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糖液预处理对提高玉米花培诱导率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不同材料用蔗糖溶液预处理花药,使之产生质壁分离,再接种于不同蔗糖浓度的培养基上.探讨了玉米花药胚状体(愈伤组织)产生情况,指出胚状体(愈伤组织)与基因型关系很大,用25%浓度蔗糖预处理花药6~7min及培养基中加15%浓度蔗糖诱导频率最高。  相似文献   

2.
橡胶树花药培养体胚发生率低及植株再生频率低是制约其组培苗工厂化生产的瓶颈。以热研7-33-97品系花药为外植体,研究橡胶树花药体细胞胚发育过程并对其体细胞胚进行系统分类,同时改良其培养条件。结果表明,完整的体胚发育过程是球形胚-心形胚-鱼雷胚-子叶胚,但有些心形胚不能进一步发育成鱼雷胚,在后继培养中会分化成畸形胚;体胚发生不具同步性,在鱼雷胚旁又长出次生胚。胶树花药体细胞胚共分9种类型,发现胶树花药体胚发生过程中产生连体胚现象,该类胚能正常发育成植株。不同胚状体培养条件对植株再生率的影响说明,暗培养诱导胚状体2个月后再转移至500 lx弱光照条件下培养10~15 d,然后再转移至出苗培养基培养,能够显著提高植株再生率。在诱导胚胎发生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稀土,结果表明,稀土具有提高橡胶树花药体胚发生率的效果,其中以添加1 mg/L稀土培养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用离体花药诱导巴西橡胶植株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自1973年培养巴西橡胶花药以来,已产生了诱导频率很高的愈伤组织和近4万个胚状体。在1977年底至1978年春先后从高产无性系“海垦2”和“热研88—13”获得113棵完整植株。并首次盆栽成活,成活率30%。到目前为止,已从“海垦2”、“海垦1”、“热研88—13”等品种中诱导出完整植株137棵,1979年移栽成活率提高到69%。经过几年的试验,得到了培养效果较好的下列培养基:用以诱导愈伤组织和幼小胚状体的第一培养基为MS基本培养基添加5%椰乳、0.5~1.0毫克/升2,4—D和0.5~1.0毫克/升K,蔗糖提高到7~10%,用以继续诱导肉眼可见胚状体的第二培养基为MS基本培养基添加0.1~0.2毫克/升NAA,0.2~1.0毫克/升K和0~10毫克/升水解DNA,蔗糖提高到7%,微量元素可提高1~2倍;用以诱导植株的第三培养基为改良的MS培养基,其大量元素减为60~80%,微量元素加倍,蔗糖提高到5%,再添加2毫克/升GA。对非完整植株,再加0.5毫克/升K和0.5毫克/升BAP,有促进顶芽长出真叶,成为完整植株的作用。接种后45~50天是转移愈伤组织的最适时间。胚状体和植株的诱导频率因材料和花期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经组织学和细胞学研究,证明花药植株起源于花药的体细胞。  相似文献   

4.
通过继代培养提高橡胶树体胚诱导频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橡胶树体胚诱导频率低、正常胚状体比例低是影响橡胶树花药培养的重要限制因子。组织切片结果显示:50 d的愈伤组织生长期实际上应划分为2个阶段:0~30 d为愈伤诱导阶段,30~50 d为胚性表达和愈伤增殖阶段,因此本试验以30 d的橡胶树花药愈伤组织为材料,通过继代培养基的正交筛选,探索通过继代培养提高橡胶树体胚分化频率的途径。试验结果显示:橡胶树初代花药愈伤组织经过优化后的继代培养基继代培养1次后,分化的胚状体是不继代培养分化胚状体数量的4.29倍,而其中正常胚状体的数量是不继代的2.4倍。继代培养基包含4种激素,以6-BA的影响最大,其次为KT。优化的愈伤继代培养基为改良MS培养基添加6-BA0.1 mg/L+KT 0.3 mg/L+3,4-D 0.3 mg/L+ABA 0.013 mg/L。与传统橡胶树花药再生体系相比,本试验增加了愈伤组织继代这一程序,并摸索了适宜的继代培养基配方,使花药再生体系更加符合实际花药培养发育的过程,以提高橡胶树胚状体分化频率,促进橡胶树体胚苗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不同培养基对甘蓝型油菜花药和花粉培养的效应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蓝型油菜的花药和花粉分别在固体、液体和液固双层培养基上进行单倍体诱导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花药培养效果优于花粉培养,其中以液固双层培养效果最好;在花粉培养中以液体浅层培养产生的胚状体最多.  相似文献   

