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在对兴城市高中低产田含义进行科学界定的基础上,深入分析该地区中低产田的主要障碍因素,从农业工程措施、土壤培肥措施、酸性土壤改良、耕地培肥宣传培训4个方面,详细探讨中低产田的具体改良措施,为改造兴城市的中低产田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陵川县中低产田类型主要有坡地梯改型、瘠薄培肥型,且中低产田面积较大,占耕地总面积的72%。通过采取针对性的改良利用措施,有效提高了中低产田的生产能力,实现了农业的高产高效,提高了土地产出率。  相似文献   

3.
中低产田类型主要有干旱灌溉改良型、坡地梯改型、瘠薄培肥型。稷山县中低产田面积大,占总耕地面积的近70%,采取针对性的改良利用措施,可以有效提高稷山县耕地质量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4.
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方面,分析本溪县中低产田的主要形成原因,介绍本溪县现有中低产田的面积及行政区域分布情况.探讨中低产田的主要类型及其定义、特点、分布,为制定相应类型的中低产田改良措施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中低产田改造是针对土壤的不良性状和障碍因素,采取相应的工程改造、土壤培肥、合理耕作及化学改良等综合措施,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条件和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抗灾减灾能力、土壤肥力和土、肥、水资源利用率,增加作物产量,改善人类生存土壤环境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稷山县耕地地力现状及特点是土壤养分含量不断提高,土壤质地好、熟化度高、污染轻。存在的问题是中低产田面积较大,耕地地力不足,耕地生产率低,施肥结构不合理。耕地培肥与改良利用对策是巧施氮肥、重施磷肥、因地施用钾肥、重视施用微肥,因地制宜改良中低产田。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宜农未利用地开垦土壤改良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分析了江苏省主要宜农未利用地类型、分布及其开垦的土壤障碍因素,探究了土壤改良的工程措施、农艺措施、生化措施及其作用,研究提出了荒草地和沿海滩涂2种主要宜农未利用地开垦的土壤改良模式,注重了各种改良措施的综合运用,对于合理制定江苏省宜农未利用地开垦土壤改良方案,提高土地开垦的质量,实现江苏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据了解全国肥沃高产田仅占22.6%,中低产田占77.4%。从养分的角度看,普遍缺氮、缺磷土壤占59.1%,缺钾土壤占22.9%,土壤有机质低于0.65%的耕地占10.6%。实践证明,秸秆还田能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培肥能力,特别对缓解我国氮、磷、钾比例失调的矛盾,弥补磷、钾化肥不足有很大  相似文献   

9.
农村致富     
农村致富改良中低产田五措施以上改上粘性大的土壤,可掺沙改良,以沙粒直径在0.of至0.05mm之间为好。沙性土壤,掺泥是改善沙性、提高保肥、供肥和生产性能的关键措施。以肥改土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有利于改变粘土结构,使不良性状得到改良。也可改变沙土松...  相似文献   

10.
宽甸山区耕地土壤质量存在一系列问题,制约当地农业生产发展。对宽甸山区耕地土壤障碍因素及其成因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可操作的有效治理措施,以期为宽甸山区耕地土壤治理和培肥地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国土资源部最新数据显示,中国耕地总面积为18.26亿亩,勉强处在18亿亩红线的边缘。然而,耕地的质量状况堪忧。土壤质量偏低,基础地力下降,中低产田占65%。  相似文献   

12.
一、秸秆还田的意义及作用 农作物秸秆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氮磷钾和微量元素,是农业生产重要的有机肥源之一。大力推广秸秆还田,对于提高资源利用率、节本增效、以种地养地培肥地力提高耕地基础地力,走有机肥培肥地力的路子,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秸秆还田是补充和平衡土壤养分,改良土壤的有效方法。是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产田的基本措施之一。秸秆还田既减少了环境污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的实践研究认为,不同土壤类型、不同轮作方式、不同种植习惯等,要因地制宜、合理选择深松机具,农机农艺相互融合,采取不同的深松方式,才能有效达到科学深松改良土壤之目的。本文结合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实际,对不同土壤类型进行深松可行性分析。一、不同土壤类型物理性状及深松适应性分析埇桥区耕地总面积217.25万亩,属旱作农业区,农作物种植多以小麦—玉米或小麦——大豆轮作。根据安徽省第二次土壤普查和埇桥区耕地地力  相似文献   

