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为开发利用野生食用菌资源,对我省资源广、品质好的9种野生蘑菇进行了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品种:白蘑(Tricholoma mongolium),别名口蘑,幼小未开伞的又称珍珠蘑;虎皮香蕈(Tricholoma gambosum),别名香杏;雷蘑(Clitocybe gigantea),别名青腿子;草地蘑菇(Agaricus pratensis),别名黑里子(以上四种均长于坝上草原);大马勃 相似文献
5.
1992年,金秋10月,在山东省巨野县丁官屯乡南于村南李氏老林一座坟墓前面发现一棵型似花糕的野生蘑菇。经过一个多月生长,村民李泱房采摘下来时这颗鲜菇重量已达到19公斤。到12月下旬在这座坟墓后面又再次发现一颗型似相同的野生蘑菇。 相似文献
6.
在青海黄南等地高寒草原上,每逢雨暖季来临时可大量出现白蘑菇和大肥菇。现报道如下:一、形态特征1、白蘑菇(Agaricrs bisporus)子实体在幼时呈半球形,成熟时菌盖平展,盖宽5—15cm,高4.5—7cm,肉厚质嫩味香。菌体表面色白,光滑且较干燥。幼菇时菌幕包蔽着菌褶,随着菌伞的展开而菌帘附在柄上部, 相似文献
7.
新疆栽培食用菌已多年,但蘑菇大规模栽培还未进行.1994年以来,我们在学习内地栽培经验,结合新疆气候、土壤和水质特点,试验总结了一套适合本地大规模栽培的高产技术,并在青湖乡建成了新疆最大的生产示范基地.1997年基地内380户菇农栽培蘑菇达100000m~2,总产鲜菇700000kg,总产值达560万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 统一生产供应优质菌种 我们先后从上海、福建.四川等地引进111、333、176、2796、三明1号等10多个品种,经多次对比试验,以福建的2796品种最适合新疆气候条件,表现抗逆性强、产量高、菇形适中、品质较好,单产达10kg/m~2以上.可选作大规模生产用种.基地内菇农用种,由技术人员和菌种专业户统一生产供应,严格管理,逐一检验,合格的才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8.
9.
新疆木垒哈萨克自治县菌种实验中心,从去年五月开始对采集的野生阿魏蘑菇进行组织分离和试管栽培,最近获得成功。阿魏蘑菇是一种美味食用菌,不但营养丰富,而且有较高的药用价值。野生阿魏蘑菇的栽培成功,不但为大面积栽培探索了经验,而且为挽救阿魏蘑菇绝种,维护生态平 相似文献
10.
11.
对采自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高海拔地区的野生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进行驯化。结果表明:试验范围内,西藏野生双孢蘑菇的最适母种固体培养基配方为200.0g去皮马铃薯、20.0g葡萄糖、3.0g蛋白胨、1.0g KH_2PO_4、0.5g MgSO4、20.0g琼脂、1.0L水、pH自然,菌丝生长速度最快为0.21cm/d。最适原种培养基配方为93%麦粒、5%牛粪粉、1%石膏、1%石灰,原种的生长周期是28d。在栽培试验中,子实体的单位面积产量是8.71kg/m~2及平均单菇重47.56g,子实体颜色以浅褐色为主。 相似文献
12.
13.
14.
以新疆伊犁新源县的4科10种药用植物为试材,采用植物染色体标本制备的去壁低渗方法,研究了染色体数目并进行了核型分析。结果表明:大麻(Cannabis sativa L.)2n=20=12m+8sm、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 L.)2n=36=26m+8sm+2st、毛牛蒡(Arctium tomentosum Mill.)2n=36=6m+28sm+2st、牛蒡(Arctium lappaL.)2n=36=8m+26sm+2st、千叶蓍(Achillea millefolium L.)2n=36=26m+10sm、牛至(Origanum valgare)2n=30=12m+18sm、菊苣(Cichorium intybus L.)2n=18=12m+6sm、新疆鼠尾草(Salvia deserta Schang)2n=14=4m+10sm、草原糙苏(Phomis protensis Kar)2n=22=12m+6sm+4st、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h)2n=16=6m+10sm,其染色体数目与前人报道一致。千叶蓍(Achillea millefolium L.)、牛至(Origanum valgare)、新疆鼠尾草(Salvia deserta Schang)3种植物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5.
16.
17.
天山野生蘑菇人工驯化栽培研究获得成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野生蘑菇(Araricusca campestris)是生长在新疆东天山坡带巴里坤野生食用菌。新疆哈密农校在自治区科技厅支持下,在自治区有关专家的大力协作下,经课题组全体人员的辛勤努力,历经两年多时间,采用组织分离、品种与培养基筛选,模拟自然生态条件下的出菇试验;终于培育出具有遗传性状较稳定,转化率较高的4个菌株。经多次在不同环境下栽培模式出菇试验;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04年10月,经专家组评审项目提前一年顺利通过验收。 相似文献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