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吕元聪 《养猪》1990,(2):28-29
1983—1986年,中国人畜弓形体病调查研究协作组用统一的间接血凝试验(IHA)对我国12个省、市、自治区的65个县(市)猪弓形体感染进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调查12754头猪中,阳性3847头,平均阳性率30.16%。表明我国猪群中弓形体感染相当普遍、严重。  相似文献   

2.
本文综合报道“中国人畜弓形体病调查研究”协作采用间接试验对广西等12个省的部分地区牛弓形体病调查的结果及防治措施。本次调查牛5121头,阳性434头,阳性率8.47%,其中黄牛、水牛及奶牛的感染率分别为11.29%、8.56%和2.12%。各地区牛感染率依次为:浙江27.64%、24.52%、天津13.73%、福建11.08%、广西8.64%、上海8.62%、云南7.97%;新疆5.51、黑龙江2  相似文献   

3.
2000年5月-12月在果洛甘德县进行了家畜棘球蚴病感染情况调查。共检查羊1700只,阳性818只,感染率为48.12%;牛96头,阳性54头,感染率56.25%;犬细粒棘球绦虫感染调查犬63只,阳性22只,感染率34.92%;对人包虫的感染情况进行了回顾性调查表明,甘德地区属棘球蚴病高发流行区。  相似文献   

4.
为了搞清我县猪、牛寄生虫的种类和危害程度,以便采取有效措施,有计划开展防治工作,1999年我们进行了猪、牛寄生虫的调查。1 调查方法 在全县16个乡(镇)中随机抽出1/3的乡(镇)列为调查范围,然后调查1/3的村,在其中调查1/3的村小组,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和水洗自然沉淀法处理粪便进行镜检。2 调查结果 生猪共调查了15个村,92个村小组,1 503头猪,检出阳性猪(感染寄生虫病)295头,感染率为19.62%;耕牛共调查了18个村,97个村小组,362头牛,检出阳性牛82头,感染率为22.65%。生猪感染的体内寄生虫共7种,即:蛔虫、胃虫、…  相似文献   

5.
犊新蛔虫病在我县流行范围广 ,危害十分严重 ,防碍着我县养牛业的发展。为了给我县防治本病提供依据 ,笔者在1991年~ 1997年期间对该病在我县特定条件下的流行病学进行了调查研究。1 调查方法 对全县 15个乡镇的 189个村饲养的 6月龄以下的 42 3头犊牛采取直肠掏粪 ,以饱和盐水漂浮法镜检寄生虫虫卵和卵囊。2 调查结果2 .1 感染率  42 3头犊牛中黄牛 191头 ,水牛 2 32头。总阳性数 12 9头 ,总感染率 30 .5 0 % ,其中黄牛阳性 30头 ,感染率15 . 71% (30 / 191) ,水牛阳性 99头 ,感染率 42 .6 7% (99/2 32 )。水牛犊感染率明显高于黄牛…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畜弓形虫病调查研究协作组”用间接血凝试验(IHA)对我国云南、福建、广西、四川、浙江及黑龙江6个省、自治区的部分地区进行家犬弓形虫感染调查,共调查家犬1619头,发现阳性120头,平均阳性率为7.41%,阳性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1:142.03。  相似文献   

