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通过机插早稻与人工栽插、人工直播早稻产量对比试验,分析了机插早稻增产原因,从机插秧培育、耕整大田、控制基本苗、肥水运筹以及病虫害防治等几个方面介绍了芜湖县机插早稻关键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通过机插早稻与人工栽插、人工直播早稻产量对比试验,分析了机插早稻增产原因,从机插秧培育、耕整大田、控制基本苗、肥水运筹以及病虫害防治等几个方面介绍了芜湖县机插早稻关键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不同机插秧盘泥对早稻秧苗素质和产量影响各不相同。结果表明:基质育苗处理秧苗综合素质、产量最佳,主要参数明显优于其他处理,说明基质育苗更有利于早稻秧苗生长,也是最终增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不同机插秧棚体和盘泥环境对早稻秧苗素质影响各不相同,研究结果表明,大棚和客土育秧处理秧苗综合素质好,主要参数明显优于其他处理,说明大棚和客土育秧更有利于早稻秧苗生长,是早稻增产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5.
过去,我国移栽早稻的播种期,在北方大致是在谷雨、立夏之间;长江流域地区,在清明前后;南方则多在惊蛰节左右。由于早稻早播、早插、早熟的增产效果显著,一九五八年以来,各地普遍地把移栽早稻的播种期提前一至两个节令,提早插秧十至十五天。三年来各地生产一致证明,在最适当  相似文献   

6.
2012年,湖南省把水稻集中育秧作为压单扩双、稳产增产的关键技术,积极推行水稻工厂化大棚育秧和机械化插秧示范,取得可喜成绩。全省65个早稻集中育秧示范县市区,落实早稻集中育秧2万多公顷,可栽插早稻33.5万公顷。全省共建立早稻集中育秧示范点3.26万个,已有110多万农户开展和参与了早稻集中育秧示范。其中位于长沙市望城区丁字镇的湖南二一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作为望城区的一个集中育秧示范点,共有水稻集中育秧机插秧大棚84个,其中连栋大棚2个,共摆放了9万多片机插秧盘,该公司除有机插秧秧苗(见题图)2公顷,还有抛秧秧苗4.7公顷。  相似文献   

7.
依托通城县5年紫云英-早稻-晚稻定位试验,研究早稻移栽前5、10、15d翻压紫云英对早稻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以探索紫云英翻压与早稻移栽最佳的间隔时间.结果表明,与单施化肥处理相比,早稻移栽前5d翻压紫云英增产效果最好,移栽前10 d翻压紫云英增产效果次之,移栽前15d翻压紫云英增产效果较差.移栽前15d翻压紫云英处理的穗粒数显著低于移栽前5、10d翻压紫云英处理的穗粒数.总之,紫云英翻压与早稻移栽间隔时间较短有利于水稻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育秧基质母剂对早稻机插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育秧基质母剂与过筛细床土按体积比1∶2配制而成的基质育秧,不但能明显提高早稻机插秧的成苗率,减少漏插率,而且能提高早稻机插秧秧苗素质,增加早稻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和增大早稻穗型,从而促进早稻增产。  相似文献   

9.
[目的]筛选省工增产的水稻轻简化高效栽培技术模式。[方法]对稻田浅旋耕与深耕、机插秧与手栽秧、施用控释肥与精确定量施肥3种不同的整田、移栽、施肥方式进行了试验对比,研究不同的处理对水稻生育性状、经济性状的影响及省工、增产、增收效果。[结果]浅旋耕+机插秧+控释肥、浅旋耕+机插秧+精确定量施肥、深耕+机插秧+控释肥三种模式比对照增产稻谷596.4~809.55 kg/hm2,增6.22%~8.45%,省工120~135个/hm2,增收节支5 521.39~8 727.48元/hm2。[结论]此3种模式在生产中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以水稻品种陵两优916为材料,以当地传统浸种方法 (强氯精消毒浸种)为对照,研究了稼禾宝种子内质营养液浸种对机插秧苗素质、移栽早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营养液浸种处理秧苗成苗率增加5.1个百分点,白根数增加0.7条/株,株高和根长分别增加0.5 cm和0.7 cm。移栽后秧苗的缓苗期比对照缩短5 d,全生育期缩短2 d。分蘖数均明显高于对照,茎蘖成穗率比对照增加0.6个百分点,两者间无明显差异。稼禾宝营养液浸种处理水稻有效穗数比对照增加0.7万穗/667m2,穗粒数增加2.7粒/穗,结实率增加0.7个百分比;水稻产量比对照增产2.56%。  相似文献   

