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氮、磷、钾肥料施用量对玉米产量和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氮、磷、钾肥不同用量配比对玉米产量、效益有较大影响。合适地配施氮、磷、钾肥玉米增产增收效果明显。经回归分析,其最佳施肥配比为N∶P2O5∶K2O=1∶0.74∶1.23,最佳经济施肥量是N 14 kg/667m2,P2O59 kg/667m2,K2O 14 kg/667m2。试验获取了有关相对产量、肥料利用率、土壤丰缺指标等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2.
氮、磷、钾配施对油葵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3414"最有饱和设计方案,以氮(N)、磷(P2O5)、钾(K2O)肥为探讨因子进行田间试验。建立氮、磷、钾3因素与油葵杂交种F60的籽粒产量、籽粒粗脂肪含量、粗脂肪产量、籽粒粗蛋白含量和粗蛋白产量的施肥模型。通过分析发现,在供试条件下,氮、磷、钾单因子对油葵籽粒产量和粗脂肪产量的影响是一致的,表现为P﹥N﹥K;对粗蛋白产量的影响是K﹥N﹥P;增施氮肥降低粗脂肪含量,增加粗蛋白含量;增施磷肥增加粗脂肪含量,对粗蛋白含量的影响不明显;增施钾肥增加粗脂肪含量,降低粗蛋白含量。施肥模型的寻优结果表明:施N=9.9 kg/667m2,P2O5=6.3 kg/667m2,K2O=8.8 kg/667m2,可获得最高籽粒产量为217.5 kg/667m2;施N=8.5 kg/667m2,P2O5=6.6 kg/667m2,K2O=8.5 kg/667m2,可获得最高粗脂肪产量为90.9 kg/667m2;施N=9.6 kg/667m2,P2O5=6.6 kg/667m2,K2O=10.2 g/667m2,可获得最高粗蛋白产量为35.5 kg/667m2。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生产上存在的盲目和过度施肥现象,提高肥料利用率,研究了三千一号玉米施用氮、磷、钾和有机肥在大泥土和砾石黄泥土中的效应.结果表明,正安县大泥土最佳施N、P2 O5、K2O量和最佳产量分别为11.2kg/667m2、5.9kg/667m2、8.5kg/667m2和570.9kg/667m2;砾石黄泥土最佳施N、K32...  相似文献   

4.
玉米氮磷钾不同配施水平的肥料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务川县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提供科学依据,采用3414田间肥效试验方法,研究了氮、磷、钾肥不同配施水平对玉米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施用氮、磷、钾肥具有显著的增产增收效果,缺钾区产量>缺磷区产量>缺氮区产量>空白区产量,氮肥增产效应>磷肥增产效应>钾肥增产效应,氮磷肥互作效应>磷钾肥互作效应>氮钾肥互作效应,肥料利用率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减少;氮(N)、磷(P2O5)、钾(K2O)的最佳施肥量分别为18.84kg/667m2、12.81kg/667m2和15.31kg/667m2,可获得理论产量615.23kg/667m2。  相似文献   

5.
平衡施肥对冬小麦最佳施肥量及施肥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农业部"3414"试验设计,研究不同因素施肥组合对冬小麦产量及施肥效益的影响,提出氮、磷、钾的最佳用量和配肥比例。结果表明:在喀什地区灌淤土上施氮、磷、钾肥对冬小麦的增产效果依次为N>K>P,最佳施N量为14.9 kg/667 m2,P2O5为10.3kg/667 m2、K2O为3.5 kg/667 m2,最佳产量为413.1 kg/667 m2,N∶P2O5∶K2O比例为1∶0.69∶0.24,最佳利润179.69元/667 m2是喀什地区冬小麦理想的施肥配比和施肥效益。  相似文献   

6.
马铃薯“3414”田间肥效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氮磷钾施肥水平均影响马铃薯产量,且氮钾肥对产量的影响较磷肥大,但增施钾肥马铃薯产量递增不明显;通过采用回归方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阳东县中等肥力土壤条件下,每667m2马铃薯最佳施肥量为N21.20kg,P2O59.56kg,K2O14.32kg.  相似文献   

7.
为今后在磷富集农田进行农业生产时提供施肥依据,达到养分高效利用和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以滇薯一号为试验材料,研究冬作马铃薯在磷富集农田上不同施肥水平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获得最佳施肥量,结果表明:在磷富集的情况下,氮肥对冬作马铃薯产量影响最为显著,钾肥次之,磷肥最小。在目前土壤肥力条件和栽培模式下,每以N 15.57 kg/667 m2、P2O53.09 kg/667 m2和K2O 20.19 kg/667 m2,配施比较适宜,此时最佳产量为1 414.25 kg/667 m2。  相似文献   

