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研究超高茬抛栽稻不同苗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对产量的影响,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技术参数,特进行本试验。  相似文献   

2.
经连续3年的探索研究,超高茬抛栽稻配套栽培技术已不断完善,为探索超高茬塑盘抛栽稻最佳施肥用量,2004年笔者在东兴镇进行了本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3.
超高茬抛栽稻是在麦子留高茬(30cm左右)收割后,把多余草秸塞入原麦田沟系内,让其全部秸秆自然还田.然后将秧苗均匀抛人大田中。这一稻作方式是继直播、抛栽、超高茬直播之后,又一简便的轻型栽培新方式,它不栽秧、不耕耙整地、不焚烧秸秆,从而减少田间劳作和劳动强度。在保持单产水平与常规抛栽稻持平或略增的前提下,省工、省本,减少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也便于田间操作,易被农民接受。  相似文献   

4.
超高茬抛栽稻是一项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新技术,实施该技术,可实行麦草全量还田,培肥地力,同时,因避免了大面积生产中屡禁不止的秸秆焚烧现象,还起到保护环境的良好效果.在试验示范过程中,不同留茬高度对抛栽质量、群体发展以及最终产量有较为明显的影响.为此,2004年特进行本试验,为进一步推广该技术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5.
双优18烟茬抛栽高产栽培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双优18烟茬双季晚粳抛栽高产栽培模式,并通过种植实践,获得目标产量。  相似文献   

6.
超高茬全量麦草免耕水稻塑盘抛栽,就是在麦子留高茬(30cm左右)收割后,把多余草秸塞入原麦田沟系内,让其全部秸秆自然还田,然后将秧苗均匀抛入大田中.我市已连续3年对这一稻作方式进行试验示范.本文将综合3年试验资料,结合示范方实践,对其生产优势、生育特点及群体质量栽培技术等进行探讨,为该项新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超高茬塑盘抛栽稻的最佳密度,2005年我们在东兴镇进行了相关试验研究,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早稻旱育绿化小苗抛栽技术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早稻旱育绿化小苗抛栽技术是一种集水稻旱育,直播,抛秧3项种植栽培技术,并经过改进的一种新型轻型栽培技术。其方法是在旱地培育绿化小苗,而后将叶龄1.5叶,苗高3-4cm的小苗,带土抛栽于本田,再按直播栽培技术要求进行管理。与“旱,直,抛”单项水稻轻型栽培种植技术相比,具有秧苗素质好,抗逆性强,秧本比高,抛栽时省工,省力双省秧盘,劳动工效高,浅栽早发,落地苗足的特点,并且能比地播稻早播种7-10天,对  相似文献   

