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婷 《蜜蜂杂志》1999,(2):15-16
蜜蜂囊状幼虫病又叫“尖头病”、“囊雏病”。是由肠道病毒属的囊状幼虫病毒引起的蜜蜂幼虫传染病,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西方蜜蜂对该病的抵抗力较强,感染后常可自愈;东方蜜蜂对该病的抵抗力弱,在我国曾发生的几次大面积流行中,许多地区的中蜂几乎遭到毁灭性损失,该...  相似文献   

2.
蜜蜂的囊状幼虫病是中华蜜蜂常见且危害严重的疾病。通过RT-PCR方法,我们在辽宁地区检测出了该病,并且辽宁地区的蜂囊状幼虫病病毒与早期我国在广东地区检测到的中蜂囊状幼虫病病毒基因序列有所不同,推测中蜂囊状幼虫病病毒可能存在地区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3.
李幸阳 《中国蜂业》2006,57(7):20-20
蜜蜂囊状幼虫病又叫“烂子病”,是囊状幼虫病毒所引起的恶性传染病。通常西方蜜蜂对此病抵抗力较强。感染后可自愈,但中蜂抵抗力弱,容易感染,蔓延很快。此病多发于春、秋两季,以春季为主。带病毒的成蜂是病害的传播者,一旦发病,极易流行。具体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4.
辽宁地区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的RT-PCR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蜜蜂的囊状幼虫病是中华蜜蜂常见且危害严重的疾病。通过RT-PCR方法,我们在辽宁地区检测出了该病,并且辽宁地区的蜂囊状幼虫病病毒与早期我国在广东地区检测到的中蜂囊状幼虫病病毒基因序列有所不同,推测中蜂囊状幼虫病病毒可能存在地区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5.
蜜蜂囊状幼虫病对中蜂危害极大,近年该病危害日趋严重。对蜜蜂囊状幼虫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蜜蜂对囊状幼虫病的防御机制等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6.
一般病毒感染到目前为止,只描述过早先从蜜蜂分离出来的16种病毒。只有其中少数几种病毒对养蜂真正有问题,而大多数病毒对蜂群都不是致命的,这更给检测工作造成困难。囊状幼虫病病毒(SBV)和慢性麻痹病病毒(CPV)对西方蜜蜂为害最大。但囊状幼虫病对意蜂不是一种流行病。一般的蜂场,蜂群很少出现带典型外部症状的囊状幼虫病。1963年贝利通过感染试验证实,要在小  相似文献   

7.
蜜蜂的囊状幼虫病是中华蜜蜂常见且危害严重的疾病,病原为一小正链RNA病毒。本试验通过囊状幼虫病的部分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发现该序列与广东的囊状幼虫病毒有较高的同源性,但也存在着个别的碱基差异,可能是一种新型的变异囊状幼虫病毒。  相似文献   

8.
中蜂囊状幼虫病及其防治罗岳雄张学峰陈华生(广东省昆虫研究所510260囊状幼虫病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病害。西方蜜峰对此病有较强的抵抗力,得病后病状很轻,能够自愈,不会造成严重损失。包括中蜂在内的东方蜜蜂,对这种病的抵抗力则很差,很容易暴发流行。1972...  相似文献   

9.
蜜蜂囊状幼虫病又叫“囊雏病”和“囊状蜂子”病,是阻碍中蜂生产的主要病害。囊状幼虫病是由一种过滤性病毒引起的,这种病毒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传染力。蜂群一旦感染,不用药物治疗很难自愈,给养蜂生产造成极大的危害。为了尽快地控制该病的发生和蔓延,我们对患病蜂群进行了细致地观察,并根据发生原因采用中草药制剂防治。现将长白山区黄色蜂种发病原因和防治情况介绍如下:一、发病症状患囊状幼虫病的蜂群初期症状不明显,只是比健康的幼虫体表渗出液多,通过镜检可见流动的皮下渗出液。幼虫为5~6日龄,虫体前部边缘和顶部的表皮下…  相似文献   

10.
蜜蜂囊状幼虫病RT-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蜜蜂的囊状幼虫病是中华蜜蜂常见且为害严重的疾病,病原为小正链RNA病毒。实验通过RT-PCR的方法检测出了该病毒,经序列测定发现与广东的蜜蜂囊状幼虫病毒基因序列有所差别,推测可能是由于地区和蜜蜂种类差异导致的。  相似文献   

