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南油11在四川省,生育期220天,株高207厘米。在湖北、安徽等地,高160厘米左右,生育期215天。一次有效分枝数8个,千粒重3.47克,含油率40.26%。中抗病毒病、低抗菌核病,抗倒力较强(彩图参见90页图2)。2.皖油410甘蓝型双低半冬性油菜品种。苗期生长稳健,花序长,结荚密,分枝力较强,一次分枝9 ̄11个,二次分枝4 ̄5个。单株有效荚果480个左右。全生育期220天左右,一般667平方米(1亩)产200公斤左右(彩图参见90页图3)。3.中油杂10号“中油杂10号”由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选育,属半冬性中熟甘蓝型油菜新品种。苗期叶色深绿,侧裂叶2 ̄3对,苗期生长…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近几年内油菜品质育种中常用的几种分析方法和手段,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张辑 《农家顾问》2012,(10):34-36
1.华油杂62 华中农业大学育成,适宜在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冬油菜主产区种植.甘蓝型半冬性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花瓣大、黄色、侧叠.全生育期平均219天,与对照中油杂2号相当.平均株高177厘米,一次有效分枝数8个,单株有效角果数299.5个;每角粒数21.2粒;千粒重3.77克.低感菌核病.抗倒性较强.双低油菜,含油量40.58%.2009~2010年生产试验平均单产(667平方米产量,下同)160.0千克,比对照品种增产4.1%.  相似文献   

4.
<正>天油5号由甘肃省天水市农科所利用St40-1为母本,白菜型春油菜网8作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2007年通过甘肃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幼苗叶色淡绿,生长匍匐,叶形椭圆,有刺毛,深裂,主根  相似文献   

5.
芥菜型油菜优良性状导入甘蓝型油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芥菜型油菜独具的优良性状,提出了通过种间杂交将芥菜型油菜优良基因导入甘蓝型油菜的基本程序,并对所获得的甘蓝型油菜黄籽超高油分、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极早熟、高油酸和矮杆抗倒等新种质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6.
<正>湘杂油518(湘审油2014001)由湖南农业大学和长沙金田种业有限公司联合选育的甘蓝型半冬性雄性不育杂交油菜。子叶肾脏形,幼苗直立,叶色淡绿,裂片2~3对,繁茂性好,叶柄长度中等,茎秆坚硬。苗期和薹期生长整齐。全生育期219.5天,株高180厘米,一次有效分枝8个,单株有效角果数250个,每角粒数约19.4粒,千粒重3.7克。田间菌核病、病毒病发病率低,抗倒性好。芥酸含量0,硫甙含量18.76微  相似文献   

7.
8.
甘蓝型油菜几个品质性状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
选择华东地区7个有代表性试点分析了近年育成和推广的8个甘蓝型单、双低油菜品种的含油量和主要脂肪酸组分的稳定性表现。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多数为稳定性品种;双低油菜浙引84-7和Tower两品种含油量高,稳定性较好。油菜品种芥酸的回归系数和变异系数变化最大,亚油酸和亚麻酸次之,而油酸则较稳定。浙引84-7的亚油酸含量最高,适宜于高纬地区种植;而其芥酸含量最低,且具平均稳定性。此外,还探讨了油菜品种脂肪酸  相似文献   

10.
花椰菜又名菜花、花菜,是十字花科芸薹属甘蓝种中能形成花球的一个变种,属一二年生草本植物.按花球颜色可分为白菜花、绿菜花、紫菜花、黄菜花.花椰菜是人们喜爱的蔬菜,其花球肥嫩,外形美观,质地致密,风味鲜美,营养丰富.本文分别介绍几种早、中、晚熟花椰菜品种,以避免种植者不能正确选择品种而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1.
油菜种子成熟度对千粒重和含油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2008年以德国高含油量油菜品种‘Sollux’和中国高油分自交系‘Gaoyou’杂交F1组合构建的含有282个株系的DH群体为研究材料,于油菜收获季节分别以早熟和迟熟株系达“黄熟”为标准,间隔7 d(5月19日和5月26日)进行2次取样,将所有株系按照不同初花期分成4组,分析各组材料在不同成熟度下收获种子千粒重和含油量的变化以及千粒重、含油量和初花期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1)油菜植株黄熟后延迟1周收割(枯熟期),千粒重平均下降约0.198 g,差异达显著(P=0.027),相当于单产减产5%左右;而油菜若在正常成熟前1周收割,亦可使千粒重极显著降低0.162 g(P=0.001),相当于减产约4%;(2)黄熟期前后1周取样对4组不同初花期材料含油量性状均未有显著影响;(3)在浙江省海宁种植环境下,油菜千粒重和初花期呈极显著负相关(r=-0.643),开花期平均相差4 d左右即可导致千粒重显著增减。  相似文献   

