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清原马鹿"于2003年2月被农业部批准为国家畜禽新品种,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工系统选育出来的优良马鹿新品种。2007年11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确定"清原马鹿茸"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近几年,"清原马鹿"种质资源濒临灭绝。为使"清原马鹿"产业尽快走出低谷、度过危机,保护"清原马鹿"品种资源,抚顺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积极采取措施,研究产业发展对策,大力发展"清原马鹿"产业。  相似文献   

2.
东北马鹿乌兰坝品种鹿茸化学成分分析报告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经对东北马鹿乌兰坝品种三杈带血茸上、中、下3段的3种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鹿茸上段氨基酸含量较高为5800%,牛黄酸含量006%,钙、磷分别为239%和480%,钙磷比为050∶1;中段氨基酸含量4980%,牛黄酸含量004%。钙、磷分别为1059%和560%,钙磷比例为189∶1;下段氨基酸含量4260%,牛黄酸含量002%,钙、磷分别为1312%和630%,钙磷比为208∶1。上、中、下3段平均值为:氨基酸5013%,牛黄酸004%,钙、磷分别为807%和557%,钙磷比156∶1。东北马鹿乌兰坝品种鹿茸所测的3种生化指标明显优于东北马鹿的,比清原品系马鹿茸的稍好,但次于东·天马鹿茸的。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养鹿存栏50万-60万头,其中梅花鹿占85%-90%,其余为马鹿。梅花鹿主要分布.在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品种有双阳、西丰梅花鹿和长白山品系。马鹿主要分布在新疆,品种有天山、塔里木品种和清原品系。养殖场规模100头以上的约3500个,其中工商登记的养鹿企业1600多家。鹿茸产量每年100吨。其中花茸80吨、马茸20吨。  相似文献   

4.
天山马鹿(Cervuselaphussongaricus)是我国马鹿的优良亚种之一,体型大、产茸量高、茸质好,引入东北地区后,经过多年的风土驯化已适应当地气候,耐粗饲、抗寒冷,表现出产茸量高、繁殖力强的生产特点。用其种公鹿冻精给东北马鹿母鹿人工输精,即进行亚种间杂交,其后代F1头锯茸比母本提高54%,二锯提高59%,表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是用来改良较低产鹿茸的东北马鹿的最佳父本.  相似文献   

5.
成年茸鹿的饲养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公鹿1.1生茸期 公鹿在生茸期不仅要提供自身生存的营养,而且还得满足鹿茸生长所需的营养。梅花鹿三锯公鹿茸平均每天增长鲜重30.0克,东北马鹿1—11锯鹿茸日增鲜重55.3克。因此,生茸期必须有较高的营养水平。研究结果表明,头、二锯梅花公鹿生茸期日粮中的蛋白质水平应在23%,三锯鹿应在21%时对体增重和生茸最佳。同时还应保证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需要量。在生茸之前(梅花鹿于2月末、马鹿于1月初)精饲料量应逐渐增加,促进公鹿增膘复壮,  相似文献   

6.
为对体细胞克隆马鹿进行遗传鉴定,选取8对在牛中具有多态性的微卫星位点,通过筛选出在清原马鹿中具有高度多态性的引物,分别对体细胞克隆清原马鹿、清原马鹿供体细胞、受体清原马鹿进行微卫星分析。结果表明:清原马鹿的HUJ1177、BM888、BM757、IDVGA37、oarFCB304、RM12等6个微卫星位点的PCR扩增产物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后呈现多态性。经PAGE电泳分析,克隆清原马鹿与供体细胞的微卫星DNA基因型完全相同,而与受体清原马鹿的微卫星基因型明显不同。因此,体细胞克隆清原马鹿基因组来源于供体清原马鹿细胞而与受体无亲缘关系;HUJ1177、BM888、BM757、IDVGA37、oarFCB304、RM12等6个微卫星位点可用于克隆清原马鹿的鉴定。  相似文献   

7.
麋鹿的角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丁玉华 《野生动物》1998,19(1):11-13
麋鹿每年1月至3月长茸质角,12月至年1月脱骨质角;定形骨质角支重为2117.35g(N=34):角向后分叉,正常角的角尖处于同一水平点,倒置可稳立。茸质角的成分中.19种氨基酸总量占54.9%,其中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和色氨酸为7.154%,相近于梅花鹿茸;维生素B、B2比梅花鹿茸高1.63倍和2.42倍。综合比较、麋鹿茸角的质量比梅花鹿和马鹿的茸质量高。  相似文献   

