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根据环境生态工程专业特点和社会需求,并结合学生问卷调查的分析结果,在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背景下,重新构建了环境生态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了“学科基础模块”、“专业核心模块”和“工程实践模块”的立体化的课程体系。优化“专业核心模块”课程实践教学内容,对“专业核心模块”课程实践教学内容进行调整,构建与理论教学相协调、有明确的教学要求和考核方式、前后衔接、层次分明的环境工程类课程实践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上,结合现代化教育手段采用对分课堂、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探索实践教学模式,提出“课堂、学校、企业”三位一体的“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建立"大农学专业"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农学专业是农业院校的主体专业,也是办学历史十分悠久的专业,多年来为我国农业教育和科研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科技的发展,农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以及培养模式等都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九五”期间教育部组织全国农业院校开展了“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项目,农学专业提出了“基础加模块”、基础加农业背景——必修专业加选修专业“两段式”等教学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等农业院校教育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湖南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着眼新时期国家战略需求,以服务于地方农业经济发展的新“土郎中”培育为目标,理清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过程与质量保障关系,在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完善培养方案、强化教学建设、优化课程模块与实践教学环节、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等方面推进改革探索,优化集成了专业新“土郎中”培育模式,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在当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背景模式下,探讨种植类专业的培养模式、课程改革及课程考核方式等改革情况,提出种植类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是在"应用技术型"人才总体框架下,形成以"四大模块"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方案,即职业基本素质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专业素质模块、顶岗实习模块。实行双循环的教学模式,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框架下,优化师资配置,重构课程结构,理实一体,学做结合。  相似文献   

5.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教育信息化已成大趋势。以高职院校食品检测专业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为例,通过分析“互联网+”教育模式对就业指导课程的影响,在对当前高职院校食品检测专业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互联网+”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6.
逄格炜 《河南农业》2022,(21):38-39+42
农业影视制作与传播课程是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专业选修课。为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农业影视制作与传播课程内容中择取五个模块进行思政建设。在农业影视制作与传播研究方法模块,渗透的是“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在农业影视文本研究模块和农业影视制作模块,渗透的是“三农”情怀;在农业影视传播模块、农产品的全媒体传播模块,渗透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相似文献   

7.
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教育目标是注重职业技能的培训,培养技能性人才,更加注重针对职业技能能力的培训,并根据科技发展和社会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来设置课程内容和安排实训。电子技术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电子电工专业、自动化专业、计算机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近年课程模式的不断改革,电子技术课程模式也在不断的更新中。该课程本身就是一门跨学科课程,融合不同专业的内容,例如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各个专业的交叉融合。不同专业的交叉、融合是学科专业发展的趋势,也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目标,电子技术课程的课程模式的不断改革才能培养出适应当今市场的人才。  相似文献   

8.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可概括为“3个狠抓、3个确保”,根据“2个按照、2个确定”构建了人才培养的“岗位群-综合能力模块-能力要素-教学体系”的高素质技术应用能力动态模式,通过“4个依据、4个不断调整”来实现培养模式的动态调整,具体改革方案是“围绕1个核心、建立2个体系、实现7个优化、培养8种能力”,保障措施是“7个加强”。专业教学改革必须建立在具有鲜明的社会与行业背景以及有效的产学研结合基础上,必须突出专业培养特色,必须强调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性”,必须树立人才培养技术应用能力的质量观,其核心是构建高素质技术应用能力人才培养的动态模式。  相似文献   

9.
休闲体育专业从市场需求出发,创办之初就秉承“实践育人”的教学理念。各高校结合专业方向积 极探索新型实践教学模式,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在人才培养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为了 培养知识和能力全面发展的综合应用型休闲体育专业人才,高校必须不断改革实践教学,构建“夯实基础 实践教学、重视专业实践教学和强化综合实践教学”的休闲体育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合理安排实践教 学时间,拓展实践教学组织形式,完善实践教学管理模式。教学实际中可以采用“技能大赛带动,岗位技 能培训,产学研合作,双师型实践教学”等模式增强实践育人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在教育部《关于加快新农科建设推进高等农林教育创新发展的意见》和“农业强国”精神引领下,文章提出以现代农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加强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探索构建新农科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农学专业核心课程“作物栽培学”为例,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与时俱进增加思政元素,培养专业自信和“知农爱农”情怀;将课程讲授内容纵向重构为“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模块;建立“学生创新/创业研究+课堂研讨”的知识提升教学模式;联合试验站,构建“教学内容+田间实物”相结合的虚拟实物化课堂;基于OBE理念,组建“校内专业教师+校外企业导师”双师培养团队。以上课程改革,为培养高素质农学复合型创新人才提供了实践经验,提升了地方农业院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水平。  相似文献   

