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试验分别以多花黑麦草 (Loliumperenne)、紫花苜蓿 (Medicagosativa)、鲁梅克斯K - 1杂交酸模 (Remexpatientia×R .tianachanicuscv.RumexK - 1)草粉为原料之一 ,加工成全价鱼饵料进行饲喂试验 ,并与常规鱼饵料(市售 )和散喂菜粕作比较 ,结果表明 :用 3种牧草粉代替部分精饲料加工全价鱼饵料 ,多花黑麦草和紫花苜蓿养殖成本低于常规鱼饵料和散喂菜粕 ,多花黑麦草的养殖效益也高于常规鱼饵料和散喂菜粕 ;紫花苜蓿的养殖效益与常规鱼饵料相当  相似文献   

2.
鱿鱼类是摄食极为凶猛的海洋动物。实验条件下对太平洋褶柔鱼(Todarodes pacificus)的摄食行为进行观察与描述,实验分3种不同的太平洋褶柔鱼群体大小(3尾,7~12尾,以及44尾)在循环水水槽中进行,实验用太平洋褶柔鱼平均胴长为20 cm。用高感录像机对太平洋褶柔鱼摄食过程进行记录,同时观察太平洋褶柔鱼对饵料鱼的攻击行为。观察认为,发现、进攻目标饵料鱼阶段的角度范围分别为广分布和窄分布,大多数对饵料鱼的进攻阶段开始于二者相对距离为1到6个胴长间。太平洋褶柔鱼在攻击阶段时其体色表现出暗色模式。在个体多的太平洋褶柔鱼群体中,太平洋褶柔鱼追逐较大的饵料鱼,且有观察到几尾太平洋褶柔鱼共同分食一尾饵料鱼的现象。研究认为,太平洋褶柔鱼摄食行为与自身个体大小、群体大小以及饵料鱼大小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1 池塘条件 背风向阳,底泥少或无,水深2m左右,排灌及增氧设施完善.放养前10~ 15天进水深10cm左右,每亩(667m2,下同)用生石灰100kg化水全池泼洒,清塘消毒. 2 饵料鱼培育 2.1 饵料鱼品种 鳜鱼[Siniperca chuatsi (Basilewsky)]以活饵为食,一般选择鲫鱼、草鱼、鲢鱼或鳙鱼. 2.2 饵料鱼养殖 配备专池饲养饵料鱼,其面积是鳜鱼池的2~3倍,宜采用多池高密度饲养,分次起捕,以保证饵料鱼与鳜鱼同步生长.饵料鱼适口长度控制在鳜鱼体长的1/2 ~ 1/3.  相似文献   

4.
水溶性维生素对鲶鱼生长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坤 《农业与技术》2008,28(2):66-67
以8种试验饵料投喂鲶鱼鱼种.对照组饵料1是含完全维生素的饵料;饵料2-8分别为缺乏水溶性维生素B1、B2、B6、泛酸、叶酸和维生素C的饵料.然后,观察了鱼的平均增重量、生长率和那些缺乏维生素的饵料对鱼生长的影响.试验表明了鲶鱼(革胡子鲇)的生长及死亡与水溶性维生素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一、主养模式 1.饵料鱼配套技术饵料鱼池与鳜鱼专养池面积配比为4∶1,用花白鲢作为鳜鱼的饵料鱼。当配套饵料鱼池夏花的存量已达到或接近池塘最大负荷时,及时将夏花分出1/3,作为鳜鱼的饵料鱼投喂。存塘夏花做鱼种培育,待小规格鱼种逐渐生长到又接近池塘最大负荷时,再次分出1/3的鱼种用于投喂,仍留2/3鱼种用于大规格鱼种培育。  相似文献   

6.
一、主养模式1.饵料鱼配套技术饵料鱼池与鳜鱼专养池面积配比为4∶1,用花白鲢作为鳜鱼的饵料鱼。当配套饵料鱼池夏花的存量已达到或接近池塘最大负荷时,及时将夏花分出1/3,作为鳜鱼的饵料鱼投喂。存塘夏花做鱼种培育,待小规格鱼种逐渐生长到又接近池塘最大负荷时,再次分出1/3的鱼种用于投喂,仍留2/3鱼种用于大规格鱼种培育。  相似文献   

