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随着小型农田水利(小农水)建设项目的开展,建立一种新的小农水建设项目过程后评价模式势在必行。以江西省分宜县2011年小农水建设项目为研究对象,首先根据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特点建立了层次分析分配模型及确定了评价各指标、然后,介绍了层次分析法的原理,再建立各层次指标之间以及与评价等级之间的判断矩阵,并通过层次分析法6.0软件对判断矩阵的隶属度进行层次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本项目评价等级为良,与当前的实际情况基本相符,说明该方法可用,从而将层次分析法引入到了小农水建设项目工程后评价领域。  相似文献   

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节水型社会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郑州市为例,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了节水型社会定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方法对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做了评价,计算得出,2010年将初步建立节水型社会,2020年将全面建成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节水型社会.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泵机组振动为例验证了这种评级方法的可行性与合理性,根据泵机组振动分析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评价物元,依据对泵站机组振动的测试和评价进行统计并归一化处理来建立评价的参照物元,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建立了评价权重物元,最终实现了泵机组振动性能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4.
针对跨流域调水工程水环境安全评价中各指标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将信息熵理论应用于水环境安全评价中,建立了基于层次分析-信息熵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水环境安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采用污源、水质、生态三类指标建立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信息熵建立了专家自身权重模型来修正层次分析法得到的指标主观权重,得到的指标融合权重减少了权重确定的主观性。以引滦入津工程水环境安全评价为例介绍了该模型的具体运用,结果表明,该模型科学可靠,结果相对客观可信。  相似文献   

5.
关中灌区管理体制改革成效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关中灌区监测指标体系进行了层次分析。通过一些定性指标的量化,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了综合考虑灌区改制的政策评价、灌溉效果评价、工程项目实施评价和社会评价的指标体系及其综合评价模型,对各灌区的改制成效和历年综合改制成效进行了目标评价值计算,其结果可以比较客观、全面地反映灌区改制的成效。  相似文献   

6.
为摸清铁岭县的耕地资源现状,结合传统耕地地力评价法,提出基于GIS技术的县域耕地地力评价方法。在建立耕地资源基础信息库的基础上,用层次分析法建立耕地地力评价体系及其模型,并按照统一标准对全县耕地进行综合评价和分级,以期为合理利用耕地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建立了大连市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模型,并应用其对大连市8个地下水水质监测断面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地下水质量与实际情况基本符合.层次分析法引入权重处理评价因子,综合考虑了各个评价因子对水环境质量的贡献,评价结果能全面反映水体污染的综合情况,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可以为环境决策提供比较有效的辅助决策信息,对于水环境保护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针对库岸边坡稳定性评价过程中指标概念随机性与模糊性共存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层次分析法和云模型的边坡稳定性综合评价模型。考虑到目标与准则间的关联性,文中建立并运用改进层次分析法给出了评价指标权重值的确定方法;在此基础上,根据边坡稳定性评价标准,利用云模型理论对其评价指标样本的确定度及区分等级进行了判定计算,进而建立了库岸边坡稳定性评价的层次耦联云模型,并提出了其具体实施程序。结合锦屏一级水电站左岸高边坡,对其稳定性安全评价实施了考证,并将评价结果与其他评价方法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所建模型运用于边坡稳定性分析有效可行,该模型不仅提高了分析效率,而且顾及了稳定性等级的模糊性和实测值的随机性。  相似文献   

9.
依托陕南地区坡面径流利用技术项目,针对目前国内外还没有一套完整的坡面径流集散工程效益评价方法的现实,借鉴运筹学中的层次分析理论,以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坡面径流集散工程效益分析评价的层次递阶模型,经过筛选和分析,建立了一个包括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大类共11项评价指标的体系。分析计算出各指标对总目标即综合效益的权重,建立了综合效益评价的数学模型。经项目区内白河县马利沟小流域实例验证,证明了坡面径流集散工程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判法,以用户调查方式对地膜覆盖机的适用性进行评价.通过建立层次分析模型、确定指标权重、确定调查对象以及建立综合评判模型,最终给出铺膜机的适用度指标.结果表明:所选择的此款铺膜机适用于甘肃省内,适用程度为72.399%,并进行了具体的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11.
基于装配单元的可装配性评价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装配单元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产品可装配性的内涵及其影响因素,构造了可装配性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可装配性评价系统模型,进行了装配方式优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企业逆向物流模式选择的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我国逆向物流系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企业运作模式是发展我国的逆向物流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将自营、外包和联营这三种主要的逆向物流模式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了影响模式选择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企业逆向物流模式选择的评价体系,建立了企业逆向物流模式选择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最后用具体的算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针对节水灌溉工程涉及因素的复杂性及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在广泛调研与咨询的基础上 ,建立完善节水灌溉工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并对其中定性指标提出量化方法 ,以此作为多准则综合评价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小水电工程可行性的模糊综合评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对小水电工程特点的分析,构造了进行小水电工程可行性评价的模糊层次模型,建立了对小水电工程的可行性进行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所建立的方法对小水电工程的可行性评价及评价方法的研究具有较好的应用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农业高效用水工程综合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农业高效用水的特点 ,分析、筛选影响因素 ,分类、定义评价指标 ,构筑多层评价结构 ,确定评价准则 ,开发计算机辅助综合评价支持系统 ,建立了基于模糊方法且比较完整的农业高效用水工程综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车辆振动的传统评价标准,提出了基于烦恼率模型的平顺性评价方法。建立了四自由度车身振动模型,得到了车身加速度在路面随机激励下的烦恼率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车辆平顺性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7.
对现有米饭黏性测量技术和方法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基于材料特性的米饭黏性测量机理,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米饭粒黏性自动测量系统,并对黏性的大小采用力变形卸载曲线的平均斜率值来进行量化表征。试验结果表明,该自动测量系统能够分辨出不同品种米饭粒的黏性差异、同品种米饭粒黏性随时间的变化,测试过程只需3~5 s。能够满足对稻米食味品质之一的黏性测量与评价要求,为稻米品质的检测提供了一种便捷、准确的手段与方法。  相似文献   

18.
我国设施园艺产业发展状况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科学地评价全国和区域性设施园艺的发展数量、发展质量、发展水平以及协调性,通过对设施园艺产业的规模、产量、产值以及效益等技术经济指标进行分析,首次初步建立了以增产、增收、增效3个发展指数为主,以设施面积比、设施产量比、设施产值比以及设施效益比等相对基础指标为辅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实证分析,本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较高的可信度,可更好地指导和调控设施园艺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丁建民 《农业工程》2020,10(6):11-13
以基于试验测评法评价玉米免耕播种机在某个区域内的适用性为目的,建立评价体系,通过对2BMYF-4A型玉米免耕播种机进行试验测评,得出该机型在山西的适用度为4.5,区域适用性较好。   相似文献   

20.
以 2个示范区作为实例构建了一套对南方涝渍地实施以农业工程技术为基础的综合整治与建设后的效果进行评价的评价体系。该体系由工程效果、农业综合开发效果和综合效益等 3部分构成。在工程效果评价中 ,重点对工程实施后的抗灾减灾效果和代表经过改良后农田物理构架改变的“农田综合生产力指数 (IPI)”等二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 ,该评价体系能比较全面、有重点地对涝渍地综合改良的实效做出评价。由于该体系实现了评价的数量化 ,使用该评价体系既利于对同一地区改良前后的效果做出对比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 ,也利于对邻近不同地区的改良效果做出比较评价。对 2个示范区进行实际评价的结果表明 ,该地区的涝渍地综合整治开发效果良好 ,其第一期工程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