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东北马鹿与天山马鹿杂交F_1繁殖性状的杂种优势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马鹿人工授精新技术及本文补配方法,用选育的繁殖指标高场和低场的东北马鹿母鹿与天山马鹿特级种公鹿( 细管冻精) 杂交( 简称东·天杂交) ,对东·天杂交F1 繁殖性状及其杂种优势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低繁殖指标场东·天杂交F1 的繁殖成活率达87-32 % ,其杂种优势率达32-28 % ( P< 0-01) ;高繁殖指标场的分别为90-00 % 和24-62 % ( P< 0-01) ;低繁殖指标场取得了更为显著的杂交改良效果。  相似文献   

2.
清原马鹿鹿茸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清原马鹿鹿耳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清原马鹿茸有高的粗蛋白质含量(63.71%),高氨基酸含量(59.09%),钙磷比0.93:1,明显优于东北马鹿和东.天杂交F1马鹿鹿茸。  相似文献   

3.
利用人工授精技术杂交改良甘肃马鹿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天山马鹿冷冻精液,通过人工授精技术对甘肃马鹿杂交改良的研究表明,授精母鹿产仔率比自然繁殖的对照组提高了5.97%;经过改良的仔马鹿,从初生至5月龄的体尺(体高和体斜长)、体重均高于同期自然繁殖的纯种仔鹿,杂交改良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马鹿胚胎移植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鹿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动物之一。一般来说 ,天山马鹿因其鹿茸产量大、质量高 ,经济价值远超过东北马鹿。马鹿是季节性繁殖动物 ,每年 1 0月进入繁殖季节 ,经历 3~ 4个发情周期 ,每个周期约 1 7d。本试验供体为天山马鹿 ,受体为东北马鹿。试验地点选在内蒙古乌兰坝鹿场。超排激  相似文献   

5.
东北马鹿杂交改良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高产的天山马鹿种公鹿冷冻精液给东北马鹿母鹿人工输精,对其后代(F_1)进行生长发育、生活力、产茸量和繁殖力等项研究。结果从1989至1992年共生产F_1代鹿383头,其生活力、产茸量和繁殖力均表现明显的杂种优势。F_1代头锯鹿茸单产2545克,比东北马鹿1650克提高了54.2%,二锯单产为3835克,比东北马鹿的2412克提高59%,其杂种优势率为27.8%,F_1代公母都能正常繁殖,母鹿繁殖成活率达80%,高于双亲。  相似文献   

6.
采用天山马鹿冻精,对甘肃肃南鹿场人工驯养的甘肃马鹿进行人工授精配种试验。结果表明开展马鹿人工授精杂交改良,其杂交后代初生重、断奶重显著高于本地马鹿,通过人工授精配种,可有效提高马鹿繁殖率。  相似文献   

7.
种间和亚种间杂交F1鹿繁殖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杂种优势理论,采用本交和人工授精方法,开展了东北梅花鹿与东北马鹿的种间杂交(简称花♀·马♀杂交)和东北马鹿与天山马鹿的亚种间杂交(简称东♀天♂杂交)。结果表明:花·马杂交F1有很高的繁殖力,繁殖成活率接近81%,较母体高2%,较父本高33.7%,双胎率达22.7%,比母本的2.99%高出6.57倍;东·天杂交F1公母鹿也具有较强的繁殖性能,而粗饲,恋膘,易发情受胎,发情期,产仔期明显集中和提前  相似文献   

8.
采用本交和人工授精方法,用选育的东北马鹿母鹿与天山马鹿特级种公鹿杂交(科称东天杂交),对东天杂交F1茸重性状及其杂种优质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本交获得的112只1-5锯F1茬茸鲜重平均为4.193kg,对双亲的3.997kg的杂种优势率为4.9%(P<0.05),比母本的提高52.9%,人工授粗获得的55只1-3锯F1头茬茸鲜重量平均为3.710kg对双亲的3.327kg的杂种优势率为10.02%(P<0.01),经母本的提高46.5%。  相似文献   

9.
试验以东北马鹿为父本,甘肃肃南鹿场人工驯养的甘肃马鹿为母本,进行导血杂交改良试验。结果表明,甘肃马鹿导入东北马鹿杂交改良,其杂交后代初生重、断奶重、周岁重和2~3用岁公、鹿产茸量均显著高于本地马鹿。  相似文献   

10.
天山马鹿(Cervuselaphussongaricus)是我国马鹿的优良亚种之一,体型大、产茸量高、茸质好,引入东北地区后,经过多年的风土驯化已适应当地气候,耐粗饲、抗寒冷,表现出产茸量高、繁殖力强的生产特点。用其种公鹿冻精给东北马鹿母鹿人工输精,即进行亚种间杂交,其后代F1头锯茸比母本提高54%,二锯提高59%,表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是用来改良较低产鹿茸的东北马鹿的最佳父本.  相似文献   

