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高产夏玉米镁的吸收与再分配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就高产条件下两种株型夏玉米在不同生育时期对镁的吸收、积累及镁在不同器官间的分配与再分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玉米植株相对含镁量在一生中基本呈现前期高、后期低的变化趋势。植株吸收的镁在吐丝前主要分配到叶片、茎秆和叶鞘中,吐丝后镁的分配重点则转向籽粒。玉米对镁的吸收有2个高峰期,平展型品种分别在拔节至大喇叭口期和籽粒形成期;紧凑型品种分别在大喇叭口至吐丝期和灌浆始期。每形成百公斤籽粒吸收镁0.382~0.397kg。籽粒中的镁有37.06%~44.05%来自于其它器官镁的再分配。平展型品种向籽粒转移镁最多的器官是叶鞘和叶片,紧凑型品种向籽粒转移镁最多的器官是叶鞘、雄穗和叶片。  相似文献   

2.
水分胁迫对玉米产量及干物质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不同生育时期水分胁迫的研究,结果表明:各个生育时期水分胁迫均导致玉米产量下降,程度由重到轻依次为:抽雄吐丝期>拔节期>苗期.各个生育时期水分胁迫下的穗部形状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变.水分胁迫对干物质的分配产生影响,干物质向籽粒的分配减少,向茎秆、叶片的分配增加,从而导致籽粒产量下降.  相似文献   

3.
在西昌特定生态条件下,高产玉米(亩产800公斤)的植株干物质消长动态呈S型曲线。出苗到拔节平均日增重0.18克,积累了总干重的2.2%,拔节到灌浆干重积累速度最快,平均日增重达5.09克,灌浆期时已积累了植株总干重的87.43%。后期干重增长趋缓,但仍以0.8克/日的速度积累了总干重的12.2%。叶片在抽雄时干重量大(45.50克),茎秆、叶鞘和苞叶穗轴则在灌浆期干重达极大值(分别是69.25克、27.00克和89.50克),以后干物质向籽粒转移,其转运量大小顺序为苞叶穗轴>茎秆>叶鞘>叶片,而籽粒的干重一直上升。各营养器官的干物质转运量的总和占籽粒干物质重量的32.79%,表明籽粒干重的67.21%是直接来自叶片的光合产物。本研究还讨论了玉米干物质积累进程的分期及特点和各生育期的干物质分配中心。  相似文献   

4.
以济谷14为试验材料,利用盆栽方法,人工调控土壤含水量,设置5个处理,CK:全生育期不干旱;D1:拔节期干旱;D2:孕穗期干旱;D3:抽穗-开花期干旱;D4:开花-灌浆期干旱,研究不同生育时期干旱胁迫对夏谷叶片、叶鞘、茎秆、根、穗器官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影响。结果表明,夏谷单株总干物质积累和穗干物质积累均呈近"S"型增长趋势;叶片、叶鞘、茎秆和根干物质积累呈单峰曲线变化。不同生育时期干旱胁迫均影响谷子干物质积累,处理间差异显著。拔节期干旱对谷子营养器官干物质积累影响程度最大。干旱胁迫使谷子产量降低,尤以开花-灌浆期干旱抑制干物质向穗部分配,减产最高,其次是拔节期干旱胁迫。拔节期和开花-灌浆期是谷子水分敏感期,生产上需确保足够水分供应。  相似文献   

