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茶,成为当今世界三大饮料之一。但考其茶的起源功能,并不是作为饮料之用,而是用来“入药”。史念书《略谈我国茶类生产的发展·结语》中的“我国茶类沿革和发展略图》图示,早在公元前1000年的巴蜀原始时期,开始就是“茶的药用”,继之才是“茶的饮用和食用”,由此可见,茶的始源的功能是“入药”,并非作为“饮料”。(见《农业考古))1984年第二期,P.234.)。相传4000多年前,神农尝百草发现茶具有解毒治病的功能。《史记》记载:“神农遍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如果说这仅仅是传说而已,那末,秦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则明白无误地把茶作为药用记录在案。据《封氏闻见录》记载:时值唐代,佛教盛行。僧人和信徒们都得坐禅修道,并规定,在坐禅修道之时,不准打瞌睡,也不准吃东西,但由于坐禅修道一“坐”就  相似文献   

2.
普洱茶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普洱茶的由来、品质特性、花色品种、保健功能等作了简单阐述,以便全面认识普洱茶.在此基础上,针对目前对普洱茶认识越来越狭隘的趋势,作者提出目前市场上的普洱茶应归为两大类,即青饼、生饼、生普等品质特征与绿茶相似的一类应归为绿茶类;而经过人工后发酵的熟成普洱茶和l0年以上的经自动氧化发酵的普洱茶应归为黑茶类.  相似文献   

3.
这几年,国内外茶市上因对普洱茶的推崇让很多茶友开始了对陈茶的追捧.殊不知除普洱茶等黑茶之外,其它茶类如红茶、白茶、绿茶、黄茶及青茶均有优质陈茶.  相似文献   

4.
我国不仅是世界上茶树原产地,而且也是人类最早发现和饮用茶叶的国家。早在四千多年前,茶就被饮用。如《神农本草》中就有“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茶)而解之”。的记载。此外,我国又是世界上生产茶类最多的国家,我国的六大茶类生产技术,被国外学者称之为“中国传统农业生产技术瑰宝”。为了弘扬我国悠久的茶文化,现就我国茶类发展与饮茶方式演变略作一概述。一、我国茶类发展史略绿茶:绿茶是我国最早出现的茶类,自茶叶正式作为饮料后,其基本加工方法就已形成。当时加工方法较为简单,通常是把野生茶树上的芽叶采回后,稍微轻揉,晒干后即为饮用。从唐代开始出现了“蒸青团茶”的制法。蒸青团茶的制法是:先将茶树上采回的鲜叶放入锅内蒸煮,然  相似文献   

5.
巩志 《农业考古》2006,(5):238-239,243
宋徽宗笔下的神秘茶类称:白茶为第一。(赵佶《大观茶论》)白茶是中国六大基本茶类的璀灿明珠,世界上珍稀的茶类,福建特种茶之一,乃茶中珍品,被誉为优佳饮品的白毫银针,有着茶中的白雪公主的高贵品质。中国产茶历史已达数千年,为人类贡献出几百种茶叶,一直被世界人民所享用。从原始的单一的绿茶,历经几千年的茶叶制作技术的革新,按茶叶传统制造方法的分类,创制了千姿百态的绿、白、黄、黑、红、青(乌龙)茶等六大基本茶类,以及数以千计的名丛、奇种。为世界茶叶之冠。白茶是历史名茶,福建特有的茶类,属轻微发酵的茶类。其品质外形针状,绿叶红…  相似文献   

6.
随着普洱茶的研究与开发,同属于黑茶大类的其它茶类也受到一定程度的追捧,黑茶方面的科学研究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本文总结了四川省黑茶发展基础、优势、发展现状,并展望了黑茶的发展动态。  相似文献   

7.
榷茶是宋代对茶叶生产、营销进行控制的重要手段。榷茶制下的茶价反映了官府、茶农、茶商的种种利益关系。通过研究榷茶制下的茶叶市场价格,发现榷茶制形成的茶价也很复杂,不同地区、不同茶类、不同等级的茶叶价格不一样,即使是相同茶类、相同等级的茶叶,其价格也有地区差异性。  相似文献   

8.
陈芳 《福建农业》2006,(7):18-19
一、闽北茶叶的现状 南平市是全省主要茶产区之一,区内茶类繁多,有绿茶、乌龙茶、红茶、白茶、花茶五大茶类。武夷大红袍、肉桂、闽北水仙、正山小种红茶、蒸青绿茶、政和大白茶、闽北茉莉花茶等名杨海内外,改革开放以来南平市茶产业得到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略谈我国茶类生产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叶的品类,犹如考古出土的器物一样,是反映和推断过去工艺与技术水平的一种指示性信据。不论古代何时,只要知道那时有哪种或哪些茶类,即使没有其它文字记述,我们也能大致推测出当时茶叶制作和技术的若干情况。所以,有关古代茶类资料的发掘、整理,对于研究我国茶业特别是茶叶加工制造的历史,具有一定的钩沉、补苴作用。但是,由于我国茶史资料中对上古茶事、茶类记述的缺乏和语焉不详的原因,所以,我们对我国茶类发展和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不同加工工艺,将漳州野生茶鲜叶制成4个茶类,对其进行感官审评和生化成分分析,比较不同工艺野生茶的品质差异。结果表明:野生茶红茶花果蜜香浓郁,白茶清香带花蜜,乌龙茶清香带青花香,绿茶较清香带栗香花香。4个茶类野生茶均带有不同程度的苦感,其中绿茶滋味浓厚、苦涩味最明显;白茶味浓醇、甘爽,稍带苦;红茶的滋味浓醇、厚带甜,回味甘,微苦;乌龙茶滋味浓醇、爽口,微苦涩。审评得分:红茶(90.8分)白茶(87.5分)乌龙茶(86.5分)绿茶(84.8分)。分析认为,采用不同工艺加工而成的野生茶红茶、白茶、乌龙茶品质优,不同茶类间品质成分含量存在明显的差异,各茶类香味风格特征明显,体现漳州野生茶多茶类适制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陈学林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7):1245-1245
窨前茶坯坯温是影响桂花花茶香气品质的重要技术参数之一。对不同茶类的桂花花茶,应选择合适的窨前茶坯坯温,以满足不同茶类茶坯吸收鲜花香气的要求,窨制出最优香气品质的各种花茶。  相似文献   

