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改良培育苜蓿(Medicago)新品种,拟建立苜蓿原生质体融合体系.通过电融合方法,使俄罗斯杂花苜蓿(M.varia)原生质体和甘农4号紫花苜蓿(M.sativa‘Gannong No.4’)原生质体进行非对称融合,获得了杂交细胞,研究不同失活处理条件、电场条件、原生质体密度对苜蓿原生质体融合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紫外灯辐射5min的俄罗斯杂花苜蓿原生质体和6 mmol· L-1 IOA处理的甘农4号紫花苜蓿原生质体,密度调至3×105~5×105个·mL-1,以交流电场强度15~20 V·cm-1、交流频率2000~2500 kHz,直流脉冲场强200~250 V·cm-1、脉冲宽幅40 μs、脉冲个数为3的条件为最适电融合条件,此时一对一有效融合率最高可达13.8%.  相似文献   

2.
对颜秋生等用高度无融合生殖的大黍与粳型水稻02428体细胞杂交的再生植株当代进行形态观察和胚胎学研究.初步发现体细胞再生植株穗部雄性不育,花药内仅具少量典败花粉或无花粉,由于迟化颖花形成的重颖壳的颖花频率为27.8%,融合子房率为3.2%;多子房率为44.8%,多柱头率为48.0%.不仅观察到多胚珠和多胚囊现象,而且发现在正常胚囊内,极核启动发育和一些初生胚乳核的现象.珠心细胞发育普遍异常,同时观察到一珠心细胞团有形成原胚的迹象.  相似文献   

3.
苜蓿愈伤组织原生质体游离与培养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王娟  李玉珠  师尚礼 《草地学报》2010,18(2):258-262
对阿尔冈金苜蓿(Medicago sativa L. cv. Algonguin)原生质体游离和培养的最佳条件进行研究,建立其细胞融合原生质体杂交体系。以下胚轴诱导的愈伤组织为材料,研究了愈伤组织继代培养时间、酶液组合、酶解时间及酶液渗透压对原生质体游离的影响,并探讨了愈伤组织原生质体在KM8P培养基上的分裂情况。结果表明:继代12d的愈伤组织游离性最好,最佳酶液组合为2%纤维素酶+0.5%果胶+1%半纤维素酶、最佳酶解时间为12h、最佳酶液渗透压为0.55mol/L;最适宜培养苜蓿愈伤组织原生质体的培养基为KM8P+2.0mg/L2,4-D+1.0mg/LNAA。  相似文献   

4.
利用持续光照、温度25~28℃、及时补充水分的植物培养箱培养和室温培养(8~22 ℃),对8种苜蓿品种种子进行发芽率测定.结果表明:培养方法影响种子的发芽率;同一年份采种的苜蓿品种间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年份采种的苜蓿品种,除2008年和2005年采种的各2个苜蓿品种问差异不显著外(P>0.05),其余各品种间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随着贮存年限的延长,苜蓿种子的发芽率逐年降低;种子的发芽效果受遗传特性和环境条件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苜蓿褐斑病的离体叶接种研究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16  
研究和鉴定苜蓿褐斑病抗病性的离体叶接种技术。结果表明,离体叶接种鉴定比传统的整株鉴定效率高,结果可靠。在0.3%水琼脂培养基中加入50μm/mL苯骈咪唑,即可达到最佳保绿效果。接种所需的适宜条件是,相对湿度接近100%,温度20℃,接种时间20h,无光照。培养所需的适宜条件是,生长箱内光照(光强度9000lux)和黑暗每12h交替一次,有光时22℃,无光时18℃。  相似文献   

6.
采用离心稀释法和叶面弹射法分离苜蓿假盘菌,结果表明离心稀释法能够得到纯化的菌落,而叶面弹射法能弹射出单个或成对的孢子,但无法获得菌落。南疆菌株在4种培养基上的培养性状与北疆菌株存在显著差异,尤其体现在子囊盘大小指标上,南疆菌株为147.22~199.34μm,而北疆菌株为96.29~14.74μm,在形成菌落所需的时间、菌落颜色等方面也存在一定差异。研究表明V-8苜蓿汁培养基最有利于菌落生长和孢子成熟。  相似文献   

7.
细胞融合技术及其在生物医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细胞融合技术正日益成为生物医药研究开发中的一项重要技术 ,利用它创建了一系列兼具亲本优良性状的生物和生物制品并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促进了生物医药的产业化。文章对细胞融合技术的遗传标记筛选 ,原生质体的制备、融合与再生 ,融合子的鉴定等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概述。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在生物医药上的应用 ,主要集中在抗生素生产菌种改良、植物病害防治以及动物疾病防治上。展望未来 ,其应用前景必将更加广泛  相似文献   

