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介绍了怀宁县棉花生产与收购加工的现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3.
一、大力推进棉花产业化经营 棉花产业化经营包括育种、种植、收购、加工、销售各环节.以市场为导向、依靠龙头企业以及各种中介组织的带动,将产前、产中和产后诸环节联结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实行多种形式的一体化经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我们知道,没有高度的组织化,没有大批能起"龙头"作用的公司兴起,没有发达的合作经济组织和发达的行业组织,就谈不上发达的加工业和发达的运销业,就不会有极具竞争力的棉花产业.必须实施棉花产业一体化组织路线,以法律法规、专门政策和务实的运作措施来促进棉花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张取仁 《安徽农学通报》2007,14(16):136-137
对怀宁县棉花产业的发展概况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其经济效益,建议扩大棉花种植面积,使之成为怀宁县农业的主导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5.
程玉英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4):113-113,126
介绍了2008年怀宁县棉花生产概况,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科学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6.
为优选出怀宁县丘陵地区棉花缓释肥最佳施用方法,开展了丘陵地区棉花缓释肥适宜施用方法试验。结果表明:移栽后一次性施用缓释肥、移栽后施缓释肥与盛花期追速效氮肥都可以增产增收,节省施肥用工,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但移栽后一次性施用缓释肥的增收节本效果好于移栽后施缓释肥与盛花期追速效氮肥的。怀宁县丘陵地区在劳动力较少的情况下,选择移栽后一次性施用缓释肥的栽培方法较为合适;在劳动人数较多而不计劳动用工成本的情况下,采用增产效果较为显著的移栽后施缓释肥与盛花期追速效氮肥的方法更为适宜。  相似文献   

7.
加入WTO ,既为我国棉花产业发展创造了大好机遇 ,也为我国棉花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难题和挑战。我们若以积极态度抓住发展新机遇 ,迎接新挑战 ,则我国、我省的棉花产业将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马群 《安徽农学通报》2004,10(4):34-34,49
分析发展棉花产业的优势条件,对推进棉花产业化经营提出发展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9.
10.
基于我国棉花产业化经营现状及国外棉花产业发展趋势,对我国棉花产业化经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我国棉花产业化经营发展的战略和使之加快实施的配套政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1.
12.
安徽省怀宁县蔬菜生产起步较早。老县城石牌镇一直是皖西南地区蔬菜最大的聚散地之一,在周边地区享有很高的知名度,菜农种菜经验丰富,蔬菜品质优良,产品销往合肥、九江、安庆及附近县城,效益良好。20世纪90年代以来,怀宁县积极抓住机遇,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大力调整农业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怀宁县蔬菜产业化经营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4.
15.
探讨了推进棉花产业化经营的必要性、基本思路和应注意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6.
柴娟 《现代化农业》2020,(10):35-36
棉花是我国当前一种十分重要的经济作物,与很多作物相同,棉花的种间与品种间杂交具有杂种优势。如今,我国的棉花杂交选育已经获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同时大面积推广杂交棉也很大程度促进了我国棉花产业的发展。但棉花杂交制种产业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简要探讨了棉花杂交制种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相似文献   

17.
汤航 《中国农垦》2007,(4):20-21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湖北省三湖农场坚持发挥比较优势,培育特色产业,逐步形成了以棉花公司、种子公司为龙头的棉花产业链。着眼于建好稳定的棉花、棉种生产基地,建好龙头企业的“第一车间”,形成龙头企业与职工家庭农场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农场进行了大量的有益探索。目前,这个产业链已经串联了95%的职工家庭农场,带动了90%的耕地,延伸到棉花种子的科研、开  相似文献   

18.
怀宁县针对农村劳动力大批转移现实,积极探索土地使用权流转之路,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对进一步加快实施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本文提出了建立有秩序的农用土地使用权流转与集中机制;加大对农村劳动力外出技能培训改革;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从政策上扶持规模经营对策。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讨论了新疆棉花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性、可行性和紧迫性。在分析新疆棉花产业化发展的优势和存在问题后,得出棉花发展的新思路:(1)建设棉花基地;(2)发展龙头企业;(3)创建棉花期货市场;(4)转变政府职能;(5)完善棉花社会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20.
汤航 《中国农垦》2005,(7):41-42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湖北省三湖农场坚持发挥比较优势,培育特色产业,逐步形成了以棉花公司、种子公司为龙头的棉花产业链。目前,这个产业链已经串连了95%的职工家庭农场,带动了90%的耕地;延伸到棉花的收购、加工、销售以及棉花种子的科研、开发、制繁、加工、营销。农场财政每年1000万元以上和人均每年4000元左右的收入中,有85%以上的份额来源于棉花产业化经营。棉花产业化活跃了农场经济,促进了农场增效、职工增收,为三湖农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近些年,三湖农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于建好稳定的棉花、棉种生产基地,建好龙头企业的“第一车间”,形成龙头企业与职工家庭农场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等深层次问题,依托龙头企业进行了大量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