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5 毫秒
1.
[目的]以研究北京市乔灌草型、乔草型、乔木型、灌草型4种植物群落的植被覆盖率对温度的影响为主要目的.[方法]通过实地调研及运用Arcgis等软件分析的方法,定量分析4种植物群落的植被覆盖率对温度的影响.[结果]绿地在达到一定植被覆盖率后,温度稳定在一定区间.4种植物群落中,乔灌草型对温度的影响最为明显.乔灌草型植被覆盖率达到53%~56%后,温度变化不明显;乔草型植被覆盖率达到54%~56%后,温度变化不明显.乔木型植被覆盖率达到51%~55%后,温度变化不明显;灌草型植被覆盖率达到50%~54%后,温度变化不明显.[结论]绿地温度与4种植物群落的植被覆盖率均具有负相关性,其中乔灌草型对温度的影响最明显.当植被覆盖率达到50%~55%时能发挥其最大降温效果,此结论符合《北京森林城市发展规划》中提到的城区绿化覆盖率要达到49%以上的标准.  相似文献   

2.
以地处安徽省西南部的池州市区为试验区,选取测试点,观测、对比不同植被类型的降温滞尘效应。结果表明,城市绿地具有明显降温滞尘效应,在气温上,裸地变化幅度最大,草地次之,灌草变化较小,乔灌草变化幅度最小,乔灌草调节温度能力最强,最具优良的降温效应;在滞尘方面,乔灌草型的滞尘效果最好,其次是灌草型和草地,并表现出道路绿地的滞尘效应优于公园绿地和住宅绿地。通过对不同植被类型的降温滞尘效应探究,以期为城市绿地的规划与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对杭州城北体育公园3种不同植物配植类型绿地(乔-灌-草型、乔-草型、草坪型)的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和光照强度进行实地测量,并采用不舒适指数作为评价指标,对比分析城市公园不同植物配植类型绿地的人体舒适度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植物配植类型绿地都有一定的降温增湿效果,降温增湿效应依次为乔-灌-草型>乔-草型>草坪型,相对于前两者,草坪型的降温增湿效果并不显著。而日均不舒适指数依次为草坪型(30.8±0.2a)>乔-草型(29.1±0.3b)>乔-灌-草型(28.9±0.3c),乔-灌-草型和乔-草型绿地的不舒适指数均有显著差异。在城市公园建设中,风景园林设计师应考虑植物配植类型的多样性与稳定性,适当增加乔-灌-草和乔-草类型的绿地。  相似文献   

4.
以北京居住区绿地为研究对象,对不同规模、不同结构绿地的夏季空气温度、相对湿度、舒适度等进行定量化研究,结果表明,1)面积1hm2的北京居住区绿地夏季昼平均降温1.43℃,昼平均增湿3.49%,并伴随绿地规模的增大,降温增湿作用增强;2)夏季不同结构绿地的降温增湿效应和人体舒适程度大体呈现出乔-灌-草型绿地乔-草型绿地草地≈裸地的特征;3)在9m的垂直高度,14:00~16:00为居住区绿地每日高温低湿时段,5:00~6:00为低温高湿时段;伴随着高度的升高,乔-灌-草型和乔-草型绿地的日均和高温低湿时段空气温度大体呈上升趋势,相对湿度呈下降趋势,草坪和裸地变化相对平缓。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和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南阳市区片状绿地按种植结构分为乔-灌-草、乔-草、灌-草、乔木、灌木和草坪6种类型,并定点定时测定绿地中心和对照点的光强、湿度、温度、噪音和空气中细菌数。[结果]结果表明,在片状绿地中,除草坪外,其他绿地均具有一定的遮荫效应,不同结构绿地遮荫效应依次为灌木>乔-灌-草>乔-草>灌-草>乔木>草坪;各绿地也有明显的降温效应,降温效应依次为乔-灌-草>乔木>灌木>乔-草>灌-草>草坪;各绿地还有一定的增湿效应,增湿效应依次为乔-草>乔-灌-草>乔木>灌木>灌-草>草坪;各绿地也具有降噪效应,降噪效应依次为乔-灌-草>乔-草>乔木>灌-草>灌木>草坪;各绿地在灭菌方面也有明显的作用,灭菌效应依次为乔-灌-草>乔-草>乔木>灌-草>灌木>草坪。[结论]相同种植结构的绿地中复层结构绿地的生态效益均大于单层结构的绿地,以乔-灌-草三维立体型绿地生态功能最佳。  相似文献   

