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探索分期采收对提高苹果质量、产量与增加果园经济效益问的关系,2008年10月,我们在泾川县进行了苹果分期采收与果园经济效益的调查分析。1试验园基本情况试验园位于泾川县窑店镇坳心村.为塬区平地果园.海拔1265m;土壤为黄编士,pH值8.4;年平均气温10℃,全年日照2315h·小时),无霜期174d(天),年降雨量553mm。试验园面积0.18hmz(处理区0.1hm2.  相似文献   

2.
从2003年开始,我们在平凉市崆峒区、泾川县、静宁县等地对10-15年生红富士苹果郁闭果园采用小冠开心形进行了树形改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其改造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针对泾川县人力不足对苹果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进行了苹果园起垄覆膜、覆草、生草抗旱保墒试验示范。通过调查分析表明:苹果园起垄覆膜、覆草、生草抗旱保墒技术,可以减少人工投入、降低果园成本。  相似文献   

4.
张超 《果农之友》2009,(4):27-27
“穴贮肥水”是丘陵旱地果园解决水肥不足问题的一大实用技术.由于其投资少、效益高、操作简单易行。在山旱地果园肥水管理方面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极强的生命力。其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5.
泾川县地处甘肃东部,秦陇交界处,属西北黄土高原沟壑区,海拔930~1462m,年均温10.4℃,年总积温3947℃,日照2315.4小时,年均降雨量555mm,无霜期174天,属北温带半湿润气候区,是全国55个优质苹果生产优势区(县)之一。去秋今春,泾川新建果园3335hm2,绝大多数新建果园栽植质量较高,达到了规定标准要求,但部分新建果园苗木成活率偏低。为此,笔者对新建果园苗木成活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6.
泾川县地处甘肃东部,秦陇交界处,属西北黄土高原沟壑区,海拔930~1 462 m.年均温10.4℃.年总积温3 947℃,日照2 315.4小时,年均降雨量555 mm,无霜期174天,属北温带半湿润气候区,是全国55个优质苹果生产优势区(县)之一.去秋今春,泾川新建果园3 335 hm2,绝大多数新建果园栽植质量较高,达到了规定标准要求,但部分新建果园苗木成活率偏低.为此,笔者对新建果园苗木成活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7.
泾川县位于甘肃省东部,秦陇交界处,属西北黄土高原沟壑区,是一个典型的雨养农业县,年降雨量555mm,且大部分降雨集中在夏秋季,春季干旱少雨,蒸发量大,影响新建果园幼树成活。笔者于2008年春季进行了新栽幼树树干套袋对果树成活生长影响试验。  相似文献   

8.
耿忠芳  周蓉  郭桂英 《河北果树》2007,(2):12-13,18
针对我市果园郁闭、树形紊乱、修剪不合理、通风透光不良、肥力投入不足、滥用农药造成的优果率低、农药残留量高、效益低、难以适应市场等问题,于  相似文献   

9.
苹果花果管理是苹果生产栽培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与果园产量,果品质量,果园效益密切相关.随着苹果栽培技术的不断发展,对花果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针对苹果生产上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花果管理措施,是实现果园优质高效的保证. 1 落花落果的时期及原因 1.1 营养不良 由于上年留果量偏大、叶片早期脱落、营养补充不足、当年花量偏大...  相似文献   

10.
<正>周汉科是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丰元乡焦家树焦西组人,今年已60岁,经营果园8亩,在施用赛众土壤调理剂这4年中,他的果园发生了很大变化。第一个变化是果树根系生长发达,它能使旺树不徒长,不冒条。使弱树变旺,老树新生,树势生长平衡。大大减少了早期落叶,落叶推迟,提高了坐果率、商品果率,同时,果子口感好、外观美、硬度强,经济效益高。  相似文献   

