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解喀斯特适生树种的抗旱性,以喀斯特地区伞花木、圆果化香、单性木兰和油茶一年生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0、10%、20%、30%)聚乙二醇(PEG-6000)人工模拟干旱的方法造成水分胁迫,比较4种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RWC)、质膜相对透性(RMP)、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游离脯氨酸(Pro)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经干旱胁迫后,各供试树种叶片RWC减少、RMP增大、Pro和MDA含量增加,可溶性蛋白变含量降低,SOD和POD活性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4个树种表现出一定抗旱耐旱潜力,但相比之下,3个喜钙树种的抗旱能力高于油茶。  相似文献   

2.
测定了喜钙、兼性和嫌钙7种乔木植物的19个叶片解剖结构指标。经主成分分析发现,叶片解剖结构特征可有效区别喜钙植物、兼性植物和嫌钙植物。喜钙植物不具有蜡质层和角质层,在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中脉厚度、上下表皮厚度、细胞总层数、栅栏细胞层数、海绵细胞层数、栅栏细胞高度、最大导管直径等方面均小于嫌钙植物,而兼性植物介于喜钙植物和嫌钙植物之间,变化幅度较大。此外,短期外源Ca2+处理并不能显著改变喜钙植物叶片解剖特征,进一步证实喜钙植物叶片解剖结构特征是其长期适应钙生环境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钙质在喜钙植物生长和发育中的作用,综述了喀斯特地区钙质的基本情况、喜钙植物对钙质的吸收、运输和钙在其幼苗中的状况;进一步阐述了钙质作为营养物质,在喜钙植物生长、细胞发育等过程中的作用,并分析了钙与植物耐旱性的关系及其适应机理.  相似文献   

4.
火地塘油松群落中9种植物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测定了秦岭火地塘林区人工油松林下9种植物(漆树、木姜子、鹅耳枥、三桠乌药、锐齿栎、水榆花楸、尖叶四照花、白檀、披针叶苔草)的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以及环境因子、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并对9种植物的光响应曲线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1)林下9种植物光合速率的日变化整体上呈"单峰"曲线.(2)年平均光合速率从大到小的顺序是:漆树、木姜子、鹅耳枥、三桠乌药、锐齿栎、白檀、水榆花楸、尖叶四照花、披针叶苔草.(3)叶绿素a、叶绿素b及叶绿素总含量鹅耳枥均最大,三桠乌药其次,披针叶苔草最小,其他植物差异不显著.本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喀斯特地区土壤中交换性钙离子对干旱胁迫条件下青冈栎种子萌发特性以及有机渗透调节物质、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探明青冈栎种子在干旱胁迫条件下萌发所需的最佳外源钙浓度,为在喀斯特地区进行青冈栎的推广造林、植被恢复与重建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大小相近、饱满的青冈栎种子为供试对象,采用双因素设计试验,即干旱胁迫和添加CaCl_2 2个因素,其中干旱胁迫共设6个水平,环境水势分别为0,-0.1,-0.3,-0.6,-0.9,-1.2 MPa,对应PEG-6000质量浓度分别为0,50,125,200,250和300 g/L;添加CaCl_2共设4个水平,对应CaCl_2浓度分别为0,10,20,30 mmol/L,进行完全组合设计,共设24个处理,测定不同处理青冈栎种子萌发参数(萌发率、萌发势、萌发指数和活性指数),丙二醛(MDA)和有机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含量以及抗氧化酶(SOD、POD、CAT、APX)活性,用隶属函数法对不同处理青冈栎种子的耐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1)外源CaCl_2、干旱胁迫及其交互作用对青冈栎种子各萌发参数均有极显著影响。在环境水势为-0.3 MPa、CaCl_2浓度为10 mmol/L组合处理下,各萌发参数值均达到最大;在环境水势为-1.2 MPa、CaCl_2浓度为30 mmol/L组合处理下,种子停止萌发。(2)外源CaCl_2、干旱胁迫及其交互作用对青冈栎种子萌发生理生化参数及抗氧化酶活性均有显著影响。同一外源CaCl_2下,MDA含量随干旱胁迫的加剧而显著增加;在同一环境水势下,随着CaCl_2浓度的增加,MDA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当环境水势为0 MPa时,随着CaCl_2浓度的增大,有机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总体呈增加趋势;当环境水势为-0.1~-1.2 MPa时,在同一环境水势下,随CaCl_2浓度的增大,有机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均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当环境水势为0 MPa时,与无钙组相比,CaCl_2处理组的SOD活性无明显变化,而POD、CAT、APX活性则明显升高;当环境水势为-0.1~-1.2 MPa时,在同一环境水势下,随CaCl_2浓度的增大,抗氧化酶(SOD、POD、CAT、APX)活性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3)利用隶属函数法计算可知,当环境水势为-0.3 MPa、CaCl_2浓度为10 mmol/L时,对应隶属函数加权平均值最高,青冈栎种子的耐旱性得以有效提高。【结论】在喀斯特地区利用青冈栎种子播种育苗时,播种前用10 mmol/L CaCl_2浸种可以提高种子的耐旱性。  相似文献   

