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技服务》2015,(11):38-39
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杂交水稻机械制种高产高效标准化新技术研发与推广"课题系统研究全程机械化制种配套制种技术,而母本机插育秧技术是杂交水稻制种母本机插高产栽培技术体系中的关键环节。本文重点论述了母本机插秧苗的基本要求及育秧技术。  相似文献   

2.
为促进优质杂交粳稻的推广应用,提高常优2号制种产能,阐述了其亲本特征特性,介绍了该组合母本机插制种技术,包括选用高纯度亲本种子、适用插秧机型、父母本育秧、母本机插、肥水调控、机割叶及九二○激素施用、辅助授粉、严格去杂等技术要点,以供制种者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明杂交水稻制种机插母本的异交习性及其与产量的真实关系,为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技术提供依据。【方法】对杂交水稻川农优528制种,父本手插单行,母本设计机插4行、8行、12行、手插8行(对照)4种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花时、柱头外露率、结实率和制种产量的影响,并对影响产量的主要因子进行了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母本机插比手工插总有效穗数多4.665×1059.529×105穗/hm2,机插比手工插父母本花时相遇好,但花期相遇较差,结实率较低;父本花粉量与母本结实率呈极显著正相关(r=0.793 2**)。机插母本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异系数大小为:实粒数>结实率>穗数;结实率和穗数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997**,r=0.991);结实率和穗数对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都为正值,但结实率通过穗数对产量的间接效应和穗数通过结实率对制种产量的间接效应均为负值。【结论】川农优528制种母本机插比手工栽插结实率低,机插8行处理的有效穗数与结实率协调发展制种产量高、是母本机插制种较适宜的行数;偏相关系数能真实反映机插母本结实率和穗数与产量间的相关程度与性质,在机插母本制种中必须兼顾穗数和结实率才能提高机械化制种产量。  相似文献   

4.
杂交水稻母本机插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近4年来对机械化制种高产技术的研究与实践。总结了母本机插制种的主要特性变化及产量构成,集成了正确制定播期差、坚持适期播种、培育壮秧、合理密植、科学肥水运筹、准确预测和调节花期、多途径提高异交结实率、质量控制等一套母本机插高产制种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5.
临高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于2017年引入了杂交水稻制种母本插秧机,开展了杂交水稻制种母本机插秧田间试验。以博Ⅱ优225杂交水稻制种为试验对象,比较了人工插秧与杂交水稻制种母本机插秧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生育期,机插秧母本的播始历期比手插母本长0.5~0.8叶,成穗率低3.5%,但其最高苗数比手插母本多42~45万/hm~2,有效穗数比手插多21万/hm~2,而且机插方式的产量比手插方式高0.0126 kg/m~2;二者每平方米总穗数、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等均无显著性差异。但综合考量制种成本,杂交水稻制种机械育插秧比传统的人工插秧每亩节约成本227元,效率提高15~17倍。因此,本研究认为,该项杂交水稻制种母本机插秧技术更具有省工、高效、低成本、产量稳的优势,具有在临高县内进行推广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江苏沿海垦区杂交水稻母本机插制种稻田化学除草技术,包括杂草的种类及危害,除草剂使用技术等。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我国农业的深入发展,农业技术向机械化方向快速发展,农作物的生产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农民降本增效的手段也更丰富。在杂交水稻制种中的母本插秧环节中,传统的作业方式常常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工序复杂且成本较高,由于先进技术的缺乏,一直是由人工方式来实施操作。杂交水稻制种母本机插技术的出现改善了传统的插秧方式,并使杂交水稻制种的插秧方式更为科学,母本种植密度更均匀,能够减少人工插秧的深插浅插问题,同时制种  相似文献   

8.
为了加快现代种业发展,本文研究分析了建宁县杂交水稻轻简制种技术推广与应用情况.研究表明:主要推广应用机育、机插、机防、机收、机烘等全程轻简制种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制种产量和种子质量,提高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促进了全县种子产业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江苏省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根据"常优5号"父母本特性,开展了母本机播机插制种研究,最终提高了制种单产,节省了用工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在介绍"常优5号"亲本特征特性的基础上,从田块选择、确定合理播差期、精量播种、适时移栽、科学管理、提高异交结实率、种子收获等环节,对"常优5号"母本机播机插高效制种技术进行总结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SXGC[2014]284)"杂交水稻机械制种高产高效标准化新技术研发与推广"课题,系统研究全程机械化制种配套制种技术---耕整、育秧、母本插秧、田管(病虫草防治、施肥)、收获、种子精选、烘干入库系列机械化技术。为了使这一技术得到大面积推广,本文对杂交水稻母本机插制种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杂交水稻制种母本机械化育插秧技术,主要包括调整好父母本播差期、母本软盘育秧要点、适时机插、合理运筹肥水等.  相似文献   

