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物酶在茶叶提取加工技术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茶是一种广受欢迎的软饮料,其中滋味醇浓H.茶乳酪少的茶饮是最受青睐的.现代生物技术将外源生物酶应用于茶叶提取中,有利于茶叶细胞壁的浸渍、蛋白质的水解和茶乳酪的转溶,增加茶叶中茶多酚、茶黄素和氨基酸等的得率,改善茶叶色、香、味等品质.本文详细介绍了纤维素酶、果胶酶、单宁酶和蛋白酶等生物水解酶,并对这些酶在茶叶提取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同时对复合酶系在茶叶提取加工中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热管技术传热原理和热管换热器的构造,并将热管换热器应用于茶叶加工中电热风解块干燥机的余热回收。结果表明,利用热管换热器进行余热回收后,电热风解块干燥机排风温度由103℃降至50℃,热效率由40.71%上升至78.57%,运行1 h可节约用电25 kW.h,节能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采用PVA-H3BO3交联法对茶叶粉末进行包埋固定化,制成的茶叶包埋颗粒作为净化材料填装到过滤腔中,制得茶叶包埋颗粒过滤器。使用该过滤器抽吸卷烟,进行感官质量评价,并对烟气常规成分及化学成分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样对比,茶叶包埋颗粒可有效降低刺激性,增加烟香,改善余味;烟气总粒相物和焦油量有所降低,分别降低5.80%、6.04%,烟碱变化不明显;烟气中致香成分、增加烟气浓度的成分及醇和烟气的成分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如苯甲醇、二氢猕猴桃内酯、2-乙酰基呋喃、5-甲基糠醛、巨豆三烯酮分别增加188.10%、151.65%、80.11%、63.97%、57.73%,而酚类等有害物质明显减少,如邻甲酚、2,3-二甲基苯酚、苯乙腈、2-甲基芴分别降低38.47%、24.46%、60.09%、65.40%。  相似文献   

4.
采用最新的恒温远红外提香技术对炒青和烘青绿茶进行提香作业,通过响应面设计优化提香工艺参数。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技术处理炒青绿茶的最佳参数为上层温度79.2℃、下层温度95.5℃、转速351.6 r/min;烘青绿茶的最佳参数为上层温度90.8℃、下层温度95.5℃、转速335.2 r/min;同传统提香工艺相比较,恒温远红外提香技术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加工成本,且对成品茶的提香、润色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以茶籽为原料,以茶籽皂苷提取得率为考察指标,系统研究了乙醇浓度、微波强度、微波辅助提取时间、料液比等因素对微波辅助提取茶籽皂苷的得率影响,优化筛选了微波辅助提取茶籽皂苷的最优工艺技术及其参数。结果表明,采用乙醇体积分数60%、微波功率539 W、微波辅助提取时间7 min、料液比1:50的工艺参数进行微波辅助提取茶籽皂苷,皂苷得率可达18.56%。与常规水提取、乙醇提取相比,微波辅助提取的茶籽皂苷得率分别提高了6.84%、6.22%,且提取时间大为缩短。  相似文献   

6.
微波提取技术在茶叶成分提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微波萃取技术在茶叶成分提取领域中的研究现状,并对其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该技术在茶叶深加工和茶保健产品开发等领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生化技术在茶叶加工中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茶叶加工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生物化学和物理化学的过程,在速溶茶加工、液态茶饮为加工及茶叶综合利用加工中如茶多酚抗氧化剂提取、茶叶咖啡三提取等方面,生化技术的应用更广泛。本文将介绍酶技术、膜分离技术、有机溶剂萃取技术、离子交换树脂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微胶囊技术等在茶叶领域的研究和应用状况。  相似文献   

8.
热管技术在茶叶加工节能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热管技术传热原理和热管换热器的构造,并将热管换热器应用于茶叶加工中电热风解块干燥机的余热回收。结果表明,利用热管换热器进行余热回收后,电热风解块干燥机排风温度由103℃降至50℃,热效率由40.71%上升至78.57%,运行1 h可节约用电25 kW.h,节能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酶制剂在茶叶加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相似文献   