6.
茂兰自然保护区喀斯特森林乔木植物功能型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茂兰国家级喀斯特森林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对区内不同地形部位植被进行群落学调查,根据调查结果,通过计算重要值,选取22个优势度相对较大的乔木树种进行种间联结及相关性分析,以χ2检验为基础,结合联结系数AC和共同出现百分率PC等方法来测定乔木优势种间的联结性,根据优势种间的联结性及其在不同地形部位的数量变化来划分植物功能群。结果表明,茂兰喀斯特森林优势乔木树种可划分为5组功能型,第一组功能型为轮叶木姜子、黄梨木、梓叶槭、掌叶木、云贵鹅耳枥、翅荚香槐,以轮叶木姜子为优势种,主要分布在坡地地形中;第二组功能型为青冈栎、圆叶乌桕、朴树、齿叶黄皮、桂皮、香港四照花、狭叶润楠、灯台树,以青冈栎为优势种,主要分布在漏斗地形中;第三组功能型为四照花、尾叶罗伞、樟叶槭,以四照花为优势种,主要分布在漏斗地形中;第四组功能型为多脉榆、黄连木,以多脉榆为优势种,较均匀地分布在漏斗、坡地和槽谷地形中;第五组功能型为巴东荚蒾、香叶树、柿树,以巴东荚蒾为优势种,主要分布在槽谷地形中。不同功能型对不同地形部位的适应特征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以2种鹅耳枥属植物(欧洲鹅耳枥和鹅耳枥)2年生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NaCl溶液进行胁迫处理,对其生长和Na+、K+、Ca2+、Mg2+等矿质离子在不同器官的分配、吸收与运输情况进行研究,探讨2种鹅耳枥的耐盐性差异。结果表明:盐胁迫下,2种鹅耳枥生长受到显著抑制,高浓度盐胁迫下(0.3%~0.5%)死亡率逐渐增加,且欧洲鹅耳枥死亡率高于鹅耳枥。各部分干质量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而降低,0.3%~0.5%盐处理下,欧洲鹅耳枥总干质量下降比率高于鹅耳枥。随着盐胁迫的加重,2种鹅耳枥对Na+的吸收均增大,高浓度盐胁迫下,欧洲鹅耳枥体内Na+含量高于鹅耳枥,且欧洲鹅耳枥Na+主要集中在茎部,而鹅耳枥Na+主要集中在根部;K+在叶片中均维持较高的水平,Ca2+和 Mg2+含量变化不大;2种鹅耳枥不同器官中的K+/ Na+、Ca2+/ Na+和 Mg2+/ Na+随盐浓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且显著低于对照,盐处理组中,鹅耳枥幼苗茎和叶片的离子比值均高于欧洲鹅耳枥。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欧洲鹅耳枥幼苗从根到茎的离子选择性运输能力下降,从茎到叶片的离子选择性运输能力先降低后增加,鹅耳枥从根部到叶片整体的离子选择性运输能力均显著高于欧洲鹅耳枥。综合分析表明,高浓度的盐胁迫对2种鹅耳枥均产生不利影响,造成植物体内盐离子积累,但鹅耳枥幼苗保持体内离子平衡能力高于欧洲鹅耳枥,其耐盐性高于欧洲鹅耳枥。   相似文献   