8.
试验以氮肥、磷肥、钾肥为研究因子,采用“3414”完全试验方案设计,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马铃薯1/1标产量的数学模型;分析肥料效应方程一、二次项偏回归系数表明:氮肥对产量的贡献作用是第一位的,磷肥次之,钾肥最小;采用电算模拟寻优,总结出实现本区域马铃薯最高产量施肥量为每667m2施纯N12.0kg、P2O5 7.1kg、K2O8.6kg;实现最佳经济产量施肥量为每667m2施纯N11.9kg、P2O5 7.1kg、K2O8.5kg。初步得出西吉县低产肥力条件下马铃薯实现单产鲜薯1500kg的施肥方案为每667m2施纯N11.9~12.0kg、P2O5 7.1kg、K2O8.5-8.6kg。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庄浪县山地梯田马铃薯氮磷钾肥配施效果试验研究,建立了马铃薯产量与氮肥、磷肥、钾肥之间的丰缺指标-最佳施肥量回归方程,得出平均最佳施肥量为:纯N 158.40kg/hm2,P2O5 81.45 kg/hm2,K2O 86.70kg/hm2,N:P:K=1:0.51:0.55。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出适合重庆市铜梁区水稻优质、高产、高效、无害化的合理施肥量和比例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石骨子田上进行了水稻"3414"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回归方程达到显著水平,氮磷钾肥的效应为氮肥磷肥钾肥,氮磷钾肥配施表现出相互促进和相互拮抗的的效应。土壤基础肥力中等,土壤氮较低,磷钾含量处于高水平,施肥量是氮肥磷肥钾肥;农学效率为氮肥14.44 kg/kg,磷肥2.13 kg/kg,钾肥3.12 kg/kg,氮磷钾肥6.03 kg/kg;氮磷钾的偏生产力为27.10;肥料利用率为氮肥29.9%、磷肥2.0%、钾肥11.8%;100 kg水稻籽粒吸收纯N1.72 kg、P2O50.48 kg、K2O 1.72 kg;在生产中施纯N 10~12 kg/667 m2、P2O50~1 kg/667 m2、K2O 7~8 kg/667 m2为宜。  相似文献   

11.
采用5因素5水平二次正交旋转回归的试验方法 ,在影响马铃薯产量的诸因素中选择垄距、穴距以及氮、磷、钾施用量作为生产上的决策变量,以马铃薯产量为目标函数,所得结果通过计算机数据分析,建立了二次回归数学模型,对模型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密度影响马铃薯产量中,穴距比垄距明显;氮肥、磷肥、钾肥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从高到低依次为氮肥钾肥磷肥,经计算模拟,氮肥、穴距和钾肥是影响马铃薯产量的主要控制因子。根据试验结果筛选出马铃薯的最佳密度和施肥方案为垄距80 cm,穴距15 cm,施氮肥(纯N)25.5 kg/667 m2、磷肥(P2O5)10 kg/667 m2、钾肥(K2O)39 kg/667 m2,氮、磷、钾的比例为1.00∶0.39∶1.53。  相似文献   

12.
试验表明:不同元素肥料对晚杂交稻(岳优9113)产量影响不同,如缺素处理相对产量分别为:缺氮71.6%、缺磷92.4%、缺钾89.7%,即其对产量作用依次是氮肥、钾肥、磷肥;施肥效益大小依次为氮肥、钾肥、磷肥。峡江县栽培晚杂交稻,一般田应以667m2施用纯N12~13kg、P2O54.2kg左右,K2O8~10kg为宜。  相似文献   

13.
长安灌区小麦氮磷钾肥效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311-A最优混合设计法研究了不同氮磷钾配比对长安灌区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对穗粒数增多有显著促进作用;磷肥对小麦分蘖、成穗数和千粒重有显著促进作用。根据肥效方程确定小麦产量达最高为414.9kg/667m2,相应的氮、磷、钾肥的施用量分别为N 14.37kg/667m2、P2O511.50kg/667m2、K2O 5.97kg/667m2,N∶P∶K=1∶0.8∶0.415。最大利润施肥量为667m2施氮11.86kg、P2O56.75kg、K2O 8.44kg,此时小麦产量为409.4kg/667m2。小麦达最高产量时,氮、磷、钾肥当季利用率分别为21.29%、1 109%和42.64%;小麦达最大利润施肥量时,氮、磷、钾肥当季利用率分别为24.45%、17.85%和28.85%。  相似文献   