6.
基于QuickBird影像,提取了昆明市8类绿地,利用Landsat 8数据反演出地表温度,并用降温幅度和距离2个指标来评价绿地斑块对周围区域的降温作用,通过相关性分析和逐步回归法分析绿地斑块特征与降温幅度、降温距离之间的关系,探讨绿地斑块对周围近邻区的降温机制。结果表明:森林绿地的综合降温效应最好,其次是公园绿地和居民区绿地,并且绿化加水体的组合也是城市降温的有效手段;绿地斑块的面积、周长、植被覆盖率与绿地对周围区域的降温幅度和降温距离呈微弱的正相关关系。无论是针对所有绿地类型,还是单独的绿地类型,植被覆盖率对周围区域的降温距离和降温范围的影响都相对大,而斑块几何特征的变化对周围区域地表温度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
校园内不同绿地类型降温增湿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2008年内蒙古农业大学东校区内,选择乔+灌+草、乔+草和草坪3种绿地类型和对照水泥地,对校园内不同绿地类型的降温增湿效应以及不同绿地类型的大气温度、地表温度、空气相对湿度的日变化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校园的3种绿地配置中,不论是乔+灌+革、乔+草还是草坪,相对于水泥地面来说,都有明显的降低地面及大气温度,增加空气湿度的作用,尤其在1d中温度最高、空气湿度最小的中午作用更明显.观测期间,乔+灌+草、乔+草、草坪对于大气温度的平均降温率分别为10.1%、8.3%、6.6%;对于地面的平均温度的降温率分别为43.6%、41.4%、31.3%;对于大气湿度的平均增湿率分别为44.3%、29.8%、16.5%.乔+灌+草复层结构降温增湿效应最大,而且养护成本较低,因此在校园绿化建设中应该适当增加其所占比例.  相似文献   

8.
刘宇  黄旭  偶春  韩浩章   《西北林学院学报》2015,30(5):241-245
在2014年夏季,通过对宿迁市不同结构绿地和对照内空气PM2.5浓度以及温度、湿度、光照强度、风速进行监测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结构绿地及对照内空气PM2.5浓度日变化均明显,基本呈现“M”型趋势,波峰出现的时间受人流和车流影响;PM2.5浓度均值从大到小的顺序是对照、草坪、篱草、大阔叶乔草、乔灌草、针叶乔草、小阔叶乔草;PM2.5浓度与不同结构绿地的光照强度达到显著正相关,与风速相关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为了筛选出适合银川市居民区的植被配置模式,改善银川市居民区气候环境.本研究以宁夏银川市2个居民区内密林、灌-草、乔-灌-草、乔-草4种植被配置模式绿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植被配置模式绿地内太阳辐射、温度、湿度、负氧离子变化特征及其与气候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密林对太阳辐射降低效果最明显,降低了78%;各配置模式都...  相似文献   

10.
以地处山西省晋中盆地的山西农业大学校园为试验区,研究了不同绿地类型的滞尘效应。结果表明:绿地具有减尘作用,绿地中总悬浮颗粒物(TSP)值显著低于非绿地。距扬尘源10m处不同类型绿地的减尘率依次为:乔灌草复合型38%,灌草型31%,草坪7%,裸地2.6%。不同绿地类型内TSP值均有明显变化,但TSP值的变化梯度有差异。在3种绿地类型中,乔灌草型绿地变化梯度最大,灌草型绿地次之,草坪最小。说明乔灌草型绿地的减尘效应最大。  相似文献   

11.
以1994年、2000年、2004年、2009年和2015年5期Landsat TM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采用单窗算法反演汉中市地表温度,并对地表温度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汉中市热岛强度分级图,分析汉中市近20 a热岛效应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土地利用类型、植被覆盖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近20 a汉中市城市热岛效应随时间变化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1994-2004年为热岛效应的加速期,2004-2015年为减缓期。2)不同热岛强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差异明显。1994-2005年强绿岛区和绿岛区主要分布在汉中市北部的山林地区;强热岛区和热岛区主要分布在西南部的中心城区。3)不同热岛强度对应的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存在差异。强绿岛区和绿岛区主要分布在汉中市北部山区的林地和耕地。正常区主要集中在汉中市近郊的农用地与草地,同时也包含市区周边的零散村镇居民地。热岛区和强热岛区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区的建筑用地。4)植被覆盖度与城市地表温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植被覆盖度每增加10%,地表温度平均下降约1.1℃。可见,增加城市植被覆盖度,合理利用城市裸地和布局城市建筑用地,可以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相似文献   

