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设施草莓立体栽培与高畦栽培模式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开展设施草莓立体栽培模式与传统高畦栽培模式的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红颜’草莓采用立体栽培,大幅度提高产量和品质,种植效益明显提高;不但减轻劳动强度,提高温室土地利用率,而且可避免连作障碍,减少病害发生,使果实口感和品质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2.
温室草莓半基质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草莓温室半基质栽培,即在温室内安装栽培槽,利用水肥一体化技术种植草莓的一种新的栽培模式。草莓半基质栽培能有效解决草莓传统土栽连作障碍,克服草莓高架基质栽培环境温度低、下果晚、产量不稳定的问题。1栽培设施温室内亩施腐熟厩杂肥3 000~4 000 kg、复合肥50~60 kg作基肥,进行耕翻整平。在温室内安装水泥瓦板栽培槽,填装栽培基质,这种模式简单易行,投入少,成本低,适合种植户发  相似文献   

3.
草莓因经济价值较高、营养丰富备受市场青睐,但传统土壤栽培存在劳动强度大、连作障碍较重、产量低、品质差等问题,应用层架式立体栽培方式可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且可使设施利用率提高50%、单位面积产量提高1~2倍,应用前景广阔。介绍了草莓层架式栽培的设施及技术要点,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北方草莓日光温室空间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开展了后墙立体栽培韭菜的关键技术研究应用。通过栽培管道安装布设、无土栽培基质填充、韭菜品种优选、科学水肥调控等措施,在京郊草莓采摘季同期可收6茬韭菜,不仅美化了温室环境,丰富了采摘内容,而且提高了温室空间利用率,相当于增加土地面积60 m2,每年可增加收入6 000多元。  相似文献   

5.
赵鹏 《蔬菜》2017,(7):44-47
为了克服温室栽培不便轮作、草莓种植重茬严重、设施空间有限不利机械化生产等问题,介绍了一种新型的草莓栽培模式,DFT——深液流水培,并对比传统水培作了详细技术说明。通过该种栽培模式,可以实现草莓根际水气协调,设施空间利用率显著提高,设施建造容易、后期投入少,有效缩短草莓生育期,实现提前上市,提高种植收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黑龙江温室草莓的种植技术,促进草莓产业的发展。本文以黑龙江冬季温室草莓栽培为例,分析了黑龙江冬季温室草莓栽培的技术要点,即充分利用草莓的生长规律,打破草莓自然休眠时间,合理利用有效的光照,精准控制所需温、湿度。另外在设施上,要作高垄,并且配置生产基质,以达到丰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早熟草莓立体无土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蔬菜立体无土栽培,在不影响平面栽培的条件下,充分利用温室空间和太阳能,使土地利用率提高1.5~2.0 倍,单位面积产量提高2~3 倍,且具有观光、休闲和美化功能。为探求该栽培模式的生产应用前景,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草莓课题组利用学校现代农业示范中心玻璃温室,进行了早熟草莓的立体无土栽培,获得较高的收益,取得很好的示范效应。  相似文献   

8.
温室棚架葡萄与草莓立体栽培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5a生"京秀"葡萄和"红颜"草莓为试材,研究了温室棚架葡萄与草莓立体栽培的适宜模式。结果表明:温室葡萄、草莓立体栽培模式无论是群体总产量还是经济效益均为最佳,总产量最高达3 795.5kg/667m2,比温室葡萄单作产量提高了2倍,比温室草莓单作产量提高了31.2%;经济效益也较高,达到10.67万元/667m2,比温室葡萄单作增收7.72万元/667m2,增幅为261%;比温室草莓单作增收1.99万元/667m2,增幅为23.0%。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温室棚架葡萄与草莓立体高效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9.
草莓是重要的经济园艺作物,其立体栽培模式可以提高时空利用率,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综述草莓套种食用菌、果蔬、中药植物的栽培模式,立体高效栽培模式基质和品种的筛选,以及立体高效栽培模式等,展望草莓立体高效栽培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0.
草莓立体无土栽培技术可以解决连作障碍问题,实现草莓省力化栽培,提高土地和大棚设施的利用率,适合规模化生产和发展现代休闲观光农业。陕西安康采用大棚双层覆盖草莓立体无土栽培技术,实现水肥一体化栽培,蜜蜂辅助授粉,优先选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针对不同消费需求,采用精装盒和散装盒包装。  相似文献   

