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抽穗扬花期高温热害是影响中稻高产的主要原因之一,针对这一问题,利用宜春市10个区县近30 a(1990~2019年)6月1日至8月31日的气温观测数据和近16 a(2004~2019年)的中稻结实率数据,研究宜春市高温热害发生规律及其对中稻结实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中稻结实率与6~8月日平均气温、最高气温、高温日数及连续最长高温日数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2)宜春市1990~2002年高温年少发生,2003~2019年高温年多发生;(3)近30 a宜春市6~8月高温日数总体随着年份的增加而增加;高温日数主要集中在7月和8月,其中7月下旬最多;(4)宜春市夏季高温热害分布具有西轻东重、北轻南重的特点,其中以樟树、丰城等东南部地区最易受高温热害的影响,而铜鼓、靖安等西北部地区发生高温热害的风险最小,这与中稻结实率分布情况刚好相反。  相似文献   

2.
利用2013年极端自然高温的有利条件,调查198份在极端自然高温期间抽穗扬花的水稻材料结实率,分析了抽穗扬花期极端自然高温胁迫对不同类型水稻结实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持续高温对供试材料的结实率存在一定的影响,且品种(系)间存在明显差异。对杂交籼稻组合的亲本进行分析发现,不同不育系或恢复系所配F1组合的结实率存在明显差异,不育系和恢复系对杂交F1组合的耐高温性存在一定的影响。相关分析表明,高温期间抽穗的常规籼稻恢复系和常规粳稻结实率与日最高温度均呈负相关,相关不显著,杂交籼稻F1组合结实率与恢复系结实率呈显著正相关。初步筛选出"宁恢广抗占"、"蜀恢527"、"成恢3203"和"籼引-8"4份籼稻恢复系和"武引粳恢"(B2)、"南粳44//W3660/南粳44"(B11)、"南粳44//W3660/南粳44"(B12)和"武运2330/JD6011"(B22)4份常规粳稻新品系,其结实率均接近90%,基本达到正常水平,表现出较好的耐高温性。  相似文献   

3.
2003年安徽省中稻花期高温热害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根据对2003年安徽省江淮地区单季中稻结实率的调查,结合气象资料和栽培技术资料进行分析,初步认为,2003年安徽省单季中稻大面积严重减产的主要原因是花期持续高温导致结实率严重下降,同一品种抽穗期不同,受害程度不同;同田块不同稻穗或同一穗的不同部位颖花,受害程度也有差异,表明花期与高温重叠时间越长,受害越重.不同品种间凡是高温期抽穗开花的,结实率均下降,但程度有差异,可能与不同品种的耐热性有关.还对今后的防御措施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利用2013年极端自然高温的有利条件,调查198份在极端自然高温期间抽穗扬花的水稻材料结实率,分析了抽穗扬花期极端自然高温胁迫对不同类型水稻结实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持续高温对供试材料的结实率存在一定的影响,且品种(系)间存在明显差异。对杂交籼稻组合的亲本进行分析发现,不同不育系或恢复系所配F1组合的结实率存在明显差异,不育系和恢复系对杂交F1组合的耐高温性存在一定的影响。相关分析表明,高温期间抽穗的常规籼稻恢复系和常规粳稻结实率与日最高温度均呈负相关,相关不显著,杂交籼稻F1组合结实率与恢复系结实率呈显著正相关。初步筛选出"宁恢广抗占"、"蜀恢527"、"成恢3203"和"籼引-8"4份籼稻恢复系和"武引粳恢"(B2)、"南粳44//W3660/南粳44"(B11)、"南粳44//W3660/南粳44"(B12)和"武运2330/JD6011"(B22)4份常规粳稻新品系,其结实率均接近90%,基本达到正常水平,表现出较好的耐高温性。  相似文献   

5.
高温对水稻结实率的影响及其防御对策   总被引:57,自引:1,他引:57  
根据2003年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溧阳市等地出现的高温对水稻危害的调查结果,结合笔者的试验研究,分析了高温对水稻结实率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防御对策。  相似文献   

6.
针对2016年7月下旬至8月初周口市出现的持续高温热害,为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和掌握此次高温天气对周口市夏玉米生长的影响,通过对不同区域夏玉米生长发育状况的调查,探讨了高温条件下玉米热害产生的原因和对其授粉及结实率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中稻高温热害与避灾技术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中稻高温热害及其补救措施的调研和总结 ,提出了科技抗灾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通过实地调查,分析了全年持续高温对杂交稻结实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以安徽省江淮地区14个气象观测站1961—2013年逐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气象数据为基础,采用线性趋势法,分析了江淮地区高温热害发生次数和日数、时间分布、极端最高气温等变化特征,并分析高温热害发生日数对水稻结实率、千粒重的影响。结果表明,近53年安徽省江淮地区水稻高温热害发生次数、日数均无明显变化趋势;水稻高温热害开始时间主要在7月中下旬,结束时间主要在8月上中旬;极端最高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增幅为0.15℃/10 a;高温热害日数与水稻结实率、千粒重呈显著负相关关系,高温热害对水稻结实率的影响大于对千粒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环剥应在幼旺树或长势旺结果少的大树上应用,禁止弱树、弱枝环剥。  相似文献   

