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接种中国根霉12和产乳酸芽孢杆菌DU-106混合发酵制备臭鳜鱼,考察加盐量、根霉菌液接种量、乳酸菌粉添加量、发酵时间对臭鳜鱼感官评分的影响,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响应面优化,得出最优加工工艺条件为:加盐量1.4%,辅料添加量0.5%,根霉菌液接种量2%,乳酸菌粉添加量1.4%,15℃发酵8 d。此条件下得到的臭鳜鱼感官评分9.4,属于优良级别。相比臭味刺鼻的自然发酵臭鳜鱼,接种发酵的臭鳜鱼风味和滋味上增加了酸味,更有利于蒜瓣状肉质的形成,酸臭味丰富浓郁而柔和、富有层次感。中国根霉12和产乳酸芽孢杆菌DU-106可应用于臭鳜鱼发酵。  相似文献   

2.
丹贝是以豆类为原料,经少孢根霉短时间发酵而成的一种高蛋白食品。综述丹贝的生产原料、发酵微生物,以及发酵工艺和保健作用,展望其在我国的发展前景,为丹贝大规模生产研究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3.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以乳酸质量浓度及菌丝形态为考察指标,对米根霉首批发酵培养基及补料培养基进行优化,得到适于米根霉半连续发酵的培养基,建立了米根霉半连续发酵工艺,并进行米根霉半连续发酵产乳酸的稳定性试验.得到首批培养基参数为葡萄糖120 g/L,(NH_4)2SO_4 2 g/L,NaH_2PO_4 0.16 g/L,KH_2PO_4 0.14g/L,MgSO_4·7H_2O 0.2 g/L,ZnSO_4·7H_2O 0.22 g/L,CaCO_3 60g/L;补料培养基参数为葡萄糖100g/L,(NH_4)_2SO_4 2 g/L,KH_2PO_4 0.1 g/L,ZnSO_4·7H_2O 0.33 g/L,MgSO_4·7H_2O 0.15 g/L,CaCO_3 50 g/L,摇瓶重复稳定发酵30批次,罐发酵重复稳定发酵20批次,葡萄糖转化率最高达到86%.  相似文献   

4.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以乳酸质量浓度及菌丝形态为考察指标,对米根霉首批发酵培养基及补料培养基进行优化,得到适于米根霉半连续发酵的培养基,建立了米根霉半连续发酵工艺,并进行米根霉半连续发酵产乳酸的稳定性试验。得到首批培养基参数为葡萄糖120g/L,(NH4)2SO4 2g/L,NaH2PO4 0.16g/L,KH2PO4 0.14g/L,MgSO4?7H2O 0.2g/L,ZnSO4?7H2O 0.22g/L,CaCO3 60g/L;补料培养基参数为葡萄糖100g/L,(NH4)2SO4 2g/L,KH2PO4 0.1g/L,ZnSO4?7H2O 0.33g/L,MgSO4?7H2O 0.15g/L,CaCO3 50g/L,摇瓶重复稳定发酵30批次,罐发酵重复稳定发酵20批次,葡萄糖转化率最高达到  相似文献   

5.
解淀粉芽孢杆菌是一种植物根际促生细菌。通过响应面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分离筛选得到的解淀粉芽孢杆菌L-H15的最大活菌数进行了优化,确定了发酵工艺最佳参数。在黄瓜育苗期施用高活性固态菌剂,进行实际效果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在优化的发酵条件下,即由1∶2.8的麦麸和豆粕组成固态基质,外加20%的稻谷壳,0.2%乳糖,0.38%大豆蛋白胨,并用0.4 mL/g的液料比混合均匀;装瓶量46%,解淀粉芽孢杆菌L-H15活菌数高达1.68×10~(10)CFU/g;L-H15固态发酵菌剂能明显促进黄瓜幼苗的茎粗、株高、叶面积及生物量的累积(P0.05),根系活力增强,矿质元素含量也有显著性提高。因此,解淀粉芽孢杆菌L-H15能够有效促进植株生长,固态菌剂的研发为减少农药化肥的施用提供了技术支撑,是一种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新型方法。  相似文献   

6.
徐莹 《农业机械》2012,(21):74-75
本文以乳酸菌、乳酸菌和酵母菌不同混合比例来发酵制作馒头,然后对馒头进行感官评定,以此确定制作馒头的最佳发酵方案,为馒头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试验结果表明:在500g小麦粉中,乳酸菌活化液加入量为20mL,水的加入量为240mL,发酵温度为35℃,发酵时间为80min,生产的馒头感官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梨酒专用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DJ02的出酒率,通过单因素试验初步确定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DJ02的发酵条件为:装液量80mL、接种量(体积分数)11%、初始pH值5.5、培养温度20℃、发酵时间8d。探讨了陈皮等20种中药作为刺激因子对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DJ02的出酒率的影响,得出砂仁等6种中药对该菌体出酒率有显著的影响。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进一步优化了发酵条件及中药的添加量,得出最佳值为:培养温度22℃、装液量75.0mL、初始pH值5.71、发酵时间8d和砂仁体积分数1.0%,此时出酒率为16.92%,比优化前提高了  相似文献   

