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畜禽业》2021,(2)
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在积极探索创新将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二者有机结合的道路,其中"1+X证书制度"就是最具代表性的创新举措之一,"1+X证书制度"为培养兼具学历和技能的复合型高职人才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道路,也是推动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重大部署。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参与到"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中,然而在试点工作中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课证融通实施面临困境,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计划与技能证书教育衔接不够紧密,技能等级证书与学历证书二者之间没有做到有机融合,高职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也没有针对性地进行适应性改进,导致课证融通相关的实现渠道比较匮乏。因此,为推进高职畜牧兽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调整实现与"1+X证书制度"全面系统融合,进而提高高职畜牧兽医专业人才教育质量和就业率,非常有必要对"1+X证书制度"下高职畜牧兽医专业课证融通的课程体系展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畜牧兽医专业以服务黑龙江省畜牧业大省建设为宗旨,以培养"懂技术、会管理,懂科学、会信息,懂发展、会创新"的"会养能繁、会繁能防、会防能治、会治能管"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科学构建畜牧兽医专业中高职阶段核心课程体系,探索中高职课程的知识和技能的衔接点,为畜牧兽医专业中高职衔接贯通培养提供理论指导和经验借鉴,为黑龙江省搭建高效畅通的畜牧兽医类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立交桥"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我国高职教育在探索创新中不断前进。其中,“1+X”证书制度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创新举措之一。该制度为培养兼具学历和技能的复合型高职人才提供了行之有效的途径,并成为推动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重大部署。随着“1+X”证书制度的试点工作不断开展,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加入了该项工作。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包括课证融通实施面临困境、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计划与技能证书教育衔接不够紧密、技能等级证书与学历证书二者之间没有做到有机融合、高职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没有针对性地进行适应性改进,导致课证融通的实现渠道比较匮乏。对高职畜牧兽医专业书证融通进行讨论,以期为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畜禽业》2022,(1):88-90
我国畜牧兽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整体教育模式仍然是以课堂教学、专业讲座为主,创业实践教育环节占比较小。玉溪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专业教学团队将学校专业教育与(行业)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课堂理论教学与养殖场实践教学、专业实践与创业实践、素质养成与专业学习相融合,积极探索畜牧兽医"专业+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经过5年的实践探索,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就业与创业。  相似文献   

5.
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是校企双方紧紧围绕人才强省战略思想,全面提升畜牧兽医专业学生职业角色,为校企共建、合作育人、探索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开辟了一条有效途径,培养出既有良好职业操守又有较扎实专业知识技能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6.
《畜禽业》2020,(8)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兽医这份职业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近年来,兽医行业在社会中虽然发展很快,但是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兽医行业的门槛越来越高,对能力和专业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由于高等院校对专业人才的大量扩招,基础设备不够完善,师资力量不够强硬,导致我国兽医专业的学生们大部分实践能力不够,迫切需要大量有能力有技术的专业人才。这对于畜牧兽医专业中职学生是一个很好的机遇,就要求更加重视对中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对畜牧兽医专业中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进行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畜禽业》2021,(4)
畜牧兽医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决定着今后的就业能力,高职院校"双高计划"建设、"双创"人才培养对学生实践能力提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提高畜牧兽医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需要多方引导,给学生提供更多增强实践能力的机会与途径;还应加强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及虚拟仿真实训,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技能培养场所;另外,加强"双师型"教师创新团队建设,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我国畜牧行业发展迅速,故而培养、培育专业的畜牧兽医人才则是各大职业院校需共同承担的社会职责。在相应的畜牧兽医专业教学改革工作中,应当基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训练,以就业为教学导向实现教育目标。具体分析以就业为导向的畜牧兽医专业教学改革措施,旨在为广大教学同仁提供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9.
《畜禽业》2020,(4)
现代学徒制在畜牧兽医专业的探索与实践,为现代畜牧兽医专业的发展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路径。校企共育、共赢是现代学徒制得以持续推进和发展的内生动力,学校为畜牧兽医行业企业提供人力人才资源与技术服务,畜牧行业企业为学生提供技能提升和就业平台,为专业教师提供实践机会,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能力都有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畜禽业》2021,(6)
现代学徒制是校企联合培养行业企业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一种职业教育制度,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如何运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面向畜牧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成为需要解决的课题,为此开展了高职畜牧兽医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11.
《畜禽业》2020,(2)
校企合作是深化专业建设,促进专业改革创新的重要抓手,是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以重庆三峡职业学院为例,提出高职畜牧兽医专业校企合作"4+1+1"培养特色模式,以此推进畜牧兽医专业建设,在此模式下,专业改革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2.
《畜禽业》2021,(5)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现代职业教育革新的重要内容,通过学校、企业双主体育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目的是提高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更好地为地方产业服务。该人才培养模式不仅促进了职业院校与地方企业的深度融合,而且实现了三方共赢。  相似文献   

13.
《畜禽业》2018,(12)
畜牧行业发展迅猛,致使人们开始加大对畜牧兽医专业的重视度。在此环境下,畜牧兽医专业教师必须不断对自身的管理工作进行完善,从学生角度出发,充分了解其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变化,才能保证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基于此,对畜牧兽医专业教学管理工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畜禽业》2020,(8)
从开放教育背景下畜牧兽医专业教学现状出发,进行其改革的初步探索。开放教育背景下,畜牧兽医专业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工学矛盾严重,理论教学手段单一、交互性差,实践教学落后,导致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不足。面对现状,论述了开放教育背景下,该专业教学改革的方向和措施——丰富线上理论教学模式,整合优质资源;加强实践教学,探索"理实一体化"教学以及融入职业资格证书培训的教学内容设计。并列举了畜牧兽医专业部分课程的教学改革成果。  相似文献   

15.
中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是关系千家万户的饮食健康和安全的学科,中职院校要明确自己的服务社会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断探索校企合作模式,完善产学研结合的培养路径,提高学生的专业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6.
《畜禽业》2019,(11)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稳步推进以及现代教育理念的深入推广,驻场教学实习在高职教育体系中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高。对于高职畜牧兽医专业来说,由于其需要不断依托于技能实践来提升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因此一直以来驻场教学实习都是该专业检验学生实践能力的最有效途径。对此,依托于实际驻场教学实习现状,阐述了驻场教学实习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途径,旨在给予广大高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学管理者提供一定的帮助和指导。  相似文献   

17.
产教融合模式下,畜牧兽医专业的课程体系也发生一定改变,要正确认识到改革工作中的重点,有效落实和执行。就产教融合的高职畜牧兽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畜牧业是我国重要的农副产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也产生了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我国的畜牧业发展出现了很多的新情况,所以对畜牧兽医也有了新的要求,尤其是畜牧兽医的质量,更是对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所以我国近年来对畜牧兽医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多的便利。中职学生作为畜牧兽医的主要来源,想要培养出真正高质量的畜牧兽医,最重要的是要实践,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样才能提高其素质。因此本文就针对中职院校的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性教学进行分析,提高人才的质量,促进畜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就业是当前关注的热点问题,以高职院校的畜牧兽医专业为例,对高职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问题进行调研,分析高职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特点和就业能力的优势和不足,并提出加强对高职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引导,实现高职学生充分且高质量就业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畜禽业》2020,(1):45-47
近年来,随着大学毕业生逐年增多,竞争越来越激烈,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使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由于畜牧兽医类专业独有的特殊性,只有农业类大学开设,致使畜牧兽医类专业毕业生人数比重较小,然而随着当代畜牧行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畜牧行业对人才也有更高的要求,因此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是提高就业率至关重要的一步。经调查分析,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不仅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同时需要学校方面实施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