11.
<正>中蜂囊状幼虫病自1972年在我国广东省发生后,迅速蔓延至全国的中华蜜蜂主产区,成为饲养的中华蜜蜂毁灭性病害。虽然经40多年人工选育和自然进化,中蜂囊状幼虫病已不再具有毁灭性,但仍是中华蜜蜂饲养最主要的病害。中蜂囊状幼虫病的病原是中蜂囊状幼虫病病毒(Chinese sacbrood virus,CSBV),其感染13日龄幼虫,幼虫体内聚集大量的液体和病毒粒  相似文献   

12.
徐书法 《中国蜂业》2012,(1X):65-65
<正>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囊状幼虫病是常见且对蜜蜂危害非常严重的一种疾病,由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毒(Chinese sacbrood virus,CSBV)引起。1971年我国的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和亚洲其他国家的东方蜜蜂(Apis cerana F)先后  相似文献   

13.
三、常见蜂病防治技术 (一)蜜蜂囊状幼虫病 1.危害特性:囊状幼虫病是蜜蜂的恶性传染病,主要感染幼虫,对成年蜂不表现症状,但病毒在成年蜂体内繁殖,如工蜂头部的王浆腺内。西方蜜  相似文献   

14.
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的综合防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蜂囊状幼虫病是由病毒引起的蜜蜂幼虫传染病,俗称"勾勾病""倒驱病""蜂瘟"等。1971年我国首次发现此病,此病爆发时,传播速度极快,危害性很大,可造成30%~90%的蜂  相似文献   

15.
《中国蜂业》2019,(10):63-65
本文通过液氮冷冻的方法选育具有卫生行为能力的中华蜜蜂蜂群,并繁育三代以上,然后对其清除能力和抗囊状幼虫病能力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实验组蜂群对囊状幼虫病病毒的抵抗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对死亡蛹的清除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通过对具有卫生行为蜂群的筛选和繁育,可以显著提高蜂群的清除能力和整体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16.
正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Chinese Sacbrood disease,CSBD)是由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毒(CSBV)引起的一种高发病率、高致病性的传染性病毒病(简称中蜂囊状幼虫病),一旦发生就会对中华蜜蜂(Apis.cerana)幼虫造成毁灭性打击。该病于1972年首次在中国广东发生后迅速地蔓延到全国各地。中蜂囊状幼虫病严重威胁了蜜蜂养殖业的发展。1临床症状2019年5月,辽宁省锦州市松山区某蜂场中华蜜蜂2~  相似文献   

17.
刘正忠 《中国蜂业》2009,60(2):27-27
中蜂囊状幼虫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蜜蜂疾病,在低温育虫期间最容易发生。因此,在秋末和早春是发病高峰期。  相似文献   

18.
欧美学者对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囊状幼虫病早有研究,实验证实病原是一种有传染性的直径为30nm的病毒颗粒,并命名为囊状幼虫病病毒(Sacbrood Virus)缩写为“SBV”西方蜜蜂囊状幼虫病在我国饲养的西方蜜蜂中早有发生,只不过是蜂群对该病有较强的免疫力,患病蜂群常能不治而愈,故不易引起人们的重视。近年来,由于蜂群转运频繁,再加上管理不善,囊状幼虫病的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为此,作者对我国饲养的西方蜜蜂囊状幼虫病病原进行了鉴定,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蜜蜂囊状幼虫病病毒的基因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蜜蜂囊状幼虫病病毒的遗传进化规律,依据SB14f/SB15r引物所扩增的RNA依赖的RNA聚合酶基因片段序列对该病毒进行基因型分析。结果表明,该病毒主要分为欧洲型、远东型和南非型3个基因型。欧洲基因型分为中欧和英国亚型,远东基因型分为东方蜜蜂和西蜂亚型。提示蜜蜂囊状幼虫病病毒总体上按地域分型。  相似文献   

20.
据我了解 ,中蜂囊状幼虫病又开始发生 ,务请重视防治。中蜂囊状幼虫病是由病毒引起的蜜蜂幼虫传染病 ,我地农民称之为“勾勾病”“倒驱病”“蜂瘟”等。自 1 973年在我县发生以来 ,90 %的中蜂发病死亡 ,蜂农损失惨重 ,这是极为沉痛的教训。当时 ,由于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加强检疫 ,控制中蜂场的转移流动 ,加强饲养管理 ,清巢消毒 ,控制蜂王产卵 ,中断传染源 ,选育抗病蜂群育王繁殖 ,结合药物防治 ,控制了该病的发生和蔓延 ,使我县中蜂资源得以保存、恢复和发展。现将防治方法介绍于后 ,供参考。1 中蜂治囊散当时由富顺县养蜂协会配制供应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