6.
枇杷花药胚状体诱导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大五星’枇杷花药为外植体,研究小孢子发育时期、低温处理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花药愈伤组织诱导及胚状体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枇杷小孢子发育时期与花蕾横径存在对应关系,横径为4.68~5.28 mm的枇杷花蕾处于单核靠边期,此时期的小孢子胚状体诱导率最高,为25.05%;经4 ℃低温处理2 d的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达69.93%;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培养基是MS+2,4-D 0.5 mg/L+6-BA 2.0 mg/L,愈伤组织诱导率为78.22%;枇杷花药愈伤组织诱导胚状体的最适培养基为MS+ZT 0.05 mg/L+NAA 0.01 mg/L+IBA 0.05 mg/L,胚状体诱导率为25.56%。  相似文献   

7.
甘蓝型杂交油菜亲本的小孢子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通过对42份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不同基因型材料的小孢子培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材料的小孢子产胚率存在明显差异,但pol-CMS的恢复系与保持系之间的胚状体产量差异不显著,恢复或保持基因不影响小孢子成胚率,说明通过小孢子培养快速纯合pol-CMS杂交亲本是可行的.胚状体直接成苗率与培养基中琼脂浓度、培养温度及供体材料基因型有关,胚状体经低温诱导及适当增大培养基中琼脂浓度可有效提高胚状体直接成苗率.4℃低温处理10d和培养基琼脂浓度高于1.2%均可提高胚状体的直接成苗率,并以1.5%琼脂浓度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用三种不同温度前处理和三种培养基相配合对7个从双单倍体马铃薯中随机抽取的品系进行了花药培养,选择出了较好的培养基和前处理的适宜温度及方法,从双单倍体花药中忸产生胚状体及再生植株频率有所提高达27.5%和8.8%。倍性鉴定表明,从双单倍体诱导的胚状体分人的植株绝大多数为二倍体。而且多数为纯合体,说明这些胚状体来自己减数的配子,可能是由在胚状体发育过程中的体细胞染色体加倍形成的。  相似文献   

9.
小孢子培养技术纯化 与选育Pol TCMS不育两用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甘蓝型油菜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获得了4个甘蓝型Pol细胞质温敏雄性不育两用系( Pol TCMS)的 DH系,说明通过小孢子培养技术纯化选育Pol TCMS不育两用系是可行的。研究结果表明: Pol TCMS不育两用系 的最佳取样时期为第一朵花开放前的4~7d;在NLN培养基中补充0. 05mg/L的细胞分裂素6 - BA可以显著提高 出胚频率;游离小孢子首先在35℃高温条件下热激48h,然后转入到22℃恒温箱中连续暗培养效果最佳,其出胚频 率显著高于其他3种温度组合;胚状体在8~10℃条件下低温诱导两星期,能够显著提高其再生频率。  相似文献   

10.
用三种不同温度前处理和三种培养基相配合对7个从双单倍体马铃薯(S.tuberasumL,2n=2x=24)中随机抽取的品系进行了花药培养,选择出了较好的培养基和前处理的适宜温度及方法.从双单倍体花药中诱导产生胚状体及再生植株频率有所提高达27.5%和8.8%.倍性鉴定表明,从双单倍体诱导的胚状体分化的植株绝大多数为二倍体,而且多数为纯合体,说明这些胚状体来自己减数的配子,可能是由在胚状体发育过程中的体细胞染色体加倍形成的.  相似文献   

11.
马铃薯花药培养在马铃薯育种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现以杂交圃中77份亲本材料为试验材料,对花药高温前处理、培养基和基因型等因素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花药培养对基因型有很大依赖性,不同基因型马铃薯愈伤诱导率范围是0.16%~9.50%,胚状体发生率范围是0.31%~15.63%。克97G8-4、讷16和白俄3的植株再生率范围为12.00%~23.08%,其余全部没有分化出植株。倍性鉴定表明:双单倍体的发生率为93.75%。诱导培养基以MS+0.5 mg·L-1 NAA+1.0 mg·L-12,4-D+1.0 mg·L-1 KT+0.5%活性炭+100 mg·L-1 AgNO3,即③号效果最好,植株分化培养基以MS+4.0 mg·L-1 GA3+2.0 mg·L-1 ZT+30 mg·L-1蔗糖+0.7%琼脂,即②号效果较好。高温预处理对胚状体的发生有利。  相似文献   

