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5.
红碎茶加工新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碎茶加工的传统工艺是鲜叶→萎凋→揉切→发酵→烘干。这种工艺的萎凋作业负荷量大,特别是在多雨季节或采茶高峰期往往由于萎凋来不及,以致造成茶叶品质下降,甚至大量烂叶,带来严重经济损失。为了解决红碎茶加工上这一难题而开展了本项研究,提出了以杀青叶与萎凋叶混台揉切,然后发酵烘干的红碎茶加工新工艺,通过3年多的试验,获得了成功,产品质量优于传统工艺。 相似文献
6.
浅谈云南大叶种CTC红碎茶加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CTC红碎茶品质特征CTC红碎茶流程与Orthodox(传统)制法相似,只是揉捻过程中使用的机具和工艺不同。CTC红碎茶是经过CTC工艺即压碎、撕碎、揉卷(Curl)(每分钟70—700次压碎及撕碎叶片),快速破坏茶叶细胞结构,并将碎叶片快速揉捻卷绕压迫成为颗粒状后,再进行发酵及烘焙干燥制成的红茶。 相似文献
7.
8.
9.
利用酶技术提高红碎茶品质研究初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是红碎茶主产国之,但中小叶种红碎茶占多数(约75%),这些中小叶种红碎茶的自然品质较差,在国际红碎茶市场上缺乏竞争力。为了提高我国红碎茶(特别是中小叶种红碎茶)中茶黄素、水浸出物等成分的含量,改善茶叶品质,笔者试图探索一条运用酶技术促使茶叶中无效及不利成分发生有益转化 相似文献
10.
11.
湘中是我省红茶主产区,近几年由于市场的变化,绿茶在这个地区的发展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但各生产单位对绿茶的生产尚缺乏经验,鉴于上述原因,笔者对同级鲜叶制成工夫红茶、红碎茶、绿茶的品质及其经济效益进行了试验,对发展湘中茶叶生产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1 试验方法与材料试验于1991年春、夏期间及1992年4月 相似文献
12.
广西红碎茶与肯尼亚红碎茶品质成分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HPLC分析比较了广西红碎茶与肯尼亚红碎茶的化学成分,研究了红碎茶化学成分与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茶黄素类含量与红碎茶品质呈正相关。分子量较小的茶黄素类成分与品质关系更密切,表现为TF〉TF3G〉TF3,3'DG。EGC和EC含量与TF和TF3G呈显著正相关。建议在优质红碎茶品种选育中,应选择EGC和EC含量较高的单株。 相似文献
13.
用I型Tecator纤维素分析仪测定了不同级别的婺炒青、屯炒青绿茶及我国4套标准样的红碎茶的粗纤维含量,结果证明绿茶的级数与粗纤维含量表现出高度负相关性(r1=+0,9806,y=8,0615+1.081x,r_2=+0,9803,y=7.5971+1.0425x)。我国4套标准样的所有花色,其粗纤维含量均低于IS0规定的16.5%的上限。碎茶花色中,碎1的粗纤组含量最低,而碎6的含量最高,表现出增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4.
15.
16.
前言茶叶从生产加工到销售流通,直至消费,大都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有些甚至要跨年度。在这段时间内,就有一个贮藏过程。在贮藏过程中,将要发生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变化过量就会导致品质劣变,出现陈味、异味和霉变,使茶叶的饮用 相似文献
17.
当前国际茶叶市场上红碎茶贸易量占了80%以上,但随着发达国家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对红碎茶品质的要求也已转向浓、强、鲜和冲泡快速、方便,于是袋泡CTC红碎茶应运而生,并已逐步在国际市场上占居优势,美、英、法、澳、加拿大等国的茶叶消费中袋泡CTC红碎茶占60%以上,传统工艺生产的红碎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已失去竞争力。近几年来,强烈、快速的CTC红碎茶揉切机具在主要产茶国家迅速推广应用,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红碎茶生产机具。 相似文献
18.
云南红碎茶制造工艺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茶叶贸易中90%以上为红茶,其中又以红碎茶为主。我国为了出口创汇,于1957年开始试制红碎茶,1964年试行出口、红碎茶曾一度成为我国茶叶生产的增长点。但我国传统制法的红碎茶茶黄素含量在0.7%以下,很少达到1%,只相当于国际上的中、下档茶水平,竞争力不强。因此,自我国外贸体制改革以来,我国红茶出口逐年减少,到2000年,我国出口红茶29450t,出口均价1.22美元/kg,仅占世界红茶出口总量的2.6%,价格只有印度、斯里兰卡、肯尼亚的50%左右。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