10.
微波加热技术在茶叶加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微波加热作为一种新型的电能加热技术,随着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遍应用而逐步在茶叶加工中获得推广。本文就微波在茶叶加工中的应用原理、现状和使用茶叶微波加T机械需注意的问题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宋振硕  周为  周黎 《中国茶叶》2009,31(12):8-10
综述了微波技术在茶叶加工中的应用,包括微波加热技术在茶叶初制加工中杀青、干燥工艺中的应用,微波萃取技术在茶叶深加工中提取茶多酚、咖啡碱、茶多糖、茶皂素、茶黄酮的应用,以及在茶饮料加工中浸提和杀菌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吴洁  沈希  金华强  林智 《茶叶》2009,35(3):136-139
茶叶加工要求较高,构建茶叶加工专家系统过程将耗费大量的时间.本文针对这个问题,将统一建模语言(UML)运用于茶叶加工专家系统中.通过介绍UML的建模过程,对茶叶加工专家系统进行需求分析,建立起静态模型和动态模型,优化茶叶加工专家系统开发过程,缩短专家系统开发时间.  相似文献   

13.
高新技术在茶叶加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一批高新技术(如膜分离技术、超临界流体车取技术等)在食品工业中得到应用和推广,促进了食品工业的发展,使部分产品的品质得到较大的提高。这些技术在菜叶加工中的应用研究也日益得到重视,部分技术已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本文就这些新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茶叶加工中的应用状况作一综述。1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是用半透膜作为选择障碍层,允许某些组分透过而保留混合物中的其他组分,从而达到分离目的的技术。膜分离以其分离溶质的不同范围而划分为微滤(MP)、超滤(UF)、纳滤(NF)、反渗透(RO)四种形式。膜分离具…  相似文献   

14.
15.
目前微波茶叶杀青干燥机在茶叶生产中的应用常有3种作业方式。一是用于杀青,二是用于二次杀青和初干,三是用于干燥并灭菌。其中第二种方式常用于名茶加工生产线中,如在滚筒杀青机杀青后并经初步做形的基础上,配用微波茶叶杀青干燥机进行二次杀青和初干,目的是使杀青充分及减少在制叶水分含量,以利于下一工序的进行。  相似文献   

16.
新技术在茶叶加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权启爱 《中国茶叶》2002,24(2):16-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茶叶科技事业像茶叶生产一样,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年,面对我国加入WTO和茶产业持续发展的形势需要,广大的茶叶科技工作者对茶叶生……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全国各地茶叶产业的蓬勃发展,各生产厂家大多投资建设了茶叶加工的生产线,并将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应用于其中,使生产过程的控制性进一步加强,茶叶品质更加稳定。以下就变频器在茶叶生产线中的应用做一初步的探讨。1变频器是运动控制系统中的功率变换器,主要应用在大  相似文献   

18.
miRNAs(microRNAs)通过互补配对的方式指导mRNA剪切或者抑制翻译负调控基因的表达。在植物中miRNAs不仅参与调控生长发育,还在低温等多种逆境胁迫下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介绍了植物miRNAs的形成、作用机制及功能,分析其在低温胁迫基因调控网络中的作用及在茶树中的相关研究,旨在系统深入了解低温响应miRNAs在抗寒机制中的作用,为深入开展茶树抗寒性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不同叶位、不同品种和不同茶类茶叶中有机酸的含量,以及不同冲泡时间、冲泡温度和pH条件下有机酸的浸出特性。结果表明:有机酸中奎尼酸、苹果酸、柠檬酸和草酸的含量要高于酒石酸和L-抗坏血酸的含量,有机酸总量随着鲜叶嫩度的下降而减少,其中草酸的含量下降明显,第4叶的含量仅为一芽一叶的49.5℅;不同茶叶品种对有机酸含量有较大影响,福鼎种的含量最低,黄金桂的含量最高;不同茶类间茶叶有机酸含量变化显著,依次为:红茶>乌龙茶>绿茶>普洱茶;另外有机酸的浸出随着冲泡温度的提高和冲泡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但随着pH值的提高却呈减少趋势。  相似文献   

20.
茶红素是一类异质的酸性酚性色素的总称,其主要前体物为儿茶素和茶黄素类。它与红茶的色泽、汤色、浓度和强度等品质密切相关。由于茶红素的异质性,其溶解性和色谱学性质相差较大,化学结构还不清楚。目前茶红素主要制备方法仍然是经典的有机溶剂分级提取法。尽管茶红素单体的分离纯化尚未见诸报道,但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研究者在体外实验和动物学研究中发现,茶红素与儿茶素、茶黄素相比,存在一些相似的生物学活性,如抗氧化、抗癌、抗肿瘤、抗突变、抗炎、抗白血病、预防肥胖,甚至有抗神经毒素作用。茶红素作为红茶中含量最为丰富的多酚类物质,可能对人体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