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生物酶在茶叶提取加工技术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茶是一种广受欢迎的软饮料,其中滋味醇浓H.茶乳酪少的茶饮是最受青睐的.现代生物技术将外源生物酶应用于茶叶提取中,有利于茶叶细胞壁的浸渍、蛋白质的水解和茶乳酪的转溶,增加茶叶中茶多酚、茶黄素和氨基酸等的得率,改善茶叶色、香、味等品质.本文详细介绍了纤维素酶、果胶酶、单宁酶和蛋白酶等生物水解酶,并对这些酶在茶叶提取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同时对复合酶系在茶叶提取加工中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耿立波  张丽娜 《茶叶》2023,(4):204-209
茶乳酪是茶汤冷却后形成的混沌沉淀。本文综述了茶乳酪的化学组成、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认为茶叶中的茶多酚及其氧化物、蛋白质、咖啡碱等物质可发生茶多酚-咖啡碱、茶多酚-蛋白质互作,是形成茶乳酪的重要成分,而茶乳酪的形成受到茶叶原料化学组成和浸提条件的影响。此外,探讨了已报道的减少茶乳酪形成的物理、化学和生物酶解措施及其优、弊,提出在开发茶饮料去沉淀技术时需充分考虑到“清除茶乳酪”、“保持茶汤品质”、“适用于工业化生产”的三大需求。  相似文献   

3.
茶汤沉淀机理的研究(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 影响茶乳酪形成的因素3.1 茶叶品种:茶叶按鲜叶、制作方法的不同,可分为红茶、青茶、绿茶、白茶、黄茶和黑茶六大茶类。加工茶叶饮料常用的是红茶、绿茶和乌龙茶。不同的茶类,组成差异很大,产生茶乳酪的能力也不一样。Smith(1968)研究指出:不同品种的红茶,因其组成的差异,形成茶乳的能力不同,所形成茶乳的组成也有所不同[2]。3.2 萃取温度:茶汤萃取时萃取温度的高低影响茶叶溶出物含量的差异,会影响茶汤的澄清度及茶乳酪的生成量。RutterandStainsby(1975)探讨不同萃取温度对红…  相似文献   

4.
李丽  陈洁 《福建茶叶》2024,(2):38-40
高血压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心血管病,可引起脑损伤、心力衰竭、心血管病等多种心血管疾病。从食物中提取降压活性多肽,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非药物手段。茶中的蛋白质是一种很好的蛋白质,利用茶叶制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肽可行性高,本文对制备方法和功能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宋振硕  周为  周黎 《中国茶叶》2009,31(12):8-10
综述了微波技术在茶叶加工中的应用,包括微波加热技术在茶叶初制加工中杀青、干燥工艺中的应用,微波萃取技术在茶叶深加工中提取茶多酚、咖啡碱、茶多糖、茶皂素、茶黄酮的应用,以及在茶饮料加工中浸提和杀菌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微波提取技术在茶叶成分提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微波萃取技术在茶叶成分提取领域中的研究现状,并对其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该技术在茶叶深加工和茶保健产品开发等领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我国茶叶产量世界第一,茶资源十分丰富。茶多糖作为从茶叶、茶花和茶籽中提取出来的一种复合多糖,因具有抗糖尿病、抗氧化、抗肿瘤、增强免疫和调节肠道菌群等多种生物活性引起极大关注,并被广泛应用于保健品、化妆品和医药等领域。文章对茶多糖的提取纯化、化学结构、功能活性及产业化应用进行综述,以加强对茶多糖的认知,推动茶叶健康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8.
探讨茶梗开发应用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秋月 《福建茶叶》2010,32(12):35-36
本文针对每年茶叶副产物——茶梗等,大部分被当作废弃物丢弃,而进行茶叶及其副产品的深度研发,变废为宝,提出茶梗的综合利用,实现茶叶产业价值的最大化。茶梗中γ—氨基丁酸、茶多糖、木质纤维素的提取,是我国茶叶深加工中科技含量较高水平,使茶叶及其废弃物有效地实现综合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9.
茶汤沉淀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综述了茶饲料生产中茶乳酪的形成形机理及对影响茶乳酪形成的各种因素已进行了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胡锐  李龙 《福建茶叶》2016,(6):36-37
茶氨酸作为茶叶中特有的氨基酸,是茶叶中有效的化学成分之一,对茶叶的品质也有着重要的影响。近年来,许多化学家和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对茶叶中的茶氨酸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包括茶氨酸在食品中的应用研究、茶氨酸对人体的作用研究,特别是关于茶氨酸在人体内的吸收和代谢、生理功能方面。现在茶氨酸作为食品添加剂的应用也较为广泛,当前研究表明,茶氨酸还具有多种保健功能,像消除疲劳、降低血压、补充营养等,因而可以预见的是茶氨酸在体育运动健康领域将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基于茶氨酸的研究现状,通过介绍茶氨酸的合成以及生理作用,分析和探讨茶氨酸对体育运动健康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茶叶种类数量较多,并且近年来在热带以及亚热带地区进行了大量的种植,就我国本土地区而言,茶叶的种植种类就达到了400余种,而且有14茶属.目前,国内外许多学者对茶叶提取分离技术产生了一定的兴趣,并且提取分离,将茶叶中的有效成分进行剥离,制作不同的药材用于治疗一些疾病,因此,本文通过对茶叶中茶多酚提取分离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  相似文献   