8.
采用不同浓度的Zn、Cu、Ca溶液对贵州草海流域优势树种华山松、滇杨、白栎等1年生幼苗进行处理,测定不同处理下各植物的碳酸酐酶(CA)活性、叶绿素含量及荧光参数的变化,并分析其光合固碳能力。结果表明:(1)随着Zn浓度的增加,华山松幼苗的CA活性基本无变化,白栎、滇杨幼苗的CA活性呈上升趋势,3个树种幼苗的叶绿素含量和荧光参数呈增加趋势;(2)随着Cu浓度的增加,华山松幼苗的CA活性基本无变化,白栎、滇杨幼苗的CA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3个树种幼苗的叶绿素含量和Y(Ⅱ)、ETR、qP、Fv/Fm值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qN值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3)随着Ca浓度的增加,3个树种幼苗的CA活性和叶绿素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Y(Ⅱ)、ETR、qP、Fv/Fm值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qN值没有太大变化。说明适量施用Zn、Cu、Ca能够提高植物的CA活性和光合固碳能力,这对优化喀斯特岩溶地区植物的固碳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不同品种辣木钙的动态变化规律,对西双版纳不同树龄的多油辣木、狭瓣辣木和‘PKM1’辣木叶、叶柄、枝中钙含量的年动态变化特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辣木钙含量随品种、树龄、时间而变化。辣木钙含量呈现叶>叶柄>枝、3 a树龄>14 a树龄,随时间变化逐渐降低。叶中钙含量呈现多油辣木和PKM1辣木>狭瓣辣木;叶柄中钙含量呈现PKM1辣木和狭瓣辣木高于多油辣木;枝中辣木钙含量受品种、受树龄的影响而呈现不同差异。辣木钙累积量呈现枝>叶>叶柄,狭瓣辣木最高、多油辣木和PKM1辣木最低。辣木叶钙含量与蛋白质含量成极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漓江流域喀斯特和非喀斯特森林植物叶片—根系—凋落物的磷含量及土壤磷含量和无机磷分级特征,为深入认识喀斯特森林磷循环过程,促进退化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恢复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在广西桂林漓江流域选取典型喀斯特和非喀斯特森林样地,采集植物叶片、根系和凋落物测定各组分磷含量,采集土壤样品测定总磷、速效磷和无机磷各组分含量以及土壤p H、含水率、碳氮含量等理化性质,分析植物磷与土壤磷各组分的相关性,明确喀斯特和非喀斯特森林磷养分的差异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喀斯特森林土壤总碳、总氮、可溶性有机碳和可溶性氮含量及碳氮比均显著低于非喀斯特森林(P<0.05,下同);喀斯特森林植物根系和凋落物磷含量(0.03%和0.04%)也显著低于非喀斯特森林(0.05%和0.11%);喀斯特森林土壤总磷含量为231.0 mg/kg,速效磷含量为2.2 mg/kg,均显著低于非喀斯特森林土壤(总磷含量609.0 mg/kg,速效磷含量9.3 mg/kg);2种森林类型土壤铁结合态磷(Fe-P)、闭蓄态磷(O-P)和钙结合态磷(Ca-P)均存在显著差异,喀斯特森林土壤无机磷组分以Fe-P为主,而非...  相似文献   