12.
水稻制种全程机械化的研究,重点是母本秧机插技术的落实,关键环节是母本秧育苗技术的突破。通过对母本秧育苗基质的筛选,获得了无土秸秆基质是水稻制种母本秧育苗的最佳材料,通过无土秸秆基质育苗,可以达到秧苗壮苗的标准,表现出秧苗壮、基质轻、盘根好的特点,解决了水稻制种母本机插秧育苗的瓶颈问题。水稻母本机械插秧技术与传统人工栽秧技术相比,机械插秧优势特别明显,增产达到了显著水平,该项技术的研究为传统水稻制种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杂交稻的发展受到杂交制种生产的限制,而种子生产受到劳动力紧张和劳动力成本高的制约。为促进杂交稻的推广种植,特进行了母本机条播、父本小苗机插及机械拉花授粉的水稻杂交制种机械化水平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杂交制种机械化有利于提高制种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其中,以母本机条播(每667m2用种量2.5kg)、父本小苗插秧、机械拉花的表现为最优。  相似文献   

14.
杂交水稻母本机插秧与人工插秧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发展杂交水稻规模化制种母本机插提供科学依据,进行了杂交水稻母本机插秧与人工插秧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杂交水稻母本机插秧秧龄短、栽插浅、活棵返青快、有效分蘖开始早、分蘖速度快、成穗率高、穗型大、苗足穗多、均匀度好,有利于获得制种高产.  相似文献   

15.
嘉优608系嘉兴市农科院联合有关单位选育成功的BT型三系中熟晚粳杂交水稻新组合.2009年2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组合表现高产稳产、熟期适宜、移栽直播机插栽培通用.该组合父母本生育期相近,同为中熟晚粳、播差期小,制种产量高、比较适合机械化插秧.介绍了嘉优608父母本的特征特性,总结了嘉优608的常规制种技术及机械化插秧制种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6.
杂交粳稻制种中机械化栽插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交粳稻制种时采用机插方式,在确保花期相遇的前提下,母本有效穗数及结实颖花数明显多于人工移栽制种田,可在大面积制种中推广应用,以达到省工、节本、增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该文介绍了杂交水稻制种机插大田管理技术规范,于2013年作为安徽省地方标准颁布,标准号:DB34/T 1832-2013。  相似文献   

18.
【目的】明确机插制种不育系的穗部结实特性,探究机插制种模式杂交水稻种子产量较低的原因,为提高杂交水稻机插制种异交结实率及产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雅恢2115×宜香1A、成恢727×蜀21A为材料,于2020—2021年在崇州开展大田试验,设置机插和人工移栽2种方式;抽穗开花时通过调查恢复系和不育系的抽穗情况来判断花遇状态,成熟期考察不育系穗部结实情况,统计分析2种栽插方式下不育系各行、各穗位及不同枝梗结实特性。【结果】(1)以人工移栽花期相遇设置播栽期情况下,2个组合机插恢复系和不育系花期偏移分别为3—4 d和6—8 d,花遇指数介于33.33%—55.56%,花遇程度较差;人工移栽恢复系和不育系花期完全重合,花遇指数为100%。(2)不同栽插方式整体结实率表现为机插<人工移栽,与人工移栽相比,机插结实率降低33.45%。(3)不育系第1—6行穗部结实率呈逐渐降低趋势,同行不育系花期相遇程度高的处理结实率更高。(4)不育系穗上部授粉姿态好,叶片和穗对花粉的遮挡作用小;正常授粉条件下,不育系穗位结实率均表现为上部>中部>下部,而空粒率则为下部>中部>上...  相似文献   

19.
介绍杂交中籼稻金优107的高产制种技术,包括选择制种基地、合理安排播插期、培育高产群体、搞好花期预测、严格去杂等方面内容,以为该品种的制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水稻机插育秧的特点,并重点阐述了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包括机插育秧技术、机插大田技术、机插作业技术,以期为水稻机械化插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