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赵锋  孙猛 《中国果树》2006,(4):69-70
澳大利亚是继土耳其之后的第二大杏干生产与出口国,拥有先进的杏制干技术。2005年11月28日—2006年1月10日,笔者赴澳大利亚南澳研究与发展所的Loxton研究中心进行杏制干技术的培训,旨在解决目前我国杏干加工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Loxton研究中心在Riverland地区,该地区是澳大利亚的杏主栽区,也是杏干的主产区,位于南澳大利亚州首府阿德莱德东部250km处。冬季最冷月(5、6月)的平均最低气温5·5℃(2005年),夏季最高气温45℃左右,昼夜温差大,降雨稀少,降雨主要集中在冬季,这为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杏果实的生产和杏干的晾晒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2.
杏干的加工     
高洁 《山西果树》2005,(3):55-56
①清洗。将鲜杏用清水洗净、沥干。②去核。用不锈钢刀沿缝合线切开果肉,去核,用清水将果肉洗净。③熏硫。将装有杏片的料筐或竹帘送入熏房,在燃烧着的木炭上撒硫磺(1000kg杏片用4kg硫磺),封闭门窗,熏硫2h(小时),然后通风换气,将杏片挪到室外晾放1~2h(小时)。④烘干。将熏硫后的杏片送入烤房,开始的4~6h(小时),室温保持40℃~50℃,然后逐渐升高至70℃~80℃,  相似文献   

3.
赵锋  孙猛  徐铭 《北方果树》2009,(6):26-27
澳夫利亚是继土耳其之后的第二大杏干生产与出口国,拥有先进的杏制千技术。在澳大利亚杏干价格位居各种果干之首(表1)。2005年11月28日-2006年1月10目。笔者赴澳大利亚南澳研究与发展所(South Australia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stitution)的Loxton研究中心参加杏制干的技术培训.并于2006年夏季杏成熟季节按照所学的技术在国家果树种质熊岳李杏刚进行了适宜加工的杏品种筛选。  相似文献   

4.
2016年对珍珠油杏杏干采取微波灭酶的加工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加工工艺以完全成熟尚未软化的珍珠油杏做原料;微波灭酶20秒钟,微波输出功率750w,样品质量750g;烘制方式初始温度50℃烘焙10~12小时,升温至65℃温度烘焙2~2.5小时;成品进行真空充氮包装,所制杏干成品品质为高,果型完整,色泽亮丽,香气浓郁,酸甜生津,质地柔韧,且制干率高。  相似文献   

5.
受澳大利亚南澳研究与发展所邀请,笔者于1999年4月至2000年4月赴澳大利亚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合作研究.现将澳大利亚杏业发展情况介绍如下. 1.生产概况 根据澳大利亚统计局1997/1998年度统计资料,其杏的栽培面积为1 786hm2,年产量2.7万t,年产值4 235万澳元.在栽培的杏树中,约65%是6年生以上的大树,而35%是5年生以下的小树.  相似文献   

6.
高职院校专业教学的标准化、合理化是培养食用菌产业发展人才的前提和保障。为研制食用菌生产与加工技术专业的国家教学标准,在教育部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对国内14个省市的行业协会及部分行业主管部门、企业、高职院校,以及139名毕业生进行了调研工作。通过分析调研结果,从课程设置、校企合作、政策导向等方面,为食用菌生产与加工技术专业教学标准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出口芜菁的生产与加工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芜菁是十字花科芸薹属芸薹种芜菁亚种,二年生草本植物,别名蔓菁、圆根、盘菜等。芜菁起源于地中海沿岸及阿富汗、巴基斯坦、外高加索等地,我国的华北、西北、云南、贵州、江苏、浙江等地栽培历史较长。芜菁直根系,下胚轴与主根上部膨大形成肉质根。食用芜菁分圆形和圆锥形二类。圆形型,肉质根扁圆或圆球形,生长期短,肉质根较小;圆锥形型,生长期较长,肉质根较大。北方地区多在秋冬栽培,长江以南可以春秋两季栽培。  相似文献   

8.
旱作蔬菜生产模式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旱作蔬菜就是在水资源比较缺乏、又无水利灌溉条件下种植蔬菜的一种生产模式。晋城市地处山西省东南部,属暖温带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根据1952年以来的气象资料,年平均降雨量为650 mm;属长日照地区,年日照时数平均为2 563 h,年日照百分率平均为58 %;年无霜期平均为185 d。同时,由于大量挖煤等原因,地下水位逐年下降,水环境相当脆弱,蔬菜生产多年来只局限在城、郊区,发展比较缓慢。但通过多年来在生产实践中的探索,我们总结出了许多旱作蔬菜生产经验。一、各地旱作蔬菜生产模式介绍晋城市蔬菜办从1995年开始对旱作蔬菜生产进行调查研究,从2000…  相似文献   