7.
广西牛羊赤羽病和蓝舌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赤羽病病毒(AKAV)和蓝舌病病毒(BTV)2种虫媒病毒(Arbovirus)在广西的流行与分布情况,本研究对采集自2010年~2011年广西11市的706份牛、羊血清样品进行检测,共检测出AKAV抗体阳性样品382份,总阳性率为54.11%.其中山羊血清82份,阳性率为28.37%(82/289);牛血清300份,阳性率为71.94%(300/417).BTV抗体阳性样品279份,总阳性率为39.52%.其中山羊血清95份,阳性率为32.87%(95/289),牛血清样品184份,阳性率44.12%(184/417).同时检测出2种虫媒病毒抗体185份,占样品总数的26.20%.本研究结果表明2种虫媒病毒在广西广泛流行,并首次证明广西存在AKAV的感染.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鸡白痢和滑液囊支原体病在山东省部分地区种鸡场的流行情况。[方法 ]采用血清平板凝集试验,对济宁、泰安、聊城和菏泽4个市13个种鸡场16 312只鸡进行了鸡白痢沙门氏菌感染调查,对泰安和聊城2个市6个种鸡场2 849只鸡进行了鸡滑液囊支原体感染调查,并对其中的6个种公鸡场进行了鸡白痢沙门氏菌和滑液囊支原体共感染调查。对鸡白痢和滑液囊支原体血清阳性的鸡只进行了临床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鸡白痢的平均感染率为8.39%(1 368/16 312),其中公鸡的感染率为9.32%(398/4 270),母鸡的感染率为8.06%(970/12 042),90日龄以下鸡的感染率为11%(206/1 872),90日龄以上鸡的感染率为8%(1 160/14 440)。滑液囊支原体的平均感染率为16.71%(476/2 849),其中公鸡感染率为27.11%(398/1 409),母鸡感染率为6.53%(94/1 440),90日龄以下鸡的感染率为7.26%(119/1 640),90日龄以上鸡的感染率为29.53%(357/1 209)。鸡白痢和滑液囊支原体的共感率为0.91%(11/1 209)。疑似病鸡病理学检查,观察到以白痢结节为特征的鸡白痢和跗关节、趾关节及胸部滑膜囊炎性肿胀为特征的滑液囊支原体病。[结论 ]山东省部分种鸡场普遍存在鸡白痢和滑液囊支原体病;青年鸡、产蛋鸡都不同程度地受到鸡白痢和鸡滑液囊支原体病的威胁;对这两种垂直传染性疾病的净化,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湖南省牛的隐孢子虫病调查及小鼠感染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湖南省8个县(市)的296头奶牛、177头水牛及12头黄牛进行了隐孢子虫病的调查。发现6个县(市)的牛有隐孢子虫的感染。奶牛感染率为5.3%~28.8%,其中某牧场1岁以下犊牛的感染率(46.7%)高于1岁以上牛(23.9%),3、4月龄犊牛的感染率(分别为100%和60%)高于4月龄以上的犊牛;水牛感染率6.6%~40%;黄牛中未发现隐孢子虫感染。以牛粪中分离出的隐孢子虫卵囊人工感染小鼠成功,  相似文献   

10.
黄牛为人们提供肉食和乳食品,与人的生活极为密切.因此,加强对黄牛的弓形体检疫工作,对保护人们的健康和保障畜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应用间接血凝试验对德保县屠宰场的140头黄牛进行了弓形体血清学调查.结果,检出阳性牛10头(阳性率为7.14%).其中,雄性牛50头,阳性6头(阳性率12%);雌性牛90  相似文献   

11.
牛棘球蚴病(俗称“包虫病”)是由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期所引起的。久治地区以往此病的感染较高。鉴此,笔者于2001年7-10月对个体牛贩从本县各乡收购来的菜牛在屠宰点屠宰时,用随机抽样法对346头进行棘球蚴病的调查。结果检出阳性牛198头,感染率为57.23%。为久治地区今后更好的防治牛棘球蚴病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红河州猪弓形虫病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红河州12个县(市),25个乡(镇),30个行政村122户农户和29个种猪场的1 187头繁殖母猪和种公猪进行弓形虫间接血凝(IHA)试验,结果在91.7%(11/12)的县、80.0%(20/25)的乡、86.7%(26/30)的行政村、79.3%(23/29)的种猪场和27.0%(33/122)农户饲养的猪检出弓形虫抗体阳性。阳性率为0.7%~50.0%,平均12.0%,表明红河州猪弓形虫感染广泛,局部地区感染率较高,其中与伪狂犬、细小病毒、衣原体、乙型脑炎和布鲁氏菌混合感染占70.6%,表明混合感染比较普遍。  相似文献   

13.
为查明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在全省牛群中的流行情况,从1986年至1989年共采集了1813头份血清,以细胞中和试验进行抗体检测。结果,全省58个县(市)1813头份血清检出阳性347份,平均阳性率19.14%,地区阳性率最高的达60.87%(14/23),有12个县(市)抗体阴性。检测34个奶牛场的430头汾黑白花牛血清,有20个奶牛场检出阳性血清,共76份。阳性率最高的达100%,一般为10~60%,14个奶牛场抗体阴性。检测3个冻精站和1个  相似文献   