11.
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也是中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模式的伟大创新。“动物繁殖学”作为动物科学专业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对于学生从事畜牧业工作具有重要影响。从课程思政内涵诠释、“动物繁殖学”课程思政三位一体模式多维度解析以及动物繁殖学课程思政实践效果反馈等方面分析,阐明了如何在“动物繁殖学”这类专业基础课程中深度高效融合课程思政的措施,这对于全面提升课程教学有效性、培养“知牧爱牧”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为畜牧专业其他课程的课程思政有效开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工匠精神是当前食品行业转型升级过程中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必备素养。对食品检测类相关专业学生工匠精神的内涵组成进行了解构,对“匠心”“匠品”“匠术”三要素的混合培养模式进行了综合设计,并以食品分析与检测课程为案例,对该模型在课程中的应用进行了相应示范,以期为工匠精神在相关专业中的培养提供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3.
在“新工科”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背景下,产学合作育人不仅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求,同时也是农林类高校培养人才的必经之路。联合知名企业,积极开展农业机械及其自动化专业产学合作育人模式探索,在人才培养目标、师资队伍建设、育人基地构建、校企合作课程打造等方面进行了创新,推进了农业机械及其自动化专业产学合作育人建设新工科模式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专业引导型”教学模式的构建思路和方法。该模式强化了专业需求在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中的作用,同时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实现了教学内容的框架化。最后指出该教学模式对于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活动开展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基础课程是各个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创新能力这种上层结构矗立所赖的坚固基石。力学课程作为农业院校中涉农工科专业的大类基础课,在农业人才培养中的根基作用发挥不充分,这是由于传统涉农专业高度专业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导致的。而今,新农科建设倡导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在新背景下如何更充分地发挥基础课程作用?文章以“理论力学”为例,阐述了力学学科的应用属性和交叉活力,阐明了一般力学分支中最为基础的“理论力学”课程在农业院校新农科建设中的强基固本作用,分别从课程内容的编排与讲授、实践课堂的开设以及力学类课程体系的前后呼应与递进三个方面讨论了“理论力学”课程更好地服务于新农科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结合“季节分段”人才培养模式在《园艺植物育种》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实践,综合分析了这一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对园艺专业学生、园艺企业和专业教师三方面的积极作用,为高职农业类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7.
汪名春 《安徽农学通报》2023,(11):161-164+186
开展科学的课程考核是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和教学质量控制的内在要求。本文以食品化学课程为例,在前期过程考核实践的基础上,以线上和线下多种实施手段为支撑,将作业、测验和考试等3种课程考核方式有机结合,构建形成“三位一体”综合课程考核模式,从而实现对学生课程学习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的目的。该模式简便易学、体系合理,可操作性强,学生接受程度高,适用于在大部分专业的课程教学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加强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 ,实现课程建设与改革的科学化、现代化、实用化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知识经济社会的客观要求。本文以此为指导 ,按照“素质为基础、能力为本位”、“宽基础、活模块”的原则 ,提出了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新型培养目标和课程结构体系与具体设想。  相似文献   

19.
近20年来,我国家具制造与室内装饰行业发展迅速,急需家具设计与室内装饰专业实用技能型专门人才.南京林业大学根据市场需求及时开设"家具设计与室内装饰"专业(成人学历教育),并根据企业发展需要不断对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培养模式进行修订,对课程设置进行调整.通过改革与实践,深深体会到,适应市场需求和企业生产实际需要,是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为了顺应会计学专业毕业生充分就业、社会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针对会计学专业实训中存在的问题,在做好社会调研的基础上,对会计学实训课程实施基于就业导向的模块化设计,即会计实训课程分成了三大类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技能课程模块和职业方向综合训练课程模块,按照社会的需求和学生未来的职业方向,从课程模块库中选择合适的课程模块进行灵活的组合。它将实训课程与实际工作对应起来,提高了会计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了会计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也满足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