9.
简述了天宝镇有机茶的生产、加工和贮运技术.  相似文献   

10.
核桃加工产业的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简要分析核桃仁的营养与药用价值基础上,对我国当前核桃加工产业生产现状以及发展趋势做了论述,希望我国核桃产业能创建民族品牌,研发新产品,综合利用核桃树的价值,发掘核桃利用更大潜力。  相似文献   

11.
取七八成熟的金太阳杏,清洗后切分、去皮,热煮软化后装罐,注入14%~18%的糖液,然后封盖灭菌,制成罐头.罐中果肉黄色或金黄色,糖液透明.  相似文献   

12.
杏制汁适应性评价指标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凯特×新世纪、巴旦×凯特杂交组合的F1代群体111个株系及凯特、金太阳、山农凯新1号、山农凯新2号等9个杏品种果实为试材,探讨了制汁用杏相关性状的分布特点及其评价标准。结果表明:(1)同一杏品种(株系)单果质量不同,出汁率亦有较大差异;(2)在本试验测定的性状中,单果质量和维生素C含量的分布频率接近正态分布,出汁率的分布频率呈偏态分布,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分布频率呈离散分布;(3)根据各个制汁相关性状的分布特点,初步提出了制汁用杏的评价标准,其中一级标准为单果质量≥50g、出汁率≥64.5%、可溶性固形物≥12%、单宁含量<0.91mg/g、维生素C含量≥0.09mg/g、糖酸比为3.33~3.98且可溶性糖含量为7.09%~7.88%,特级标准为:单果质量≥70g、出汁率≥67%、可溶性固形物≥15%、单宁含量<0.91mg/g、维生素C含量≥0.12mg/g、糖酸比为4.15~4.80且可溶性糖含量为8.12%~11.11%。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采后外源褪黑素处理对杏果实低温贮藏期间品质及生理的影响,以确定最佳的褪黑素处理浓度,并明确其对杏果实成熟的调控机理,试验以‘兰州大接杏’为材料,采用50~1 000μmol/L褪黑素溶液浸泡杏果实15 min,分析低温[(2±2)℃,相对湿度73%±2%]贮藏期间杏果实乙烯释放量、呼吸强度、硬度、色泽等品质及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外源褪黑素溶液处理均显著提高了杏果实的呼吸强度以及乙烯释放量,贮藏第12 d时,50μmol/L外源褪黑素处理杏果的呼吸强度较对照提高32.8%,同时,贮藏第8 d时,该处理的乙烯释放量为对照的2.2倍;其次,50μmol/L褪黑素溶液处理有效促进了杏果实的软化。此外,褪黑素处理杏果实后有利于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有效保持果实抗坏血酸含量。综合来看,50μmol/L外源褪黑素处理可通过提高采后杏果实乙烯释放量和呼吸强度,促进果实成熟,进而加速杏果实最佳食用品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凯特’杏成熟期果面遇雨积水是裂果的主要诱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凯特’杏果实不同发育时期水分运输情况,阐明引发成熟期裂果的主要原因。【方法】跟踪杏发育进程,分别于果实第一次快速生长期、硬核期、第二次快速生长期、成熟期进行采样。品红示踪试验中,将带有杏果和叶片的枝条浸入品红溶液中,每隔30 min观察1次;每次选留3~5颗完好的果实,将果实果柄完整取下并在果实中部切取1 cm3小块,投入预冷的FAA固定液中,4℃冷藏1周后,对切块进行常规石蜡切片处理;采用TUNEL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碧云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对不同发育时期果皮细胞活性进行检测;每次采样后切取新鲜的果实表皮,对其进行曲利苯蓝染色,观察果皮细胞死亡程度。【结果】‘凯特’杏发育前期,品红溶液均能较顺畅地运输至果实,进入成熟期后品红溶液运输十分困难。杏果发育过程中,果柄导管均保持较畅通状态。杏果实发育后期,果皮细胞出现较多由表皮毛退化形成的"缺口",有的"缺口"直接与皮下层细胞相连。随果实发育进行,‘凯特’杏果皮发生明显的细胞凋亡和死亡现象,且果锈及其周边部位细胞死亡较为严重。【结论】‘凯特’杏发育后期,虽然果柄导管未发生明显的异化,且水分运输功能正常,但内果皮(果核)木质化加剧且与果柄"对接",使根系吸水难以大量进入果实。同时,果实表皮毛退化、表皮细胞出现"缺口",且果皮细胞凋亡、局部死亡,为果实表面水分大量进入果实打开了通道。  相似文献   

