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茶毛虫性信息素引诱剂对茶毛虫的防治效果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应和 《贵州茶叶》2003,31(4):12-14,19
在贵州黔南州都匀茶场研究了荼毛虫性信息素引诱剂大面积诱杀茶毛虫的效果。结果表明荼毛虫性信息引诱剂以A3型效果最好,依次为A4、A2、A1、64d内(第一代为21d,第二代为43d)共诱到8906头,第一代每盆每晚平均可诱到3.52头,最高可诱到45头,第二代平均每盆每晚可诱到2.82头,最高可诱到38头,诱捕区内茶毛虫的寄生率增加了22.22%,大面积使用区内毛茶虫幼虫数量减少了60.05%,即茶毛虫性信息素引诱剂诱蛾效果非常明显,可作为茶园害虫防治、保护天敌,用于茶树综合治理的一个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性信息素防治苹果蠹蛾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3.
4.
张雯晴 《耕作与栽培》2011,(3):36-36,17
为减少水稻田间二化螟为害率,减少农药施用量,在遵义县进行了浙江纽康生物技术公司提供的二化螟性信息素A型和B型诱芯(水盆诱捕器)诱蛾试验,结果表明A型、B型诱蛾差异显著,以B型诱芯诱蛾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李冬梅  李捷 《华北农学报》1997,12(1):112-116
采用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技术对梨星毛虫成虫性信息素分泌腺体部位的外部形态及内部构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虫雌蛾性信息素分泌腺体是由两部分组成的。(1)翅部周缘上特化的深分叉的长鳞片;(2)腹部第3 ̄6节背、腹板的皮细胞层散生的腺体单位,是由腺细胞和间细胞组成。  相似文献   

6.
瘿蚊性信息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瘿蚊对农业造成的危害及其原因,讲述了瘿蚊性信息素的鉴定方法,分析了已发现的瘿蚊性信息素的化学结构,总结出瘿蚊性信息素是含有1~2个酰基的烷烃取代物,讲述了瘿蚊性信息素的田间生物学测定方法,并展望了我国瘿蚊性信息素的研究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8.
对绵山天幕毛虫雌蛾性信息素分泌腺进行了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绵山天幕毛虫性信息素分泌腺位于腹部末端8~9间节间膜上,是一个可外翻的环状结构,腺体细胞为柱状,表皮分为2层:外表皮和内表皮。质膜上分布着微绒毛,并与内表皮连接。细胞质中含有液泡、线粒体、脂质粒、光面内质网。了解绵山天幕毛虫性信息素分泌腺位置、形态结构,对了解性信息素的合成和释放几率、改进性信息素的提取分离鉴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性信息素对枣树皮暗斑螟测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性信息素能够准确监测皮暗斑螟成虫发生动态,精确测报其发生量。2年的的监测结果说明,全年蛾主要发生期自4月中旬至8月下旬,有世代交替现象。成虫越冬代羽化相对集中,主要在4月底5月初,其余时间羽化量没有明显的高峰。雄蛾对人工合成性信息素的昼夜反应基本发生在深夜,其反应模式为单峰式——夜间型,敏感时期为午夜0:00-3:00。通过诱捕虫量对虫株率和虫口密度做回归分析,得出性信息素测报皮暗斑螟危害及发生状况,其测报公式为:y诱捕虫量=0.0181x有虫株率;y诱捕虫量=1.0242x虫口密度。  相似文献   

10.
叩甲科昆虫性信息素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应用昆虫性信息素进行害虫监测和防治是害虫综合治理重要措施之一。金针虫是一类重要的地下害虫,食性杂,危害隐蔽,成虫期是其唯一暴露的时期,利用叩甲性信息素是金针虫种群监测和防治的重要手段。本文对叩甲科昆虫性信息素的提取、分离鉴定及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以期对我国在叩甲性信息素的研究提供一定指导。  相似文献   

11.
12.
一种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的合成新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梨小食心虫是世界性害虫,又名梨小蛀果蛾、东方果蠹蛾,简称梨小,主要为害梨、苹果、桃、山楂、杏、樱桃等果树。自20世纪60年代发现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Z-8-十  相似文献   

13.
试验采用自行设计制作的K-1型和K-2型(加粘胶)及仿制的4种传统型蛾类性信息素诱捕器,为期8天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K-1和K-2型两种结构相似的诱捕器对印度谷螟表现了突出的诱捕效果,两者的8日累计诱蛾(雄)数均极显著多于另外4种传统式诱捕器。在持续效果方面,前两种在各期累计蛾数有3次以上显著或极显著多于前期,而后4种仅有1次,K-1型(无粘胶)与K-2型(有粘胶)两种结构完全相同的诱捕器的诱蛾效  相似文献   