12.
密植油菜苗期和成熟期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油菜幼苗期和成熟期各性状进行分析,探讨在高密度下油菜苗期冠层特性和成熟期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为选育适合高密度栽培的油菜品种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在油菜幼苗期不同叶型品种(系)的冠层覆盖面积和叶片重合面积不同,有显著性差异,其冠层覆盖面积越大,叶片重合面积越大;其中以叶片重合面积、分枝部位和分枝数的变异系数最大,说明在株型方面有较大的改良空间;在相关性分析中,株高、主花序长、主花序角果数、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冠层覆盖面积与单株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叶片重合面积与单株产量呈显著负相关。利用主成分分析,可将相关农艺性状分为"产量贡献因子"、"密植株型因子"、"丰产遗传因子"、"密植苗形因子"4大类,在主成分综合评价中以ZX5的得分最高,ZX1得分最低。合理的性状特征是密植高产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孙瑞霞 《河南农业》2011,(10):14-14
油菜倒伏已成为影响油菜产量和质量的主要因素。不但降低油菜籽的千粒重,而且降低油菜籽的含油量。近年来。笔者结合沈丘县关于油菜倒伏的现状进行了系统的观察研究,并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在义乌市今后一个时期,油菜生产发展的重点是主攻单产,在提高油菜栽培技术水平的基础上,引进和推广高产、稳产的油菜新品种,已成为我们发展油菜生产的工作重点。为此,我们引进试种了“浙油18”等4个油菜新品种,并与“高油605”进行产量及生长习性对比,发现“浙油18”、“浙双72”比“高油605”长象好,适宜机械化收割,抗逆性强,增产效果显著,值得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甘蓝型油菜品种资源的若干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数量遗传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来自中国、欧洲、加拿大的38个甘蓝型油菜品种的熟期,品质和产量等性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甘蓝型油菜品种资源性状间差异显著,遗传力也各不相同,聚类分析结果,所得的各类性状具有明显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正>沣油682(湘审油2011004,见第24页图2)由湖南省作物研究所选育。全生育期215.1天,株高165.1厘米。一次有效分枝数8.3个,单株有效角果数318.5个,每角粒数19.3粒,千粒重3.8克。抗病毒病、菌核病较强,抗倒伏能力较好。芥酸含量0,饼粕硫苷含量29.2微摩尔/克,含油量39.1%。2009年湖南省区域试验每667平方米产量151.6公斤;2010年续试,每667平方米产量164.6公斤。  相似文献   

17.
选择华东地区7个有代表性试点分析了近年育成和推广的8个甘蓝型单、双低油菜品种的含油量和主要脂肪酸组分的稳定性表现.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多数为稳定性品种;双低油菜浙引84-7和Tower两品种含油量高,稳定性较好.油菜品种芥酸的回归系数和变异系数变化最大,亚油酸和亚麻酸次之,而油酸则较稳定.浙引84-7的亚油酸含量最高,适宜于高纬度地区种植;而其芥酸含量最低,且具平均稳定性.此外,还探讨了油菜品种脂肪酸组分稳定性不够理想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研究了油菜苔肥不同施用时期对高油油菜品种产量及其性状与籽粒含油量的影响,探讨了高油油菜品种苔肥的最佳施用时期。结果表明:早期施用苔肥、虽然二次分枝角果数减少,但对单株有效角果数以及每角粒数、粒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有利于产量与含油量形成。然而,后期施用苔肥,虽使二次分枝数和二次分枝角果数增加,且每角粒数和粒重也有所增加,但抑制了主序、一次分枝有效角果数形成,增加的二次分枝有效角的提高。结果还表明,苔肥施用时期对籽粒与含油量的效应总体上是一致的,果数以低效角果为主,从而影响了产量与品质通过苔肥的合理施用可兼顾综合提高油菜籽粒的产量与含油量。从综合效应看,嘉兴地区高油油菜品种的苔肥的最佳施用时期应在2月24日至3月1日,即油菜苔高约5—10cm期。  相似文献   

19.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6个高含油量甘蓝型油菜杂交种的10个农艺性状进行比较分析,探讨高含油量甘蓝型油菜杂交种产量与农艺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高含油量甘蓝型油菜杂交种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之间的关联顺序大小依次为单株有效角果数、主花序有效角果数、主花序有效长度、分枝部位、1次有效分支数、每角粒数、千粒重、株高、结角密度。  相似文献   

20.
自晓秀 《新农村》2011,(10):20-21
1.绿宝石该品种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育成。单瓜重300克左右,瓜长25厘米、横径6厘米,棍棒形。瓜皮浅绿色,瓜面光亮,有粗直的瘤条,瓜肉较厚,品质优良。该品种适应范围较广,生长旺盛,分枝性强,耐寒性强,耐热性较强,抗病力强,结瓜多,早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