7.
胡先锋 《现代农业科技》2010,(17):336-336,338
介绍了池塘主养鳜鱼饵料鱼的选择与配套方案,总结了饵料鱼的培育技术,以期为鳜鱼的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目前受鳜鱼苗种产业分布和饵料鱼供应的影响,鳜鱼养殖形成了以依赖广东苗种和属暖水性的鲮鱼为饵料鱼的一年一茬养殖模式,该模式养成鳜鱼存在出鱼密集、鱼价波动大、影响养殖户经济效益等不足。鳜鱼成鱼养殖需约3倍的饵料鱼养殖面积进行配套,存在饵料配套鱼塘有一定闲置期、土地利用率不高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模式存在的问题,我们开展了鳜鱼一年两茬高效养殖技术试验,现将这一技术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饵料中鱼类健康成长的基本物质之一,投放何种饵料,何时投放,如何搭配,对提高鱼的产量和品质,增加养殖效益十分关键。本课题组提出了在将饵料鱼投喂给鳜鱼前,让饵料鱼充分摄食高质量的膨化饲料,使膨化饲料进入鳜鱼体内这一技术方法。本文重点通过观测试验,来了解膨化饲料在饵料鱼体内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膨化饲料在液体中的稳定性好,鲮鱼摄食后12小时内,仍能在胃肠中保持完整的颗粒形态,未消化排泄;其粗蛋白含量在摄食后12小时内也没有明显的变化。所以让饵料鱼饱食膨化饲料后,在12小时内再投喂鳜鱼,这部分饲料能全部进入鳜鱼体内,而被鳜鱼消化利用。  相似文献   

10.
从池塘条件、清塘消毒、施肥种草、苗种投放、饵料鱼饲养、饵料鱼投喂、水质管理、鱼病防治等方面介绍了池塘小龙虾、鳜鱼轮养技术,以期为水产养殖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两种鱼鳖高效诱食增重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环境中的鱼、鳖喜食水中活体生物,但集约化养殖主要依靠人工配合饵料。配合饵料多以植物性饲料为主,再加矿物质和药物等多种添加剂,尽管营养成分齐全,但失去了水中活饵的原有风味和诱惑力,是一种乏味食料,结果使鱼、鳖食欲减退,生长受阻,还可能使饵料沉入水底,造成大量浪费。为提高人工饲料的利用率,促进鱼、鳖的快速增长。介绍两种鱼、鳖高效诱食增重  相似文献   

12.
饵料密度对杂交鳢仔鱼生长、存活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研究了饵料密度(每毫升0.1个、0.3个、1.0个、3.0个和10.0个)对3种规格(I:0.68 cm;II:1.50 cm;III:3.20 cm)杂交鳢仔鱼生长、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饵料密度为每毫升0.1~1.0个的范围内,3种规格仔鱼的特定生长率随饵料密度增加而显著升高,当饵料密度为每毫升1.0个时,特定生长率达到最高值,随着饵料密度进一步增加,规格I仔鱼的特定生长率随饵料密度的增加而下降,规格ⅡI、II仔鱼的特定生长率无显著变化。饵料密度对成活率没有显著影响,各饵料密度组的成活率都很高。规格差异对饵料密度不敏感,3种规格仔鱼的最适饵料密度均为每毫升1.0个。  相似文献   