14.
1.严峻形势 粮食安全是关系到我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社会安定的头等大事,而我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低而不稳,使粮食安全受到很大威胁。从目前趋势看,如不采取重大措施,“十一五”期间全省粮食安全难以保证。究其原因,主要是全省中低产田面积占到全省总耕地的70%左右。因此,改造这类中低产田是山西加强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保证粮食安全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5.
绿肥是传统的有机肥源,根系固氮、茎叶还田,对培肥土壤、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微生物的活性、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升耕地质量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我们在江苏省绿肥种植以奖代补项目的推动下,把绿肥种植作为培肥地力,改造中低产田,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节肥增效,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农业的重要抓手来抓,有力地促进了我市绿肥种植面积的稳步恢复,带动了绿肥———特色秧草产业的迅猛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盐渍化土壤剖面盐分与养分分布特征及盐分迁移估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盐渍化灌区土壤盐渍化问题,以内蒙古河套灌区下游乌拉特灌域为研究区,通过野外实测与室内试验分析结合,采用冗余分析法探讨了盐渍化改良耕地与荒地春季(4月)和秋季(10月)根层土壤(0~20 cm、20~40 cm)盐分离子与全盐、pH值、养分之间的相关关系,明确了其变化特征与数量关系,并估算了试验区改良耕地和荒地间1 m土体的盐分迁移量。结果表明,改良耕地与荒地土壤阴离子均以Cl-为主,分别占阴离子总量的45.27%、58.78%,阳离子以Na+为主,分别占阳离子总量的60.67%、53.94%。荒地平均全盐含量超过7.0 g/kg,土壤盐渍化程度较重。冗余分析表明,改良耕地土壤全盐含量起主导作用的是SO■、Cl-、Ca2+,荒地土壤全盐含量起主导作用的是Cl-、Mg2+、Na+。土壤pH值变化与HCO-3有着密切的关系。改良耕地有效磷与Na+呈显著负相关(P<0...  相似文献   

17.
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作物的秸秆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不同程度的氮、磷、钾三要素。采用机械化粉碎还田,不但工序简单,生产效率高。而且还能达到改良土壤、培育地力的目的。因此,秸秆粉碎还田是中低产田向高产田转化的有效途径。据调查。如果农作物长期施用化肥会造成土壤的板结.破坏土壤的生态结构。产生地力逐渐衰退的恶性循环:如果连续使用秸秆还田.可以促进土壤中有机质的分解转化,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增加土壤团粒结构,变低产田为高产田。通过调查与研究,笔者对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进行技术应用分析。  相似文献   

18.
绿肥是传统的有机肥源,根系固氮、茎叶还田,对培肥土壤、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微生物的活性、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升耕地质量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我们在江苏省绿肥种植以奖代补项目的推动下,把绿肥种植作为培肥地力,改造中低产田,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节肥增效,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农业的重要抓手来抓,有力地促进了我市绿肥种植面积的稳步恢复,带动了绿肥--特色秧草产业的迅猛发展.  相似文献   

19.
牙克石市现有耕地114!15万亩。耕地土壤类型分为灰色森林土,占总耕地面积的33!3%;黑钙土占总耕地面积的27!2%;沼泽土占总耕地面积的8!7%;草甸土占总耕地的30!8%。1机械化深松的可行性牙克石市使用机械化耕作已有15~30年时间,耕地土壤由于年复一年使用铧式犁作业,形成了坚硬密实的犁底层,导致土壤结构严重破坏,影响作物根系的生长发育,并使土壤的透气、透水性变差,直接影响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和经济效益。1997年引进一台全方位深松机,在牙克石市良种场的不同地块进行了3年的示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机械化深松技术是打破犁底层的唯一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冲口中低产田综合治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南京市高淳县顾垅乡冲口中低产田存在的问题,利用水利农业综合措施进行治理。结果表明:完善灌排系统,实施暗管排水,推广水稻节水灌溉技术,进行科学施肥,具有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农作物达到高产稳产的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