14.
董双林  杜家纬 《棉花学报》2001,13(4):216-219
采用EAG生测技术研究表明,甜菜夜蛾雄蛾触角上具有4种性信息素组分(Z9,E12-14Ac(A)、Z9-14OH(B)、Z9-14Ac(C)和Z9,E12-14OH(D))的感受细胞.单一组分A,二元组分AB和AD,三元组分ABC、ABD和ACD及四元组分ABCD的EAG反应显著较高,与3头雌蛾性信息素腺体浸提液的反应强度相当.进一步对AB二元混合物中两组分的最佳比例以及最佳比例的剂量反应进行了测定.当AB间的比例为55时可产生最大的EAG反应,其它比例(91、73、37、19)间无明显差异.AB(55)混合物的使用剂量在0,04~4μg范围内,EAG值随剂量增加呈直线上升;使用剂量低于0.04μg或高于40μg,EAG值不再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5.
采用性信息素在太湖西南岸的洪桥镇蔬菜基地对小菜蛾、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三种蔬菜害虫进行了监测,初步摸索了该三种蔬菜害虫在太湖西南岸蔬菜上的发生规律。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性信息素对二化螟的防治效果,设性信息素诱摘示范区(以下简称性诱区)、群众自防区、对照区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性信息素诱杀一代、二代二化螟雄蛾效果明显优于群众自防区的诱杀效果,性诱区二化螟一代防治效果、二代防治效果分别为91.68%和86.54%,群众自防区则分别为88.12%和78.02%;但性信息素诱杀三代二化螟雄蛾总体防控效果与群众自防区相当,性诱区二化螟三代防治效果为86.04%,群众自防区为88.03%。性诱区农药费用支出比群众自防区减少750元/hm~2,水稻产量比群众自防区增加1 230kg/hm~2。  相似文献   

17.
<正>福建省农业科技人员近期采用电生理方法,测定了小菜蛾雌、雄成虫对雌蛾性信息素(sex pheromone,SP)两种主要组分顺-11-十六碳烯醛(Z11-16:Ald)和顺-11-十六碳烯乙酸酯(Z11-16:Ac),以及性信息素与寄主植物5种挥发性物质混合物的触角电位反应。结果表明:当供试浓度为20.0克/升时,雄蛾对Z11-16:  相似文献   

18.
林永忠 《作物杂志》2001,17(2):36-36
甘薯是漳州市主要的粮食作物。甘薯小象虫是甘薯主要害虫之一,在闽东南沿海薯地普遍发生,年发生4~6代,世代重叠,一年中以第二代至第四代,即在7月至9月,干旱少雨,薯块正处于形成膨大期,容易裸露,引诱成虫前来产卵,又为小象虫提供丰富的食料,薯苗和薯块受害严重,田间甘薯死苗缺株率达10%~20%;薯块臭心腐烂,人畜不能食用,且易诱发黑斑病和软腐病。据我市各地田间调查,严重田块臭薯、虫薯的隐虫量高达37%左右,不但降低产量,使甘薯产量损失20%~30%左右,高的超40%,而且影响到品质。针对甘薯小象虫主要藏在薯块内繁殖危害……  相似文献   

19.
木槿曼粉蚧(Maconellicoccus hirsutus)是一种多食性刺吸害虫,其寄主范围很广,包括林木、果树、蔬菜及粮食等农作物;该虫现分布于亚洲热带地区、中东、非洲、澳大利亚中美州和美国南部.我们从美国农业部引进了木槿曼粉蚧性信息素及其诱捕器,对上海、广州、广西和海口的港区进行了诱捕试验,结果没有诱到木槿曼粉蚧.说明这些设置诱捕器的具体地点尚没有被入侵.根据资料,本文还介绍了该虫的生活史.  相似文献   

20.
张贱根 《茶业通报》2011,(3):123-124
黄板诱虫技术是利用昆虫对颜色的选择性诱杀农业害虫的一种物理防治技术,可诱杀蚜虫、白粉虱、小绿叶蝉等。黄板诱杀作为一种经济有效的物理防治途径,已普遍受到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及茶农的关注,并在防治茶树、黄瓜、西瓜、菜地、棉田害虫等方面开展了一定程度的研究,肯定了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