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工厂废气危害蚕桑生产,在我国不少蚕区都曾发生过。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工厂林立,废气未能妥善处理,对蚕桑生产影响愈来愈严重。直接对广大蚕农带来了经济损失,因而,对工厂废气的处理应引起蚕业科技工作者足够重视,现就其危害和措施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
农药污染对秋蚕生产的影响及预防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陈国翠 《广西蚕业》2008,45(4):13-14
近年来,秋季稻飞虱防治引起秋蚕农药污染中毒的事件时有发生,秋蚕饲养布局调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如不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势必对蚕桑生产造成严重的威胁,影响蚕桑生产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现总结经验教训,就秋蚕受农药污染对蚕作的影响和对策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3.
随着工业的发展,工厂废气排放量日益增多,给蚕桑生产带来了严重威胁.1999年5月18日,草堰镇合新村三组桑园受窑厂废气污染,造成83张春蚕发生氟中毒,经过镇村蚕桑技术人员及时采取措施,有80张中毒蚕上蔟结茧,取得了较好的收成.  相似文献   

4.
氟化物污染是困绕蚕桑生产的一个较严峻问题。家蚕氟化物中毒属工厂废气中毒的一种。由于工厂使用了含氟材料,经高温后,其中氟化物就变成氟化氢、四氟化氢等有毒气体,随着烟雾微粒发散出来,逸散在大气中,造成桑与蚕的危害。笔者三年来对乐安县蚕区内的一砖厂排出的含氟废气污染的桑园进行了跟踪调查和分析,并采取了相关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5.
在规划发展蚕桑生产,建立蚕室和新桑园同时,就要十分注意避免由于各种工厂所排出的“废气”对桑和蚕所造成的毒害而遭受不应有的损失。据有关资料认为下述厂矿和桑园及蚕室间的距离,要求达到以下标准,尽可能避免遭受其害。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1991年德清县蚕桑生产减产主要是由于桑园树龄结构老化;肥培管理差;环境和农药污染日趋严重;技术推广网络不健全等问题,提出了保证老蚕区的蚕桑持续、稳定的发展必须进一步抓好蚕桑基地建设;进一步完善蚕桑生产的有关政策;加强桑园的肥培管理,组织小蚕规模共育;加强技术网络建设,完善社会化服务;改善蚕种生产设施,提高技术素质;治理环境污染等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盐都区秋季稻飞虱防治引起秋蚕农药中毒的事件屡有发生:2006年中晚秋蚕发种6300张,中毒4800张,中毒率达76%;2008年晚秋蚕发种4800张,中毒1900张,中毒率达40%;其他年份亦有零星发生。农药污染已成为对盐都区蚕桑生产的严重威胁,如不引起起高度重视,采取必要的防控措施,势必影响盐都蚕桑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8.
桑园承包到户后,千家万户养蚕如何做好蚕病防治工作,以达到养蚕稳产高产是蚕桑技术推广部门必须重视的问题。家庭经营蚕桑,病菌污染点增多、面扩大。在防治工作上存在着四难:养蚕户多、面广、技术辅导难;住房兼用蚕室消毒难;饲养户零星分散购买蚕药难;农药、工厂废气污染防治难。几年来,我县的广大蚕桑科技人员尽  相似文献   

9.
发展蚕桑生产,其目的是为了获得高产优质的原料茧,但在生产过程中常常遇到多种病源体的侵袭和不良环境及微量农药污染等影响,造成蚕在上蔟后到处爬行,出现不能结茧的现象,使养蚕生产劳而不获,经济损失严重.据统计,在高安市不结茧蚕造成产量损失约占全年总产量的13%,现就不结茧蚕发生的原因与防治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浙西山区开化县蚕桑生产成本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蚕桑生产是集栽桑养蚕为一体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蚕桑生产效益决定了蚕农对蚕桑生产的重视程度,决定了蚕桑产业在农村经济中的地位,因而决定了蚕桑产业的发展趋势。蚕桑生产成本是影响蚕桑生产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蚕桑生产成本主要由桑园肥料、农药、蚕种、蚕药、蚕具维修折旧和养蚕用品消耗等物化成本和桑园培育管理用工、养蚕用工等劳动力成本两部分构成。近年来,由于蚕桑生产资料成本上涨和劳动工资成本提高,蚕桑生产成本也有明显提高。开化县地处浙江省西部,地理环境、生产习惯等因素与嘉湖重点蚕区有明显的不同,  相似文献   