15.
《Scientia Horticulturae》2002,92(2):125-135
The influence of pre-blossom temperatures on flower development and fruit set is ascertained in apricot (Prunus armeniaca L.), a species without previous records on the effect of pre-blossom temperature on fruit set, but that is particularly prone to erratic fruit set. A polyethylene cage was used during pre-blossom development of flower buds to increase maximum temperatures by 6–7 °C and mean temperatures by 3 °C in orchard conditions. This increase in temperature accelerated flower bud development, caused a hastening in flowering time and following hand-pollination, reduced fruit set. At anthesis, flowers that had developed in warmer conditions weighed less and showed less development of the pistil than control flowers. Pistil growth of flowers under warm conditions did not differ from that of the control flowers when both the populations were compared on a real time scale in spite of the fact that warmed buds were at an advanced external phenological stage. Thus, hastening of external floral development by warm pre-blossom temperatures was not accompanied by advance in pistil development. This lack of synchrony resulted in premature flowering of flowers with underdeveloped pistils that had a reduced capability to set fruit. The results are discussed in terms of flower quality and its implications in fruit set and subsequent crop load.  相似文献   

16.
杏果实发育过程中糖积累与蔗糖代谢相关酶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新世纪杏作为试材,在不同发育时期测定了果实中蔗糖、葡萄糖和果糖的质量分数以及蔗糖代谢相关酶的活性,对果实中糖积累与酶活性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果实发育过程中,蔗糖质量分数与蔗糖合成酶的合成方向和蔗糖磷酸合成酶呈极显著和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34 9**和0.841 8*,而与中性转化酶活性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842 5*。果实硬核期结束是果实中糖积累和蔗糖代谢相关酶的净活性变化的转折时期。硬核期结束之前果实中蔗糖代谢相关酶的净活性为负值,蔗糖积累缓慢;硬核期结束后进入着色期,蔗糖代谢相关酶的净活性转为正值,蔗糖积累迅速。  相似文献   

17.
菠萝果脯、果酱的加工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菠萝是岭南四大水果之一 ,1 998年广东省种植面积达 2 70 8万公顷 ,产量达31 98万吨。菠萝果风味独特 ,酸甜适中 ,清香爽口。新鲜菠萝含水量高 ,不耐贮运。为了有效利用菠萝的食用价值 ,增加其经济附加值 ,本课题组利用新鲜菠萝 ,分别研制了菠萝果脯、菠萝果酱 ,其产品具有浓厚的菠萝鲜美香气和独特风味。1 材料与工艺流程1 1 材料与设备菠萝 (购于广州市五山菜市场 ) ,白砂糖 (市售 ,蔗糖成份不少于 99 8% ) ,山梨酸钾 (分析纯 ) ,果胶 (市售 ) ,一级食用柠檬酸 (购于广州 )。水净化设备 :手持糖度仪 ,高温灭菌锅 ,真空夹层锅 ,干燥箱…  相似文献   

18.
介绍凯特杏、金太阳杏和红玉杏加工糖水杏罐头的工艺流程、技术要点、产品质量标准及加工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9.
杏果实发育过程中有机酸积累与相关代谢酶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世纪杏为试材,测定了果实发育过程中有机酸质量分数及相关代谢酶—柠檬酸合成酶(CS)、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乌头酸酶(ACO)和苹果酸脱氢酶(MDH)的活性,并对果实中有机酸积累与酶活性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杏果实有机酸主要有苹果酸和柠檬酸,成熟果实中苹果酸占总酸量的95%以上,在果实发育过程中,有机酸质量分数缓慢上升,花后51d达最大值,之后逐渐下降。相关分析表明,苹果酸质量分数与MDH活性呈正相关,与CS活性及ACO活性呈负相关。柠檬酸质量分数与CS活性呈正相关,与MDH活性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8675*。研究认为,CS、MDH和ACO是杏果实有机酸积累的主要酶,PEPC的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   

20.
为了更方便人工监控杏冬暖式塑膜大棚的温度和湿度,选择早晨7∶00~9∶00和午后12∶00~14∶00时两个时段进行旬平均温度、湿度的测定和计算,获得大棚管理期内各旬的适宜温度、湿度指标和温度调控范围。在正常生长结果情况下,1月下旬花期阶段,早晨7∶00~9∶00时段温度达到9.2℃左右为宜,午后12∶00~14∶00时段温度以22.4℃左右为宜、最高不超过25.0℃;金太阳杏果实发育期早晨时段棚内旬平均温度积温值938.8℃作为预测大棚杏成熟的温度指标可行。1月至4月上旬各旬早晨时段棚内空气相对湿度56.5%~76.3%可做为调控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