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张士宇 《蚕桑通报》2009,40(1):57-58
如东县的小蚕饲育,全部由共育室集中共育来完成。共育室的容量在50—400张蚕种不等,以共育100多张蚕种居多。共育室及蚕农,衡量蚕种质量的最先标准就是蚕种的一日孵化率。蚕种一日孵化率的高低,对共育室的共育操作以及共育质量,影响很大。若蚕种一日孵化率不高,共育室势必会分日收蚁、分批饲育。这样既不利于共育室的统一操作管理,又会加大共育人员的劳动强度。在当今共育人员日趋匮乏,且年龄老化的情况下,极易发生共育操作粗放,技术措施不到位等,使共育质量难以保证。而且蚕种一日孵化率不高,会严重影响到该品种及蚕种场的信誉,还会使共育室及农户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  相似文献   

2.
影响蚕种孵化率的原因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彩莲  孙峰 《四川蚕业》2000,28(3):29-31
<正> 近年来,本市有蚕农反映蚕种孵化率不高,并有逆出或不出现象,尤其是秋蚕。他们认为是蚕种质量不好。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除在蚕种催青中进行种质调查外,发种后对有关乡镇各批次蚕种的补催青及孵化率均进行了跟踪调查了解。其结果表明,绝大部分小蚕共育室的补催青等工作做得比较好,各批次蚕种一日孵化率均达到95%,高的共育室达98%;但是也发现少数蚕农对蚕种补催青工作不够重视,从而影响了蚕种的孵化。  相似文献   

3.
<正> 蚕种孵化率高低对蚕茧产量和质量的影响非常大,近几年来由于小蚕共育技术的普及,采取隔日收蚁法,蚕种一日孵化率基本能达到95%以上。但也有极个别共育室、极少数单育户出现蚕种孵化率低、孵化不齐、“顶冒”等孵化不良现象,甚至出现死卵、蚁蚕死亡。笔者经过几年的调查分析,对蚕种孵化不良的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 ,本市有蚕农反映蚕种孵化率不高 ,并有逆出或不出现象 ,尤其是秋蚕。他们认为是蚕种质量不好。针对这一问题 ,我们除在蚕种催青中进行种质调查外 ,发种后对有关乡镇各批次蚕种的补催青及孵化率进行了跟踪调查了解。其结果表明 ,绝大部分小蚕共育室的补催青等工作做得比较好 ,各批次蚕种一日孵化率均达到 95% ,高的共育室达98%以上 ;但是也发现少数蚕农对蚕种补催青工作不够重视 ,从而影响了蚕种的孵化。1 影响蚕种孵化率的原因1.1 领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1.1 领种时装得太多 一只领种框或黑布袋装50 0张以上 ,多的甚至达 80 0张…  相似文献   

5.
蚕种催青直接关系到孵化率高低和蚕体强健度,是蚕茧丰收的基础和关键.目前农村小蚕共育弱化,分户养蚕多,蚕种补催青条件差,蚕种分得散.催青工作要达到适时发种,准时收蚁,一次收尽,确保蚁蚕头数,笔者认为,重点要抓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6.
陈大志 《蚕桑通报》2009,40(3):54-55
补催青一般是县(市)蚕桑科技业务部门统一进行蚕种催青至转青后,及时将蚕种分发给各小蚕共育户或小蚕饲养农户,再由农户按蚕种对温湿度、空气的、光线等气象要素的生理要求,以及生产上的要求.继续进行孵化前处理的过程。蚕种补催青关系到小蚕孵化能否齐一,孵化率是否高,蚁体是否健壮,收蚁工作能否顺利进行.这也是养好小蚕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正>淳安县近年来一直坚持推广小蚕共育技术,2021年全县共有35个村44个小蚕共育点,共育蚕种21207盒,占全县蚕种总量的66.8%;其中年共育500盒以上的共育点有17个,共育蚕种14385盒。部分规模较大的小蚕共育点因饲养蚕种的量较多,撒粉消毒和给桑操作费时费力,迫切需要引进省工省力的养蚕机械设备替代传统的手工操作。经多方了解比较,2022年我们从广西林胜堂蚕具有限公司引进分体式小蚕饲育机80型,进行对比试用。现将使用情况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8.
广西桑蚕小蚕共育技术创新集成与推广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广西桑蚕小蚕共育技术水平,通过调查、研究、集成总结出一套适合广西养蚕及气候特点的桑蚕小蚕共育集成创新技术,包括小蚕共育专用桑园管理、小蚕共育高效省力化技术、控制日眠和强健体质、专用设备创新、专用蚕种自动催青等5项创新技术,通过扶持建设我区50个标准化小蚕共育室、举办小蚕共育现场会和技术员培训,加大宣传力度,在广西大面积推广应用,推动广西小蚕共育率、单张蚕种产茧量增加,全面提高广西蚕茧产量和质量,实现广西桑蚕生产的高产、高效、优质及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加强催青技术管理 提高蚕种催青质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蚕种催青是养蚕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首要环节,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蚕种孵化率的高低和蚁蚕的整齐度、强健度,以至影响蚕茧的产质量.近年来,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实行,广大蚕农的质量意识和效益意识日益增加.由于我市全面实行小蚕共育,且大多数共育室的共育量较大(一般60张以上),因此,广大蚕农对蚕种质量的要求更高,他们希望既要头数足、蚁体强,又要一日孵化率高.笔者经过10多年的催青实践,认为加强催青技术管理,是提高蚕种催青质量的关键.其主要体会是:  相似文献   