9.
在麦草全量还田条件下,旋耕抛栽稻与常规耕翻抛栽稻相比,前期表现缓苗期延长,分蘖发根期推迟。后期表现生长旺盛,叶面积大,光合产物积累多、运输快,具有穗数略减、增粒、增重而增产的特点。比留茬30 cm免耕抛栽稻前期发苗早、死苗率低、僵苗少,中期高峰苗出现时间早而多,成熟时有效穗数略减,但每穗粒数多,粒重高,产量增。比留茬15 cm免耕抛栽稻的分蘖、发根、长叶等生育进程慢,产量相近。单位面积纯收入排序为:旋耕抛栽稻>留高茬免耕抛栽稻>不还草旋耕抛栽稻,留茬15~20 cm免耕抛栽稻>留茬30 cm免耕抛栽稻。全量还草旋耕抛栽技术具有生态环保、培肥土壤、减轻病虫草害、省工节本、操作简便、增产增效等多方面优点和大面积推广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0.
穴盘水稻秧苗机械抛栽的农艺要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与机械化水稻抛栽种植密切相关的工厂化育秧要求和水稻抛栽农艺要求,为水稻抛栽机械设计提供了依据;介绍了国内外与工厂化育秧农艺配套的多种能自动取秧的有序行抛秧机械。并对主要农艺参数进行了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超高茬塑盘抛栽氮肥最佳运筹配比,2004年在东兴镇进行了同一施肥量前后期不同比例的试验研究,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根据白三叶的生物学特点,进行了白三叶抛苗移栽试验,结果表明,白三叶育秧抛苗移栽,能有效解决白三叶适时播种与前茬作物的茬口矛盾,产量高、种植成本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水稻乳苗抛栽和直播相比,生育期有一定提早,有效穗和成穗率较高,具有减轻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的经济效益优势;同时也可以避开低温不利天气,选择晴好温暖天气抛栽,提高出苗率和成苗率,容易控制基本苗数。乳苗抛栽能使早稻稳产、高产,也便于后茬作物的搭配,缓解晚稻生产的季节,有利于双季稻的平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早稻旱育无盘抛栽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鄞州区常年种植早稻5300hm^2,其中轻型栽培面积近3950hm^2,栽培方式基本采用塑盘抛秧和直播。为寻求新的轻型栽培技术,2006年笔者引进了旱育无盘抛秧剂进行早育抛栽试验,现将试验情况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15.
在早稻和中稻上推广抛秧栽培,已成发展趋势.但在晚季,尤其是长秧龄的软盘育秧技术,与早、中稻有一定差别.晚稻的主栽品种是63组合,为确保其在晚季种植的安全齐穗,我市播种期一般安排在6月15~25日,由于受早稻收获期的影响,我市晚季的抛栽期往往要到7月20日以后,所以秧龄一般都要30~35 d,有的秧龄甚至要超过40 d.难点是晚稻育秧播种密度大、秧龄长、叶龄大,易出现早孕早穗、苗超高、不易抛栽、影响立苗.为此,应用多效唑进行适时适量调控,有效地控制了秧苗的垂直生长,促进多分蘖,增强秧龄弹性,防止了早孕早穗现象.试验概况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6.
抛栽水稻整齐度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抛栽稻及常规移栽稻成熟期的6个主要性状,借助于Gini系数、变异系数及变幅等有关整齐性统计参数与频率分布结构分析表明,抛栽稻无论在穴间水平上还是单茎水平上,性状间大小不等系数明显要比常规移栽稻增加,分布结构上差异明显,抛秧稻较离散,表现了抛栽稻整齐度逊于常规手栽稻。同时研究了抛栽姿态对整齐度的影响,表明整齐度以抛栽直立苗为最高,倾斜次之,平躺最差。  相似文献   

17.
抛栽水稻整齐度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抛栽稻及常规移栽稻成熟期的6个主要性状,借助于Gini系数,变异系数及变幅等有关整齐性统计参数与频率分布结构分析表明,抛栽稻无论在穴间水平上还是单茎水平上,性状间大小不等系数明显要比常规移栽稻增加,分布结构上差异明显,抛秧稻较离散,表现了抛栽稻整齐度逊于常规手栽稻。同时研究了抛栽姿态对整齐度的影响,表明整齐度以抛栽直立苗为最高,倾斜次之,平躺最差。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油茬稻免耕抛栽技术的优势,提出了发展对策,以期促进这一耕作新模式快速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19.
2008年在中稻上进行了无盘旱育秧抛栽与塑料软盘旱育秧抛栽、湿润育秧移栽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同等条件下,采用无盘旱育秧抛栽较塑料软盘旱育秧抛栽、湿润育秧移栽具有提高成秧率和秧苗素质、增加有效穗、提高结实率等优点,增效显著,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20.
水稻是我国的粮食作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粮食中历史十分悠久的一种。我国是人口大国,水稻的产量以及质量将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计,因此需要加强水稻的种植,实现水稻的高产,满足人们的食用需要。本文以右江区四塘镇富联村细闸屯的水稻种植为例,对水稻不同抛栽密度产量性状效应的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对Y两优6号水稻进行田间测试,明确不同的抛栽密度对于水稻产量性状的影响。插植密度在1.2~1.8万蔸/666.67m2时,水稻的产量随着抛栽密度的增加而增大,当插植密度大于2.1万蔸/666.67m2时,产量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