剂种类和用药时期是防治板栗嫁接胴枯病的关键,每年4月上旬,喷洒40%福美砷药剂500倍液2~3次,对嫁接板栗胴枯病的防治率可达83.6%,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0.
柞蚕病害的发生、病症、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及其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