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武陵源天子山景区为例,分析其在近年来旅游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保护与开发协调,科学管理,注重环境容量的重要性等对策,促进景区经济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
王葆华  杨一龙 《中国园艺文摘》2013,(4):127-128,F0004
以药王山风景区为例,分析景观绿化设计在风景区中的应用,探讨多种植物如何有机配置,从而提升风景区的景观效应,提出应将风景区地域文化与绿化设计相结合,以体现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型园林绿地。  相似文献   

3.
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位于城市近郊的中小型风景旅游区应运而生。文章以重庆市小溪风景区规划设计为例,将风景区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原则融于实践,重点介绍该景区的总体布局结构、功能分区及风景资源分析。  相似文献   

4.
从生态敏感性评价及景观格局分析应用于城市型风景名胜区的必要性出发,以城市典型风景名胜区——徐州市吕梁山风景区为例,借助Arc GIS10.5平台进行多因子空间叠加分析,利用Fragstats4.2进行景观格局指数分析,对徐州市吕梁山风景区内部风景资源、生态环境以及景观格局进行综合评判。结果表明,徐州市吕梁山风景区生态敏感性在空间分布上呈显著差异,徐州市吕梁山风景区总体生态敏感性较高,以高度敏感性和中度敏感性为主,极高、高敏感区域内景观格局破碎化相对严重,与生态敏感性分布呈正相关。由此提出吕梁山风景名胜区在各级生态敏感区域下相对应的生态保护与利用策略,以期为管理部门今后制定合理的调控对策及实现城市型风景名胜区的可持续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6.
天坑类景区在国内甚至世界范围内为数不多,其规划建设具有独特性,本文通过分析小寨天坑景区的项目修建性规划中的问题和对策,引发此类景区规划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生态承载力是决定区域生态环境政策的基础信息之一,亦是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和完善空间治理的重要依据。以西北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矛盾较突出的省会城市兰州为例,选取地表覆盖类型、坡向、坡度、植被覆盖等7个敏感性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使用GIS对兰州市域内的生态敏感性进行评价和可视化;同时,对区域内2020年的食物生产价值、水资源供给价值、气候调节价值等4大项11小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因子进行可视化分析;综合上述生态敏感性和服务功能价值2个影响因素,确定兰州市域生态承载力情况及其空间分布。研究表明:(1)兰州市域整体生态承载力中等偏低,生态承载力中等以上的区域仅占总面积的44.98%;(2)生态承载力高的区域面积占比较小,大致位于山地平原地区,承载力较低的区域面积占比较大,大致分布在河流水网周围;(3)各等级承载力区域空间分布较为均匀,且与同等级敏感性区域空间分布一致性较高,可推断兰州市生态承载力受自然环境因素影响较大。最后,在生态承载力评价结果的基础上,从斑块尺度和区县单元2个层面因地制宜提出兰州市国土空间开发策略,以期为类似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矛盾突出地区的空间规划策略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乔卫学  林旭  徐文辉 《现代园艺》2024,(5):103-106+168
生态敏感性的高低可以作为衡量城郊地区生态脆弱性的重要指标,其评价结果对于城郊的生态保护及发展规划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以义乌市稠江街道为研究对象,运用GIS和AHP层次分析法,选取地形地貌、自然环境及社会条件3个方面共计8个影响因子进行生态敏感性分析,对研究区的生态敏感性现状作出判断。结果表明,稠江街道生态敏感性呈现出西南高东北低的空间分布格局;水体、耕地的生态敏感性较高,建设用地、道路用地的生态敏感性较低;稠江街道地区整体生态敏感性以低敏感、不敏感为主,其中不敏感区域面积最大,为13.6km2,占比36%,低敏感区域面积8.1km2,占比22%,高敏感区域面积7.9km2,占比21%。  相似文献   

