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考古学、生态学、分子生物学和稻作文化等方面综述了亚洲栽培稻的起源和演化研究 ,提出亚洲栽培稻的祖先 O.rufipogon是从喜马拉雅山麓起源、分化与传播的  相似文献   

2.
亚洲栽培稻的起源和传播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题记:稻谷是亚洲的主要农作物。在过去,认为它的起源地是热带低湿地带的说法很流行,但是,通过包含在古代遗址的土砖里的稻壳为线索来研究栽培稻的分布和变迁,产生了以连结云南和阿萨姆的高纬度地带为其起源地的新学说。  相似文献   

3.
亚洲栽培稻起源分化的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遗传学角度回顾了亚洲栽培稻起源进化研究简史,并结合作者的研究结果,阐述了国内外研究者在不同时期,以不同方法对亚洲栽培稻起源进化,系统分化和分类等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并对其进行比较,评述,主要内容包括两种分类法和两个起源假说。本文还探讨了目前水稻起源进化研究方法上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4.
我国栽培稻起源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长期以来,在我国栽培稻起源问题上,国内外学者持有许多不同的见解,这些见解集中反映在发源地、起源时代和稻种三个方面.就发源地问题来说,有主张来源于国外的.N.I.Vavilov(1950)断定起源于印度,中国及亚洲其他地区只是“第二中心地带”.其主要根据是印度不仅有普通的稻,并且有很多野生稻的变种.户(艹刈)义次、松尾孝岭认为来源于印度支那,因为中国稻的读音,与越南的稻的读音(Gao)是相同的,其传入的路线是先华南、西南,然后向北发展到华北.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亚洲栽培稻( Oryzasative) 分类研究的意义,总结了分类研究的历史发展,结合目前的研究水平和现状,提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论亚洲栽培粳稻的起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生物考古学方法在苏州阳澄湖畔的草鞋山遗址发掘出距今6000年前的古稻田,以此为追根求源的理论依据,论证了亚洲栽培粳稻的起源;探查分析研究与考古发掘出的这一古稻田比日本福冈县板付遗址发掘出的古稻田早3500年左右,证实了稻作起始于中国;亚洲栽培稻种的演化也并非是由籼型野生稻进化为栽培籼稻,再由籼稻进化成粳稻的一元论之说。  相似文献   

7.
亚洲栽培稻分类性状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亚洲栽培稻的籼粳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籼粳分化是亚洲栽培稻(Oryza sativa L.)遗传分化的主流。籼稻(Indica)与粳稻(Japonica)对生态环境的要求不同,在性状表型、生理生化以及基因组DNA分子水平上也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使得籼粳杂种后代表现出强大的杂种优势,因而是水稻超高产育种的1种重要途径。亚洲栽培稻发生籼粳分化的可能机理主要有选择压力、渐渗杂交以及非连锁基因或性状之间的非随机组合等。  相似文献   

9.
分析酯酶粳酶带10A、灿酶带11A和普通野生稻酶带14A在各品种的表现,可以认为现存的普通野生稻,有一部分已有了灿或粳的分化,分化的主要成因应是浙渗杂交。  相似文献   

10.
根据考古资料,对广东发现的古栽培稻遗存进行综合论述;分析了英徳牛栏洞水稻硅酸体、曲江石峡古栽培稻、封开旧屋后山古栽培稻、龙川坪头岭古栽培稻、高明古椰古栽培稻和高州亚公山古栽培稻的品种属性;归纳了广东古栽培稻分布规律和发展序列,认为其品种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具有倾粳型的趋向。  相似文献   

11.
从普通野生稻DNA的籼粳分化看亚洲栽培稻的起源与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普通野生稻DNA的籼粳分化看亚洲栽培稻的起源与演化中国农业大学植物遗传育种系孙传清,王象坤,李自超RFLP(RestrictionFragmentLengthPolymorphism,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已成为有效的分子标记之一,广泛用于指纹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中国栽培稻起源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中国栽培稻起源研究的现状与展望中国农业大学王象坤,孙传清河南文物考古所张居中稻种起源是研究了半个多世纪迄未解决的重要理论问题,中国是种稻最早的国家之一[1.2],悠久且丰富的种稻历史记载,广泛分布的野生稻[3],大量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稻作遗存,尤其是七...  相似文献   

13.
考古发现的广东古栽培稻有英徳牛栏洞水稻硅酸体、曲江石峡古栽培稻、封开旧屋后山古栽培稻、龙川坪头岭古栽培稻、高明古椰古栽培稻和高州亚公山古栽培稻等。这些珍贵的古栽培稻品种,除历史价值外还具有一定的商业价值,品牌命名和旅游开发是目前最值得关注的两大主题。  相似文献   