8.
不同荧光染料对苜蓿原生质体染色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紫花苜蓿品种甘农4号(Madicago sativa L.‘Gannong No. 4’)愈伤组织酶解的原生质体为材料,采用FDA、罗丹明B、罗丹明6G、吖啶橙和DAPI共5种荧光染料对原生质体进行染色效果比较,以期为原生质体活力测定、细胞核计数及原生质体融合过程的观察提供参考。结果表明:FDA、罗丹明B、罗丹明6G和吖啶橙均可使紫花苜蓿原生质体清晰染色,可用于细胞融合时亲本原生质体的标识。FDA是检测原生质体活力的理想染料;吖啶橙和DAPI可对细胞核进行特异性染色,可用于融合时细胞核的观察和计数,前者还可用于检测融合细胞的活力。通过对异源融合体的鉴别及其活力的测定,为摸索融合条件和融合细胞的培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酶解对苜蓿子叶原生质体分离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新牧1号杂花苜蓿(Medicago varia Martyn cv. Xinmu No.1)无菌苗子叶为材料,研究酶液组合、酶解时间、酶液渗透压及酶液pH值对其原生质体的分离效果。结果表明:获得有活力原生质体最佳的酶液组合、酶解时间、酶液渗透压和酶液pH值,分别为2%纤维素酶+0.5%果胶酶+0.3%离析酶、10h、0.55mol/L和5.6。  相似文献   

10.
牧草产业是畜牧业和乳业的第一生产车间,是草、畜、乳产业链的源头,发展苜蓿产业不仅可以调整种植结构、为草食家畜特别是奶牛提供优质畜产品,实现绿色产业发展,而且可以使草原恢复生态、增加土壤碳库储量,对节能减排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该文主要介绍苜蓿在敖汉的种植和利用技术,以期为苜蓿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苜蓿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苜蓿Medicago spp.组织培养已在多个种上取得成功,且以紫花苜蓿M. sativa最多。对苜蓿组织培养的外植体选择、培养基组成成分、愈伤组织和体细胞胚的诱导、植株再生以及基因型的选择5个方面阐述了苜蓿组织培养的研究现状。并进一步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归纳,以期为苜蓿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苜蓿Medicago spp.是一种豆科模式植物,其种子繁育主要依赖于昆虫的传粉,因而关注苜蓿与传粉昆虫之间的关系是探究豆科植物传粉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苜蓿花部构造的探讨、苜蓿弹花机理的剖析、苜蓿与传粉昆虫的互作以及影响昆虫传粉生态因子的研究,探究苜蓿传粉生物学的研究进展,以期揭示苜蓿与传粉昆虫之间的生态学关系,为阐明植物的繁殖策略与动物行为之间的协同机理提供依据,并对苜蓿传粉生物学未来的发展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13.
利用常规杂交育种技术,将国内高产、抗寒品种龙牧801苜蓿(Medicago sativa cv.Longmu No.801)和国外具有多叶性状品种驯鹿苜蓿(M.sativacv.AC Caribou)与呼伦贝尔黄花苜蓿(Medicago falcata cv.Hulunbeier)分别进行正反杂交,统计杂交结荚数、结荚率、每荚种子数,并观测F1代单株性状。结果表明:父母本和正反交对杂交结荚数、结荚率和每荚种子数存在显著影响(P0.05),其中,呼伦贝尔黄花苜蓿(♀)×引进品种驯鹿苜蓿(♂)的结荚数、结荚率显著高于其他杂交组合,且各组合正交显著高于反交。从F1代杂交株中筛选出84个优异单株和5株具有多叶性状的优异单株,其株高、茎叶比、分枝数和单株干重均显著高于对照亲本,可以作为育种材料进行进一步的选育。  相似文献   

14.
为了获得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保卫细胞原生质体,并为后续的紫花苜蓿保卫细胞原生质体的相关研究奠定基础,本研究探索了适合紫花苜蓿保卫细胞的提取方法。利用研磨和匀浆机处理的方式获得表皮条,将获得的表皮条再通过两步酶解法去除残留的叶肉细胞和细胞壁,并经多次过滤和离心获得保卫细胞原生质体。最后统计原生质体数目并用FDA染色检测保卫细胞原生质体活性。结果表明,本研究成功分离并获得了高活性的紫花苜蓿保卫细胞原生质体。每5片成熟叶获得1 000个保卫细胞原生质体,经FDA染色后在荧光下显示活性保卫细胞原生质体占90%以上。  相似文献   

15.
紫花苜蓿愈伤组织及体细胞胚的细胞学观察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以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的下胚轴为材料,诱导愈伤组织和体细胞胚的发生.在此过程中采用石蜡切片法观察愈伤组织和体细胞胚的内部结构,结果表明,胚性愈伤和非胚性愈伤在形态和细胞学上均有很大差别,体细胞胚的发生经历了多细胞原胚、球形胚、心形胚、子叶胚、鱼雷胚等多个阶段.观察发现,在胚性愈伤的内部和表面都有体细胞胚发生.  相似文献   