12.
光镜与电镜的镜检结果表明:芝麻化学诱导的雄性不育机制是由于花药内绒毡层细胞畸形肥大而将花粉母细胞挤压破坏,使之不能产生花粉粒。  相似文献   

13.
通过4x—2x杂交测验,从Solanumphureja后代中筛选出9份诱导双单倍体频率和花粉育性高的授粉者.它们的平均诱导率为33株双单倍体/100个果,并具有显性纯合的胚斑标记基因(BB)和紫色胚轴标记基因(PP),可用来有效地识别双单倍体.不同的四倍体母本产生双单倍体的频率不同,中薯2号产生频率最高,达34株双单倍体/100个果,母本基因型对双单倍体的产生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采用讷16、克新16、克新13和西北果4个马铃薯品种或品系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温度处理对马铃薯花药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研究表明,接种前花蕾经2~8d、4℃低温预处理有利于花药愈伤组织的形成,其中以2~4d处理的效果最好,接种后经24~48h、32℃热激处理有利于花药愈伤组织的形成。试验还对低温预处理和热激处理相配合的效果进行了比较,发现两者配合处理的效果好于单独处理,单独热激处理的效果好于单独低温预处理。  相似文献   

15.
非环境敏感型核雄性不育水稻育性的化学调控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环境敏感型核雄性不育水稻育性的化学调控初报徐仁胜(中国水稻研究所植物生理系.杭州310006)关键词:核雄性不育;育性恢复;植物生长调节剂ChemicalRestorationofFertilityofGenieMale-sterileRicewi...  相似文献   

16.
水稻品种孕穗期耐冷性构成因子分析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5  
 在冷温处理条件下,通过对14个不同耐冷性水稻品种的花药大小、花粉大小和花粉数的测量分析,明确了花药长度与花药内的总花粉数密切相关(r=0.831**),花药长度和花药内的可育花粉数与耐冷性的关系密切(r=0.853**,r=0.915**),发现花粉大小与耐冷性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75**),可育花粉数是水稻孕穗期耐冷性的主要构成因子。  相似文献   

17.
用日均温20℃低温处理3个采用剑叶叶枕距标记幼穗发育时期的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G317S、G321S和G326S,研究低温对不同发育时期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育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用20℃低温处理3d,3个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花粉不育度明显降低,平均自交结实率为66.41%;3个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育性敏感期所对应的剑叶叶枕距为-4 ~4 cm,而剑叶叶枕距<-4 cm或>4 cm时,各不育系育性稳定;剑叶叶枕距为-4~ -2 cm和2~4 cm时各不育系不同穗位颖花的花粉不育度比较接近,而剑叶叶枕距为-2~2 cm时,各不育系不同穗位颖花的花粉不育度表现为穗上部<穗中部<穗下部.  相似文献   

18.
采用显微观察法研究6种番荔枝属果树的雄蕊特征,观测不同种的雄蕊长度、数量、花药长度和花粉数量及形态大小等雄蕊特征。结果表明:雄蕊特征随树种的不同而有变化,但普通番荔枝、阿蒂莫耶番荔枝、秘鲁番荔枝、牛心番荔枝等4种番荔枝的雄蕊特征及变化基本一致,而与山刺番荔枝、圆滑番荔枝等相差甚远;山刺番荔枝和圆滑番荔枝的一些雄蕊特征则较为接近。此外,尽管花药长短相差大,但每个花药内花粉数量的差异不显著,表明每朵花的花粉量仅由雄蕊数决定。  相似文献   

19.
粳稻光(温)敏核质互作不育系(SA)的育性和可恢复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连续3a的分期播种试验表明,聚合光(温)敏核不育系S和核质互作不育系A的不育基因转育而成的粳稻光(温)敏核质互作不育系SA的育性对光温反应迟钝,在长日高温、适温、低温和短日适温、低温下其育性都稳定不育;SA花粉败育类型表现为长日下以典败为主,短日下典染共存,且随着日长的变短和温度的降低,染败花粉有增加的趋势。可恢复性试验表明,不同的恢复系对SA的恢复能力强弱不同,SA的可恢复性一般介于亲本S和A的可恢复性之间。  相似文献   

20.
从6月11日至7月2日连续观察早红突A花粉育性的变化动态,不同时期镜检结果表明,染色花粉频率呈现较大变(27.1%-92.3%),染色花粉数与颖花着生的部位有密切关系。其中,第4枝梗染色花粉频率相对较高,第6枝梗单位颖花内染色花粉数最多;染色花粉频率和所含染色花粉数随着枝梗位置上升有逐步递增的趋势,相关分别达显著(0.852 6^*)和极显著水平(0.911 9^**);每一枝梗基部1-4朵颖花(第1镜检单位)含染色花粉数和染色花粉频率一般高于同枝梗其它颖花,并从枝梗基部往上逐步递减。染色花粉数的增加与镜检前10d日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分别呈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表明它对高温有较强的敏感性。讨论了单株选择对花粉育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