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邳州市水稻精确施肥技术初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围绕水稻生产中优质、高产、高效、生态的要求。对水稻精确施肥技术进行试验,从而获取水稻精确施肥的各项技术参数,为形成水稻精确施肥技术体系.指导水稻氮肥的科学使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水稻优质高产精确施肥研究表明:此项技术可解决水稻化肥特别是氮肥使用量逐年增加,肥料利用率下降、农产品质量降低、农业面源污染严重等问题。控氮增磷增钾可提高氮肥利用率和成穗率,促进生长和抗性,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3.
<正>常规施肥是以水稻主茎叶龄进程为依据,但施肥次数少,没有考虑水稻不同生育期需肥水平不同进行追施氮肥,造成穗率低、结实率低等问题,为探究水稻叶龄与施肥技术,找出最佳施肥时期和次数,特进行本次试验。  相似文献   

4.
水稻氮肥高效施用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水稻氮肥不同施用时间、不同施肥量对比试验表明,水稻产量的高低与氮肥投入量的多少不存在因果关系,调整水稻生育前、中、后期的施肥比例,合理利用光热资源,结合水稻需肥规律,在减少总氮量和氮肥后移的条件下,仍可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5.
通过在水稻主产区开展水稻肥料利用率试验,摸清元江县常规施肥下水稻氮肥、磷肥和钾肥的利用现状及测土配方施肥提高氮肥、磷肥和钾肥利用率的效果,构建水稻施肥模型,为大面积水稻增产和农民增收服务。试验结果表明,常规施肥每形成100 kg经济产量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分别为0.97 kg、0.23 kg和0.75 kg,测土配方施肥每形成100 kg经济产量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分别为0.9 kg、0.19 kg和0.75 kg。常规施肥区氮磷钾肥利用率分别为12.94%、8.98%和24.74%,测土配方施肥区氮磷钾肥利用率分别为15.16%、6.31%和23.61%,测土配方施肥比常规施肥氮肥利用率提高2.22%、磷钾肥利用率分别降低了2.67%和1.13%。  相似文献   

6.
提高中国稻田氮肥利用率的研究策略   总被引:389,自引:29,他引:389  
 介绍了中国水稻生产氮肥使用及利用率概况。中国氮肥消费量占世界氮肥总量的 30 %,水稻生产所消耗的氮肥占世界水稻氮肥总消耗量的 37%。与主要产稻国相比 ,中国水稻生产氮肥施用量较高而利用率较低 ;介绍了国际上公认的氮肥利用率的概念和相应的定量方法 ;总结了国内外水稻氮肥的施用方法 ,肥料种类 ,计算机推荐施肥以及实时施氮管理模式等对降低氮素损失 ,提高氮肥利用率的研究概况和研究进展 ;从水稻品种耐肥性、土壤供肥能力、施肥技术及水分管理等多方面分析了中国水稻氮肥利用率低的可能原因 ;提出了通过改善水稻品种对氮肥的敏感反应 ,以作物氮素状况为指导适时和适量施用氮肥 ,以及合理调节土壤背景氮来降低氮素损失 ,提高水稻的氮肥利用率的研究策略。  相似文献   

7.
通过水稻优质高产精确施肥研究表明:此项技术可解决水稻化肥特别是氮肥使用量逐年增加,肥料利用率下降、农产品质量降低、农业面源污染严重等问题。控氮增磷增钾可提高氮肥利用率和成穗率,促进生长和抗性,提高产量。1水稻优质高产高效的施肥原则有机肥与无机肥兼用,有机肥的用量占总氮量的25%~30%。土壤有机质是各种营养元素的重要供给源,其含量多  相似文献   

8.
为摸清祁门县水稻测土配方施肥和农户常规施肥条件下的氮磷钾利用效率情况,逐步完善水稻施肥方案,制定水稻配方肥配方和指导农民合理施肥,实现水稻增产增收提供数据支撑,开展了水稻肥料利用率的试验。结果表明:常规施肥下,氮肥、磷肥和钾肥肥料利用率分别为32.08%、21.34%和40.22%。配方施肥下,氮肥、磷肥和钾肥肥料利用率分别为41.74%、34.32%和46.02%。  相似文献   

9.
不同基础地力土壤优化施肥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5,他引:21  
【目的】研究江汉平原地区不同基础地力土壤和优化施肥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方法】以江汉平原水稻主推品种丰两优香一号为试验材料,通过3年田间小区试验,考察分析土壤基础地力不同的稻田优化施肥、农民习惯施肥和不施肥处理的产量、氮肥贡献率、土壤氮素依存率和氮肥利用率等的差异。【结果】土壤基础地力不同的稻田均是优化施肥处理的产量最高,与农民习惯施肥处理比较,高地力和低地力稻田优化施肥处理的产量分别平均提高6.9%和5.0%;与不施肥处理比较,产量分别平均提高17.3%和30.3%。与农民习惯施肥处理比较,优化施肥处理的氮肥吸收利用率、农学利用率和偏生产力均大幅度提高。高地力稻田土壤氮素依存率高、氮肥贡献率小、施肥增产的潜力小;低地力稻田土壤氮素依存率低、氮肥贡献率大、施肥增产的潜力大。【结论】优化施肥可以降低水稻产量对土壤基础地力的依赖,提高氮肥利用率。  相似文献   