11.
顾建兴 《蚕桑通报》2011,42(4):41-42
桐乡市是我省重点蚕区,崇福既是桐乡蚕茧主产区,又是典型的粮桑混栽区,因稻田和桑园治虫交叉造成家蚕中毒事件时有发生。蚕作安全直接影响蚕农培桑养蚕的积极性,也严重制约蚕桑生产的稳定和发展。2010年春蚕因不少农户使用上一年受农药污染晚稻草,造成了春蚕大面积中毒事件,本文就本次事件的发生、应对措施及体会作一简要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2.
赵远 《中国蚕业》2001,22(2):48-49
我国大部分蚕区夏秋季高温多湿或高温干燥,桑叶病虫的危害较大,农药污染时有发生,所以对夏秋蚕品种的要求较高.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根据蚕桑发展的需求,采用杂交育种结合系统选择方法育成了强健性夏秋用蚕品种415×416.通过鉴定表明各项经济性状均全面达到国家"八五"攻关考核技术指标,强健性与目前生产上推广的对照种相仿,而茧丝量又有较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在蚕桑生产过程中,为防止农药中毒,确保蚕作安全,据笔者经验,应抓好以下技术要点. 作物布局要合理在一个地区,往往种植多种作物,而各种作物病虫害发生和治虫时间不一致,所以应合理规划,如作物混杂种植,对防范蚕桑农药污染极为不利.合理的规划应是:桑园集中连片,控制零星分散,尽量减少交叉种植.这样,不仅有利技术服务和技术推广,而且有利于防止农药污染.  相似文献   

14.
蚕桑产业是桐乡农业的主导产业。近年来,虽有众多农业新型产业的崛起,蚕桑仍是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然而,蚕业老区的生产经营模式和传统技术等,已不能适应其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蚕业经营主体和蚕业技术的落后,严重影响着蚕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和产业的稳定。目前在生产中除了推行少回育等省力化技术外,有效解决养蚕适度规模经营和开展蚕桑综合利用,提高单位劳动生产效率和蚕业经济效益是目前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蚕桑生产要摆脱传统家庭生产模式,形成适度规模经营,必须要有与之相配套的生产条件和集成技术,从而解决养蚕业劳动力缺乏和比较效益偏低等问题。为了稳定桐乡市蚕桑产业,对经济、生态及社会再作贡献特通过调研,摸清桐乡市蚕桑生产发展状况与存在问题,并对其进行调研分析,提出稳定蚕桑产业,加快培育蚕桑生产经营主体的对策与措施及其创新蚕业配套技术,为蚕桑规模化生产、生态化发展、组织化经营,取得规模经济效益提供技术与管理支撑,从而实现蚕茧优质高产、蚕农增收、产业稳定与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化州市是全国蚕桑生产基地县之一,也是化州市“三高”农业的“龙头”,1992年全市种桑2500公顷,产蚕500吨,年产值6500万元。但从1993年起,由于蚕区建起34条砖厂之后,砖厂废气(氟化物)严重污染蚕区的41个管区1350公  相似文献   

16.
德清县春蚕生产克服了2003年和2008年的丝绸市场疲软、蚕茧价格偏低,2005年工厂废气污染,2006年的稻草农药污染影响,春茧产量连续第九年保持高产。9年全县共饲养蚕种492422张,平均张产49.8kg,总产蚕茧24524.1t,蚕茧产值56545.6万元,平均茧价1152.85元/50kg(见表1)。  相似文献   

17.
省蚕桑学会于1985年3月19-20日在海宁县召开了蚕病防治学术讨论会,出席会议的除我省科研、教学与生产单位外,还邀请了中国农科院蚕研所、苏州蚕专和四川省农科院蚕桑所,共21个单位35名代表,共收到论文资料11篇,有13位代表作了学术报告,并围绕新蚕药、新农药、工业废气及早期诊断等专题开展热烈讨论.  相似文献   

18.
<正> 工厂排放废气,污染桑叶,经蚕食下后引起中毒,称工业废气中毒。工业废气对桑叶的危害与气象条件有密切关系。了解工厂废气中毒与气象条件的关系,采取各项合理措施,防止环境污染,对稳定和提高蚕桑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蚕桑生产是我省的传统产业,也是农村经济优势产业。经过几年产业调整后,随着蚕茧市场的复苏,蚕桑生产面临着发展的新机遇,同时要超前认识高速发展给蚕业带来的新问题,引导蚕桑生产健康地发展。1蚕桑生产形势和机遇蚕桑生产是劳动密集型经济产业,其产业布局和行业兴衰与社会的经  相似文献   

20.
蚕桑生产现状及对策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嵊州市位于浙江省中部,是优质蚕茧生产基地,具有悠久的蚕桑生产历史。蚕桑产业是该市农村经济的传统优势产业,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根据嵊州市地理、气候环境,常年饲养4期蚕,以春蚕和晚秋蚕为主。近年来茧丝形势一路下滑,养蚕户利润大幅缩水,大大挫伤了蚕农种桑养蚕的积极性,蚕桑产业形势十分严峻。如何稳定全市蚕桑生产,成为各级蚕桑部门的重点工作,笔者通过对蚕桑生产的调查分析,就蚕桑产业低迷的现状、主要原因及措施加以浅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