8.
在前期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以总产气量为响应值,研究餐厨垃圾与牛粪质量比、温度、pH值、接种物与原料质量比4个因素对餐厨垃圾和牛粪混合厌氧发酵的影响,建立了产气数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优化及降维分析.通过上述试验研究,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餐厨垃圾与牛粪质量比为2.5,温度37.5℃,pH值7.0,接种物与原料质量比为4;4因素影响主次顺序依次为接种物与原料质量比、温度、餐厨垃圾与牛粪质量比、pH值;通过验证分析,模型预测值与试验值之间误差较小,方差分析不显著,模型拟合较好.  相似文献   

9.
筛选适于万寿菊鲜花发酵的优良乳酸菌菌种和高效复合乳酸菌发酵剂,研究发酵剂接种量、发酵温度和时间对万寿菊发酵效果的影响。确定发酵最佳工艺技术参数为:发酵剂接种量为鲜花质量的0.2%,发酵温度为20-40℃,发酵时间为15-20d。经本工艺发酵后的万寿菊颜色艳丽,无腐烂变质,发酵液澄清,较目前加工企业发酵效果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
青梅果醋醋酸发酵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以青梅为原料,采用液体发酵法对青梅果醋的醋酸发酵工艺进行了试验。将人工神经网络和正交试验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利用神经网络特有的自学能力,通过仿真、评估和优化,获得了醋酸发酵的优化工艺,即发酵时间为70h,起始酒精度为7%,接种量为11%。  相似文献   

11.
荔枝果醋液态发酵工艺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荔枝果醋加工中的液态酒精与醋酸发酵工艺,试验表明添加4 g/L的多肽,可促进酒精发酵过程中菌种生长和风味成分(酯及氨基酸态氮)的生成.采用四因素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优化了酒精发酵工艺条件,当接种量0.15%(安琪酵母和菌株CICC 1312的体积比为2∶1)、还原糖质量浓度为18 g/(100 mL)、发酵温度为30℃、pH值为4.5时,发酵体的酒精度达9.76%.通过L_9(3~4)正交试验优化的醋酸发酵工艺条件为:接种量10%、温度33℃、酒精度6%;此条件下,荔枝果醋总酸质量浓度为5.99 g/(100 mL),总酯质量浓度为0.48 g/L,氨基酸态氮质量浓度达59.8 mg/(100 mL).  相似文献   

12.
牛粪与玉米秸秆混合原料干发酵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设置50%玉米秸秆加50%牛粪的配比与纯牛粪两种原料进行沼气发酵,发酵TS浓度20%。结果表明,混合发酵原料所产沼气量明显高于纯牛粪产沼气量,并且持续时间长。恒温35℃发酵的产气量明显高于常温下发酵的产气量。  相似文献   

13.
余秋强 《农业工程》2017,7(3):105-109
探讨了利用低值鱼制作优质鱼丸的加工工艺。感官结果认为:TG酶、淀粉和蛋清可以有效地改善鱼丸的色泽、鲜度滋味、弹性和组织状态。TG酶添加量0.5%~1%、淀粉添加量5%~15%和蛋清添加量5%~15%是鱼丸制作工艺的适合添加范围。通过正交表L9(34)进行正交试验测定鱼丸物理性能,确定利用低值鱼制作优质鱼丸的最佳加工工艺。使用质构仪器测定了鱼丸的弹性、硬度、胶黏性和咀嚼性等物理性能,计算出鱼丸的凝胶强度,确定了利用低值鱼制作优质鱼丸的最适工艺配方为鱼肉100 g、TG酶1 g、淀粉15 g、蛋清10 g、食用盐1.5 g、白砂糖1.5 g、味精1.5 g、冰葱水20 g、胡椒粉0.15 g。   相似文献   

14.
中心组合设计法优化马铃薯薯渣固态发酵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优化马铃薯薯渣固态发酵工艺,选择发酵温度、湿度和发酵时间为自变量,产品粗蛋白含量为因变量,采用中心组合设计的方法,研究各自变量及其交互作用对产品粗蛋白含量的影响。利用SAS6.0和响应面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模拟得到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并确定最佳发酵条件为:温度29.63℃,湿度73.86%,发酵时间54h。  相似文献   

15.
玉米秸秆与牛粪混合原料的沼气发酵试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刘德江 《中国沼气》2009,27(4):13-15
本试验设置牛粪与玉米秸秆三种配比进行沼气发酵,在保持相同温度、浓度和碳氮比的条件下,对比各处理在发酵过程中的产气量、甲烷含量及硫化氢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牛粪中所加的秸秆越少,其产气总量和甲烷含量就越高,大小顺序为:处理Ⅲ>处理Ⅱ>处理Ⅰ,纯秸秆原料也能产气,但发酵慢、产气量较低.在三种处理中以15%秸秆+85%牛粪的原料配比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6.
厌氧产氢细菌发酵类型和生态学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在厌氧污泥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基础上,为了提高厌氧产氢细菌的产氢能力,采用间歇厌氧培养实验对产氢菌群生态学进行了研究。产氢菌群生态位、生态因子和种间协同作用的研究表明,O2、pH值、COD浓度的变化会引起发酵类型的变化。在厌氧产氢污泥中分离纯菌,通过发酵污泥混菌与纯菌的产氢能力的比较,表明了菌群间协同作用在产氢发酵中的作用。以白糖为供氢体,混菌的最大产氢能力达84.4mlH2/g菌体·h。提出了乙醇型发酵的最优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