10.
针对鹤庆县松桂镇水稻常规施肥偏施氮肥,少施磷肥,不施钾肥等问题,在松桂镇松桂村进行水稻配方施肥试验,研究当前生产条件下水稻配方施肥、常规施肥对水稻主要经济性状、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等管理水平下,水稻配方施肥比常规施肥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配方施肥区比常规施肥区亩增产17.9kg,亩增净产值27.1元。  相似文献   

11.
优质高产水稻施肥的基本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水稻优质高产精确施肥研究表明:此项技术可解决水稻化肥特别是氮肥使用量逐年增加,肥料利用率下降、农产品质量降低、农业面源污染严重等问题。控氮增磷增钾可提高氮肥利用率和成穗率,促进生长和抗性,提高产量。1水稻优质高产高效的施肥原则有机肥与无机肥兼用,有机肥的用量占总氮量的25%~30%。土壤有机质是各种营养元素的重要供给源,其含量多少,是土壤肥力的重要量度。施用有机肥可以提高土壤有机  相似文献   

12.
提高水稻的产量和氮肥的高效利用是推动云阳县水稻栽培有效途径。采用适宜有效的施肥技术,可以获得最佳效果,最终达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将2个品种的水稻分别用平衡施肥栽培法和高产栽培法2种不同的栽培方式去栽培,观察稻株的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存在的不同。通过观察可知,相同的植株,高产栽培氮肥的利用率比平衡施肥法要低,并且稻株的产量也高于平衡施肥法。运用合理的施肥方法和栽培技术,以便提高稻株的产量和氮肥的利用效率,并结合有效的管理而提高氮肥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3.
吉林省水稻施肥现状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吉林省水稻综合生产能力、科学施肥技术水平、测土配方施肥等一些问题作了细致的调研。通过分析调查110个农户的数据,结果表明:吉林省在氮磷钾肥料施用上存在不合理现象,氮肥普遍施用量过高,而磷钾肥施用则明显不足,最适宜施肥范围农户仅占17%。从施用肥料的偏生产力看,水稻磷钾肥的偏生产力过低,氮肥的偏生产力也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4.
1单质叶面肥喷施方法 1.1氮肥 高产水稻要求早发、中稳、后不衰,栽培上则是采取前促、中控、后补的施肥措施。因此,水稻后期通过叶面喷施氮肥,可延长功能叶的寿命,防止脱氮早衰。一般在孕穗期和灌浆初期各喷1次1%的尿素溶液。  相似文献   

15.
水稻高产优质氮肥施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合理施用氮肥是水稻高产施肥的中心环节。为了在引黄水稻区找出一套适宜的施氮技术,自1984年以来,我们以试验示范水稻氮调技术为主要内容,对引黄灌区生产中常用的施氮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现简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基于当前水稻施肥技术,介绍了我国水稻施肥技术要点,即水稻施肥量,水稻主要施肥技术,氮肥利用率的提高。综述了我国水稻施肥技术中施肥量与具体施肥方法。着重介绍了水稻施肥的具体技术。  相似文献   

17.
水稻秧田施氮肥壮苗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秧田施氮肥壮苗效果马铮(信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信阳464000)水稻秧田期施氮肥,可促进秧苗良好生长,达到苗壮,多分蘖的目的。但目前生产上水稻秧田的施肥时期、施肥量和施肥次数差异很大,表现盲目施用肥料,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为了准时、适量、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18.
水稻"三控"施肥技术规程   总被引:25,自引:9,他引:25  
从氮肥总量控制、氮肥的分阶段调控、磷钾肥的施用和其他配套技术等方面,介绍了水稻"三控"施肥技术规程:并指出应用水稻"三控"施肥技术规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水稻高产优质栽培肥料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验证凌启鸿教授等研究和提出的高产栽培精量施肥理论与技术在丘陵稻区的重演性和适应性以及探索水稻高产优质标准化栽培中的氮肥运筹规律,特进行本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20.
水稻氮肥深施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广大农民在作物施肥上,存在着重氮肥,轻磷、钾肥;施用不当,造成作物产量减产和氮肥损失;投入成本高,经济效益低等问题.为合理施用氮肥,减少氮肥损失,提高氮肥利用率,保证收获物的最优品质,获得最佳经济效益,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1997年进行了水稻氮肥(尿素)深施比较试验.结果,水稻氮肥(尿素)深施10~15 cm较适宜,平均比表施667m2增稻谷为23.3~39.3 kg,增产率为4.2%~7.1%;氮肥(尿素)利用率为53.4%~58%,比表施利用率提高42.8%~55.1%;比表施增加收入27.18~50.19元,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