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设计了一种油莎豆收获机,主要由机架、输送分离装置、脱粒分离装置、清选装置等部件组成,采用多重清选功能使该机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分离性,可实现油莎豆机械化收获过程中籽粒与杂质土、根茎的高效分离清选。以籽粒损失率和含杂率为评价指标,通过设置各部分不同转速,进行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最终确定油莎豆收获机的最佳参数组合,为各关键部件设计、改进及参数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油莎豆属莎草科莎草属的一年生块茎草本植物,根系发达,收获难度大,直接收获易造成籽粒破碎,作业质量较难保证。本文研究设计一种油莎豆收获机,主要由机架、输送分离装置、脱粒分离装置、清选装置等部件组成,采用多重清选功能使该机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分离性,可实现油莎豆机械化收获过程中籽粒与杂质土、根茎的高效分离清选。本文以籽粒损失率和含杂率为评价指标,通过设置各部分不同转速,进行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最终确定油莎豆收获机的最佳参数组合,为各关键部件设计、改进及参数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油莎豆播种机的研发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现在我国科学技术的提升,农业机械化进程不断加快,要想农业健康发展,农业机械不可或缺,在这个大时代背景下,新型播种机技术问题不断得到关注,本文分析了一种新型特种油料经济作物油莎豆的播种设备在研个大时代背景下,新型播种机技术问题不断得到关注,本文分析了一种新型特种油料经济作物油莎豆的播种设备在研发过程中的问题以及解决方...  相似文献   

4.
5.
6.
针对油莎豆收获过程中含土量大、根—块茎—土壤分离困难等问题造成的工作阻力大及土壤破碎率低等技术难题,通过建立油莎豆根系—块茎—土壤离散元模型,进行EDEM仿真试验,研究分析旋耕刀在不同工作参数组合下对油莎豆团聚体破坏状况。以旋耕刀旋转速度、前进速度、工作深度为试验因素,以旋耕刀挖掘阻力和刀轴扭矩为试验指标,进行正交试验,并通过Design-Expert 8.0. 6进行数据分析,得出旋耕刀最佳工作参数,即刀轴转速为250r/min、前进速度为0.8m/s、工作深度为118mm。根据优化的结果进行虚拟仿真验证试验,得出最优结果:工作阻力为3478.05N、刀轴扭矩为32.638N·m,研究可为实际油莎豆收获机田间试验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不同含水率条件下油莎豆的物理特性及力学特性,减少油莎豆在收获、干燥、清洗等过程中受到挤压摩擦而产生的机械损伤,开展5种含水率(20%,25%,30%,35%,40%)水平下油莎豆的主要物理特性及力学特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含水率在20%~40%范围内,随着含水率的升高,油莎豆平均几何粒径显著增加;滚动摩擦系数呈线性增加;而最大破碎力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在含水率为30%时达到最大值210.169 N。根据试验结果,分别拟合得到油莎豆压缩特性、摩擦特性、休止角与含水率的关系方程,为油莎豆播种、收获、干燥、清洗等装备设计及参数优化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8.
由于油莎豆种皮凹凸不平,导致摩擦力较大、充种效果较差、充种过程中极易堵种等问题。为此,针对油莎豆种子物理特性并结合油莎豆农艺要求研发一种油莎豆窝眼轮式排种器,对窝眼轮式排种器的关键部件进行了参数设计。以型孔角度、窝眼轮转速、型孔数为试验因素,以合格率、漏播率为评价指标,进行了三因素三水平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分析排种器的最佳性能参数,并采用多目标优化方法,确定了影响合格指数、漏播指数、重播指数的因素主次顺序为窝眼轮转速、型孔数和型孔角度。最优参数组合为窝眼轮转速21.86r/min、型孔数9.463、型孔角度101.68°,此时合格指数93.4%、漏播指数2.6%、重播指数4.0%。对优化结果进行台架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在型孔角度为100°、窝眼轮转速为22r/min、型孔数为10时,合格率为92.16%,漏播率为3.71%,重播率为4.14%,各项指标均满足农艺要求,优化后取值可靠。  相似文献   

