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西平县土壤养分状况 1982年西平县进行第三次大规模土壤养分普查以后,1994、2003、2005年相继又对西平县土壤进行了养分普查,基本查清西平县土壤养分现状。  相似文献   

2.
一、驻马店市土壤耕层养分含量变化状况(见表一)驻马店市于1980-1985年进行了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1995-1996年进行了全市第三次土壤耕层养分普查。这两次普查每次在9县一区取了近万个土样,进行了化验分析。1998年以来,全市陆续设置了13个省、市级耕地土壤肥力监测点,每年9月份取土化验。这三组数据说明了驻马店市20多年来的土壤耕层养分含量及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3.
土壤是农作物赖以生存的基础,土壤养分的丰缺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自1980年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30年以来,全国各地大多以此次普查结果为基础指导农业生产,但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及施肥、耕作管理水平的变化,耕地土壤营养元素也随之变化.伊宁市十分重视土壤养分普查工作,续1980年第二次土壤普查之后,又于1991年和2001年以条田为单位分别开展了两次耕地土壤养分普查.2009-2010年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两年间,又测试土壤样品1858个,测定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PH等五个项目,全面完成了伊宁市八乡一镇一场21万(667m2)的耕地养分普查工作.  相似文献   

4.
自1982年进行第二次土壤普查后,昭苏县土壤肥力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通过对耕地土壤养分进行普查,了解尼勒克县耕地农田养分现状和分布规律,为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提供科学依据,伊犁州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对该县13个乡镇(场)耕地按要求采集农化样,对土壤养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伊宁市土壤养分的变化及施肥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是农作物赖以生存的基础,土壤养分的丰缺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但随着人们长期的耕种,耕地土壤养分又不断发生着很大的变化,我市十分重视土壤养分普查工作,1981、1991和2001年分别开展了耕地土壤养分普查及测土配方施肥工作,以条田为单位取混合土样,测定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PH值等六个项目,三次土壤养分普查的结果,反映了我市农田耕地土壤养分的动态变化,为有针对性地采取土壤施肥的措施,保证农业持续高效发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青田县耕地土壤养分变化趋势及科学施肥对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青田县测土配方施肥项目(2010年)与第二次土壤普查(1985年)对耕地土壤样品主要养分、属性测试数据的统计比较分析,研究耕地土壤主要养分、属性变化趋势,分析变化的原因,并提出科学施肥对策。  相似文献   

7.
<正>1980年全国开展土壤普查工作,滨海新区汉沽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全区土壤进行取样、养分的化验分析,最终形成汉沽土壤普查总结报告一份。2010年汉沽承担了市级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最终形成汉沽土壤养分技术报告一份。通过对比两份报告发现,经过三十年汉沽耕地土壤养分含量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土壤有机质、全  相似文献   

8.
以瓮安县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为基础,结合当地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分析1985年土壤普查结果和2006年、2009年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土壤养分信息,对瓮安县耕地土壤养分的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因素进行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9.
祁门县主要类型土壤养分动态分析及施肥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祁门县主要土壤类型进行连续三年的土壤养分定位监测,并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变化原因,提出施肥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选择川东北平昌县农业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速效钾、有效氮、速效磷、有效铜、有效锌、有效铁、有效锰、有效硼和有效钼共13个指标,土壤养分含量统计显示:平昌县土壤养分指标中全钾、速效钾、有效铁和有效锰平均含量高于全省平均值,其余9项指标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与第二次土壤普查农耕地普查资料相比,平昌县农业土壤有效铜、锌、铁、锰含量有上升趋势,全磷和全钾含量呈下降趋势.运用物元模型对土壤养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没有Ⅰ级养分土壤,其中Ⅱ级养分土壤占6.12%,Ⅲ级养分土壤占8.16%,Ⅳ级养分土壤占78.57%,Ⅴ级养分土壤占7.14%.处于养分贫乏(Ⅳ级)和极贫乏(Ⅴ级)的土壤共占85.71%,总体看来,平昌县土壤养分状况较差.  相似文献   

11.
黄建华 《福建农业》2004,(11):14-14
根据连续3年来,对我市不同土种的水田土壤养分检测结果,与1980年第二次土壤普查原点的养分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初步看出我市20多年来的水田土壤养分变化趋势。现将各项土壤养分变化情况分析如下:一、水田土壤养分变化趋势1.土壤有机质增加:我市农业耕地有机质含量较丰富,据19  相似文献   

