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酸性低产田的改造 1.使用石灰中和酸性 , 667米 2施 40~ 50公斤 , 以后每年次施用量减少 1/2, 直至改造为中性或微酸性土壤 .  相似文献   

2.
1、整地 耕深以18-24cm为宜.对土壤肥力高,耕层厚,基服施用量大,耕深可达20-26cm;反之则宜浅,以免翻起生土层.一般粘土、壤土可稍深些,沙土可浅些,春玉米可深耕,夏、秋玉米则宜浅耕.整地一般要求细碎,平整,沟渠畅通. 2、施肥:玉米施肥重点是底肥和攻苞肥,看苗巧施苗肥和拔节肥.亩用35%复混肥30公斤或50%的BB肥20~25公斤,另加人畜粪水1500公斤,在重酸性和石灰性土壤每亩加锌肥1.5公斤作底肥.移栽时施好定根肥,移栽后在5叶期亩用500公斤清粪水加3公斤碳铵混施作苗肥;6~7叶时亩施人畜粪水500公斤加尿素10公斤作拔节肥,10-11叶大喇叭口期亩用人畜粪水1500公斤加尿素15~20公斤作攻苞肥.发现脱肥早衰地块可酌情亩用尿素5公斤作粒肥,或亩用磷酸二氢钾150克加尿素500克叶面喷施.  相似文献   

3.
试验以石灰、合丰50为试验材料,采用小区对比设计,设5个石灰用量处理(亩施石灰0公斤、10公斤、20公斤、30公斤、40公斤),明确石灰施用量对pH值变化的影响,研究石灰在大豆生长过程中调节作用,探索石灰在调节pH值中的机理,并寻找合理的石灰用量。本试验得到如下结论:1、在同等情况下,土壤pH为我场大豆生产限制因子,通过施用石灰可以调高土壤pH值,从而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提高大豆产量;2、在中低产田改良中可以考虑下两种办法:一是通过降低生理酸性肥料施用或选用无挥发的生理碱性肥料,而是通过施用石灰,缓慢改变土壤pH值,从而增加作物产量,延长耕地使用年限。1研究目的和意义耕作土壤的环境对大豆生长有着重要影响,大豆生长、根瘤菌生活和孢囊线虫病的发生都与土壤pH有着密切的  相似文献   

4.
石灰为蔬菜生产上的常用钙肥.施用石灰有利于减轻病害,增加产量,改善品质,提高土壤pH值和改善土壤结构.石灰能杀死土壤中病菌和虫卵以及消灭杂草.一般每667平方米用40公斤~80公斤的生石灰或熟石灰较为适宜.旱地红壤等酸性强的土壤施用石灰效果较好,应多施;微酸性和中性土壤少施或不施;质地较沙的土壤,石灰用量应适当减少,一般每667平方米施50公斤~75公斤为宜.  相似文献   

5.
<正>1、选地整地。选择地势较平坦,土层深厚、质地较疏松,通透性好,肥力中等以上,保水、保肥力较好的旱地(田)或缓坡地,才能获得较高的产量。播种前要精细耕地,使土质松软、细碎平整后再播种。2、配方施肥:玉米施肥重点是底肥和攻苞肥,看苗巧施苗肥和拔节肥。亩用35%复混肥30公斤或50%的BB肥20~25公斤,另加人畜粪水1500公斤,在重酸性和石灰性土壤每亩加锌肥1.5公斤作底肥。移栽时施好定根肥,移栽  相似文献   

6.
<正> 低产田是当前“两高一优”农业生产的主要障碍。特别是酸、碱、粘、沙、冷、瘦等,导致土壤耕性差,作物生长不好,单产低,经济效益下降。下面提出一些改良技术可以一试。 酸:①使用石灰中和酸性,每次0.067公顷施40公斤~50公斤,以后每次0.067公顷施用量减少1/2,直至改造为中性或微酸性土壤。②种植绿肥,增加土中有机质。达到改善土壤  相似文献   

7.
不同土壤改良剂对酸性土壤改良效果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6年合浦县土壤肥料工作站进行了不同土壤改良剂产品对酸性土壤的改良及增产效益试验,旨在为酸性土壤改良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处理3(亩施用土壤调理剂1号50 kg)效果最好,比处理1 CK(对照区)亩增产25.1 kg,增长4.86%,土壤pH值增加0.28;其次是处理2(亩施用石灰75 kg),比处理1(对照区))亩增产20.1 kg,增长3.89%,土壤pH值增加0.14。该研究结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正>酸化土壤的改良是采取"就地取材、就近生产、就近施用"的原则,根据酸化程度,大面积施用生石灰或土壤调理剂,改革施肥技术,优化施肥结构,减少酸性肥料施用,结合秸秆还田、施用商品有机肥、种植绿肥等措施,对酸性土壤进行综合改良。一、根据土壤酸化程度科学选择改良产品1.对pH5的强酸性土壤首选氧化钙(CaO)含量80%、汞含量≤2毫克/公斤、砷含量≤10毫克/公斤、镉含量≤3毫克/公斤、铅含量≤50毫克/公斤、铬含量≤50毫克/公斤  相似文献   

9.
<正> 1 干尖发生的原因 1.1 土壤酸化 韭菜宜在中性土壤栽培,当大量施人化学酸性或生理酸性肥料后就会引起酸化为害。受害的主要症状是:韭叶生长缓慢、细弱、外叶枯黄。防治方法是:在施足有机肥的基础上,增施石灰调节土壤酸碱度。  相似文献   