9.
柠条收获机械是柠条更新复壮、平茬收获的专用机械。分析了国内外灌木的种植条件,论述了柠条灌木机械化收获关键技术的研究情况,简述了国内外柠条灌木机械化收获装备的研究进展和发展历程,并结合国情提出了我国柠条灌木联合收获机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针对油莎豆机械化收获过程中升运振动装置除杂效果不明显,导致油莎豆与土壤杂质等分离不彻底,漏土率较低,伤果率较高的问题,以及在升运输送过程中存在土壤堵塞、回带等问题,结合油莎豆果-土-秧团聚体特性,设计了一种合页筛片式升运装置,通过筛片折弯部分增大筛孔面积,对团聚体提供与链筛运动方向相同的推力,使合页式升运装置提高漏土效率且有效避免了回带现象。对其倾角和固定位置进行了分析和设计,运用EDEM进行仿真试验,以油莎豆链筛线速度、链筛板折弯高度、链筛振动频率为试验因素,以油莎豆团聚体漏土率和伤果率为试验指标,通过三因素三水平正交仿真试验,最终得到输送筛片最佳结构参数组合为:链筛线速度1.151m/s、折弯高度27.779mm、振频9.561Hz,此时升运装置漏土率为96.524%、伤果率为2.439%。田间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当链筛线速度为1.2m/s、折弯高度为28mm、振频为9.5Hz时,合页式升运装置平均漏土率为96.05%,平均伤果率为2.38%,与仿真试验所测结果基本一致,满足油莎豆升运链筛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11.
农业发展问题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根本问题,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对国民经济具有不可替代的贡献作用.农业机械是现代农业的基础装备,对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加农产品供给、保证农业稳步发展起了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文章论述了中国农业机械化的现状,探讨了今后中国现代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农业机械行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我国葡萄全程机械化应用现状及发展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葡萄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已成为影响我国葡萄产业发展进程的关键因素。本文简单介绍了葡萄的分布状况与生产作业流程,概述了葡萄生产各个作业环节的机械化发展现状与配套机具,并对未来的葡萄机械化生产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进行了简要总结,旨在为我国葡萄生产机械化新设备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3.
我国水稻联合收获机械化现状与发展思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介绍了国内水稻机械化发展的现状和各水稻产区收获机械的发展水平,并通过对现有水稻联合收获机械性能及适应性分析,提出了我国水稻联合收获机械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4.
农业机械化技术被评为20世纪最伟大的工程技术成就之一.它在全世界范围内显著改变了食品的生产和分配,促进了资本、技术向农业的转移.使大量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对工作性质、消费者经济状况、妇女的社会作用、家庭规模和性质、选择职业的自由等,都产生了深刻而持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我国棉花生产机械化发展现状及方向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全面介绍我国各流域棉花生产机械化发展现状,整理介绍了走在前列的新疆建设兵团棉花生产机械化发展情况,从技术发展情况、政策资金支持、法律法规环境和公共服务体系方面分析了发展棉花生产机械化面临的有利环境,分析了现阶段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展望了未来棉花生产机械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农业机械化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1农业机械化现状农业机械化是先进农业生产力的代表,是农业现代化的先行因素。在农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农业机械化是不可取消也不能逾越的发展阶段。各国农业现代化的实践经验证明:只有实现农业机械化,才能实现农业现代化,才能建设现代农业。农业机械化在推进和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具有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以我国农机装备经历的发展阶段为背景,总结提出我国农机装备标准化的4个发展阶段,通过解读国家标准化战略与行动部署,剖析标准化现状问题,提出未来我国农机装备标准化发展的目标任务、重点领域和主要工作,从而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8.
我国施肥机械化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粮食产量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作物品种的改进、生产技术的提高及科学施肥等因素。化肥的机械化施用技术的发展.关系到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因地制宜施用肥料已经成为农事活动特别是作物增产措施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然而,由于我国粮食产量的增长对化肥的依赖性不断增加.导致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施肥技术的正确与否已成为能否实现农业乃至全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协调发展的关键因素,并已成为政府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因此。正确分析农业生产中化肥的施用现状和装备现状,研究探讨科学、高效的机械化施肥技术.显得十分迫切。  相似文献   

19.
农业机械化是促进粮食增产的有效举措,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是提升农业综合生产力的重要基础,是解决农村季节性劳力严重不足的唯一路径,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文章结合恩施市的实际情况,对农机化发展做出论述,最后分析出农机化偏低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正>1农机化发展的基本现状目前,巴里坤县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了12.78万kW,拥有各类拖拉机6137台,各类配套农具13266台(架),机具配套比近1:2.4。机械化程度分别是:机耕100%、机整96%、机播94%、机收9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