11.
浅谈中稻高温热害的防御及补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光敏  陈再高 《安徽农学通报》2006,12(7):194-194,84
本文分析了高温热害对中稻造成的损失情况及发生原因,提出了高温热害避灾防御方法和灾害发生以后的补助措施,这对沿江地区中稻生产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热害对早稻结实率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相似文献   

13.
2013年高温热害对当涂县杂交水稻结实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品种间对高温热害的承受能力不同,1892S、宣69S﹑广占63S﹑新安S﹑新华S等不育系配组的杂交品种对高温的承受能力较强,结实率下降幅度不大,可推广使用;Y58S配组的杂交品种对高温热害承受能力次之,C815S配组的杂交品种对高温热害承受能力较差,结实率下降幅度较大。  相似文献   

14.
2003年7月底8月初遭遇持续高温天气,大面积中稻因热害而减产,但各品种减产的幅度不同,同一品种在不同的栽培条件下受灾的程度也不一样。通过调查认为,中稻避免高温热害的主要措施是选择耐高温品种和确定适宜播种期。  相似文献   

15.
2016年湖北省中稻高温热害影响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6年7月22至8月2日、8月10-25日湖北省先后出现两段持续晴热高温天气,对湖北省中稻抽穗扬花和灌浆造成了一定影响.据调查,湖北省大部中稻都遭遇了抽穗扬花期高温热害,结实率下降明显.部分中稻灌浆期再度遭遇高温热害,千粒重也有所下降,2016年夏季高温热害对湖北省中稻产量有较明显的影响.除了高温热害,前期的梅雨期暴雨洪涝也对中稻产量产生了一定影响,造成分蘖期受淹.有效穗减少,也是产量下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根据调查,总结出中稻高温热害成因,提出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高温对肥东县中稻结实率的影响,提出了选用耐高温品种、盛花期避开高温期和灌深水等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8.
2013年夏季和县遭受了几十年未遇的持续高温天气,在田农作物不同程度地遭受干旱和高温热害。该文从不同播期、栽培方式、品种等方面详细地调查了2013年高温热害对一季中稻产量、结实率的影响,并提出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9.
水稻在孕穗至抽穗扬花期前后的最适宜的温度为25~30%,当日温高于30℃时对开花结实有明显伤害。孕穗期如遇35℃以上连续高温,则水稻花器发育不全,花粉不良,活力下降。抽穗扬花期如遇连续高温就会产生热害.迅速失水,影响开花散粉和花粉管伸长.导致不能正常授粉,或花粉没来得及开放就枯死而形成空壳粒.即“花而不实”。在恒温38℃下抽穗的水稻全部不结实,高温还能直接杀死花粉。  相似文献   

20.
陕西猕猴桃主产区夏季高温热害时空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陕西猕猴桃种植区1960-2010年6~8月日最高气温≥35℃日数的统计,(1)用滑动t检验对代表站周至6月、7月、8月的日最高气温≥35℃日数进行年代际和突变性分析,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1世纪00年代中期夏季高温日数出现大幅度增加,滑动t检验值进入上升通道。(2)应用线性倾向率来分析日最高气温≥35℃日数的变化趋势,并利用GIS技术对果区日最高气温≥35℃日数变化趋势进行空间分析,结果表明6月秦岭北麓中部和西部果区高温天数有每10 a增加0.5~0.9 d的趋势,而陕南汉中地区、大巴山区、商洛东部地区及秦岭北麓东部果区高温危害有每10 a减少0.07~0.4 d的发展趋势。7月陕南西部高温危害有增加的趋势,而陕南东部和南部呈减少趋势,8月研究区内大部分地区高温日数有明显减少趋势。(3)采用克里格方法对各县的日最高气温≥35℃日数进行空间插值,模拟空间分布,从6月、7月≥35℃高温日数空间分布来看,高温主要危害秦岭北麓东部果区的渭南、华县、潼关以及兰田、长安、户县三地的北部,高温出现日数在11~18 d之间,8月高温主要危害安康中部、旬阳中部、紫阳北部、镇巴南部,高温出现日数4.7~6.4 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