12.
茶汤中茶乳酪现象的机理及其解决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汤沉淀(茶乳酪)是茶饮料工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对茶乳酪的形成机理和对应解决途径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齐立军 《福建茶叶》2016,(10):13-14
对于茶的多角度全方位研究可以为茶市场的进一步开拓提供资料参考,使茶产品更为多样化和独特化。茶多酚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从其作用来看,它是一种新型的天然抗氧化剂,在现代社会的各行各领域都有应用。例如食品行业、保健行业、日化行业等等,它的利用离不开化学提取工艺,而且对于它的提取也是当前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据此本文就从对茶叶中茶多酚的化学提取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对其的具体应用进行了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14.
制茶废料提取咖啡碱新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敏 《茶叶》2002,28(4):208-209
咖啡碱是一种生物碱类医药原料,在自然界,咖啡碱主要存在于茶叶、咖啡豆、可可、可拉果等经济作物中。根据化验结果,咖啡碱在咖啡中的含量为O.6%~1.5%,而在茶叶中的含量可达2%~5%。一般制茶的废料(如茶末、茶屑)中约含有2%~2.5%。在国外,天然咖啡碱主要来源于生产咖啡过程中的一种副产品。在我国茶叶产量多,各种制茶废弃物非常丰富,因而充分利用制茶废料提取咖啡碱,具有原料来源丰富,工艺简便,成本较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地域文化特色在茶叶包装设计中有着深厚的影响,二者之间联系十分密切,特别是在如今多元化文化环境中,设计师需要从大量的地域文化信息中收集、整理、提取有用的设计元素作用于茶叶包装中。在茶叶包装设计中加入地域文化特色有利于茶叶商品带给消费者更加正面与深刻的印象,助力茶叶的推广与销售,进而提升企业利润。福建是我国著名的茶产区,其茉莉花、铁观音、武夷岩等名茶都有着上千年的历史,在我国茶叶的生产以及茶文化传播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首先研究了地域文化特色在福建茶叶包装中的价值体现,接着重点分析了地域文化特色在福建茶包装设计中的具体方案,旨在帮助福建茶包装设计能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16.
戴春霞  刘芳  葛晓峰 《茶叶科学》2018,38(3):281-286
茶鲜叶含水率是茶叶加工业中衡量茶叶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为了实现茶叶加工过程中茶鲜叶含水率的快速检测,本文提出了一种应用高光谱技术分析茶鲜叶含水率的无损检测方法。通过对茶鲜叶高光谱图像感兴趣区域光谱数据的提取,利用4种不同的算法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对预处理后的数据提取特征波长,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偏最小二乘回归建立特征波长和茶鲜叶含水率定量分析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经过卷积平滑处理后的正交信号校正的预处理结合逐步回归分析法所建立的偏最小二乘回归茶鲜叶含水率预测效果最佳,模型校正集、交叉验证集和预测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977、0.8342和0.7749,最小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0091、0.0311和0.0371。由此可见,高光谱技术能有效的实现茶鲜叶含水率的检测,这为茶叶加工业中衡量茶叶品质提供了新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7.
前言茶的沸水浸出液降温冷却之后形成茶乳酪(Tea Cream),茶汤由清转浑,这是一种常见的现象。 1944年Bradfield等首先论述了茶乳酪与茶滋味的关系,引起了人们对这一问题的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茶叶的国度,有悠久的茶叶种植和加工制作历史,并且中国是具有特色优势植物资源的地区。在人们对于物质生活需求不断提升的时代背景下,绿色、低碳、环保的理念普及到人们的观念之中,成为了日常民众消费的引领和时尚。当茶叶中的茶纤维进入到人们的视野之中时,它以其特殊的抗菌防臭性能和效果,成为现代服装纺织行业中的新成员,为纺织品设计的发展增添了一抹新的绿色。因此,本文就对茶元素在纺织品中的应用原理及其特征做出了深入的探究,并且对茶叶中的茶纤维元素进行分析和提取,使其能够更好的应用于纺织品设计实践,进而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  相似文献   

19.
利用茶厂中的再生资源——茶叶灰末,进行了制取茶叶绿素铜钠盐的研究。结果表明,茶叶灰末可制取得率约为0.33%的茶叶绿素铜钠盐。其技术关键,是除去其中的多酚类物质的干扰,采用转溶水分离除杂可以使之纯化。影响茶叶绿素铜钠盐制取得率高低的主要因素依次为:丙酮浓度、提取次数与固液比、提取时间。优化的工艺条件为:丙酮浓度90%,固液比1∶2,4次提取,每次1小时。该研究结果为茶叶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开辟了新的途径,并为茶叶绿素铜钠盐的工业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工艺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20.
制茶废料提取咖啡碱新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敏 《茶叶通讯》2002,(2):10-11
咖啡碱是一种紧俏的生物碱类医药原料。在自然界中 ,咖啡碱主要存在于茶叶、咖啡豆、可可、可拉果等经济作物中。根据化验结果 ,咖啡碱在咖啡中的含量为 0 .6 %~1 .5% ,而在茶叶中的含量可达 1 %~ 5%。绿茶中的含量为 2 .5%左右 ,红茶中约含有3.1 9%。一般制茶的废料 (如茶末、茶屑、茶梗 )中约含有 2 .4 %~ 2 .8%。在国外 ,咖啡碱主要来源于生产咖啡过程中的一种副产品。在我国茶叶产量极大 ,各种制茶废弃物非常丰富 ,因而充分利用制茶废料提取咖啡碱 ,具有原料易得 ,工艺简便 ,收率较高 ,成本低廉 ,效益显著等特点。本文拟提供氧化镁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