8.
1驯养优良品种或品系 近几年,我国人工育成了双阳梅花鹿和西丰梅花鹿2个梅花鹿品种,1个长白山梅花鹿品系;育成天山马鹿清原品系和1个塔里木马鹿品种;杂交繁育了东天杂交和花马杂交等杂交鹿。这些鹿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比未经培育的鹿种可提高鹿茸产量30%.60%。若能购买饲养这些鹿,尤其购买其中的特级,甚至超特级种公鹿的后代,且神经类型为安静型,茸型呈眉枝小和根细上冲乃至肥大的多头茸,遗传呈显性的,则增产效果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鹿感染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病毒的调查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对吉林省某地区育成梅花鹿育成马鹿及马鹿感染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病毒进行了调查,结果育成梅花鹿的带毒率为34.1%(28/82);育成马鹿的带毒辣率为19.6%(18/92);马鹿带毒率为44.4%(8/18)。  相似文献   

10.
种间和亚种间杂交F1鹿繁殖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杂种优势理论,采用本交和人工授精方法,开展了东北梅花鹿与东北马鹿的种间杂交(简称花♀·马♀杂交)和东北马鹿与天山马鹿的亚种间杂交(简称东♀天♂杂交)。结果表明:花·马杂交F1有很高的繁殖力,繁殖成活率接近81%,较母体高2%,较父本高33.7%,双胎率达22.7%,比母本的2.99%高出6.57倍;东·天杂交F1公母鹿也具有较强的繁殖性能,而粗饲,恋膘,易发情受胎,发情期,产仔期明显集中和提前  相似文献   

11.
乌兰坝马鹿鹿茸生长性状表型参数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观测和生物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 ,乌兰坝马鹿的鹿茸生长性状的大部分指标显著高于其他东北马鹿 ,但远不如天山马鹿清原品系 ;其畸型茸率较低 ;茸主干围度的增长率显著高于主干长度的增长 ;首次探讨的鲜茸日增重、主干长和主干围及杈口深与锯龄之间 ,呈强正相关 (P <0 0 1 ) ,并建立了其相应的线型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12.
我国养鹿历史悠久,是世界上鹿业生产大国之一,也是将鹿产品用于医药保健事业最早的国家。建国以来,养鹿业发展很快,并在生产科研工作中取得很大成绩,某些研究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目前我国养鹿存栏50-60万头左右,其中梅花鹿占85%-90%,其余为马鹿。梅花鹿主要分布在吉林、辽宁、黑龙江省。品种有双阳、西丰梅花鹿和长白山品系。马鹿主要分布在新疆,品种有天山、塔里木品种和清原品系。养殖场规模100头以上的约3500个,其中工商登记的养鹿企业1600多家。鹿茸产量每年100吨,其中花茸80吨、马茸20吨。…  相似文献   

13.
天山马鹿清原品系产茸量遗传标记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本文是把天山马鹿清原品系的部分生物信使指标作为产茸的标记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清原品系马鹿血浆8项生物信使指标在各锯别间具有一定波动,T3、T4、cAMP、AKPs活力与鲜茸重呈显著正相关(r=0.8669、r=0.835、r=0.8349、r=0.9801),AKP同工酶快型个体的平均产茸量均高于慢型个体;该试验还建立了预测产茸量的线性多元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14.
我国鹿的品种培育工作取得了重大成绩。先后育成双阳梅花鹿品种、长白山梅花鹿品系、天山马鹿清原品系、西丰梅花鹿品种和塔里木马鹿品种。这些人工培育的鹿品种 (系 ) ,已被广泛地推广应用 ,对于改良中低产鹿群、提高鹿茸产量、质量 ,提高鹿茸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起到巨大的作用。但是鹿育种工作中的问题及育种工作今后如何进行见仁见智 ,笔者就个人的几点意见与养鹿界同仁共同讨论。1 走出鹿茸高产就是优良品种的误区鹿茸高产是良种鹿的重要经济性状 ,但高产鹿并不一定是优良品种。畜牧学关于品种的基本定义是 :“家畜品种是劳动的产…  相似文献   