14.
为了指导固阳县旱作马铃薯推荐施肥,分析总结了固阳县进行的17项次旱作马铃薯测土施肥“3414”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氮、磷、钾三要素的增产效果顺序依次为N>P>K,氮肥施肥效果最好,其次是磷、钾肥,尽管土壤钾素大多偏高,但施用钾肥都有效。说明阴山北麓旱作马铃薯限制产量的营养三要素仍然以氮素最为重要,施肥时仍应以氮、磷肥为主配合钾肥。从3个施肥梯度来看,随着施肥量加大,施肥的农学效率降低,施肥效益下降。平均来看,每 kg N增产马铃薯13.1kg,每 kgP2O5增产马铃薯24.2kg,每 kgK2O增产马铃薯21.3kg。根据氮、磷、钾肥料试验肥料效应方程可以得出旱作马铃薯地力产量<400kg/667m2、400~600kg/667m2、600~800kg/667m2和>800kg/667m2田块的最佳氮、磷、钾养分推荐用量,可以用于指导固阳县旱地马铃薯推荐施肥。  相似文献   

15.
为了对马铃薯合理施肥提供依据。以克新1号马铃薯为试验材料,在施用N、P、K肥及农家肥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钾肥用量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施K肥量达到25 kg/667 m2时,马铃薯产量最高,达2 170.5 kg/667 m2,比不施钾肥产量增产68.96%,此后,当钾肥施用量增加时,产量不增反而下降。综合比较,马铃薯,以施纯K(K2O)21~25 kg/667 m2为宜,建议农户在实际生产实践上,依据土壤不同类型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16.
水稻高产优化施肥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3414"回归最优设计,研究了氮、磷和钾施用量与水稻产量的相关性,获得四川省西昌市紫潮沙泥田上水稻产量(Y)与氮、磷、钾肥料效应回归方程模型为:Y=501.209+21.166N+13.038P+12.716K-0.612N2-0.044P2-0.058K2-0.118NP-0.501NK-1.011PK(其中N、P、K为N、P2O5、K2O的用量).在设定的氮磷钾肥料0~3水平范围内符合肥料效应函数法原理的前提下,可求得最高产量施肥量为氮肥(N)12.287 6 kg/667m2、磷肥(P2O5)5.239 3 kg/667m2、钾肥(K2O)11.011 7 kg/667m2,最高产量为735.42 kg/667m2;最佳经济效益施肥量为氮肥(N)11.273 9 kg/667m2、磷肥(P2O5)4.053 7 kg/667m2、钾肥(K2O)8.941 1 kg/667m2,此时产量为730.81 kg/667m2.  相似文献   

17.
甘蓝测土配方施肥“3414”肥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优化甘蓝施肥量,确定其基、追肥分配比例以及施肥时期、施肥方法,在甘蓝上进行了"3414"肥效试验,结果表明:氮肥对甘蓝产量的影响最大,磷肥影响次之,钾肥影响最小;每667m2施N21.79kg、P2O510.6kg、K2O9.11kg时,甘蓝产量最高,达6317.51kg;每667m2施N20.94kg、P2O510.13kg、K2O9.09kg时,甘蓝的经济效益最佳,达4829.31元。  相似文献   

18.
不同地力黄泥土油菜3414试验产量与肥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进一步提高肥料利用率,改善农户施肥习惯,减轻农田面源污染,全面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笔者在吴江市不同地力黄泥土上实施了油菜3414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吴江市油菜生产上氮、磷、钾肥最佳用量为N18~kg/667m2、P2O55~6kg/667m2、K2O6~7kg/667m2,每667m2产量可达200kg以上。  相似文献   

19.
运用"3414"完全实施方案和三元二次方程效应分析的研究方法,探讨了氮、磷、钾肥配施对水稻产量和植株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潮土区水稻生产上氮、磷、钾肥最佳用量为每667m2施N14.17kg、P2O53.48kg、K2O8.88kg,最佳施肥配比为氮:磷:钾=1:0.25:0.63。  相似文献   

20.
建湖县水稻“3414”肥效试验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平衡施氮、磷、钾肥能取得最大肥效和最高产量。通过测土配方施肥"3414"试验,明确了建湖县高、中、低肥力水平条件下的最佳施肥量,即每667m2施纯N17.5、18.5、25.6kg,配施P2O55kg、K2O8kg,可分别获得每667m2产量700、650、600kg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