12.
<正>土壤养分是作物营养的基础。查清土壤养分含量,是实施测土配方施肥的基础。1982年,全国第2次土壤普查对辉县市土壤养分状况进行了调查。30年过去了,农村耕地经过了从集体耕作到家庭联产承包的变化,农作物产量也大幅度提高。2009—2012年结合国家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市里对耕地土壤养分进行了普查,查清了全市农田土壤养分现状,并确立了当  相似文献   

13.
胡明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16):87-90
以1982年全国土壤普查材料为背景值,对2010年关中灌区农田土壤养分状况进行系统研究,分析了澄城县土壤养分的变异趋势。结果表明,关中灌区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含量均比1982年土壤普查时有较大程度的提高,速效钾整体呈现出下降趋势。当地农业用地土壤养分的提高与化肥投入量和秸秆还田等现代化农业耕作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14.
以奇台县山地-丘陵-平原绿洲为典型区,利用BP神经网络模型和主成分分析法,结合奇台县土壤养分普查的资料,进行奇台县绿洲土壤空间分异分析,结果表明:(1)奇台县绿洲土壤养分的综合评定级别为3级,处于中位程度;(2)对奇台绿洲土壤养分与地形部位表明:在冲、洪积扇的不同部位的土壤养分含量以及变化幅度具有明显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杜艳娣 《现代农业》2011,(11):27-27
1980年,朝阳县完成了第二次土壤普查,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技术资料。特别是对耕地土壤的养分状况进行了一次认真的总结,给出了土种的平均养分状况;时至今日,近25年来.通过农业部耕地地力评价项目,采用科学方法,将耕地土壤的养分状况重新测定,并同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相比较.本文主要对朝阳县不同类型土壤有机质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对指导农民科学施肥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广西典型喀斯特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养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广西喀斯特农林土壤改良与配方施肥提供理论支撑,调查典型喀斯特地区广西河池市环江县水田、旱地、林地土壤养分现状.调查结果如下:(1)广西河池市环江县土壤养分含量表现为水田土壤>旱地土壤>林地土壤,几种土壤养分含量的共同点是全氮含量较丰富,有机质含量中等,速效钾含量较缺乏.(2)与1982年第2次全国土壤普查结果相比...  相似文献   

17.
棉花是阿克苏垦区经济的主要来源,也是国家棉花生产基地.如何提高棉花产量和改善品质,提高经济效益非常重要.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我区土壤缺氮,少磷,钾丰富.随着农业生产和施肥水平的提高,目前土壤养分发生了明显变化,如有效磷(P)平均含量22mg/kg(荒地除外),比80年代第二次土壤普查时增加了三倍,致使土壤氮、磷、钾比例和微量元素失调,作物吸收养分不平衡.近几年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和示范,取得了较一致的结果,为合理施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运用GPS进行野外调查采样、室内分析、GIS技术等研究方法,论述了安化县耕地土壤养分含量现状和1982年第二次土壤普查至2006年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分析了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由于种植方式、耕作方式和施肥水平等原因促使该区域土壤养分(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总体有所提高,水田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pH由弱酸性转为了酸性。为指导当地科学施肥、逐步培肥土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防城港市(港口区、东兴市)耕地土壤养分变化和改良对策.[方法]依据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有关土壤检测数据,与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对比分析耕地土壤养分变化.[结果]防城港市(港口区、东兴市)土壤pH范围为3.7 ~6.7,有机质平均含量24.7g/kg,全氮1.37 g/kg,有效磷27.3 mg/kg,速效钾33 mg/kg.相关数据与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有一定的变化.[结论]根据耕地土壤养分情况,提出改良对策.  相似文献   

20.
巴林右旗耕地土壤养分现状及变化趋势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实施对全旗耕地土壤养分进行测试分析,测试结果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养分平均含量分别为18.5g/kg、1.10g/kg、109.0mg/kg、5.5mg/kg、116.9mg/kg,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相比较,全旗耕地土壤养分整体呈"三降一升"趋势,即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钾养分平均含量明显下降,有效磷养分平均含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