11.
正传统温室种植草莓以土壤栽培为主,但由于长期连作,会出现植株长势变弱,产量降低,品质下降的连作障碍,影响生产效益的提高,近年来随着无土栽培技术的日益完善,在生产中大量开始普及,有效的解决了温室草莓连作障碍,促进了设施草莓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无土栽培是采用基质代替土壤固定草莓植株,用营养液代替肥料供给养分,通过叶分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名优野菜一点红薄层立体栽培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瓜菜》2016,(9):61-62
为充分利用大棚栽培设施空间,提高单位土地面积利用率,根据一点红根系浅、耐阴、适宜温度广等生物特性,通过采用薄层基质栽培层的立体层架设计,对名优野菜一点红进行立体栽培技术初探。结果表明,一点红薄层立体栽培占地少,可兼顾棚内蔬菜生产,多元化生产,生产灵活,可提高空间利用率和单位面积产量,避免重茬及土传病虫害问题,无公害生产,经济效益潜力大。  相似文献   

13.
立柱式立体元土栽培是近年来我国研制开发的简易无土栽培技术,这种栽培方式能使温室的空间得到充分的利用,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使单位面积产量大辐提高.为了探讨该技术在青海省的利用前景,西宁市蔬菜研究所于2001年与西宁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共同合作引进了该套技术设施,蔬菜产量提高了3.5倍,现将立柱式无土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北京地区草莓套种小型西瓜高效栽培新模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正>随着北京市设施栽培面积迅速扩大,种植结构的不断调整,草莓已成为设施农业不可缺少的种植种类。近年设施草莓面积不断扩大,现全市温室和大棚草莓栽培规模已达3500栋,面积466hm2。到2012年全市将达到2万栋,面积2667hm2。但是,草莓1年只能种1茬,设施利用率不高,再加之后期草莓产量低,质量差,效益低,栽培面积日益扩大,投入越来越大,而产出却越来越小,  相似文献   

15.
利用设施栽培蔬菜和经济作物,可以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提升设施栽培经济效益.近年来,各地广大农民朋友在当地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建设温室大棚进行草莓栽培生产,取得了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是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的高效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6.
以'甜查理'和'红颜'2个设施主栽草莓品种为试材,采用黄沙起垄栽培模式,以传统土壤起垄栽培为对照,建立设施草莓黄沙基质水肥一体化技术体系,研究设施黄沙基质栽培对草莓植株生长、叶片光合特性及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以期为设施土壤连年重茬种植、土传性病害多发引起的连作障碍、草莓产量品质下降等问题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以黄沙为栽培基质结合水肥一体化设备栽培草莓,整个生育期内草莓长势良好.在成熟期,2个草莓品种在黄沙栽培条件下的叶片数、叶柄长、地上地下部干鲜质量显著高于土壤栽培;'甜查理'和'红颜'草莓叶片的SPAD值均在开花坐果期达到峰值,且黄沙栽培显著高于土壤栽培5.91%和6.83%,在开花坐果期,黄沙栽培的'甜查理'和'红颜'草莓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均显著高于土壤栽培8.33%、56.52%、5.91%、17.50%和8.490%、54.55%、5.350、20.62%;从产量品质来看,黄沙栽培的'甜查理'和'红颜'草莓果实横径、产量、果实可溶性固性物含量分别较土壤栽培显著增加了28.29%、26.69%、29.82%和26.18%、20.79%、26.02%.综合得出,设施草莓黄沙起垄栽培模式可就地利用黄沙作为栽培基质种植草莓,是一种能够促进草莓植株生长、增产效果较好的设施无土栽培模式,适宜在河西戈壁沙漠区设施草莓高产栽培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为了有效解决草莓连作障碍对整个产业带来的影响,昌平区从2012年开始,将草莓立体基质栽培模式列入到政府补贴范围,通过多年来的政策扶持,立体基质栽培模式在全区累计推广了700余栋。在从种植面积、单栋产量、品种优化、政策支持等角度介绍昌平区草莓立体基质栽培现状的基础上,对立体栽培模式的优势、劣势进行分析,并在技术改进(肥水管理、保温措施、人工补光)、政策支持、风险防范意识上提出具体应对措施;最后,对其未来发展前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沼渣做为栽培基质,沼液做作为营养液,采用自动滴灌系统进行添加,对四季草莓进行立体栽培,即能提高草莓的产量和品质,又能有效解决草莓因重茬带来的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19.
葛珍 《北方果树》2012,(6):14-15
受气候条件的影响,草莓在高海拔冷凉地带的栽培,采收期短,产量低。试验表明,设施栽培可以延长花芽分化及发育时间,使果实的采收期延长,还能抑制匍匐茎的发生,从而提高草莓产量。温室反季节栽培是该类地区草莓生产比较合理的方式。  相似文献   

20.
草莓的管道化栽培是利用管道为草莓栽培的载体,让草莓在管道上正常快速地生长、开花、结果,可在大棚进行立体栽培,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大连市金州区通过试验总结出温室半空栽草莓,地面砂培或常规栽小西瓜,一年收三季和高效立方体栽培模式,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