5.
对两种不同用途饲用玉米的干物质积累和各器官的分配研究发现,青贮型玉米科多8号的干物质生 产主要集中在吐丝以前,茎叶鞘中的物质分配较多,约占总量的59%;粮饲兼用型玉米的干物质积累主要集中 在吐丝以后,穗子中的干物质分配较多,约占总量的50%。可见,青贮型玉米科多8号主要注重前期茎叶鞘等 茎秆产量的生长,粮饲兼用型玉米陕单310主要注重后期籽粒产量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不同种植方式对夏玉米苗期—灌浆期干物质积累过程的影响程度,选取鲁单981为试验材料,设置了双行交错种植、双行平行种植、单行平行种植3种种植方式,分别在玉米出苗后17 d、拔节期、抽雄期、吐丝期、散粉期、灌浆期取样,分析了根、茎、叶、叶鞘、全株的干物质积累过程,建立了大田条件下鲁单981全株及各器官干物质积累的数学方程,并对其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种植方式对全株及各器官干物质积累动态的影响程度差异很大,在相同生育时期,以双行交错种植的玉米干物质积累较多;对全株、根、茎、叶、叶鞘5个器官建立的数学模型,其方程参数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不同种植方式下不同器官干物质积累数学模型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7.
夏播水果玉米干物质积累规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新疆南疆夏播水果玉米干物质积累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生育期较长的品种干物质一般最终积累总量较多,生育期较短的品种干物质积累总量相应较少;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干物质的积累不断增加,呈上升趋势,优势表现在生育中期和后期;苗期至大喇叭口期干物质积累较少,相对干物质积累量较小;从大喇叭口期开始,干物质积累加快;抽雄期开始干物质积累比较迅速,至青苞收获期达到一生中最大值;苗期至大喇叭口期干物质的分配规律是叶片根系茎秆,抽雄期是叶片﹥茎秆﹥根系﹥雄穗﹥雌穗,青苞收获期是雌穗﹥叶片﹥茎秆﹥根系﹥雄穗。因此,加强田间的后期管理有利于水果玉米果穗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王焱  毕建杰  刘建栋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5):7039-7042
[目的]研究不同土壤水分备件下冬小麦的生长发育、各器官的干物质积累动态。[方法]采用盆栽方法,通过设置不同的土壤水分条件,从器官水平考察水分条件对冬小麦物质积累、分配等的影响,并建立产量和耗水量的关系方程。[结果]在水分适宜条件下,茎秆干物质积累所占比例较小,为32%,穗部占39%;而过度灌溉和严重水分胁迫条件下,茎秆干物质积累所占比例较大,分别为43%和34%,穗部所占比例较小,仅为41%和27%。[结论]水分条件对冬小麦生长的拔节至扬花期尤为重要,生产上应特别注意加强扬花期和灌浆期水分管理。  相似文献   

9.
夏播京早7号玉米叶片、叶鞘及节间的干物质积累与输出动态是多峰曲线,雄穗、苞叶、花丝为单峰曲线。总干物质增长的关键时期是雄穗四分体到乳熟始期,各生育期间干物质积累的主要器官,抽雄前为叶片、叶鞘;抽雄至乳熟始期为节间;乳熟始期到成熟是籽粒。各器官及其不同叶位器官间及与产量有明显的物质关系,支配它们之间关系的主导因素是叶片。试验结果为叶片分组提供了相应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超高产夏玉米植株氮素积累特征及一次性施肥效果研究   总被引:26,自引:6,他引:26  
 【目的】探讨实现超高产夏玉米(≥12 000 kg?hm-2)简化、高产和高效施肥技术。【方法】2007年和2008年在河南省浚县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超高产夏玉米植株氮素吸收、分配和积累特性及具有知识产权的缓/控释氮肥施用效果。【结果】拔节期至大喇叭口期和吐丝期至灌浆中期是超高产夏玉米两个氮素吸收关键时期,从出苗到吐丝期,叶片是氮素的分配中心,吐丝期以后,籽粒/果穗成为氮素的分配中心;吐丝后超高产夏玉米氮素吸收积累量占总积累量的40%—48%,生育后期土壤充足供氮促进夏玉米对氮素的吸收利用保证籽粒灌浆,对实现超高产至关重要。苗期一次性施用缓/控释氮肥的植株氮素积累量比常规2次施氮提高了6%—7%,产量提高了3%—4%,氮肥利用率提高了5个百分点,氮肥农学效率提高了1.26—1.59 kg?kg-1。【结论】施用缓/控释氮肥有利于超高产夏玉米生育后期氮素吸收利用,实现了超高产夏玉米的一次性施肥,增产显著且省工高效。  相似文献   