11.
以水稻品种陵两优916为材料,以当地传统浸种方法 (强氯精消毒浸种)为对照,研究了稼禾宝种子内质营养液浸种对机插秧苗素质、移栽早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营养液浸种处理秧苗成苗率增加5.1个百分点,白根数增加0.7条/株,株高和根长分别增加0.5 cm和0.7 cm。移栽后秧苗的缓苗期比对照缩短5 d,全生育期缩短2 d。分蘖数均明显高于对照,茎蘖成穗率比对照增加0.6个百分点,两者间无明显差异。稼禾宝营养液浸种处理水稻有效穗数比对照增加0.7万穗/667m2,穗粒数增加2.7粒/穗,结实率增加0.7个百分比;水稻产量比对照增产2.56%。  相似文献   

12.
早稻麻地膜机插秧育秧技术规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近几年的早稻麻地膜机插秧育秧技术的实践,针对早稻机插秧秧龄短、秧苗素质差、不易起苗、易散、季节紧、机械作业受限制等不利因素,对早稻麻地膜机插秧育秧技术进行了探索,总结了早稻麻地膜机插秧育秧技术,制定了早稻麻地膜机插秧育秧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13.
抓好水稻机插秧大田移栽与管理,是实现水稻优质、高产和稳产的必要条件。经过近5年在基层进行水稻机插秧试验、示范和推广实践,总结出水稻机插秧大田栽培主要技术措施,旨在为水稻机插秧大田生产提供指导,实现增产增效。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水稻机插秧育秧技术,主要包括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播前准备、适期播种、温湿度管理、肥水管理、秧苗调控、病虫害防治、起运移栽等内容,以期为机插秧壮苗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水稻机插秧育秧技术,主要包括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播前准备、适期播种、温湿度管理、肥水管理、秧苗调控、病虫害防治、起运移栽等内容,以期为机插秧壮苗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筛选省工增产的水稻轻简化高效栽培技术模式.[方法]对稻田浅旋耕与深耕、机插秧与手栽秧、施用控释肥与精确定量施肥3种不同的整田、移栽、施肥方式进行了试验对比,研究不同的处理对水稻生育性状、经济性状的影响及省工、增产、增收效果.[结果]浅旋耕+机插秧+控释肥、浅旋耕+机插秧+精确定量施肥、深耕+机插秧+控释肥三种模式比对照增产稻谷596.4~80955 kg/hm2,增6.22%~8.45%,省工120~135个/hm2,增收节支5 521.39~8 727.48元/hm2.[结论]此3种模式在生产中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寿县水稻机插秧大田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寿县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生产要求,总结寿县机插秧大田管理技术规程,包括大田整地、移栽期、移栽密度、平衡施肥、灌溉、防治病虫害和化学除草等方面内容,以为机插秧大田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涵江区是我省推广水稻机插秧技术示范县区之一,连续3年进行了水稻机插秧推广试验取得成功,累计推广面积近700亩,并与传统人工育插秧及抛秧进行产量比较,机插早稻(杂优)平均单产507公斤/亩,比传统人工育插秧增产15—20公斤/亩,比抛秧增产30—40公斤/亩。  相似文献   

19.
为完善盘锦稻区机插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体系,探讨机插秧高产适宜播期与移栽期,以盐丰47为供试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通过设置不同播期与移栽期配置,测定其对机插水稻群体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为4月18日、移栽期为5月19日,播期为4月18日、移栽期为5月24日,播期为4月11日、移栽期为5月19日的处理,秧苗个体健壮、叶面积指数适宜、干物质积累量较大、单位面积有效穗数较高、每穗粒数适中,进而显著增加了群体总颖花量,且千粒质量也较高,因此理论产量、实际产量都较高,其中播期为4月18日、移栽期为5月19日的处理4产量最高,为11.7 t/hm~2,比处理5、1、2、6、9、8、3、7分别高4.74%、6.95%、9.96%、13.36%、15.26%、17.94%、19.02%、33.87%。  相似文献   

20.
正机械插秧省工、高效、增产,林口自推广机械插秧技术以来,深受广大农民欢迎,累计推广应用面积达6666.7hm2以上,比人工插、抛秧增产5%~10%。现笔者将其技术措施总结如下。1大田软盘泥浆育秧技术1.1种子选择选择适合种植的耐肥、抗倒、优质、高产优良品种。如龙粳19、垦稻18等。1.2播插期机插秧秧龄应控制在20d以内(叶龄3.5叶)。根据品种特性及气候条件,为确保早稻安全育秧,晚稻安全齐穗,中稻有效避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