11.
保护地蔬菜病虫害发生特点及其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保护地蔬菜病虫害发生特点,掌握综合防治方法,把病虫为害损失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之下,达到优质、高产、低成本和农产品无污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精甲霜灵与百菌清在黄瓜和土壤中的残留降解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莉  来晓丹  贾春虹  余苹中  贺敏  赵尔成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626-16628,16647
[目的]研究精甲霜灵与百菌清在黄瓜和土壤中的残留状况与残留降解规律,评价精甲霜灵与百菌清在黄瓜上使用的安全性,建立同时测定黄瓜和土壤中精甲霜灵与百菌清残留量的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方法]黄瓜和土壤中的精甲霜灵与百菌清采用乙腈溶液振荡提取,使用酸性氧化铝固相萃取小柱净化,液相色谱带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测定,外标法定量;田间试验按照NY/T 788-2004《农药残留试验准则》进行。[结果]在添加量为0.02~2.00 mg/kg时,精甲霜灵在黄瓜和土壤中的添加平均回收率为84.7%~101.0%,变异系数为2.72%~6.46%;当添加量为0.01~1.00 mg/kg时,百菌清在黄瓜和土壤中的添加平均回收率为76.9%~95.8%,变异系数为3.36%~4.90%。精甲霜灵的最小检出量为5×10-10 g,百菌清为2×10-10 g;精甲霜灵的最低检出质量分数为0.02 mg/kg,百菌清为0.01 mg/kg。精甲霜灵和百菌清在黄瓜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符合方程Ct=Coe-kt;精甲霜灵在黄瓜中的半衰期为2.8~3.2 d,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7.8~9.8 d;百菌清在黄瓜中的半衰期为1.3~2.1 d,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3.7~4.0 d。在黄瓜上施用精甲霜灵.百菌清440 g/L悬浮剂,施药剂量为推荐用量990 g a.i/hm2和推荐用量的1.5倍1 485 g a.i./hm2,施药3~4次,末次施药1 d后黄瓜中的精甲霜灵残留量低于联合国食品法典委员会(CAC)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值(MRL)0.5 mg/kg,百菌清残留量低于CAC规定的MRL值5.0mg/kg。[结论]精甲霜灵.百菌清440 g/L悬浮剂按推荐剂量施用,1 d后收获的黄瓜食用安全。  相似文献   

13.
论现代农业,农业科技发展与高校教学和科研组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在论述世界家业发展的三个阶段和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特点及其对农业人才素质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高等农业教育应当处理好专与博关系、两络与教师关系、外在知识系统性与内在思维创造性关系,指出了在学校管理中,应当逐步克服传统弊端,哿横向管理力度。  相似文献   

14.
张小林  张挽澜  酒强 《北京农业》2012,(12):187-188
雪松是常绿的观赏树种,栽植时要选择恰当的栽植季节、苗木和采取正确的挖掘方法,后期管护浇水、施肥,加强高温季节以及越冬的管护。  相似文献   

15.
劳伦斯的《儿子与情人》体现了母子冲突自古有之的文学主题。由于婚姻生活的不幸,直接或间接地造成了母亲与儿子之间的爱恨缠绵的冲突。畸变的母爱使得儿子在本应属于自己的生活天地中失去了自主性与独立性,产生了悲剧。  相似文献   

16.
牡蛎的营养保健功能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牡蛎的营养价值、保健功能和产品开发利用的现状,并分析了牡蛎产品开发的前景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家畜繁育生物技术包括人工授精、胚胎移植、体外受精、动物性别控制、动物克隆、转基因动物、干细胞等多元化的生殖生物工程技术。繁育生物技术的早期研究开发阶段主要集中在20世纪,到产业化推广应用经历了大约一个世纪的历程。目前,包括动物细胞性别控制、转基因-克隆技和干细胞技术已经进入产业化应用阶段,并且在人类疾病治疗方面显示了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Safe strain identification and species recognition is an important issue for Trichoderma and Hypocrea, because members of the genus are economically important producers of industrial enzymes and antibiotics, have application as biocontrol agents against plant pathogens, whereas some have become known as opportunistic pathogens of immunocompromised mammals and humans. However, classical approaches based on the use of morphological and phenetic characters have been difficult to apply, due to…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绿色富硒不知火的品质优势和价格优势,并根据不知火的生态特性和生长习性,从园地选择、土壤改良、开垦定植、整形修剪、肥水管理、杂草管理、病虫害防治、结果期管理整个栽培流程8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以期通过严格科学的管理技术获得高产优质的富硒绿色不知火产品。  相似文献   

20.
Rural families must constantly negotiate their livelihoods by obtaining access to natural resources, labor, capital, knowledge, and markets. Successful negotiation leads to enhanced family well-being and sustainable use of natural resources. Unsuccessful negotiation threatens family survival, threatens sustainable use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reduces bio-diversity. These negotiation processes are mediated by gender relations. The ideas of negotiation and of survival strategies outlined here provide a framework within which the articles of this issue can be situated. The articles are the result of research on gender and na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conducted in Latin America, Asia, Africa, and North America. Each experience illustrates the consequences for natural resources and family well being when they have voice and when they do not have voice in household decisions.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June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