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研究了黄杨粕片盾蚧种群在小叶黄杨绿篱上的抽样技术,雌成蚧与2龄若蚧的最适抽样部位,在南北向绿篱上向东西方位上层和西面下层,在东西向绿篱上为南北方位下层和北面上层;最适抽样单位为1个枝条;当二阶抽样的初级单元与次级单元的消耗指标C1/C2=10时,在各种密度下次级单元的最适抽样量为每样株5 ̄6个枝条;并给出了不同密度条件下样株与枝条的抽样数量配额。  相似文献   

3.
黄杨粕片盾蚧在北方严重为害小叶黄杨,1a发生2代,多以成虫、部分以2龄若虫越冬。第1代1龄若虫高峰日为5月12日-6日,第2代1龄若虫盛期为7天下旬,以第1代发生较为整齐。该蚧虫在小叶黄杨上主要分布于1a生枝叶,并以1龄若虫逐年向新生枝呈主动扩散,在较大范围内扩展较快,在3-4a内可造成严重为害。对其防治的关键时期是1龄若虫活动期和雄成虫期。喷洒40%氧化乐果1000倍液、洗衣粉500倍液防治1龄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拟白须盾蚧(Kuwahaspis Pseudoleucaspis Kuwaha)在赣中地区的生活史及生活习性,提出了初步的防治方法和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5.
1987年初我们在吉林省和龙县发现细管雪盾蚧Chionaspis micropori(Marlatti),严重危害杨树,据调查该虫在长白山地区已有大量发生。为弄清这种蚧虫的生物学特性,开展防治工作,我们对该虫作了初步观察研究,现总结如下。形态特征雌蚧壳长,梨形、白色,前端  相似文献   

6.
7.
梨齿盾蚧Quadraspidiotus perniciosus(Comstok)是国际检疫对象,我国分布于二十几个省市,过去主要危害果树和花卉。随着欧美杨的大量引进,在杨树上的发生面积逐年扩大,危害程度越来越重,潍坊市杨树受害面积达23万余亩,虫株率达79%,平均虫口为323.7头/10cm~2,杨树2万多株。为此我们于1985年~1988年间,在潍坊、泰安的部分县、市对该虫进行了调查研究和防治试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楠竹线盾蚧[kuwanaspis Pseudo-leucaspis(kuw.)]是毛竹(楠竹)实生林的重要害虫,寄生在竹杆上。我所毛竹实生林中被害株率80%—90%;严重受害竹8—10%。寄生严重竹株的虫口密度为每平方厘米93头。一般为30—40头。雌雄性比为1:0.35。毛竹受害后长势减弱,竹面变褐,重者整株枯死。原记录于日本,我国台湾及大陆亦早有发现,以后曾输入欧洲、北美等地。徐天森报导江苏、江西、安徽等省曾发现。我们于1981—1983年对该虫进行初步观察,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9.
利用5 种药剂的5 个浓度,采用喷雾,涂干、环割3 种施药方法,防治柳蛎盾蚧若虫,以40%增效氧化乐果乳油进行环割处理效果最佳,在该虫的整个若虫期均可采用。树木环割1cm 宽圆环,与环割5cm 宽度的圆环处理无显著性差异。该药剂的2.0 倍液对该虫的初孵若虫和高龄若虫的防治效果可达98% 和95% ,采用原液可达100% ,并能将树干上部若虫全部杀死,使用此法简便易行,不杀伤天敌,不污染环境。  相似文献   

10.
贺氏线盾蚧生态学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结果表明:贺氏线盾蚧发生与地形、坡向、坡位、竹林密度、竹龄、竹杆高度等有密切关系,不同环境条件对贺氏线盾蚧发育有较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
贺氏线盾蚧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果表明:贺氏线盾蚧的防治应以营林技术措施为主。  相似文献   

12.
贺氏线盾蚧观察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氏线盾蚧 Kuwanaspishowarai(Cooley)是为害毛竹、树木干部的一种重要盾蚧,主要分布于湖南、湖北、云南、浙江、江苏、安徽等省。贺氏线盾蚧危害毛竹在我省尚属首次发现。其危害范围之广,危害程度之严重,扩散之迅速,在国外、国内均属前例。该虫在咸宁地区,蒲圻市广大毛竹产区内,近年来肆意蔓延,造成臣大损失。蒲圻市审塘驿林场丁母山分场自1985年发现以来,受害毛竹林分由当初的零星分布迅猛扩展到1300多亩。目前仅成宁地医受害毛竹林分己近万亩,蒲圻市已近5000亩。崇阳、通城、通山、成宁等县市陆续都有发现。本文仅就我们1990年对该虫的初步研究作一阶段总结,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日本单蜕盾蚧(Fiorinia japonicakuwana)是近年来郑州市雪松上的一种重要害虫。随着城市绿化和庭园美化的发展,雪松成了当前群众最欣赏树种之一。因此雪松的栽植面积愈来愈大,日本单蜕蚧盾的危害亦日趋严重。 根据在郑州市多个公园和行道两旁雪松  相似文献   

14.
该文研究了松蜕盾蚧Fiorinia pinicola Maskell的生物学特性。松蜕盾蚧以2龄若虫越冬,1 年4代,越冬代历期180d,防治最佳时期是第1代初孵若虫期。  相似文献   

15.
16.
本文组建了棕肾圆盾蚧Aonidielasotetsu(Takahashi)虫口密度与新银合欢Leucaenaglauca(L.)Benth枯枝率、枯枝率与木材损失率、林冠覆盖率分别与水土保持率间的一元回归模型、林冠覆盖率及年平均降雨量分别与水土保持量间的二元回归模型,确定了林冠覆盖率和水土保持量临界值以及木材年生长量、等于防治成本的水土损失以及木材损失和相应允许的林冠覆盖率损失,在此基础上,以改进的经济阈值模型:C=∑ni=1∑kj=1(PiRj)·D·F,求出70%、80%及90%林冠覆盖率下该虫的防治指标分别为:2.59、15.02、27.44头/cm2。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重点报导了考氏白盾蚧的天敌寄生蜂主要种类6种。筛选出优势种岭南黄蚜小蜂,Aphytis lingnanensis,描述介绍该蜂的形态和生物学特性。选出繁育寄生蜂的最佳人工寄主。提出可利用马铃薯繁殖茶常本圆蚧做中间寄主,效果良好。还提出适时合理施用化学农药,是保护利用天敌寄生蜂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8.
细管雪盾蚧在吉林省为新记录。该虫在长白山地区一年一代,以卵在树干上的介壳内越冬。主要危害山杨、桦木和柳等。用20%的杀灭菊酯、杀虫效果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9.
文章论述了松针蛎盾蚧的分布与危害、主要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方法。每年4-5月份,采用松脂合剂防治成虫、卵、幼虫效果最好,灭虫率可达100%。若蚧、雌成蚧可用打孔注药的方法防治,使用药剂为兼有内吸作用的氧化乐果。植物茎干叶面用包衣杀蚧虫复配剂防治,复配药剂使用后,雌成虫产在壳内的卵不能孵化,防治效果特别明显。  相似文献   

20.
在掌握了梨齿盾蚧的生物学特性及发生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了多种防治试验,效果均在98.2%以上,1985—1987年全市通过防治共挽回经济损失9657.6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