10.
《四川蚕业》2017,(3):33-35
本文结合种茧育小蚕共育实际,就加强共育前蚕室蚕具消毒、小蚕饲养各个环节技术要点、提高种茧育共育质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总结,为科学有效地饲育种茧育小蚕,提高蚕种繁育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 2003年,通州市中秋蚕出库苏菊×明虎蚕种17210张,蚕种孵化率高达99%以上,各地共育室分发的小蚕均达到了“苗齐、苗壮、苗足”的质量要求。大蚕饲养前期也都正常,但至5龄后期,普遍趴伏不动,头向前伸,蚕体软弱无力,不食或极少食桑。解剖后,发现局部丝腺颜色发生变化,呈黄、深黄、紫色  相似文献   

12.
《四川蚕业》2015,(3):49-51
本文通过对原蚕小蚕共育过程中发生弱小蚕和钻沙蚕的各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总结了发生小蚕及钻沙蚕的原因,从另外一种视野说明了如何搞好原蚕小蚕共育,以提高蚕种质量。  相似文献   

13.
桑式蚕台电器化控温共育室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叠式蚕台电器化控温共育室由电器化控温设备系统和共育室及操作室组成。可将温度控制在目的温度±0.5℃ ,每室可共育蚕种60~80张。其优点是可增加共育室有效容量、小蚕体质强健、降低劳动强度 ,从而提高了小蚕共育率  相似文献   

14.
俗语讲:“养好小蚕一半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改革,蚕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为了适应蚕种市场化的需要,提高蚕种的质量,为大田生产提供更优质高产的蚕种,进一步提高原种茧的质量和数量,增加50kg种茧制种量,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公司在原来的联户原蚕小蚕共育的基础上,并通过年初到遂溪、郁南、阳春等兄弟单位的参观学习后,经过充分的研究和论证,决定采用原蚕小蚕规模化共育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俗话说"养好小蚕一半收".小蚕集中共育在如东县已具相当长的历史,曾对我县的蚕桑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全县现有小蚕共育室1000多座,承担着全年近20万张蚕种的共育工作.  相似文献   

16.
小蚕共育饲养员领到蚕种后,应防止蚕种日晒、雨淋、气闷和接触烟叶、汽油、煤气、农药等有害气体.尽快放进小蚕室内补催青,把蚕种平放在蚕匾内,互不重叠.  相似文献   

17.
叠式蚕台电器化控温共育室由电器化控温设备系统和共育室及操作室组成。可将温度控制在目的温度±0.5℃,每室可共育蚕种60~80张。其优点是可增加共育室有效容量、小蚕体质强健、降低劳动强度,从而提高了小蚕共育率。  相似文献   

18.
提升攀西地区小蚕共育质量,在做实共育大户的培育选拔工作基础上,要抓实小蚕共育管理的贯彻落实,包括注重小蚕共育制度管理,强化消毒防病管理,注重蚕种补催青处理,重视收蚁技术处理,注重桑叶采运贮管理,注重温湿度管理,注重眠起处理和做好小蚕分发管理等8个方面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共育大户顾维才18年来每年都进行春、秋2季小蚕共育,每期共育220多张,经他共育的7200多张蚕种的小蚕,分发给蚕农饲养后期期高产,得到了广大蚕农的信任,成为全县闻名的共育大户。他的共育经验是高标准建设共育室和配套共育设施,在共育中加强消毒防病、做好补催青工作、控制好共育室的温湿度、使用收蚁袋收蚁、精选良叶坚持试喂蚕、稀放饱食做好眠起处理等关键技术措施精心饲养小蚕;同时,为确保小蚕共育质量,建立了小蚕共育成品蚕的标准、安全防范、跟踪服务等共育室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20.
王思军  兰万江 《四川蚕业》2019,(收录汇总):44-46
结合南充蚕种场多年的生产实践,介绍了种场原蚕区实行小蚕共育的优势及小蚕共育的配套技术要点,对提高种茧质量,保障蚕种质量,提高生产效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