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琴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1):6438-6439
应用因子分析的方法研究了藏药牦牛角中微量元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一个3因子的模型能够合理地解释微量元素间的相关关系;综合因子得分可用于牦牛角产地的质量综合评价。该研究为以后牦牛角的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青海高原地木耳中微量元素的化学计量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利兵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7):8936-8937
[目的]对青海高原地木耳中Cu、Zn、Fe、Mn、Co、Se等微量元素进行综合评价。[方法]通过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研究了青海高原地木耳中的微量元素。[结果]Fe与Co、Se相关极显著,Mn与Zn相关极显著。Fe的第1主成分值最大,说明青海高原地木耳中微量元素Fe的影响最大。海西州地木耳中微量元素含量最高,其次为海北州、海南州、黄南州、西宁市。海西州和海北州地区地木耳中微量元素较丰富,且海西州地木耳中微量元素的含量远高于西宁市。第1公共因子F1在指标Fe、Co、Se上有较大的载荷,第2公共因子F2在指标Cu、Zn、Mn上有较大的载荷。[结论]该研究为大规模开发青海高原地木耳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对青海高原地木耳中微量元素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其主成分和因子,对地木耳中Cu、Zn、Fe、Mn、Co、Se等微量元素进行了综合评价,旨在为科学地开发利用青海高原地木耳资源提供一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周利兵  陈伟  张红雨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0674-10675
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对不同地区厚朴中Fe、Cu、Zn、Mn、Ca、Mg等微量元素进行综合评价,以期为中草药的种植与综合利用提供指导,为大规模开发中草药资源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通过化学计量学研究,能对厚朴质量做出公正、科学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5.
青海湖区牦牛体内微量元素的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青海湖区牦牛内脏中微量元素的差别。[方法]采用因子分析法,对青海湖区牦牛内脏中微量元素的含量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青海湖区牦牛内脏中Mg、Cu和Se含量显著相关,Mn含量与Fe含量显著相关。牦牛肾脏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最高,其次为肝脏、心脏、肌肉、肺、脾脏。肾脏、肝脏、心脏中微量元素含量高于内脏微量元素含量的平均值,而肌肉、肺、脾脏中微量元素的含量低于平均值。运用因子分析法,提取了3个主因子。Mg、Cu和Se是影响第1主因子的最重要元素,与第1主因子有强相关性。Fe和Mn是影响第2主因子的最重要元素,而Ca是影响第3主因子的最重要元素。[结论]多食肾脏、肝脏、心脏等牦牛内脏可为人体补充多种微量元素。  相似文献   

6.
综合评价不同产地杜仲叶中氨基酸含量,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不同产地杜仲叶中的氨基酸含量进行分析,找出了杜仲叶中丙氨酸、甘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脯氨酸、丝氨酸、苏氨酸、蛋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组氨酸、酪氨酸15种氨基酸之间的关系。运用化学计量方法,结合MATLAB 2016软件,对杜仲叶中氨基酸和生物活性进行研究。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一个评价中药质量的化学计量模型,这些研究表明杜仲叶不仅具有很强的保健作用,而且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申明金  陈丽  曹洪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6):7116-7118
[目的]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2种模式分析方法对地黄中的微量元素进行研究。[方法]选择6种微量元素的含量为指标,对不同来源的地黄药材进行主成分评价和聚类分析。[结果]主成分分析较全面的反映了药材样本的信息,评价结果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与聚类分析结果一致。[结论]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可用于中药材多指标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8.
周利兵  姜紫勤  吴启勋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3):6649-6650,6652
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结合SPSS统计软件,对青海地区植物白刺(Nitraria)叶中微量元素进行定量定性综合评价,开拓了科学地进行综合评价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9.
清热类中药微量元素的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说明微量元素含量与清热类中药疗效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以微量元素含量为指标,应用主成分分析法,结合SPSS软件对10种清热类中药中的微量元素进行聚类分析。[结果]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前4个主因子含有清热类中药微量元素含量83.898%的信息。通过主成分分析建立的主因子模型分别为:F1=-0.051X1-0.249X2-0.700X3+0.594X4+0.881X5-0.331X6+0.835X7+0.796X8+0.196X9+0.094X10+0.551X11,F2=0.651X1-0.793X2-0.212X3+0.656X4-0.066X5+0.126X6-0.314X7-0.124X8+0.774X9+0.084X10+0.688X11,F3=0.344X1+0.418X2-0.343X3+0.433X4+0.029X5-0.208X6-0.354X7-0.392X8+0.081X9+0.830X10+0.079X11和F4=0.331X1-0.119X2+0.296X3+0.127X4+0.124X5+0.809X6+0.191X7+0.334X8+0.083X9+0.444X10-0.375X11。通过分析主因子模型可知,第1主因子与变量Mg、Ca、Cu、Zn、Mn的相关性较高,第2主因子与变量K、Na、Mg、Cr、Ni的相关性较高,第3主因子与变量Mo的相关性较高,第4主因子与变量Fe的相关性较高。在层次聚类分析中,样本聚成4类,样本3为一类,样本9为一类,样本6、7、8为一类,样本1、2、4、5、10为一类。[结论]该研究为清热类中草药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2种模式分析方法对地黄中的微量元素进行研究。[方法]选择6种微量元素的含量为指标,对不同来源的地黄药材进行主成分评价和聚类分析。[结果]主成分分析较全面的反映了药材样本的信息,评价结果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与聚类分析结果一致。[结论]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可用于中药材多指标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1.
周利兵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10360-10361
[目的]为白刺叶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方法]通过对青海地区植物白刺叶中Fe、Cu、Zn、Mn、Cr、Ni、Cd7种元素进行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研究了白刺叶的微量元素谱。[结果]白刺叶中Fe与Zn极显著相关,Mn与Zn、Fe显著负相关。在这2个主因子中最重要的是第1主因子F1,Mn的载荷值最大,说明青海地区白刺叶中Mn的影响最大,其次为Cu、Zn、Fe等。唐古特白刺叶的微量元素含量最高,其次为小果白刺叶、齿叶白刺叶、沙棘叶。唐古特白刺叶和小果白刺叶的微量元素较丰富,且唐古特白刺叶的微量元素含量远高于沙棘叶。样本层次聚类分析聚成3类时,沙棘叶为一类,齿叶白刺叶为一类,唐古特白刺叶和小果白刺叶为一类。[结论]在因子分析的基础上对白刺叶进行聚类分类识别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多杰扎西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6):8265-8266
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青海省各地种植的大黄中的微量元素特征进行了研究,以微量元素Cu、Zn、Fe、Mn、Cr为评价指标,对其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青海省各地种植的大黄中的微量元素Zn、Mn、Fe对大黄的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陈龙威  王艳萍  何建兰  王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3,(33):12863-12865,12869
[目的]为贵德县土壤微肥科学施用、作物合理布局和配方肥的确定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姜黄素比色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贵德县376个耕层土壤微量元素含量。[结果]贵德县有效微量元素平均含量B为0.339mg/kg,Cu为0.688mg/kg,Fe为3.798mg/kg,Mn为13.145mg/kg,Zn为2.554mg/kg,其中Fe、B含量缺乏,Cu、Mn含量适中,zn含量丰富。[结论]不同乡镇耕层土壤有效微量元素丰缺程度差异明显。不同土壤中有效微量元素含量之间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