12.
前言台湾有一句话,“文章、风水、茶,识者没几人”,茶的博大精深,要把它完全学通,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茶,依据颜色来分,有五大茶类:绿茶、白茶、黄茶、青茶、红茶、黑茶。依照茶叶制造的过程所引起的化学变化来分:不发酵茶、半发酵茶、全发酵茶。属于青茶类的半发酵茶也就是广义的乌龙茶。由于占台湾制造半发酵茶的原料——茶菁大都属于青心乌龙、红心乌龙种或黄心乌龙等品种,所以,台湾出产的半发酵茶就被一般人笼统的称作“乌龙茶”。其实,台湾出产的半发酵茶类,在制作过程中,从发酵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九十,都属于半发酵茶。在半发  相似文献   

13.
随着普洱茶的研究与开发,市面上掀起了一股"普洱热"风暴,同属于黑茶大类的其它茶类也受到一定程度的追捧,黑茶方面的科学研究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本文旨在综述黑茶近年来的研究动态,从品质成分、功能功效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展望了黑茶今后的发展动态。  相似文献   

14.
分析比较不同类别茶叶的起泡性和乳化力,为茶叶降脂功效机理、茶叶加工质量控制以及不同人群对茶类的选择提供理论参考。以具有代表性的六大茶类样品为试样,利用简便的理化试验检测不同茶叶的起泡性和乳化力,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绿茶和普洱茶(熟茶)的起泡性和乳化能力均显著高于其他茶类(P0.05)。其中,绿茶的起泡能力最强,普洱茶(熟茶)次之,白茶最弱;普洱茶(熟茶)的乳化能力最强,绿茶次之,红茶最弱。  相似文献   

15.
薛繁洪 《农业考古》2019,(5):108-111
作为晚明著名的文化名人,徐兴公在生活中是一位爱好品茗、精通茶事的嗜茶之人。由徐氏饮茶生活可以管窥晚明文人品茗风貌。本文以徐兴公涉茶文集、诗歌等文字记录作为史料依据,从茶境之讲究、茶侣之组成、茶类之品味以及茶水之择取等方面论述其清幽高雅的饮茶生活。  相似文献   

16.
巩志 《农业考古》2005,(4):225-226
白茶是中国六大茶类的璀灿明珠,世界上珍稀的茶类,乃茶中珍品,被誉为清凉优佳饮品的白毫银针,有着茶中白雪公主的高贵品质.  相似文献   

17.
《河北农业》2011,(10):54-55
消费者应根据所居住的环境和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茶类。各地都有自己不同的饮茶习俗和喜好的茶类。科学饮茶,还可根据一年四季的变化和茶属性进行调整和改变。  相似文献   

18.
《农技服务》2017,(20):114-116
六堡茶属于中国六大茶类中的黑茶类,从发酵工艺上可归类于后发酵茶,因其原产于广西梧州市苍梧县六堡镇而得名,以"红、浓、陈、醇"的品质特征为世人称道。本文从六堡茶的起源、六堡茶的加工工艺、六堡茶的微生物学研究、六堡茶的理化研究、六堡茶的医学研究、六堡茶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等六个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茶,一种神奇的饮料,它不仅以“独特的品味风行寰宇,还以其卓著的养生治病之功闻名于世。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的国家,茶在中国的历史上最初是作为药用,这可追溯到公元前200年的西汉初期,后来才逐步发展成饮料为人们所接受。中国对茶的药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自汉代《神农本草经》首次记载了茶有解毒治病的作用后,历代医药学家均把茶作为防病治疾、养生保健的良药来应用和论述。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历代记载茶叶的文献就有500多种,其中关于茶的保健作  相似文献   

20.
我国茶叶产量1986年达46.3万吨。平均每生产加工1吨茶叶,约有茶灰末、筋毛、梗朴等茶副产物30公斤,共计有1.4万吨以上;另外,茶树更新换茬和整枝修剪下来的枝叶,每年可达3万余吨;还有茶果每年大约有10余万吨,除少部分的茶果用于播种外,其余大部分茶果皆成“废物”。这些茶副产物与茶叶一样,含有许多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可作为工业原料。但是,我国目前茶副产物的开发利用还十分落后,尚处于“起步”的初级阶段。本文综合国内外有关茶副产物利用的技术资料,对茶副产物开发利用的途径及方法作一简单介绍。提取咖啡碱。咖啡碱是一种重要药物,具有兴奋和利尿的功效,通常用来止痛、退热及作为兴奋饮料的添加剂。据分析则定,茶灰末的咖啡碱含量大约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