9.
为找出游客对景区观光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对嵖岈山风景区的游客进行抽样调查,筛选调查数据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发现核心景观品位、基础配套设施完备、景区管理效果等是影响观光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并对如何提高游客在旅游景区的观光满意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中华民族具有上下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文化,现今广泛流传的文化大多为汉文化。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国家政策的不断更新,我国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扬意识不断增强,更是提倡文化自信,与历史文化相关的景区景观提升与改造活动也逐渐增多,绚烂的传统文化也吸引着更多的游客前来探寻与体验。以瀛湖风景区为例,结合汉文化汉水文化进行研究,从发扬中华传统历史文化、坚持文化自信的角度出发,总结归纳出相关保护与改造的设计方法,提出合理的景观提升与改造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1.
以红色旅游景区腊子口风景区为研究对象,在查阅大量相关理论和案例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了实地调研,结合藏文化元素对景区进行了详细的综合分析,提出了基于生态恢复的红色旅游景区的景观规划理念、思路和方法,完成了腊子口风景区朱立沟综合服务区的景观规划设计,弘扬了红色文化。  相似文献   

12.
杭海 《现代园艺》2022,(8):164-166
以采石风景名胜区为例,探析了生态修复与景观提升在风景区项目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价值、设计原则和实施策略,以期为我国风景名胜区生态修复与景观提升项目工程建设,旅游业稳定、长期、健康发展以及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运用GIS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功能对威海市圣水观风景区的高程、坡度、坡向、流量等自然因子进行分析,并且将这些因子进行叠加,进行用地适宜性的定性分析,从而为规划设计提供强有力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现代园艺》2020,(5):138-142
自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规划发展指明了方向,而乡村旅游正逐渐发展成为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力,成为乡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村落景区是发展乡村旅游的新探索。本研究基于乡村振兴的基本要求,从生态宜居、乡风文明、产业兴旺、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5个方面梳理乡村振兴和村落景区之间的关系,总结出在功能布局、乡村产业规划、景观环境提升、道路交通规划、乡风重塑5个方面促进其融合的规划策略,并结合杭州市天目山村落景区规划案例,阐述这5个策略在实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以漳州乌山天池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为例,以实现"体验式旅游"为出发点,对自然景观资源保护性利用的基础上,在规划定位、结构布局、旅游产品设计和主题活动策划等方面展开,总结打造体验式旅游的规划要点,探索基于体验式旅游的规划方法。  相似文献   

16.
生态适宜性评价和可视域分析是风景区生态规划的重要手段和依据。以沈阳棋盘山国际风景旅游开发区为研究区域,以景区核心景观沈阳国家森林公园的保护与利用为目标,选取高程、坡度、坡向、植被覆盖类型、距道路或游线距离、距景点及服务设施距离、距居民点距离共7个评价因子,采用因子加权叠加法和可视域分析方法对景区进行生态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最适宜区、较适宜区和不适宜区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7.2%、45.4%和47.4%,通过优化森林公园游线规划将可视域从61.9%提升至65.4%。并对景区生态旅游规划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红色旅游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旅游形式,在新时代承担着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的重要使命。本研究以狼牙山风景区为案例地,采用网络文本分析法,对爬取的马蜂窝等旅游网站上的点评文本进行游客体验价值维度聚类,并基于文献梳理分析归纳出游客体验价值的五大维度:感官体验价值、教育体验价值、服务体验价值、成本体验价值、情感体验价值。在此基础上,运用IPA分析法,探究游客对于狼牙山风景区体验质量的评价。结果表明,游客对于狼牙山风景区体验价值各要素的感知重要程度存在较大差异,但狼牙山风景区的自然景观风貌及生态环境、服务态度整体水平较好,游客对景区的旅游体验质量评价较高。根据研究结果,今后应从扩大宣传力度、控制客流量、加强管理治安、丰富体验活动等多个方面优化提升狼牙山红色旅游景区发展对策,促进狼牙山风景区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景区地被植物应用——以杭州西湖景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日传 《现代园艺》2011,(9):105-106
地被植物一直以来也是园林绿化培育的重点植被,其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较为广泛。本文通过对西湖景区地被植物的应用状况进行调研统计,以西湖景区太子湾公园、花港观鱼、曲院风荷的地被植物种类和应用进行分析,对其他景区地被植物的应用提供参考性意见,为城市创造更好的园林景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水利风景区是水生态文明的重要实践领域,从水生态文明内涵讨论了水利风景区水生态文明建设,以泉州市金鸡拦河闸水利风景区为例,讨论了水利风景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原则及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下水利风景区建设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桂林市资源县十里平坦旅游景区规划为例,结合中山草甸的特征,探讨中山草甸景区的规划原则和规划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