11.
阿勒泰马鹿是我国马鹿中的一个优良亚种,本研究对阿勒泰马鹿和栖息地及生境选择、相对数量及食性、阿勒泰马鹿亚种的特征及体尺衡量、产茸力、繁殖力等进行了调查分析。阿勒泰马鹿体尺都高于天山马鹿和东北马鹿,公鹿肩高平均141.19cm;产茸量高于东北马鹿76.26%,高于天山马鹿63.94%,差异极显著(P<0.01),因此利用阿勒泰马鹿优良种质改良我国马鹿是非常可观的。  相似文献   

12.
以东北马鹿为父本.甘肃肃南鹿场人工驯养的甘肃马鹿为母本.进行导血杂交改良试验。结果表明:甘肃马鹿导入东北马鹿杂交改良.其杂交后代初生重、断奶重、周岁重和2~3周岁公鹿产茸量均显著高于本地马鹿。  相似文献   

13.
天山马鹿应激综合征及其防治李灵(新疆伊犁畜牧兽医学校,835000)陶贺寿(新疆察布查尔县科委)由于鹿源原因以及马鹿的特殊的生产环节,天山马鹿在家养的条件下,极易发生应激综合征,并成为马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只有对其应激综合征及其防治的足够认识,才能...  相似文献   

14.
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国内外鹿产品市场前景看好,新疆天山马鹿养殖有了较快的发展.一部分野生马鹿驯化为舍养,兼用自然繁殖繁育仔鹿,养鹿数量逐年增多,目前,伊犁地区天山马鹿存栏数达6 000余头。由于养鹿数量的增加及饲养环境、条件的变化,在野生条件下一些未见过的疾病也随之  相似文献   

15.
马鹿是世界众多产茸鹿种之王,而我国的天山马鹿是马鹿中最优秀的亚种之一。它具有产茸量高,茸质细嫩,实用价值位举第一而闻名世界。天山马鹿体质健壮,适应性强,因此深受饲养者及国内外客商的欢迎。从而促使了天山马鹿养殖的发展。但是目前根据我县养鹿业中发现母鹿繁...  相似文献   

16.
我场于1985年底由新疆引进天山马鹿15只,其中公鹿12只,母鹿3只,经过几年的饲养,天山马鹿逐渐适应了宁安农场的自然环境和饲养条件。通过四年的繁殖,鹿群逐年扩大,到1989年底存栏数23只,其中公鹿18只,母鹿5只,据我们的观察,不论是产茸量还是繁殖性能都得到了充分发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为了科学评价、保护和利用新疆马鹿遗传资源,检测新疆马鹿群体遗传多样性和确定新疆马鹿起源进化的系统地位。对新疆塔里木马鹿、阿尔泰马鹿、天山马鹿3个群体,及与其距离相近的阿拉善马鹿、甘肃马鹿2个群体共108个个体的D-loop全序列扩增、测序,分析其碱基组成及变异。结果:共检测到40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度(Hd)0.998±0.006,核苷酸多样度(Pi)0.041±0.005,平均核苷酸差异数K=36.08。构建NJ和MP分子系统发育树发现,塔里木马鹿与其他马鹿遗传距离较远,分属于不同的类群;阿尔泰马鹿、天山马鹿及甘肃马鹿之间都存在基因交流情况,可能是群体间引种杂交所致。结论:新疆马鹿遗传多样性丰富,新疆塔里木马鹿可能起源于欧洲,其他马鹿起源于亚洲。部分群体间存在基因交流情况。  相似文献   

18.
为充分利用茸鹿的种间杂交优势,对东北梅花鹿与天山马鹿的种间杂交效果进行了试验观测。结果表明:花×马杂交F1代初角~三锯鲜茸产量分别是2.21kg、2.59kg、4.53kg、5.82kg,单产平均(初角~三锯)3.79kg;鲜茸质量性状杂种优势率分别为54.01%、5.93%、23.77%、-3.88%,杂种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9.
1981年至1987年,我们在绥棱农场和哈尔滨特产所等5个单位进行了42头次马鹿精液低温冷冻试验,其中东北马鹿17头次,天山马鹿25头次。1 材料1.1 精液来源冷冻所用精液全部是东北马鹿和天山马鹿用电刺激采集的鲜精,精子活力在0.6以上,密度“中”以上。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腿部毛色与天山马鹿公鹿发情状况的关系,本研究从2011~2013年,经过对146只天山马鹿公鹿2个繁殖周期中腿部毛色变化的观察比较。结果表明,在人工驯养条件下,天山马鹿公鹿腿部毛色随着发情周期的变化而变化。并且从发情前至发情期,腿部毛色逐渐加深呈现黑色,而发情期结束后,腿部毛色逐渐变浅呈现浅灰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