10.
<正> 除了干旱、渍水、病虫、盐碱等造成的麦苗叶色异常外,主要是缺乏某一种必需营养元素所致。 1 缺氮黄苗 麦苗缺氮,植株矮小,分蘖少,分蘖弱,幼苗叶片直立发黄,叶尖干枯,下部老叶发黄枯落。一般播种过早、沙性田、二坡地、基肥不足、种肥未施,均易造成脱肥黄苗。 对于缺氮黄苗田块,应及时追施速效氮肥。0.067公顷施人粪尿800公斤左右,或碳酸氢铵12~15公斤,条  相似文献   

11.
<正>手机尾号为8764的用户问:冬前麦苗发黄是怎么回事?专家解答:一是底墒不足缺水造成的,二是底肥施氮肥不足,秸秆还田后,需要大量的氮元素去腐化,土壤里氮元素缺乏后麦苗就变黄了。解决办法是喷施浓度为0.2%的尿素溶液或其他含氮的叶面肥,5天1次,叶面喷施2次。在浇冻水时667平方米(1亩)追施5千克尿素或35~40千克碳酸氢铵。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治理土壤酸化的新材料,通过正规的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奥力硅、大粒硅、硅锌肥三种硅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并与当地施用石灰的效果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配方施肥的基础上每亩增施1 kg奥力硅或4 kg大粒硅,对水稻增产显著,比亩施用100 kg石灰更增产,亩比石灰分别净增收57元、36元。奥力硅和大粒硅对酸性土壤皆有一定的改良作用,但效果不及石灰。  相似文献   

13.
(一)培养健壮砧木 1、深翻施肥秋末.全园深翻20厘米.株施农家肥15公斤 尿素0.25公斤 钙镁磷肥0.5公斤 硫酸钾0.25公斤。每亩撒石灰25公斤.以中和土壤酸性,促进根系吸收。  相似文献   

14.
低产田是当前“两高一优”农业生产的主要障碍。特别是酸、碱、黏、沙、冷、瘦等导致土壤可耕性差,作物生产不好,单产低,经济效益下降。以下是六种低产田的改良方法。一、酸性土壤改良方法1.使用石灰中和酸性,每亩每次施40 ̄50千克石灰,以后每次施用量减少1/2,直至改造为中性或  相似文献   

15.
一、播种期 1.土壤处理.地下害虫、小麦吸浆虫重发区,每亩可用50%辛硫磷或40%甲基异柳磷乳油O.25~0.3公斤,加水1~2公斤,兑细土25公斤制成毒土.也可亩用3%甲基异柳磷或辛硫磷颗粒剂2.5~3公斤,兑细土15~20公斤,犁地前均匀撒施地面,随犁地翻入土中.  相似文献   

16.
1、土壤消毒于7月底8月上旬利用盛夏的自然高温强光,结合整地667米2撒石灰50公斤,加碎稻草或碎麦草500~800公斤,翻于土中,浇水,土壤湿润后覆盖旧大棚膜封严10~15天;将地整好后于草莓移栽定植前,先搭棚覆膜闭棚提温1周左右,或者用生物制剂杀灭土壤中病原物,防止土传病害发生.  相似文献   

17.
土壤调理剂“神六54”对酸性土壤改良与黄瓜增产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技服务》2019,(11):35-36
为酸性土壤改良与提高作物产量提供参考,进行了土壤调理剂"神六54"对酸性土壤改良与黄瓜增产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常规施肥基础上,施用土壤调理剂"神六54"40公斤/亩、80公斤/亩,土壤pH (酸碱度)值分别比对照(常规施肥)提高0.69和0.89,土壤孔隙度分别比对照提高2.1%和3.6%,土壤容重分别比对照降低0.04克/立方厘米和0.07克/立方厘米;黄瓜产量分别较对照增加207.33公斤/亩和436.00公斤/亩,增产率分别达8%和16%。说明施用土壤调理剂"神六54"能改善酸性土壤的理化性状,从而促进作物生长和产量提高。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慈利县玉米生产有新的突破,其主要栽培技术措施如下:1.改土培肥随着土壤酸化日趋严重,不适宜玉米生长(适宜生长的土壤p H值6.5~7)。降低土壤酸性主要措施:5

相似文献   


19.
不同土壤改良剂产品对酸性土壤改良效果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索不同土壤改良剂产品对酸性土壤的改良及增产效果,在平乐县有机质提升酸性土壤改良项目区,使用石灰、石灰石粉、商用土壤调理剂进行土壤改良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酸性稻田施用石灰、石灰石粉,商用土壤调理剂1号、商用土壤调理剂2号,能提高土壤有机质2-5 g/kg、土壤pH值0.1-0.2,可作为土壤改良剂产品进行酸性土壤改良;在酸性稻田应用测土配方施肥的基础上,施用石灰、石灰石粉、商用土壤调理剂1号、商用土壤调理剂2号,均可提高水稻产量10%左右,以商用土壤调理剂1号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徐如意 《农家科技》1997,(11):27-27
<正> 用扦插或栽苗方法种植葡萄,一般需2年或2年以上才能挂果。目前南京林业大学科研人员研究出一种当年栽苗当年结果新技术,亩产可达2000公斤以上,效益显著。现介绍如下:1.整地与施肥。土壤以砂壤土为最佳。土壤pH值在6.5~7.2即可栽种。建园土地在越冬前深翻25厘米,以利土壤风化。栽种前,亩用农家肥5000公斤、碳酸氢铵100公斤、磷肥50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