11.
<正>泾川县地处陇东黄土高原沟壑区,年平均气温10.4℃,海拔930~1 462 m,年总积温3947℃,日照时数2315.4h,年均降雨量555mm,无霜期174d,是一个以农为主的雨养农业县,发展果品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是国家划定的黄土高原苹果生产优势区。合理规范的果园间作不仅能促进幼树生长,而且能够有效提高复种面积,避免杂草。1苹果栽植1.1确定合理的栽植密度山、旱塬地果园可以按照  相似文献   

12.
有些果园,建在山区、半山区和丘陵地带,这些地区土层浅薄、土壤贫瘠、有机质少,又多水源不足,旱季缺水难以灌溉,如要兴建水库,不是工程较大,无力投资,就是修起水库后,由于水路长,扬程高,耗电大,增加生产成本,影响实际效益。要解决这类果园的缺水缺肥问题,有以下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13.
泾川县位于甘肃省东部,秦陇交界处,属西北黄土高原沟壑区,是一个典型的雨养农业县,年降雨量555舢,且大部分降雨集中在夏秋季,春季干旱少雨,蒸发量大,影响新建果园幼树成活.笔者于2008年春季进行了新栽幼树树干套袋对果树成活生长影响试验.  相似文献   

14.
对水源不足、灌溉条件差地区的果园实行节水灌溉,可均匀地供给果树所需要的水分,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有效养分含量,促进果树生长发育,提高开花结果能力,因此具有显著的增产增值效益和节水效益.并对几种节水灌溉方式进行了考察比较.  相似文献   

15.
<正>1苹果树腐烂病菌四季感染率比较2009年12月至2012年5月,在泾川县高平镇袁家城果园做了通过造成伤口接种腐烂病菌试验。为查明冬天腐烂病菌能否入侵、感染,在12月中旬至次年1月下旬,也就是果农所说的"三九"寒天,当黑夜极端低温达到-10℃,白昼最高温度5~7℃,昼夜温差  相似文献   

16.
红富士苹果郁闭园改造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市红富士苹果结果树多数果园实行小冠密植,修剪过重,造成很多果园初结果期,甚至尚未结果的树便已郁闭,盛果期树严重郁闭,严重影响果实产量和品质。2006-2008年对枣强县大王村的13hm^2红富士苹果园进行了改造。改造前667m^2均年产2000kg左右,大小年严重,树势弱,果品质量低,年效益不足2000元。  相似文献   

17.
1 存在问题 1.1 有机肥施用量不足很多果园重视化肥的施用,轻视有机肥,甚至部分园嫌有机肥施用麻烦而不施,致使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低,土壤理化性质恶化,造成果品质量低,效益差.  相似文献   

18.
<正>我省梨果生产主要集中在水肥条件良好的渭北平塬区,树体生长比较旺盛,梨园普遍存在栽植密度大、树体枝条多、树形不规范等现象,直接制约着果园效益的进一步增长。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果园通风不良、病虫害严重、操作管理不方便及果园效益低等突出问题,实施梨树改形技术推广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忻州市果业生产发展较快.截止2008年果园面积已达5万hm^2.但总产量仅16694万k,总产值27380.7万元,平均每667m^2(亩)的产值仅300余元,果园效益低下。经过对全市果园进行调查研究,发现该地区果园效益低下主要是由于果园地下管理不当所造成。现将该地区果园地下管理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总结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以采自江西省猕猴桃主产区奉新县的15个"金魁"猕猴桃果园的叶片和果实为试材,测定并分析了叶片营养和果实品质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供试果园叶片氮含量均表现不足,磷含量充足,46.67%果园叶片钾含量不足;大部分果园叶片钙含量偏低,镁含量总体上充足;锰含量总体过剩,硼含量均表现不足;53.33%的果园叶片氯含量过高。果实品质方面,33.33%的果园平均单果重量小于80.00g,80%的果园果实硬度较低,53.33%的果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偏低,可滴定酸含量偏高,品质偏差;73.33%的果园维生素C含量在100.00~150.00mg/100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