11.
为了选育抗旱玉米品种,以12个玉米品种为材料,研究拔节期和抽雄吐丝期干旱胁迫对玉米产量及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拔节期和抽雄吐丝期干旱胁迫均会导致玉米减产,其中,抽雄吐丝期干旱胁迫减产最重,拔节期次之。抽雄吐丝期干旱胁迫导致穗长与穗粗大幅度减少,从而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拔节期干旱胁迫导致干物质积累减少、次生根条数和根体积减少、叶面积增长受阻严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玉米减产。在供试品种中,嫩单15、龙单38、垦单10号、京单28在拔节期和抽雄吐丝期受干旱胁迫的影响较小,能获得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12.
朱强 《河南农业》2014,(13):39-39
<正>一、研究目的夏玉米产量的90%来源于灌浆期干物质的积累与分配,其中产量的80%来源于叶片的光合作用产物,8%来源于茎秆的光合作用,7%来源于苞叶的光合作用,3%来源于叶鞘的光合作用,2%来源于穗轴的积累物质。而穗5叶是决定产量的关键叶片,通过研究穗5叶叶面积,达到比较"源"大小的目的,从而为选择中科4号为主导搭配品种提供科学依据。二、研究方法依靠品种比较试验小区的玉米植  相似文献   

13.
花期弱光胁迫对玉米穗粒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明确花期弱光对玉米穗粒数的影响规律,采用人工遮光模拟弱光胁迫,设置抽雄始期和吐丝期持续10 d60%和90%两个不同遮光强度的弱光处理,研究了花期弱光对雌穗小花受精、结实,干物质积累及其向雌穗分配的影响。结果发现,花期弱光胁迫导致玉米地上部总干物质日增重量降低,干物质分配到雌穗的比例减少,雌穗生长变慢,受精结实率降低,影响程度随遮光率的增加而增大。抽雄始期60%和90%遮光处理10 d后恢复自然光照结实率较处理结束时的受精率均明显提高,吐丝期60%和90%遮光处理10 d后恢复自然光照结实率较处理结束时的受精率降低和持平。抽雄始期光照不足导致穗粒数较对照下降57%~91%;吐丝始期光照不足导致穗粒数较对照下降43%~81%。无论对于抽雄始期还是吐丝期,遮光处理期间的日平均光合有效辐射强度在穗粒形成中作用最大,其次为处理期间的地上部总干物质日增重。对于吐丝期,处理期间的日平均温度对穗粒数也具有直接的正效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干旱胁迫对玉米雄穗发育特征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为中国东北地区玉米种植抗旱保产提供一定理论基础。【方法】采用盆栽试验,设置原土处理和添加土壤改良剂处理,并于玉米大喇叭口期至吐丝期进行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正常供水、轻度干旱胁迫、中度干旱胁迫和重度干旱胁迫,研究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玉米的抽雄吐丝间隔、雄穗形态特征、生理指标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干旱胁迫导致玉米雌穗吐丝时间延后,雌、雄穗开花吐丝不同步,且在重度干旱胁迫时达到最大值,其中原土处理较CK延长了6.33 d,添加土壤改良剂处理延长了4.67 d;不同程度干旱胁迫会导致玉米雄穗变小、主轴缩短,轻度干旱胁迫有利于雄穗积累干物质,原土处理和添加土壤改良剂处理的雄穗干物质分别比CK增加了5.18%和14.87%;干旱胁迫会促使雄穗分泌抗氧化系统酶以及渗透调节物质抵御逆境伤害,但重度干旱胁迫时雄穗内部产生过多丙二醛(MDA)以及有害物质,会导致抗氧化系统酶活性有所降低;干旱胁迫会造成玉米产量严重下降,重度干旱胁迫时原土处理的产量与CK相比下降了62.39%,添加土壤改良剂处理的产量则下降了57.77%。【结论】干旱胁迫会对玉米雄穗发...  相似文献   