14.
自1983年以来,兴海县连续4年应用倍硫磷防治牛皮蝇病,共注射牛595 199头(次),并于1984、1986和1987三年做了防治效果调查,1985年做了防治后经济效益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防治前感染情况:全县有各类牛170474头,占全县牲畜的20.3%。1983年在桑当、大河坝、温泉、龙藏、中铁5乡进行防治前调查,调查牛1279头,感染率为70.37%,感染强度9.17个。其中1岁牛感染率100%,2岁牛为88.5%,3岁为  相似文献   

15.
屠宰现场采用眼观、手摸、刀切牛羊内脏器官的方法,共调查绵羊482只,感染49只,感染率10.17%,平均感染强度1.63个;调查牦牛305头,感染22头,感染率7.21%,平均感染强度1.74个。感染仅限于肝脏和肺脏,未发现肾、心及其它脏器感染。  相似文献   

16.
对大通县近几年牛皮蝇病防治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对牛皮蝇病防治效果进行了考核,在2006年三、五月份共调查牛1155头,其中已防治牛923头,未防治牛232头,在从防治效果来看,整个三、五月份的感染率为17,3%,平均瘤疱数为1.4个,其中已防治牛的感染率为9.9%,平均瘤疱数为0.48个,未防治牛的感染率为46.6%,平均瘤疱数为2.3个,幼年牛的感染率高,牛皮蝇感染与地区、饲养方式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云南省怒江地区独龙牛鞭虫感染情况,本试验分4个季节从云南省怒江州5个采样点采集到987份独龙牛新鲜粪便样品,通过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进行镜检,并对镜检结果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987份独龙牛粪便样本中共检测到85份阳性样本,总感染率为8.61%(85/987);5个采样点中茨开镇感染率最高,为14.47%(33/228),鸠门当感染率为5.21%(10/192),古泉村感染率为10.68%(22/206),亚左洛村感染率为4.28%(8/187),独龙江乡感染率为6.90%(12/174),部分采样点间阳性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4个季节中秋季感染率最高,为10.19%(27/265),春、夏、冬季感染率分别为8.03%(20/249)、6.75%(16/237)、9.32%(22/236),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本试验所调查的所有采样点均存在鞭虫感染,说明该地区独龙牛鞭虫感染较为普遍,应加强独龙牛鞭虫病的防治工作,降低鞭虫病发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内蒙古地区蓝舌病(BT)流行情况,本研究于2013年对内蒙古存在疑似BT病例地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收集了内蒙古6个盟市不同种类动物的抗凝血及其对应血清样品212份,采用竞争ELISA及套式RT-PCR方法对样品进行检测.竞争ELISA检测结果显示212份血清样品中有63份为BT阳性样品,13份为BT弱阳性,总阳性率为35.85%(76/212).套式RT-PCR检测结果显示212份血液样品中有61份为BT阳性样品,总阳性率为28.77%(61/212),其中绵羊感染率为21.25%(17/80)、绒山羊感染率为35.35%(41/116)、牛感染率为18.75%(3/16).不同的饲养方式对动物感染BT也有影响,其中圈养感染率为16.67%(1/6),散养感染率为29.13%(60/206).本研究结果表明,内蒙古地区BT流行范围比较广泛,因此有必要加强该病的检测及预防.  相似文献   

19.
弓形体病是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据资料载,国内某些地域的畜禽和人有不同程度的感染和发病,畜间以猪为甚。为查明武威地区七种畜禽感染情况,了解流行规律,制定有效综合性防治措施,保护人畜健康,1989年我们采用间接血凝试验(IHA),对武威、民勤、古浪、天祝四县(市)鸡、猪、羊、牛、马、兔、野生羚羊弓形体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现报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被检血清无菌采集四县市畜禽场、农户等饲养畜禽血样1888份,分离血清,置-4—4℃冰箱备用。检前56℃灭活30分钟。 2.制剂抗原、标准阳性血清、标准阴性血清及稀释液系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下称兰州所)产品。批号分别为890411、890410、871202、880908。阳性血清对照滴度为1:4096。  相似文献   

20.
棘球蚴(包虫)病流行与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2006年3~6月份,对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的细粒棘球绦虫的感染情况和家畜棘球蚴病和流行病学进行调查,结果如下:羊1700只,阳性818只,感染率为48.12%;牛96头,阳性54头,感染率为56.25%;犬63条,阳性22条,感染率为34.92%;同时对人包虫病的感染率情况进行了回顾性调查,表明共和地区属棘球蚴病高发流行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