12.
如何评价城市绿地规划设计的科学性是当前城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和园林生态学的研究热点。现有研究主要着眼于不同类型绿地内部与周围空间小气候的静态分析,而对于绿地对周边环境的生态过程则报道甚少。笔者报道的试验主要以灌木为研究对象,选取太原市几处有代表性的灌木林,利用仪器对植物群落斑块周边温度和湿度在空间和时间的梯度变化进行了测试,以探索城市绿地对其周边环境温湿度的影响的时空分布特征。实验结果表明:植物的叶面蒸腾是绿地产生降温增湿等生态效应的主要原因。绿地对周边空气温湿度的影响随着与绿地距离的增加而递减。其影响力的大小与温度的变化成正相关。该研究揭示了绿地能够有效缓解城市高温的机制和影响格局,丰富了城市小气候环流理论,对城市规划和绿地景观设计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城市道路绿带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绿地绿量对热岛效应的调控功能受到广泛关注。以福州市仓山区道路绿带为研究对象,基于2019年9月的Landsat-8 OLI/TIRS和12月的GF-1影像数据,利用辐射传输方程法进行地表温度反演,并采用面向对象分类法和分层分类法提取典型树种,结合实地测定叶面积指数完成对道路绿带绿量的计算,进而分析城市道路绿带绿量与地温的关系。结果表明:1)道路绿带对周边环境具有一定的降温作用;2)道路绿带的位置与面积差异会对其发挥降温效应产生影响;3)在不同绿带面积范围内,绿量与地温的关系不同。当绿带面积<1 hm2或>10 hm2时,地温分布几乎与绿量无关,在1~10 hm2面积范围内,二者呈负相关;4)绿量在绿带面积为1~4 hm2的降温效率优于在4~10 hm2,单位绿量可分别平均降温0.343℃~0.373℃、0.087 8℃~0.157 2℃。通过分析不同面积范围内城市道路绿带绿量与地温的关系,以期为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科学规划城市道路绿地提供新思路与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
采用单窗算法、监督分类法及Logistic回归模型,以长江经济带典型大都市武汉为研究区,对其1996—2016年热岛效应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与土地利用类型和不同建设用地类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1)从时间序列看,武汉热岛面积和强度有随时间逐步增加的趋势;从空间分布格局上看,武汉热岛逐渐向中心城区集聚并沿中心城区向四周扩散。2)建设用地分布与热岛分布具有一致性。建设用地扩张可明显导致热岛效应加剧,而绿地和水体对热岛效应具有明显的缓解作用。3)交通运输用地对热岛效应增加贡献最为明显,工矿仓储和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也可导致热岛效应的增强;住宅、商服用地未表现出明显的增强作用。因此,为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在宏观上,要保障一定数量比例的城市绿地以减缓温度攀升;在微观上,城市规划要合理布置各类型的建设用地,建设点片状小绿地、口袋公园。  相似文献   

15.
绵阳城市绿地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鹏  董廷旭  邓小菲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4):7535-7536
城市绿地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因子之一。发展城市绿地,不仅可为城市居民创造良好的环境,而且通过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可促进旅游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创造更好的外商投资环境,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以绵阳市为研究对象,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绵阳市城市绿地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二者相关显著。此外,还建立了绵阳市城市经济增长与各驱动因子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据模型对绵阳市2005~2010年城市经济增长对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的需求做了初步预测。  相似文献   

16.
城市扩张下的哈尔滨地表温度空间变化态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地表温度时空变化特征对城市热岛效应、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以哈尔滨市为例,将以2001、2008、2013和2016年4期Landsat卫星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采用辐射传输法、密度分割、象限方位法、缓冲区分析以及回归分析等方法,对哈尔滨市地表温度进行反演并划分等级,分析哈尔滨市地表温度时空分异总体特征,同时定量揭示并阐述地表温度和归一化建筑指数NDBI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高温区主要集中在相应时期的建成区及工业园区,而水体、绿地及耕地则表现出明显的低温区;2001—2016年哈尔滨市高温区域扩张明显,但是在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扩张方向、范围和模式;高温区域与城市建设用地空间分布具有一致性,城市化进程和人口流动加快高温区范围的扩张;地表温度和NDBI呈显著正相关,NDBI在表征热环境特征方面具有一定代表性。  相似文献   

17.
应用哈夫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结合道路网络、绿地面积、人口分布等数据,计算城镇绿地和出行点之间的吸引力数值,研究绿地空间布局、服务能力及与城镇居民需求关系。研究表明:浙江省慈溪市观海卫镇域绿地分布不均衡,多集中于中西部,绿地数量多而面积小,其服务范围和期望到访的游人数量较多;镇域南部为风景区绿地,数量少而面积大,其服务范围和期望到访的游人数量较少;镇域北部绿地资源匮乏。基于哈夫模型与GIS网络分析技术的绿地系统研究,定量地分析了城镇绿地空间要素组成与结构,可以有效地优化城镇绿地系统布局,最大程度地发挥城镇绿地生态维护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深圳城市绿地土壤进行肥力评价,为绿地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实地典型样点采样、室内分析测试、数据分析的方法。[结果]深圳园林绿地草坪土、花坛土和树穴土肥力综合质量存在较大差异,深圳城市绿地土壤综合肥力处于低水平。[结论]该研究结果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基于GIS的铜仁市城市绿地系统景观格局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贵州省铜仁市2004年9月4日Quick Bird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利用RS和GIS技术以及Fragstats 3.3软件,对铜仁市城市绿地系统景观结构和景观格局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铜仁市城市绿地总体上比较破碎,且存在少数绿地类型(其他绿地与农业用地)占主导地位的现象;建成区绿地类型完整,景观多样性水平高于规划...  相似文献   

20.
在探讨人体舒适度与城市绿地面积关系的基础上,从人体舒适度的角度来确定城市合理的绿地面积。通过城市绿地对温度、湿度及风速影响的观测,得出其影响的程度与范围,经分析后最终推算出银川市根据人体舒适度所确定的绿地面积。结果表明,当绿地面积达到一定数值时,面积增大对舒适度值的影响基本不变,即影响的范围基本不再改变。所以,在增大绿地面积的同时,首先要增加树林的面积,并且要调整绿林的布局和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