14.
也论中国栽培稻的起源与东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也论中国栽培稻的起源与东传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张居中中国农业大学王象坤,崔宗钧韩国汉城农业大学许文会关于中国栽培稻的起源,近二十年来,由于国内各地考古学新发现的有关资料不断公布,成为经久不衰的热门话题。近几年来,湖南彭头山、湖北城背溪、陕西李家村、河...  相似文献   

15.
普通野生稻和亚洲栽培稻核基因组的RFLP分析   总被引:24,自引:5,他引:24  
 本研究通过对来自亚洲10个国家的122份普通野生稻(O.rufipogon Griff.,简称普野,下同)和76份亚洲栽培稻(O.sativa L.)的核DNA RFLP分析,探讨了中国普野与南亚、东南亚普野,普野与栽培稻以及籼粳之间的遗传分化关系。结果表明,籼粳分化是栽培稻核DNA遗传分化的主流。在核DNA分化上,中国普野可分为原始普野型,偏籼型和偏粳型;南亚普野只有原始普野型和偏籼型,没有偏粳型;东南亚普野有原始普野型和偏籼型,还可能有偏粳型。中国普野因地理分布不同,其遗传分化表现出多态性,江西东乡和湖南茶陵以及部分云南元江普野既不与籼稻聚在一起,又不与粳稻聚在一起,而独聚一类,其形态上亦比较原始,属于原始祖先型。广东、广西普野则表现为偏籼或偏粳。根据中国、南亚、东南亚普野的遗传分化关系,再次论证了中国和南亚(以印度为中心)是栽培稻起源演化的两个原始中心,并提出了籼粳演化应该是多途径的。  相似文献   

16.
从分类和地理差异看亚洲栽培稻的耐盐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稻发芽期,筛选耐盐性品种的最适NaCl浓度是1.5%。在这个浓度下,调查了九个亚洲国家的306个品种的耐盐性。参照程氏形态分类法的稃毛标准将参试品种分成籼和粳,籼稻品种比粳稻更耐盐。酯酶(Est)同工酶分析也印证了这一结果。酯酶同工酶的等位基因Est-22、Est-3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亚洲栽培稻七个生态型62个品种的酯酶同工酶,结果表明:各生态型间已存在不同的酶谱分化,其中 Gundil、Aus、Boro 生态型变化最大;Tjereh、Aman 生态型其次;Bulu 和Upland 生态型变化最小。由于生态型的酶谱间普遍存在差异,因此,没有发现能代表地理生态群或生态型的特定酶谱。根据平均酶带数和 Rf 累积值相似性指数的 t 测定,七个生态型的亲缘关系相似性可分为三群:1.Gundil、Aus、Boro 2.Tjereh、Aman、Bulu 3.Upland.  相似文献   

18.
从脂酶同工酶看亚洲稻的地理起源及亚种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9.
非洲栽培稻形态生理及与亚洲栽培稻种间育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非洲栽培稻 ( O.glaberrima steud.)的形态、生理和亚、非栽培稻种间育性的研究表明 ,非洲栽培稻叶舌短而圆 ,株高多为 80~ 1 0 0 cm,稻穗极少 2次分枝 ,柱头外露率高 ,地稻瘟病、纹枯病有较强抗性 ,感光性较强 ,在思茅夏季大部分不抽穗。亚洲栽培稻 ( O.sativa L .)与非洲栽培稻的杂交 1代育性较低 ,在 3 0 9个组合中 ,仅 1个组合结实率为 1 5% ,其余在 5%以下 ,育性主要由两亲染色体同源性的高低所决定 ,少数存在核质互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中国普通野生稻和亚洲栽培稻核基因组的遗传分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来自中国5个省(自治区)39份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 Griff.)和33份亚洲栽培稻(O.sativaL.)的核DNA的RFLP分析,探讨了中国普野籼粳分化及其与栽培稻之间的遗传分化关系。结果表明,在核DNA分化上,中国普野可分为原始普野型、偏籼型和偏粳型。中国普野因地理分布不同,其遗传分化表现出多态性;江西东乡和湖南茶陵以及部分云南江普野既不与籼稻聚在一起,又不与粳稻聚在一起,而独聚一类,其形态上亦比较原始,属于原始祖先型;广东、广西普野则表现为偏籼或偏粳。本研究认为籼粳演化多途径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