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党中央关于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战略.为加快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的转变,应从强化农民现代意识的培养入手,着力加强农民德政意识、科技兴农意识、市场竞争意识、现代农业意识、经营管理意识的培养,从而提高广大农民的综合素质,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农民主体意识,助力乡村振兴,采用文献研究法和理论研究法分析农民主体意识现状。结果表明,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下,农民主体意识有所提高,但仍较为薄弱,要从转变农民不良思想观念、提升农民自身素质、破解城乡二元壁垒三方面增强农民主体意识,激发农民积极参与乡村振兴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3.
随着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换,农民的政治意识发生了重大变化。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使数亿农民转变传统的那种盲从的、封闭的政治意识,树立起现代的、理性的、开放的政治意识,有着更加特殊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农民应当树立的现代政治意识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意识;政治主体意识和政治参与意识;改革、开放、发展意识;民主意识、平等意识和公民意识;人权意识;法律意识等几个方面。要使农民树立起现代政治意识,必须进行多方面的努力,这至少应包括:第一、对农民进行民主启蒙,提高农民的参政素质;第二、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第三、加强农村普法工作和社会治安工作,增强农民的法制观念;第四、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搞好村民自治工作。  相似文献   

4.
赵瑞琴  周晓黎  李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6):9797-9800
通过问卷的形式对河北地区的农村环境状况和农民环境意识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河北省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亟待解决,河北农民有一定的环境意识,但与环保行为不同步等。并分别从农民自身、政府和环保部门、企业机构单位3个角度进行了分析,找出河北省农民环境意识低的主要原因,根据原因提出政策建议,为有关部门提高农民环境意识、改善农村环境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农民的信息意识决定农民对科技信息的采纳行为。文章通过对江苏省仪征市11个乡镇的实地调查结果,将农民信息意识划分为信息认知、信息情感、信息行为倾向三个发展阶段,总结概括出弱信息意识被动型、弱信息意识主导型以及强信息意识主导型三种农民信息意识对农民行为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四种从农民信息意识出发引导农民行为改变的模式:科技培训模式、行为诱导模式、专业化服务模式以及市场化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6.
《农技服务》2016,(9):174-175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力度加大,农民政治参与意识明显提升,农民精神文明建设进展加快,因此,从解决农民实际问题出发,加强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农民秩序意识、诚信意识、和谐意识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7.
农民生态意识的提升,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源动力和前提。本文阐述了培养农民生态意识的必要性,分析了农民生态意识淡薄的表现,并从三个方面探讨了提升农民生态意识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伴随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深入,提升农民科技水平、科技素养及科技意识显得越来越重要。文章通过分析影响农民科技意识形成的因素,对提升农民科技意识的应对策略展开探讨,旨在为相关人员基于影响农民科技意识形成的因素、提升农民科技意识的应对策略的农民科技意识提升研究适用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9.
张广花 《现代农业》2010,(6):108-109
农民的创业意识决定农民的创业行为。文章通过对江苏省徐州市创业培训经验出发,将农民创业意识划分为创业认知、创业情感、创业行为倾向三个发展阶段,总结概括出三种农民创业意识对农民创业行为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四种从农民创业意识出发引导农民行为改变的模式。  相似文献   

10.
现代化进程撕裂了传统的社会结构,却未及时建构起可供农民选择的价值谱系,农民现代性呈现出一种"脱域"的状态。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公民社会不健全和公民意识不成熟等原因造成的。因此,当务之急是提出通过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构建农民现代性获得的基础性平台、消解公民社会的"缺场",拓展农民现代性生成的社会空间、加强现代公民意识教育,畅通农民现代性发展的重要渠道等方面来入手,进而确立起以主体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参与意识、法治精神和道德自觉为内涵的农民现代性气质与特征。  相似文献   

11.
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当代中国的农民问题是必须予以重视的问题,而探讨清楚当代中国的农民以及农民意识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本文着意从意识形态层面解读当代中国的农民意识,综合各种对农民意识的界定,阐发笔者对农民意识的认识,并且分析了当代中国农民意识中的两面性,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进而促进新型农民意识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黄巧玲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9):3869-3871
日益严重的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制约着农村生产的发展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农村环境治理完全依靠政府监管,成本高、效率低、难度大,培育农民良好的环境伦理意识是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针对农民环境伦理意识缺失的原因,探讨了培育农民环境伦理意识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3.
由于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在农村相对薄弱,我国农民普遍缺乏环境意识,由此,化肥、农药、秸秆、家禽粪便等造成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农民们却对破坏环境的行为及其产生的后果浑然不知,因此.环保宣传工作要适应新的形势,应将提高农民环境意识作为今后宣传工作重点.以帮助农村居民了解农村环境存在的问题、发展趋势及其危害,唤起农民的生态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增强全民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相似文献   

14.
加强农民生态伦理教育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之必需。当前,农民生态伦理教育缺少政府支持、措施配套、教育适应和农民参与。针对农民的生态伦理教育,需要政府重视,科学规划,转变教育理念,完善教育体系,强化农民的进取意识、公共意识、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15.
辽宁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起到了提高农民的市场意识、科技意识、民主意识、合作意识,增加农民收入的作用。根据对辽宁省部分地区的调研,阐述了辽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如何发挥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人是非常重要因素,新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建设都依赖于新农民的培养,都需要农民具有良好的合作意识.当前农民合作意识淡薄、合作观念滞后,这是历史遗留的后遗症和现实的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加强对农民的宣传、培训教育,以经济合作为主带动其它方面合作,培养农民合作意识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农民生态道德意识水平的高低对建设低碳农村具有决定性作用。当前农民生态道德意识的提升受到了主、客观多种因素的制约,须从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实施生态道德的规范约束、重构农民的生态权利、培养农民生态消费观念、推广生态农业模式等方面培育农民适应低碳农村需要的生态道德意识。  相似文献   

18.
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具有巨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价值,保护鄱阳湖水质具有重大意义。然而近年来鄱阳湖水质日益变差,其中,农业面源污染成为鄱阳湖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面源污染的防治,有赖于农民的广泛参与,而农民的参与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民的环保意识。通过分析鄱阳湖区农民环保意识现状,阐明鄱阳湖区农民环保意识亟待提高的现实,提出了提高农民环保意识的措施,对于解决鄱阳湖区农业面源污染,逐步改善提高鄱阳湖水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农民生态文明意识水平直接关系着地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与完善,对农村地区的生产发展、农业结构转变具有重要影响,要想贯彻落实振兴乡村发展战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就要培育农民形成良好的生态文明意识,提升农民的综合素养,建立生态法制体系,让农民认识到生态文明的重要性。该文简要分析了影响新时代农民生态文明意识的关键因素,并提出提高农民生态意识、转变思想观念、重视生态环境、开展法制教育、成立专门的技术指导部门等对策,以进一步提升农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引导农民自觉做出生态文明维护行为。  相似文献   

20.
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可以提高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意识,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乡风文明。但是当前农民的思想观念还存在主体意识不强,创新意识欠缺,集体主义思想淡薄,农民迷信思想盛行等问题。对此必须要采取相应的措施,通过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对农民进行先进思想观念的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农民自身也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等方法推进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