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对福建省尤溪县的野生有毒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区野生有毒植物共有58科85属99种,分别占全国有毒维管束植物科、属、种的44.96%、13.73%、7.14%,主要集中于菊科、天南星科、蓼科、蔷薇科、蝶形花科、毛茛科等科。同时,列出了该区野生有毒植物的名录和科名、学名、中文名、有毒部位、习性与毒性大小,对该区的野生有毒植物资源进行了初步分析,并对如何合理开发利用该区的有毒植物资源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有毒植物是指含有生物碱、甙类、萜类等复杂有毒成分,能引起人类或其他生物中毒死亡或机体长期性或暂时性伤害的植物。据初步调查,鹞落坪野生有毒植物资源共有35科93种。分析了有毒植物的种类、分布、有毒部位、含毒化学成分、毒性作用类别及中毒症状,探讨了有毒植物的开发与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浑河源林区有毒植物资源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浑河源林区有毒植物为研究对象,采用样地、线路调查方法,对该区域9 000 hm2林地进行系统调查,对其分布种类、组成、有毒部位、毒性、利用价值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林区有毒植物27科56属137种,占植物总数的8.9%,全草或全株有毒的110种,有剧毒的4种,大毒的18种。最后提出了保护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4.
主要论述了山西省有毒植物种类、分布特点和有毒植物中毒途径及预防措施。据我们不完全调查统计,全省共有有毒植物(只包括维管植物)70余科,150余属,200余种(变种)。并附常见有毒植物一览表。  相似文献   

5.
对福建省尤溪九阜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野生油脂植物资源进一步调查,发现原有文献未报道的野生油脂植物资源共有39科,53属,60种3变种,现予增补。增补的野生油脂植物商业开发利用价值较大的种类有苎麻、香叶树、毛黑壳楠、黄丹木姜子、枫香、西川朴、白背叶、东南野桐、厚叶厚皮香、黄蜀葵、山菅等。列出了增补的每种野生油脂植物的科名、中名、学名、习性、产油部位、含油率、生境与分布海拔,并进一步提出开发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6.
为合理保护和利用野生有毒植物资源,通过实地调查、走访、标本采集、分类鉴定研究与查阅文献相结合的方法,对磐石市有毒植物资源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磐石市野生有毒植物资源丰富,共有33科67种。最后对有毒植物资源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并提出了开发和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山西太宽河自然保护区有毒植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毒植物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太宽河自然保护区有野生有毒植物127种,隶属于52科101属,约占太宽河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的14%。针对有毒植物资源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和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8.
报道庐山的野生有毒植物资源,共计144种,分属于57科;并对庐山的野生有毒植物资源进行分析,就其开发利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路莲 《园林科技》2006,(2):9-9,29
本文收录了北京地区报春花属植物共9种,1变种。在《北京植物志》的基础上增补4种,1变种。其中硕萼报春为北京报春花属新资料。  相似文献   

10.
大兴安岭有毒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大兴安岭作为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 ,不但有大量的木材资源 ,还蕴藏着丰富的有毒植物资源 ,有毒植物有其毒性的一面 ,又有其治疗作用一面 ,同时也有在其它领域开发利用的一面 ,在药用植物中有毒植物在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历史过程中起着很大作用。从资源利用上讲 ,有毒植物为经济植物的一个类别 ,属于应用植物资源范畴 ,我们只有认识它们 ,了解开发利用它们 ,有毒植物通过开发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据统计本区常见药用植物有 1 3 9科 1 1 44种 ,其中大多数种类具有很重要的药用价值 ,有些种类如 :五味子、龙胆草、防风、党参、平贝、柴胡、黄芪…  相似文献   

11.
武当山地区野生有毒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调查,湖北武当山地区共有野生有毒维管植物71科156属206种。本文分析和讨论了它们的经济价值、在本地区的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保护与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12.
澄清了改性木材的概念,指出其形态限于木材整体和单板;分析了胶压木的特性及名称,认为它不应归于改性木材;通过辨析现有改性木材的类别及名称,发现其存在“命名方法笼统、同物异名或同名异物、归类混乱”等问题;通过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对改性木材命名规则进行了初步探讨,以便推动标准化工作和新材料的命名与推广。  相似文献   

13.
概述了近年来有关植物净化与吸收居室有害气体的研究成果, 发现一些室内植物可以有效吸收居室有害气体, 其吸收效率与植物种类、基质、微生物等以及光照、温度等环境条件有一定关系; 分析了近年来常见的研究方法及存在的问题, 为进一步研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毒蘑菇种类有67种,分别隶属于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16科、30属和子囊菌门(Ascomycota)2科2属。其中鹅膏属(Amanita)和乳菇属(Lactarius)各7种,占20.9%;其次为红菇属(Russula)和丝盖伞属(Inocybe)各5种,占14.9%,分属于6种中毒类型。欧氏鹅膏(A.oberwinklera-ta)、毒杯伞(Clitocybe cerussata)、细鳞丝膜菌(Cortinarius speciosissinus)、褐鳞环柄菇(Lepiota helveo-la)、鹿花菌(Gyromitra esculenta)等10种为极毒蘑菇。  相似文献   

15.
经实地调查,山东招虎山自然保护区野生有毒植物共120种,分属57科,约占招虎山植物的13%。本文对此类植物资源进行评价,为其开发利用提供基础资料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厘清中国历史典籍中"蓼"对应的现代植物名称,给深入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文献中植物命名和分类提供依据,以中国先民主要的植物性食材之一——"蓼"为研究对象,通过在历史典籍中搜集整理与"蓼"有关的植物名称及特征,采用植物分类学的思想与方法,来探究这类食材和相关植物及其对应的现代植物分类群的分类学位置。结果发现:在历史典籍中,共有20个与"蓼"有关的植物名称;经过比较形态学分析,确定了其中11个名称对应的原植物的分类学位置;《中国植物志》中记载的"水蓼"与"辣蓼"可能不是同一种植物,二者不能作为同义名对待。同时发现,在历史上,"花"的特征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这说明,在研究与对待先民记述的植物类群时,要综合利用多种除"花"之外的特征,以便对这些植物类群有准确的认识与判断。  相似文献   

17.
采用样地调查法对广州城市公园的乡土植物应用现状进行实地调查,结果表明,广州城市公园存在乡土植物种类单一、栽植少量有毒植物、植物维护和管理粗放、"市花"木棉的应用范围及数量少等问题,并提出加大乡土植物应用力度、加强对有毒植物的管理与宣传、加强绿化管理和扩大木棉花种植的范围、数量等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8.
通过大量的植物学文献考证,查明中名以山东或山东省内地名命名的植物有78种,隶属于40科,集中分布于鳞毛蕨科、蔷薇科、杨柳科、莎草科、伞形科、蹄盖蕨科等类群;命名应用的省内地名有18个,较多的地名有山东、泰山、蒙山、崂山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