15.
水磷耦合对夏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桶栽试验,利用称重法控制水分,在水磷耦合条件下对夏玉米拔节期和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分配以及土壤全磷、水分利用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磷因子对夏玉米的生长发育均有很大影响,且水分因子影响相对较大。在不同的生育期同一磷素供应水平下,不同的供水方式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水分供应充足时,通常具有较高的干物质积累。在同样的供水条件下,施磷也能促进干物质的积累,提高夏玉米生育后期根/冠比,进而有利于夏玉米生育后期养分吸收与运转。同时,施磷能够提高夏玉米水分利用率,起到节水增产的目的,达到以肥调水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低温胁迫对玉米光合特性以及粒重的影响,以郑单958为材料,利用人工气候室模拟自然低温,研究不同温度(13℃、15℃、17℃)、不同处理时间(1 d、2 d、3 d、4 d、5 d)下玉米抽雄期、开花期、吐丝期、灌浆期光合特性及粒重变化。结果表明:玉米生育后期低温降低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提高;抽雄期、吐丝期、灌浆期蒸腾速率(Tr)受短期(1~2 d)低温影响较大;抽雄期、开花期、吐丝期玉米光合特性分别受1 d、4 d、5 d低温影响最大;灌浆期低温对粒重影响最大,平均下降37%,吐丝期次之,平均下降6%,抽雄期、开花期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阶段干旱及复水对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防雨棚桶栽条件下,以夏玉米品种"登海605"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生育期和不同程度水分胁迫对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后复水,轻度水分胁迫对玉米光合特性影响较小,中度和重度水分胁迫对玉米光合特性影响显著,开花灌浆期中度和重度水分胁迫复水后,玉米的气孔导度和净光合速率比拔节抽雄期更加难以恢复。  相似文献   

18.
杂交水稻高产群体干物质的积累动态呈Logistic生长曲线,积累半量期在减数分裂期,以中期积累最多,后期次之,前期较少,水稻各生育时期有其相应的干物质分配中心,前期为叶片和叶鞘,中期为叶片,叶鞘和茎秆,后期为穗,籽粒干物质的73% ̄75%来自抽穗后的光合作用,27% ̄25%由营养器官贮藏的干物质转运而来,在营养器官转运的干物质总量中,贮藏碳水化合物占86%,NPK占6%,杂交早稻中,后期的光温优势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花期弱光对玉米穗粒数的影响规律,采用人工遮光模拟弱光胁迫,设置抽雄始期和吐丝期持续10 d60%和90%两个不同遮光强度的弱光处理,研究了花期弱光对雌穗小花受精、结实,干物质积累及其向雌穗分配的影响。结果发现,花期弱光胁迫导致玉米地上部总干物质日增重量降低,干物质分配到雌穗的比例减少,雌穗生长变慢,受精结实率降低,影响程度随遮光率的增加而增大。抽雄始期60%和90%遮光处理10 d后恢复自然光照结实率较处理结束时的受精率均明显提高,吐丝期60%和90%遮光处理10 d后恢复自然光照结实率较处理结束时的受精率降低和持平。抽雄始期光照不足导致穗粒数较对照下降57%91%;吐丝始期光照不足导致穗粒数较对照下降43%91%;吐丝始期光照不足导致穗粒数较对照下降43%81%。无论对于抽雄始期还是吐丝期,遮光处理期间的日平均光合有效辐射强度在穗粒形成中作用最大,其次为处理期间的地上部总干物质日增重。对于吐丝期,处理期间的日平均温度对穗粒数也具有直接的正效应。  相似文献   

20.
秸秆覆盖夏玉米不同生育期耗水特性及水分利用效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3种秸秆覆盖量(0、0.6、1.2 kg/m2),研究其对雨养条件下夏玉米田不同深度土壤体积含水量和玉米不同生育期耗水量、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覆盖可显著提高玉米抽雄吐丝期0~60 cm土层的土壤体积含水量,但灌浆成熟期,0~60 cm土层,各覆盖处理的土壤体积含水量与对照差异不大,60~120 cm土层,C1.2处理的土壤含水量最大,C0.6次之,对照最低。秸秆覆盖可减少玉米苗期耗水量,增加抽雄吐丝期耗水量,拔节和灌浆成熟期耗水量差异不明显,覆盖后玉米的总耗水量无差异。在耗水量相同情况下,覆盖处理提高了夏玉米的水分利用效率,表现增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