16.
苜蓿组织培养体细胞胚发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采用17个农艺性状优良的苜蓿Medicago sativa丰产品种,诱导体细胞胚发生,结果表明:苜蓿无菌苗子叶在含有2.0 mg/L 2,4-D和0.25 mg/L KT的MS培养基(有机物质有改变)上诱导出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在含有0.05 mg/L NAA和0.5 mg/L 6-BA的MS培养基上形成胚性愈伤组织,并伴随着体细胞胚的发生;发育到子叶期的体细胞胚在不加任何激素的MS培养基上就可以萌发,再生成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17.
四种杀菌剂对苜蓿根和根颈腐烂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采用室内平皿生长速率法,研究四种杀菌剂对苜蓿根和根颈腐烂病的病原、尖孢镰刀菌、锐顶镰刀菌和半裸镰刀菌的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四种药剂对三种病原菌都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中多菌灵、甲基硫菌灵、枯腐宁和枯萎绝四种药剂对锐顶镰刀菌的有效中浓度(EC50)分别为84.93、221.00、53.74和7.90μg/mL,对尖孢镰刀菌EC50分别为70.12、125.76、35.75和5.87μg/mL,对半裸镰刀菌分别为49.55、126.61和221μg/mL。以枯萎绝的抑菌作用最为突出,对三种镰刀菌的EC50都在10μg/mL以下,枯腐宁次之,甲基硫菌灵最差。四种药剂的相关系数均在0.96以上,药剂浓度与抑制作用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以呼伦贝尔草原野生黄花苜蓿(Medicago falcata L.)无菌苗的子叶和下胚轴为外植体,对其组织培养及再生体系进行系统的研究,以期为其下一步转基因试验提供良好的受体。结果表明:最佳愈伤诱导培养基为MS+1.5 mg·L-1 2,4-D+0.4 mg·L-1 6-BA+3%蔗糖+0.7%琼脂,下胚轴和子叶的最佳愈伤诱导率均可达到100%。最佳胚性愈伤形成培养基为MS+0.5 mg·L-1 KT+0.1 mg·L-1 NAA+2%蔗糖+0.7%琼脂,胚性愈伤形成率为81.5%;最佳分化芽形成培养基为MS+0.25 mg·L-1 KT+0.05 mg·L-1 NAA+2%蔗糖+0.7%琼脂,分化芽形成率为36.5%。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0.5 mg·L-1 NAA+1.5%蔗糖+0.7%琼脂,生根率为93.3%。愈伤诱导结果显示,供试黄花苜蓿材料个体间组织培养再生性存在较大差异,在同一激素水平上有大约1/3植株的愈伤状态优于其他植株。  相似文献   

19.
苜蓿花药培养再生植株染色体倍性检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采用流式细胞仪对苜蓿(Medicago sativa L.)F1代杂种花药培养再生植株进行染色体倍性检测。旨在建立高效的苜蓿花药培养体系,提高苜蓿单倍体的诱导效率,寻求一种快速简便的苜蓿倍性检测方法。检测结果为流式细胞仪矩形图上清晰地检测出二倍体、三倍体、四倍体以及二倍体加四倍体的嵌合体。50株苜蓿花药再生植株中有42株四倍体(2n=4x),2n=4x与2n=2x的混合体为5株,二倍体(2n=2x)为2株,三倍体(2n=3x)为1株。本文还讨论了苜蓿花药培养体系的建立,优化,以及筛选出了适宜制作苜蓿细胞悬浮液的缓冲液(15 mmol·L-1Tris-HCl(pH7.5);80 mmol·L-1KCl;20 mmol.L-1NaCl;2 mmol·L-1EDTA-Na2;15 mmol·L-1β-Mercaptoethanol;0.1%(V/V)TritonX-100;0.5 mmol·L-1Spermine·4HCl)及其流式细胞仪检测苜蓿倍性的适应性程序。  相似文献   

20.
以野生天蓝苜蓿种子发育5~7d无菌苗的子叶、下胚轴和种子苗叶片为外植体,对其愈伤组织诱导及其分化的基本培养与外源激素组合和浓度配比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对子叶、下胚轴和叶片愈伤组织诱导最适宜的基础培养基分别是MS、B5和SH;激素的种类及其浓度配比对于愈伤组织的诱导因不同的外植体有很大的差异。其中,子叶、下胚轴以MS+NAA(0.5~1.0 mg/L)+6-BA(0.7mg/L)效果较好,叶片以SH+NAA(0.5~1.0mg/L)+2,4-D(1.5~5 mg/L)+6-BA(0.7mg/L)较好,少量下胚轴在MS+NAA(0.5mg/L)+6-BA(0.7mg/L)和MS+NAA(0.5mg/L)+KT(0.5 mg/L)的培养基中直接分化出胚状体,并成功发育成植株。在培养基Whb5上,子叶、下胚轴和叶片的分化都得到了很好的效果,分化率分别为43%、57%、40%,15~30d后都能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