13.
沈伟 《上海农业科技》2012,(3):61-63,78
为探讨短鳄齿鱼在东海区中的生态地位,2007年12月~2008年9月在东海底拖网调查采集短鳄齿鱼样本,共计1051尾,并对其食物组成和摄食习性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东海短鳄齿鱼是一种以浮游动物和其他小型鱼类为主食的杂食性小型鱼类,食性较广,包括桡足类、磷虾类、糠虾类、头足类和小型鱼类。短鳄齿鱼终年摄食,但摄食强度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为全年的摄食高峰,冬季摄食最少。从聚类分析和SIMPER分析的结果看,体长60mm以下组的短鳄齿鱼以桡足类、磷虾和糠虾类为主要食物,体长60mm以上组主要以其他小型鱼类为主食;随体长的增加,短鳄齿鱼摄食的饵料个体逐渐增大,主要饵料从浮游动物逐渐向小型鱼类转化。短鳄齿鱼在体长达60mm时有明显的食性转换现象,这种食性转换现象的出现,对扩大种群的饵料基础、满足不同发育阶段鱼类的饵料需求以及缓和它们对有限饵料资源的竞争都十分有利。短鳄齿鱼营养级为3.15,属于次级消费者。  相似文献   

14.
海水鱼类养殖所用的饵料,有传统的鱼肉糜称作鲜活饵料、近代用粉末型饵料制成的湿(软)颗粒饵料和现代的于性颗料饵料。其中于性颗粒饵料包括沉性颗粒、慢沉颗粒和膨化颗料饵料。膨化颗粒饵料与鲜活饵料或慢沉颗粒饵料进行饲养海水鱼对比试验,其结果凸显膨化颗粒饵料有种种优势。  相似文献   

15.
海水鱼类养殖所用的饵料,有传统的鱼肉糜称作鲜活饵料、近代用粉末型饵料制成的湿(软)颗粒饵料和现代的于性颗料饵料。其中于性颗粒饵料包括沉性颗粒、慢沉颗粒和膨化颗料饵料。膨化颗粒饵料与鲜活饵料或慢沉颗粒饵料进行饲养海水鱼对比试验,其结果凸显膨化颗粒饵料有种种优势。  相似文献   

16.
日本研制成功一种在水中耐浸泡不变质的鱼饵料,这种饵料中主要添加了环状糊精、金属皂和液体石蜡;或者是添加金属皂和聚乙基蜡。配方:取645克鱼油与环状糊精的麦粉5000克混合,喷雾干燥,再混合500克金属皂和300克聚乙基蜡即可。把上述混合物按12%的比例浸入到鱼饵料中制成颗粒饵料,在水中浸泡30天不会松散和变质,可大大提高饵料的摄食  相似文献   

17.
1选择鱼喜食的饵料所选饵料鱼必须喜食,又能制成与鱼生活习性相似的沉、浮性药饵。草鱼、团头鲂喜吃浮性饵料,用米糠或麦麸与药物搅拌均匀,用手捏制成软硬适度的药条或药饼,用刀切成宽0.2~0.3cm、长0.3~0.5cm小块,晒干后备用。优质的草鱼药饵能在静止水面浮3~4小时,在鱼游动的水中维持原状2~3  相似文献   

18.
7月、8月、9月这3个月为鱼类摄食生长旺季,是形成鱼产量的重要季节。因此,必须采取积极措施,加强饲养管理。 一、投足饵料 饵料以精料为主,青料为辅。精料有鱼全价颗粒饲料、豆饼、菜饼、麦类、米糠等。日投饵量为存塘鱼重的8%~10%。为了提高饵料利用率,日投饵次数应不少于4次。饵料要新鲜,不霉变腐烂,大小要  相似文献   

19.
1.选择鱼喜食的饵料。所选饵料鱼必须喜食.又能制成与鱼生活习性相似的沉、浮性药饵。草鱼、团头鲂喜吃浮性饵料,用米糠或麦麸与药物搅拌均匀.用手捏制成软硬适度的药条或药饼,用刀切成宽0.2-0.3厘米、长0.3-0.5厘米小块,晒干后备用。  相似文献   

20.
几种中草药对鲤鱼诱食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选用8种中草药(陈皮、丁香、肉桂、白芷、大茴、栀子、山萘、阿魏)作为诱食剂,以0.2%添加量分别加入到基础饵料中,用迷宫试验记录试验鱼进入诱鱼室和空白室的次数,以及试验鱼啄咬饵料球的次数,分析不同中草药对鲤鱼的诱食作用。结果表明,丁香和陈皮对鲤鱼的诱食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