15.
试验旨在通过建立动物模型创新清原马鹿人工输精方法,有效提高冻精的利用率、确保较高受胎率。试验采用“半剂量”方法制作清原马鹿冻精,研究不同输精次数、剂量以及输精保定方式对受胎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半支剂量组与1支剂量组解冻后的平均精子活力差异不显著(P>0.05)。当两种发情方式均采用单次输精法时,1支组的人工输精受胎率均极显著高于半支组(P<0.01);当两种发情方式均采用二次输精法时,采用“半支+半支”“1支+半支”“1支+1支”方式的人工输精受胎率均接近90%,但差异不显著(P>0.05)。机械保定组的受胎率略高于麻醉保定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表明,试验创制的清原马鹿人工输精半支剂量的冻精细管符合人工输精的标准,二次输精法和“半支+半支”的输精剂量是清原马鹿人工输精时的最佳输精方法和输精剂量;机械保定比麻醉保定更适用于人工输精。  相似文献   

16.
通过全收粪法测定塔里木马鹿与卡拉库尔羊、新疆土牛对相同饲料的消化率。结果显示:粗蛋白(CP)消化率塔里木马鹿为58.78%,极显著高于卡拉库尔羊和新疆土牛(P〈0.01)。粗纤维(CF)消化率塔里木马鹿极显著高于卡拉库尔羊和新疆土牛(P〈O.01)。由此可见,塔里木马鹿对CF含量较高的荒漠植物有较高的消化、利用能力,这可能是其在进化过程中为了在有限采食时间内获取较多营养物质而长期适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鹿存栏50~60万头左右,其中梅花鹿占85~90%,其余为马鹿.梅花鹿主要分布在吉林、辽宁、黑龙江省.品种有双阳、西丰梅花鹿和长白山品系.马鹿主要分布在新疆,品种有天山、塔里木品种和清原品系.养殖场规模100头以上的约3500个,其中工商登记的养鹿企业1600多家.鹿茸产量每年100吨,其中花茸80吨、马茸20吨.  相似文献   

18.
三岁梅花鹿生茸期日粮中适宜钙、磷含量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讨三岁梅花鹿生茸期日粮中适宜的Ca、P水平,选择45只健康和生茸正常的梅花鹿,采用3个日粮处理水平组(Ⅰ:0.60%Ca、0.32%P;Ⅱ:0.89%Ca、0.52%P;Ⅲ:1.17%Ca、0.71%P)进行对比饲养试验和茸血化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以鹿茸产量和鹿茸于鲜比为主要依据,三岁梅花鹿生茸期日粮中适宜的Ca、P水平分别为0.89%和0.52%;日粮Ca、P水平对锯茸时鹿茸血清中的Ca含量有影响,而对P的含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9.
阿勒泰马鹿是我国马鹿中的一个优良亚种,本研究对阿勒泰马鹿和栖息地及生境选择、相对数量及食性、阿勒泰马鹿亚种的特征及体尺衡量、产茸力、繁殖力等进行了调查分析。阿勒泰马鹿体尺都高于天山马鹿和东北马鹿,公鹿肩高平均141.19cm;产茸量高于东北马鹿76.26%,高于天山马鹿63.94%,差异极显著(P<0.01),因此利用阿勒泰马鹿优良种质改良我国马鹿是非常可观的。  相似文献   

20.
试验旨在从塔里木马鹿鹿茸顶端组织中克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编码序列,分析其分子特性及其在鹿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本研究采用改良的Trizol法提取鹿茸顶端组织总RNA,以RT-PCR方法获得VEGF基因,回收纯化后连接到pMD18-T载体,转化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并鉴定,利用免疫组化法确定VEGF蛋白在塔里木马鹿鹿茸顶端组织茸皮层、间充质层和软骨层中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VEGF基因开放读码框(ORF)全长为648 bp,编码216个氨基酸。通过其序列比对和进化分析发现,塔里木马鹿茸中VEGF与人、牛、羊、猪的VEGF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8.75%、96.55%、97.58%和97.56%,其中与人VEGF同源性较高。免疫组化试验表明,塔里木马鹿VEGF蛋白在间充质、茸皮层和软骨中均有表达,但无明显表达差异。说明塔里木马鹿鹿茸可能会是人类研究再生医学和血管相关疾病的理想模型,同时,本研究为不同发育期塔里木马鹿鹿茸再生干细胞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提供了基础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